一顆晶片的實際成本是多少?

2020-12-14 深圳智通財經
要聞

一顆晶片的實際成本是多少?

2019年6月1日 21:28:27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知乎。

集成電路產業的特色是贏者通吃,像Intel這樣的巨頭,巔峰時期的利潤可以高達60%。那麼,相對應動輒幾百、上千元的CPU,它的實際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晶片的硬體成本構成

晶片的成本包括晶片的硬體成本晶片的設計成本

晶片硬體成本包括晶片成本+掩膜成本+測試成本+封裝成本四部分(像ARM陣營的IC設計公司要支付給ARM設計研發費以及每一片晶片的版稅,但筆者這裡主要描述自主CPU和Intel這樣的巨頭,將購買IP的成本省去),而且還要除去那些測試封裝廢片。

用公式表達為:

晶片硬體成本=(晶片成本+測試成本+封裝成本+掩膜成本)/ 最終成品率

對上述名稱做一個簡單的解釋,方便普通群眾理解,懂行的可以跳過。

從二氧化矽到市場上出售的晶片,要經過製取工業矽、製取電子矽、再進行切割打磨製取晶圓。晶圓是製造晶片的原材料,晶片成本可以理解為每一片晶片所用的材料(矽片)的成本。一般情況下,特別是產量足夠大,而且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以億為單位量產來計算的話,晶片成本佔比最高。不過也有例外,在接下來的封裝成本中介紹奇葩的例子。

封裝是將基片、內核、散熱片堆疊在一起,就形成了大家日常見到的CPU,封裝成本就是這個過程所需要的資金。在產量巨大的一般情況下,封裝成本一般佔硬體成本的5%-25%左右,不過IBM的有些晶片封裝成本佔總成本一半左右,據說最高的曾達到過70%。

測試可以鑑別出每一顆處理器的關鍵特性,比如最高頻率、功耗、發熱量等,並決定處理器的等級,比如將一堆晶片分門別類為:I5 4460、I5 4590、I5 4690、I5 4690K等,之後Intel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等級,開出不同的售價。不過,如果晶片產量足夠大的話,測試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掩膜成本就是採用不同的製程工藝所需要的成本,像40/28nm的工藝已經非常成熟,成本也低——40nm低功耗工藝的掩膜成本為200萬美元;28nm SOI工藝為400萬美元;28nm HKMG成本為600萬美元。

光刻機掩膜臺曝光

不過,在先進的製程工藝問世之初,耗費則頗為不菲——在2014年剛出現14nm製程時,其掩膜成本為3億美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臺積電、三星掌握14/16nm製程,現在的價格應該不會這麼貴);而Intel正在研發的10nm製程。根據Intel官方估算,掩膜成本至少需要10億美元。不過如果晶片以億為單位量產的話(貌似蘋果每年手機+平板的出貨量上億),即便掩膜成本高達10億美元,分攤到每一片晶片上,其成本也就10美元。而這從另一方面折射出為何像蘋果這樣的巨頭採用臺積電、三星最先進,也是最貴的製程工藝,依舊能賺大錢,這就是為什麼IC設計具有贏者通吃的特性。

像代工廠要進行的光刻、蝕刻、離子注入、金屬沉積、金屬層、互連、晶圓測試與切割、核心封裝、等級測試等步驟需要的成本,以及光刻機、刻蝕機、減薄機、劃片機、裝片機、引線鍵合機、倒裝機等製造設備折舊成本都被算進測試成本、封裝成本、掩膜成本中,就沒有必要另行計算了。

晶圓

晶片的成本

由於在將晶圓加工、切割成晶片的時候,並不是能保證100%利用率的,因而存在一個成品率的問題,所以晶片的成本用公式表示就是:

晶片的成本=晶圓的成本/(每片晶圓的晶片數*晶片成品率)

一枚晶片的實際成本是多少?

由於晶圓是圓形的,而晶片是矩形的,必然導致一些邊角料會被浪費掉,所以每個晶圓能夠切割出的晶片數就不能簡單的用晶圓的面積除以晶片的面積,而是要採用以下公式:

每個晶圓的晶片數=(晶圓的面積/晶片的面積)-(晶圓的周長/(2*晶片面積)的開方數)

晶片的成品率和工藝複雜度、單位面積的缺陷數息息相關,晶片的成品率用公司表達為:

晶片的成品率=(1+B*晶片成本/A)的(-A次方)

A是工藝複雜度,比如某採用40nm低功耗工藝的自主CPU-X的複雜度為2~3之間;

B是單位面積的缺陷數,採用40nm製程的自主CPU-X的單位面積的缺陷數值為0.4~0.6之間。

假設自主CPU-X的長約為15.8mm,寬約為12.8mm,(長寬比為37:30,控制一個四核晶片的長寬比在這個比例可不容易)面積約為200平方毫米(為方便計算把零頭去掉了)。一個12寸的晶圓有7萬平方毫米左右,於是一個晶圓可以放299個自主CPU-X,晶片成品率的公式中,將a=3,b=0.5帶入進行計算,晶片成品率為49%,也就是說一個12寸晶圓可以搞出146個好晶片,而一片十二寸晶圓的價格為4000美元,分攤到每一片晶片上,成本為28美元。

晶片硬體成本計算

封裝和測試的成本這個沒有具體的公式,只是測試的價格大致和針腳數的二次方成正比,封裝的成本大致和針腳乘功耗的三次方成正比。。。。。。如果CPU-X採用40nm低功耗工藝的自主晶片,其測試成本約為2美元,封裝成本約為6美元。

一枚晶片的實際成本是多少?

晶片的封裝形式,以上兩圖都較為古老了

因40nm低功耗工藝掩膜成本為200萬美元,如果該自主CPU-X的銷量達到10萬片,則掩膜成本為20美元,將測試成本=2美元,封裝成本=6美元,晶片成本=28美元代入公式,則晶片硬體成本=(20+2+6)/0.49+28=85美元

自主CPU-X的硬體成本為85美元。

如果自主CPU-Y採用28nm SOI工藝,晶片面積估算為140平方毫米,則可以切割出495個CPU,由於28nm和40nm工藝一樣,都屬於非常成熟的技術,切割成本的影響微乎其微,因此晶圓價格可以依舊以4000萬美元計算,晶片成品率同樣以49%的來計算,一個12寸晶圓可以切割出242片晶片,每一片晶片的成本為16美元。

如果自主CPU-X產量為10萬,則掩膜成本為40美元,按照封裝測試約佔晶片總成本的20%、晶片成品率為49%來計算,晶片的硬體成本為122美元。

如果該自主晶片產量為100萬,則掩膜成本為4美元,按照封裝測試約佔晶片總成本的20%來,最終良品率為49%計算,晶片的硬體成本為30美元。

如果該自主晶片產量為1000萬,則掩膜成本為0.4美元,照封裝測試約佔晶片總成本的20%來,最終良品率為49%計算,晶片的硬體成本21美元。

顯而易見,在相同的產量下,使用更先進的製程工藝會使晶片硬體成本有所增加,但只要產量足夠大,原本高昂的成本就可以被巨大的數量平攤,晶片的成本就可以大幅降低。

晶片的定價

硬體成本比較好明確,但設計成本就比較複雜了。這當中既包括工程師的工資、EDA等開發工具的費用、設備費用、場地費用等等。另外,還有一大塊是IP費用——如果是自主CPU到還好(某自主微結構可以做的不含第三方IP),如果是ARM陣營IC設計公司,需要大量外購IP,這些IP價格昂貴,因此不太好將國內外各家IC設計公司在設計上的成本具體統一量化。

按國際通用的低盈利晶片設計公司的定價策略8:20定價法,也就是硬體成本為8的情況下,定價為20,自主CPU-X在產量為10萬片的情況下售價為212美元。別覺得這個定價高,其實已經很低了,Intel一般定價策略為8:35,AMD歷史上曾達到過8:50。

在產量為10萬片的情況下,自主CPU-Y也採用8:20定價法,其售價為305美元;
在產量為100萬的情況下,自主CPU-Y也採用8:20定價法,其售價為75美元;
在產量為1000萬的情況下,自主CPU-Y也採用8:20定價法,其售價為52.5美元。

由此可見,要降低CPU的成本/售價,產量至關重要,而這也是Intel、蘋果能採用相對而昂貴的製程工藝,又能攫取超額利潤的關鍵。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晶片的成本如何計算一顆晶片的實際成本到底是多少?
    晶片的成本如何計算一顆晶片的實際成本到底是多少?那麼,相對應動輒幾百、上千元的CPU,它的實際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1. 晶片的硬體成本構成 晶片的成本包括晶片的硬體成本和晶片的設計成本。 用公式表達為: 晶片硬體成本=(晶片成本+測試成本+封裝成本+掩膜成本)/ 最終成品率 對上述名稱做一個簡單的解釋,方便普通群眾理解,懂行的可以跳過。 從二氧化矽到市場上出售的晶片,要經過製取工業矽、製取電子矽、再進行切割打磨製取晶圓。晶圓是製造晶片的原材料,晶片成本可以理解為每一片晶片所用的材料(矽片)的成本。
  • 一顆「芯」是如何煉成的:製造一顆晶片需5000道工序
    一顆「芯」是如何煉成的  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約合17561億元),同比增長14.6%。中國在半導體晶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近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國自主研發的晶片進展。若想煉成一顆中國「芯」,需要怎樣的步驟?
  • 「晶片熱」之下,本土廠商如何做好一顆嵌入式存儲晶片?
    未來晶片企業如果不技術創新、同質化,便會為了短期市場份額對產品進行costdown操作,大打價格戰,破壞市場秩序,導致產品實際使用壽命不達標、兼容性不夠、使用後性能下降,使用一段時間後返修率偏高等惡性循環問題。
  • 一顆晶片是如何誕生的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晶片誕生記☟☟☟ 製成一顆晶片要幾步?、清洗機等,每種設備都非常精密且成本昂貴。、固定、密封、保護,測試環節對晶片進行全面的測試,最終製成商用晶片產品。如果說設計人員決定了晶片設計過程的上限,那麼EDA IT基礎設施平臺則決定了晶片設計過程的下限。因此IT基礎設施平臺對於晶片設計能否快速、順利研發起到了重要作用。
  • 為什麼7nm、5nm的晶片用12寸的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眾所周知,現在我們常見到的晶片,全部是矽基晶片,即利用矽晶圓製作出來的。而矽晶圓是一種厚度大約在0.8mm以下,呈圓形的矽薄片。而這種圓形薄片有很多替代,比如8英寸大小,12英寸大小,18英寸大小,甚至更大的。
  • 一顆臺積電5nm晶片總成本超2900元?
    好的是,當下AI和手機等晶片可以憑藉先進位程獲得更好的能效比,進行更多創新。壞的是,先進位程晶片的成本給無晶圓晶片設計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僅不如,通過對半導體行業和AI晶片設計的調查,作者通過模型不僅估算出5nm晶片238美元的製造成本,還提出了每顆晶片108美元的設計成本以及每顆晶片80美元的封裝和測試成本。這使晶片設計公司為每顆5nm晶片支付的總成本將高達426美元(約為2939元)。
  • 一塊晶圓可以生產多少晶片?
    全球的晶片製造業基本被美國壟斷或直接或簡接的控制著,而製造晶片依靠的是EUV光刻機這種高頂端的機器。 高端光刻機被稱為「現代光學工業之花」,製造難度很大,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製造。目前,基本都在荷蘭,而且價格非常昂貴,動輒上億美金一臺,屬於行業壟斷產品。我們先不論壟斷的原則,先說說,一臺最先進的EUV光刻機一天能刻多少顆晶片?
  • 最強大的移動晶片 生產成本竟然只需30美元?
    【PConline 資訊】蘋果的A12處理器,可以說是目前性能最強的移動平臺,但是,你能猜到這款集齊了目前最先進技術的晶片生產成本是多少嗎?最近調研機構給出了一個非常精確的估算——30美元。A12是應用在蘋果最新智慧型手機iPhone XR/XS/XS Max上的仿生晶片,採用6核CPU架構,併集成8核神經網絡引擎,由臺積電7nm工藝製程打造,與上代A11處理器相比,其圖形性能提升50%,速度提升15%,功耗降低50%,而生產成本則相應地上升了9%,約2.5美元。
  •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_一個晶片有多少晶圓
    打開APP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_一個晶片有多少晶圓 發表於 2017-12-07 16:10:01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   晶片是由N多個半導體器件組成 半導體一般有 二極體 三極體 場效應管 小功率電阻 電感 電容等等。
  • 一臺售價10億的荷蘭光刻機,一年能造多少顆晶片?今天算明白了
    一臺售價10億的荷蘭光刻機,一年能造多少顆晶片?我們在晶片技術領域最難以攻克的就是光刻機的研製,而現在荷蘭最好的一款光刻機就是他們的EUV光刻機,這一臺光刻機售價是十億。那麼究竟他值不值得呢?這臺高科技是目前為止製造技術最高的,所以不論從哪方面來說,他都非常的有實力,那麼造價如此高昂的一臺光刻機,究竟使用多久才能夠賺回它的成本呢?一年又能造多少顆晶片呢?
  • 門牙植牙多少錢一顆
    核心提示:種植牙做為修復牙齒的技術之一,其價格是不少患者所關心的,對於其它修復牙齒的方式來說,種植牙的費用較高,那麼要是門牙缺失要多少錢一顆,在這裡天津市中諾口腔醫院就來大致的介紹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 一顆610mm2的臺積電5nm晶片總成本超2900元
    好消息是當下AI和手機等晶片可利用更先進的製造工藝,獲得更好的能效比進行更多創新。壞消息則是先進位程晶片高昂的的晶圓設計費用和製造成本,會讓Fabless無晶圓晶片設計公司難以招架。   報告同時估計,每片300mm直徑的晶圓通常可以製造71.4顆5nm晶片,讓每顆5nm晶片的製造成本飆升至238美元(約1642元人民幣)。兩位作者還通過對半導體行業和AI晶片設計的調查,通過模型估算出每顆晶片的設計成本高達108美元、80美元的封裝和測試成本。換句話說,Fabless晶片設計公司將為每顆5nm晶片支付高達426美元(約為2939元)的總成本。
  • 如果iPhone在美國製造 成本會是多少?
    iPhone在美國製造 成本會是多少?市場調研機構IHS估計,這種售價749美元的iPhone 6s Plus實際成本僅230美元。蘋果最新手機iPhone SE售價399美元,但其零部件成本約為156美元。IHS認為,將這些零部件組裝成iPhone所需成本約為4美元。而雪城大學信息研究學院教授傑森·戴德利克(Jason Dedrick)估計,組裝費用約為10美元。
  • 現在植一顆牙多少錢
    核心提示:種植牙是目前修復牙齒較好的一種技術,不同於其它修復牙齒技術,種植體只需植入人工牙根就能完成獨立固位,適用廣泛、單顆牙、單顆牙甚至全口牙都能種植,那現在植一顆牙多少錢?下面就由天津市中諾口腔醫院給大家詳細介紹。
  • 猜猜看,北鬥導航晶片價格要多少錢?
    北鬥導航衛星我們都知道,導航系統精確度的提高得益於導航晶片製造工藝的進步,在以往的宣傳中,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GPS導航晶片的價格,那麼,對於國產北鬥導航晶片,你知道它的價格是多少錢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晶片的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晶圓,晶圓就是矽半導體電路的矽晶片,高純度的多晶矽經過多重的工藝製作之後就會變成晶圓片,而我國的晶圓生產線多半都是以8英寸和12英寸為主的。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
  • 勞斯萊斯上值10萬的雨傘,實際成本多少?按成本價咱也買不起
    那個成本是多少?這把傘從整體構造開始都是手工製作的,我非常注重雨傘的材料選擇,很輕,不被水弄溼,質量表現更好,傘柄部分採用純銀制,在價值方面也非常提高,傘的骨頭使用的是合金制的,只有這樣的材料才能支撐傘。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眼鏡行業一直被人們稱為「暴利」行業,很多人都知道是市面上,售價幾百元的眼鏡,可能成本只有幾十元。甚至有些商家,會將成本幾十的眼鏡賣出上千元的「天價」。在這樣的誘惑下,近年來也湧現出了很多眼鏡企業,其中還有不少已經準備上市了。提及眼鏡品牌,想必大家都會脫口而出好幾個吧,這些眼鏡品牌「紮根於」大街小巷,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 拆解高效DNA測試晶片:成本不到20美元
    新創公司InSilixa開發出一款新的DNA測試晶片,據稱可在1小時內以不到20美元的成本完成高準確度的DNA測試;相形之下,現有以手持讀取器進行測試的成本高達
  • 智芯融:對於晶片封裝技術你了解多少?
    由於中美貿易戰的原因,導致產業鏈發生變化,最大的變化來自於華為,由於進口晶片受到限制,導致海思晶片出貨量大大提升,海思晶片的封測訂單轉移到國內;其次為華為供應晶片的廠商也在尋求國內封測廠商來降低運輸成本和溝通測試成本。國內半導體封測產業在規模和技術上都有能力滿足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