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如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聽李立國為您解讀

2020-12-20 新華社客戶端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未來五年乃至2035年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要錨定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通過3個五年規劃,把15年的階段戰略安排細化為持續推進的政策行動。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李立國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事業。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是《建議》中關於「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

《建議》要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使教育事業為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提供可靠保證,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應全面提升教育服務貢獻能力

李立國認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應該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他建議,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必須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優化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

同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應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強關鍵學科建設,加快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

此外,高質量教育體系也要立足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需要,優化區域、城鄉教育資源配置,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李立國強調,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十四五」乃至一個更長時期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最新要求。他建議,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從四個方面著手。

第一,要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教育評價體系應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主線,以破「五唯」為導向,以五類主體為抓手,著力做到政策系統集成、舉措破立結合、改革協同推進。

第二,堅持「一個不低於、兩個確保」。何謂「一個不低於、兩個確保」,就是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不低於4%,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同時,優化教育投入結構、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第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第四,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層面,發展素質教育,形成有效的實踐模式,努力匯聚起教育系統和社會各方的更大合力。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讀懂未來中國發展的重要信號,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新華網傾力打造的《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系列網絡視頻雲課隆重登場。節目通過邀請各領域的權威專家,緊扣五中全會精神要義,結合各自研究領域,以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給網民帶來耳目一新的知識盛宴。

相關焦點

  • 李立國:錨定教育強國目標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未來五年乃至2035年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要錨定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通過3個五年規劃,把15年的階段戰略安排細化為持續推進的政策行動。
  • 李立國:錨定教育強國目標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上觀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未來五年乃至2035年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要錨定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通過3個五年規劃,把15年的階段戰略安排細化為持續推進的政策行動。
  • 李立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陳寶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宏觀形勢,深刻認識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對謀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至關重要。「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召開全國教育大會,對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統籌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教育治理現代化,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
  • ...增強綜合實力 聽專家建言「十四五」時期我市高等教育高質量...
    目前重慶高校總數達到74所,在校生規模達到109萬人,居全國第七、西部第二;10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六,西部第一;全市高校籤訂技術轉讓合同1600餘項,合同金額達5億元……新開局、新氣象、新徵程。「十四五」時期,我市如何加快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如何進一步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 【各級主委談體會】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竭智盡力
    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竭智盡力
  • 【學習平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建議》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宏觀形勢,深刻認識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對謀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至關重要。  「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就。
  • 「十四五」時期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社會信用體系路在何方?
    如何評價過去幾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十四五」時期,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社會信用體系如何縱深推進?新華信用就此採訪了業內專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績斐然「過去幾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於基礎性探索階段,呈現三大明顯特徵:一是以信用信息平臺建設信用信息歸集為重點,二是以信用聯合獎懲和『雙公示』為重點,三是以信用監管機制構建為重點。」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為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指明了方向,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義。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邁向新徵程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也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
  • 青年如何在「十四五」黃金時期閃光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青年教師、大學生和創業青年的心聲和困惑,得到了專家耐心的回應。12月19日,中國青年報社和北京大學黨的理論創新研究中心在北京聯合舉辦「十四五與青年發展」理論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體解讀「十四五」時期與青年密切相關的各項政策,幫助廣大青年認清「十四五」時期新發展格局,反映青年奮鬥力量。
  • 以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助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筆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全會規劃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遠景目標,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任務,為我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 陳寶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加快建成教育強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乃至未來15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統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學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行動指南。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系統的首要政治任務。
  • 漢江師範學院全面啟動「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誠邀您建言獻策
    她指出,在「十三五」期間,我校在黨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教學條件、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成績和經驗,為「十四五」期間學校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楊鮮蘭強調,「十四五」時期是學校深入貫徹新時期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全面提升建設水平和辦學實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時期,
  • 【五中全會精神解讀】如何理解「十四五」時期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
  • 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中國教育新聞網
    學習領會好、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高等教育戰線的頭等大事,必須準確把握其核心要義,把全會精神切實貫徹落實到高等教育實際工作當中。一、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這次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標誌著中國教育進入了全面提質創新的新的發展時代。有五大方面我們必須給予應答。
  • 教育部長陳寶生撰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成教育強國
    教育部長陳寶生《旗幟》撰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成教育強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系統的首要政治任務。準確把握全會的新精神、新要求,把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是當務之急、首要工作。
  • 呂玉剛:深化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要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重大部署,系統謀劃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努力為建成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基礎、當好先導。在領會五中全會重大意義上強化四個「深刻認識」。
  • 科學編制國家教育「十四五」規劃
    周洪宇:對於編制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我和團隊共提出了十個方面的建議,包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鞏固教育扶貧成果、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建設學習型社會,健全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和督導機制,提高教育對區域發展的支撐和服務能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優化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大力發展智慧教育,健全教育法律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新局 謀新篇 加快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
    以人民為中心,深刻認識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時代意義和重大特徵  《建議》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
  • 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筆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指明坐標方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學習領會好、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高等教育戰線的頭等大事,必須準確把握其核心要義,把全會精神切實貫徹落實到高等教育實際工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