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社會信用體系路在何方?

2021-01-07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胡俊超、宮晴晴、朱思韻)2020年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收官之年。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如何評價過去幾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十四五」時期,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社會信用體系如何縱深推進?新華信用就此採訪了業內專家。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績斐然

「過去幾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於基礎性探索階段,呈現三大明顯特徵:一是以信用信息平臺建設信用信息歸集為重點,二是以信用聯合獎懲和『雙公示』為重點,三是以信用監管機制構建為重點。」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質量分院社會信用研究室主任周莉說,在這一階段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績顯著,如統一信用代碼制度實現全覆蓋,建成覆蓋全社會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推動公共信用信息歸集交換共享公示,推出包括「信易貸」等信用應用創新產品,拓展信用市場化應用提升信用的社會感知度等。

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學術委員會主任林鈞躍認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就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對社會信用體系及其功能做了大規模全民普及性宣傳;二是從中央到地方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工作突飛猛進;三是優化營商環境要求倒逼信用監管升級,適應信用經濟發展的商業倫理開始形成;四是開始構建新的社會規則體系,為改善社會道德和公共道德做出諸多有益嘗試。

在國家信息中心博士後周雨看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績歸結起來是:「搭建制度,統一標準,完善平臺,推廣應用,規範懲戒,強化宣傳」。

搭建制度方面,自上而下搭建了制度框架,完成四大領域誠信建設基本要求;統一標準方面,形成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標準,統一信息歸集、公開、查詢、共享等信息管理標準;完善平臺方面,完善國家和地方各級信用信息平臺和門戶網站建設,建立健全各行業平臺系統,信息化水平極大提高;推廣應用方面,創新信用產品開發和應用,民生領域「信易+」工程拓展延伸;規範懲戒方面,依法依規審慎認定失信標準,不斷完善目錄製和清單制,獎懲機制有效落實落地;強化宣傳方面,多部門聯動誠信宣傳深入人心。

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應該具備規範性、均衡性、可持續性和創新性四大特徵。」周莉說,規範性意味著要實現規範化、法治化發展;均衡性意味著不僅要在地區和行業覆蓋面上實現均衡,還要在信用應用方面實現均衡發展;可持續性意味著要形成適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創新性意味著要建成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徵的社會信用體系。

周雨認為,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社會信用體系具有法治化、聯動性、基礎性、統一性等四大特色。法治化體現在加快信用法律法規建設是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聯動性體現在各部門各行業協同聯動,共同編制並更新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及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基礎性體現在充分發揮社會信用在助力「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的基礎作用;統一性體現在國家統一認定失信標準、統一基礎目錄、統一措施清單。

多措並舉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

周莉表示,「十四五」時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在社會治理中發揮基礎性支撐作用。一方面要強化規範,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規範性建設,夯實信用在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強化社會應用,在市場治理和市場服務方面創新應用,更多地發揮信用信息的市場價值。

林鈞躍建議,一是要以上位法形式劃定社會信用法律和社會誠信規則之間的關係,明確社會誠信規則的發展方式和空間;二是要下大力氣推進包括企業信用風險控制制度和企業誠信自律制度等在內的企業信用制度建設;三是失信懲戒機制建設要過渡到「市場聯防機制」建設階段;四是啟動信用服務業發展頂層設計和全球布局工作,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企業提供國際徵信、追帳和國際法庭諮詢等服務。

首都師範大學信用立法與信用評估研究中心教授石新中認為,未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應根據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中國法律制度的現實及中國文化的特色,從信用信息合理披露機制、信用產品供求機制、信用獎懲機制和信用修復機制四個方面不斷完善、細化相關規則。

周雨表示,期待在「十四五」時期實現以下突破:一是推進誠信價值觀融入法治化建設進程,提高社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二是完善制度規範體系化建設,統一標準完善配套細則;三是加快信息一體化建設,實現充分共享與互通;四是開放應用渠道和場景,強化政府、市場與社會之間服務與合作;五是嚴格規範信用約束機制,完善信用主體權益保護;六是加強信用人才隊伍建設,深化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七是強化信用監管,發展信用服務產業。

相關焦點

  • 規範化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 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新...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邁進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新時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成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加快建設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信用體系更為迫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法治化、規範化建設為牽引,立足法治視角審視社會信用體系發展中的問題,運用規範的手段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社會信用體系和新型監管機制,是新階段信用體系建設新的重要頂層制度安排。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們要全面把握「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 2020-12-12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們要全面把握「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趙紀萍:深入理解和把握「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十四五」時期實現「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目標的必然要求。做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工作,有利於解決一系列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問題,推動我國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 路在何方?文化館「十四五」轉型發展之思
    從國家戰略層面,可以找到文化館發展新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是新時代對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提出的新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相關內容中,特別提出推動公共文化數位化建設,這是中央全會提出的明確要求。「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擺上更突出位置,這是國家規劃願景給出的新高度。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內容提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即「五個堅持」。要充分認識這「五個堅持」的深刻理論內涵和重大戰略意義,將其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奮力實現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
  • 專家解讀:「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面臨哪些新機遇新...
    他強調,「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邁入新發展階段,中國將面臨哪些新機遇新挑戰?對於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又將作出哪些重要部署?
  • 「十四五」時期如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聽李立國為您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未來五年乃至2035年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要錨定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通過3個五年規劃,把15年的階段戰略安排細化為持續推進的政策行動。
  • 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根本的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能否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為什麼 必須遵循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原則?
    原標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為什麼 必須遵循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原則?   《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原則,這是適應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階段和環境變化,
  • 【十九屆五中全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學習貫徹...
    黨的十九大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分為兩個階段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 「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複雜變化,釐清新發展階段工業發展的思路,明確重點任務,正確把握政策取向,不僅是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
  • ...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審議《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 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 推進「十四五」時期 經濟社會...
    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十四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高質量發展,有力有序化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問題
  • 「十四五」將成為青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
    2020年,我國將編制「十四五」規劃,實施時期是2021年至2025年,這也是《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收效時期。國家發展與青年發展兩者之間將又一次形成最矚目的高度融合。  2021年我國將開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形成新發展格局。
  • 「十四五」將成為青年邁向 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
    「十四五」將成為青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 沈 傑(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國家發展與青年發展兩者之間呈現一種辯證性的互構關係。國家發展是青年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青年發展也會推動並構成國家發展。2020年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年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十三五」規劃收官。2020年,我國將編制「十四五」規劃,實施時期是2021年至2025年,這也是《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收效時期。
  • 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 推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
    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十四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高質量發展,有力有序化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問題
  • 開局破題謀新篇 駛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新航道
    開局破題謀新篇 駛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新航道 2020-08-26 11:08:26來源:太湖明珠網 8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
  • 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及2021年展望
    2021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將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規範和有序發展將成為信用建設年度關鍵詞。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3日電(分析師胡俊超宮晴晴朱思韻)2020年,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2021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預計仍將持續發力並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