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英語的繪本指南及小程序
芥末堆 知風 8月16日報導
紙質英文繪本並非是英語啟蒙教育的新事物,但在蝸牛英語看來,它仍有待挖掘的價值。
蝸牛英語是一家為0-8歲兒童及其家長打造的英文繪本親子共讀平臺,以會員制的線上小程序為核心,提供繪本購買、共讀指導、英語啟蒙等服務。
在蝸牛英語聯合創始人兼CEO李石看來,相比於電子繪本閱讀,傳統的紙質書是啟蒙英語階段更為高頻、受眾更廣的場景。通過將紙質繪本進行產品化打磨,蝸牛英語希望賦能親子共讀這一場景,並實現商業化運作。目前蝸牛英語正尋求100萬美元或等額人民幣的早期融資。
將紙質繪本產品化、結構化
「親愛的小朋友,你好!今天呀,我要帶你認識一位住在森林裡的小朋友。它渾身毛茸茸的,頭上還長著一對長長的耳朵。」這是蝸牛英語小程序內經典繪本「I am a Bunny」雙語精講部分的開頭。
在蝸牛英語小程序中,用戶掃描繪本的條形碼即可直接進入講解頁面。一本英文繪本,被拆解為了雙語精講、英文原聲、知識拓展、共讀錦囊四個模塊。
蝸牛英語在雙語精講部分設置了長約10分鐘的場景導入、親子互動環節,並嵌入繪本中最高頻的句型表達。英文原聲部分提供了美音及英音朗讀,以滿足家長為孩子「磨耳朵」的需求。讀完後,知識拓展模塊還匯集了許多補充知識點。
為了讓家長學會扮演好「老師」的角色,蝸牛英語在共讀錦囊部分提供了許多指導,比如教家長如何在閱讀繪本前描述故事背景,如何針對趣味句型讓孩子作模仿練習。
蝸牛英語為會員提供的明信片式好友卡。
李石表示,「這些都體現出我們是如何針對教育內容,進行結構化和產品化思考的。」現階段,蝸牛英語的產品形態較為簡單,主要為線上小程序產品+實體英文繪本及教玩具。而內容質量是公司核心的競爭壁壘,不同於多數公司將繪本做成免費低價的引流產品,蝸牛英語已經研發出近500本英文繪本的線上內容。
優化賦能親子共讀場景
除了內容研發,在產品運營上,蝸牛英語的切入角度也與許多英語啟蒙玩家不同。
在寶寶玩英語(現為「成長兔英語」)2018年3月獲B輪1.5億元融資後,類似形態的英語啟蒙產品不斷湧現,多是通過微信完成「小程序+社群+打卡」的學習閉環。不過隨著玩家數量的增加,基於微信生態圈的獲客變得越來越難,同質化玩家開始離場。英語啟蒙賽道升溫迅速,降溫也很迅速。
「寶寶玩英語的切入點是家庭式在線互動課程,創造新場景讓家長重新去做啟蒙,我們是基於已有的繪本場景去優化賦能。」李石說。
相較而言,蝸牛英語瞄準的家長需求更為簡單、細分。李石認為,英語繪本是一個滲透率足夠高的單品,家長有使用繪本進行英語啟蒙的訴求,同時家長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也需要被培訓。因此,除了提供英文繪本購買渠道外,圍繞繪本進行教育價值延伸即是蝸牛英語產品的核心。
獲客方式上,蝸牛英語主要有三種做法:一是與書商合作,同時也反向幫其導流;二是基於產品自身的口碑獲客;三是基於線上微信群。除了線上會員盈利外,蝸牛英語還將研發上線相對高價的書盒及課程。
目前蝸牛英語的產品仍在內測階段,李石表示今年計劃發展5000名正式會員。「現在大家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投放渠道,一味地跟別人比砸錢,我們不具備任何優勢,所以還是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產品打磨和精細化運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