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米水帶+60噸水,森防隊員來淄博這個小山村幹什麼?

2020-12-20 魯中晨報

記者 孫渤海

通訊員 夏順慶 王輝 報導

晨報淄博4月26日訊 泉子村是博山區池上鎮的一個小山村,幾天前蓄水池水量不足,村民面臨無水可用。接到村裡求助電話後,淄博市魯山林場負責人近日先入村查看,又指派森防隊員將練兵和解決問題相結合,用時10小時為蓄水池加水60餘噸。

今天上午,提起森防隊員們前天給蓄水池加水的事情,泉子村的人仍讚不絕口。該村村委委員周和辰介紹,村裡的蓄水池位於海拔八百多米的山頂上,由於乾旱村內用水量大,導致蓄水池儲量不足,無法滿足正常需求,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山下的井水用高壓泵注入蓄水池。

「我們村有多個蓄水池,其他是灌溉的,那個是灌溉和飲水都能用。雖說還有別的飲水來源,但如果蓄水池沒水了確實非常麻煩。」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幾天前,村領導給魯山林場打去電話,說明了民用蓄水池水位告急,面臨斷水等情況。隨後,淄博市魯山林場場長陳士勇指派魯山森林消防大隊結合森林防火消防泵演練,攜2臺高壓泵、幾千米水帶前往泉子村送「清泉」。

4月24日上午9點20分左右,魯山森林消防大隊大隊長王健帶領送水隊伍到達泉子村。查看路線後,王健發現蓄水池與取水井距離大約1000米,有多處陡坡,揚程較高,需鋪設水帶2000多米。隊員們結合平時訓練,五人一組協作配合,僅用半小時就完成了2條水帶的鋪設。

上午10點20分,2臺高壓泵一起開機後,兩股「清泉」通過水帶順利注入蓄水池。

當天,魯山森林消防大隊的11名隊員一直忙碌到晚上,用時10個小時共為蓄水池加水60餘噸,有效解決了270多名村民的用水之急。「這既是給村民解決問題,也是我們比速度、比效率的現場大練兵機會,一舉多得。」魯山森林消防大隊大隊長王健說。

相關焦點

  • 縣長直播帶貨 1小時賣7噸米
    當天的直播,1小時內7噸連山大米被搶購一空。直播中,馮紅雲還介紹了精心培養的直播團隊:「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能量是無限的,希望我們縣的直播隊伍越來越強大,幫助農戶銷售更多農產品。」不愁賣的商品也缺好渠道「這是專門準備的『一生兩熟』三碗大米。」
  • 居民家新換智能水錶「健步如飛」 40天走60噸水
    她家的水錶換好後,安裝水錶的工人說,水錶反映出還有20噸水。老太太一盤算,家裡平常一個月最多用3噸水,20噸水能夠用到年底。  可是,7月16日一大早,奧雲高娃發現沒水了,她想可能是安水錶的看錯了,當天她花60元錢買了20噸水。  7月29日,奧雲高娃家又沒有水了,這次是怎麼回事?物業來人看後卻說沒問題。當天,她又買了20噸水。
  • 罐車拉鹽酸洩漏 約60噸水近3個小時才稀釋完
    車上人員稱,罐車內裝有17噸鹽酸,濃度為31%。  所幸事故中沒有人員傷亡。消防官兵用了近3個小時、約60噸水,將罐車內洩漏的鹽酸稀釋完畢。  環保部門對此處的環境質量檢測顯示,事故現場附近大氣環境超標。
  • 應急調用1700噸淡水 瑞安海島群眾有水喝啦
    「終於有水了,這水又清澈又甘甜,太珍貴了!」1月14日上午,瑞安市北麂鄉海利村村民廖雪景打開自家水龍頭,看著眼前水龍頭流出的清水,讓飽受「用水難題」的廖雪景笑開了懷。北麂鄉是瑞安市僅有的兩個海島漁業鄉之一,最高海拔僅123米,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地表水不能自然形成,當地村民用水靠本島七座蓄水山塘,而山塘積水基本靠降雨。去年以來,北麂鄉長期缺少降雨,導致本島七座蓄水山塘乾涸。「山塘裡的水乾涸見底了,水龍頭滴滴答答的,接的水很渾濁,一層泥油浮在上面。」廖雪景說。截至1月10日,北麂各村供水基本不足或只能按量供應。
  • 3人3天用3噸水,9人9天用多少噸水?上大學的我不會算了!
    小學題目題目是:3人3天用3噸水,9人9天用多少噸水?納尼??!!這什麼題目?小學生會嗎?3個人幹什麼,3天用了3噸水。雖然不是馬上就會,但是答案還是容易得到,主要是算法過程該怎麼算,怎麼跟小侄女講解,才是問題所在。小學的算法有人說,3人3天用3噸,那麼把3人3天分成一個單位,9人9天,就三個單位,很明顯,答案是33=9噸。
  • 再見了深圳,付不起房租了,一個人用了8噸水,房東你是怎麼算的
    我算了一筆數:一噸=2000斤=1000千克=1000升,桶裝水規格也很多,最普遍的飲水機桶裝水是18.9L的。1000/18.9=52.9100529,一噸差不多等於53桶,8*53=424桶。並且由於工作的緣故,我是經常出差的,有時候一個星期都是在外面住的,因此我不相信我會用那麼多水。
  • APEC會都之變:懷柔雁西湖違建村變千米水韻長街
    老陳說,現在已輕鬆多了,最忙的時候我們加班加點地幹,100多人,一天幹11個小時以上,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而且來這裡建設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像我就是河北的。「APEC不光是北京人的事兒,我們也願意做一點貢獻。」
  • 長壽村90歲阿公擔百斤水 99歲阿婆幹家務活[圖]
    距天河城不到半小時車程的天河區東北部有兩條「長壽村」——鳳凰街轄區的柯土塱村、漁沙坦村:兩條村約8000村民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220人,其中90歲以上者達41人;而且更難得的是這些高齡老人基本上都能生活自理,90歲的徐華興老人至今仍獨自1人打理300棵荔枝,經常擔上百斤水上山澆灌;99歲何記娣老人也還能幹家務活……  昨日記者一行走進這兩條長壽村探秘。
  • 山東:辛卯山丘區找水打井圖
    這次來山東濟寧擔任抗旱找水打井前線指揮長,馬建忠說:「山東捐了我們一座城,我們只是打了一口井。」   元宵節(2月17日)那天,四川抗旱打井青年突擊隊在沂水縣崔家峪鎮對荊峪村打井,剛紮下營,就從村民口裡聽來一個「一擔水挑兩年」的故事:七十年代,這個村一戶人家,除夕夜吃餃子等水下鍋,男人到8裡外的山泉挑水,過了十二點還不見來,女人迎到半路上,見男人正守著瓦罐片子哭呢。
  • 萬米管道鋪入石灰巖,乳源這個「苦無水」地區喝上放心水
    2005年,因機構改革,原古母水鎮改古母水片區併入洛陽鎮,現位於洛陽鎮西南部,是典型的石灰巖山區,轄內的雙坪、古母洞、月街、富塘、板長等村水資源貧乏、開發利用難度大等問題極其突出。 古母水的村民祖祖輩輩喝「望天水」,遇到乾旱期,常有村民因難尋一口乾淨水而不得不舉家遷往水源較為充足的地方,如板長的大洞田和下埔村小組,現在早已是「人去樓空」。 由於缺水嚴重,古母水片區村民的生產生活受到限制,種植業主要以耐旱型的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為主,除此之外,沒有多餘的水資源與精力發展其他產業。
  • 巴扎博依村的「水」事
    日前,墨玉縣普恰克其鄉巴扎博依村的飲用水工程竣工了,伴著村民們的歡呼聲和潺潺的流水聲,全村最後28戶村民長期以來吃不上自來水的難題終於解決了。村民們歡呼雀躍,傳遞著這個好消息.自來水通到了村民家中難  題巴扎博依村是深度貧困村。
  • 一噸水當兩噸用
    本報訊(記者楊曉慧實習生張穎朝)圍繞節約水資源的研究,市水利局總工程師練達仁告訴記者,實現從低效率用水向高效率用水的轉變,使廢水資源化,可以實現讓一噸水當兩噸水用。這是節約水資源,挖掘水資源潛力,提高水可持續利用的關鍵所在。
  • 大水牛掉進13米深坑 猛灌40噸水才救上來
    福建晉江市公安局24日透露,一頭體積龐大的大水牛近日掉進了一個10餘米的深坑,當地民警、消防人員歷經5個多小時,共灌進40餘噸水,終於「解救」了大水牛。「它邊吃草邊走走逛逛,這不,就掉進去了!」牛主人周先生向記者介紹,他自己當時就在附近幹活,一時沒留意,牛就掉進草地附近的深坑了,自己知道後都懵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 [淄博]月子水其實就是米酒水 專家稱其營養微乎其微
    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坐月子的傳統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近來流行月子水,宣稱營養豐富、減肥催奶,深受產婦的青睞。相關專家表示,月子水的營養微乎其微,小心被商家的過分宣傳給忽悠了。    晨報淄博1月21日訊 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坐月子的傳統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近來流行月子水,宣稱營養豐富、減肥催奶,深受產婦的青睞。
  • 一個月浪費了幾十噸水,查明原因後恨死馬桶了
    劉先生這個月一共買了四次水,每次十噸水,可今天早上起來洗臉家裡又沒水了。群裡問了鄰裡,人家都有水,劉先生急了,這個月才不到二十天,怎麼四十噸水沒了,要知道他也是早出晚歸的人,只有晚上回來做頓飯吃個澡。今天請假也要把這件事搞明白。
  • 17噸鹽酸洩漏路面燒成疤 噴上百噸水稀釋鹽酸
    消防官兵緊急調來上百噸水進行稀釋。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B救援上百噸水稀釋洩漏鹽酸鄭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消防官兵接到警情後立即趕赴事發現場,並調來近10輛消防車增援,其中多數為裝水車。官兵們用水槍對準洩漏點進行噴射,以稀釋洩漏的鹽酸,而鹽酸與稀釋水的混合物順著路邊往橋下流,形成200多米水帶,水面上不斷地冒著泡沫和煙霧,並充斥著刺鼻的氣味。記者看到路面也遭到腐蝕,變得坑坑窪窪。
  • 8年喝3噸止咳水,身高縮12釐米
    [現場二·網吧]100毫升止咳水一飲而盡隨處可見藥品空包裝在廣東惠州一家名叫「啟航」的大型網吧裡,記者發現一名十六七歲的青少年身邊放了一大包軟包裝的止咳水,止咳水的包裝上明確寫著每袋10毫升,這也是這種止咳水用於醫療用途時,患者一次服用的正常用量,而這包止咳水至少在50袋以上。
  • 東安白牙水村:漫山都是「富貴竹」
    東安縣川巖鄉白牙水村山間,傳來電鋸的聲音。3組村民雷小生正在鋸南竹,他欣喜地告訴記者,準備過年前再添些家電。他在村裡南竹加工扶貧車間上班,月工資有3000多元,另外銷售南竹還有收入,月月有節餘。可過去,別說買家電,就是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開支,雷小生也時常犯愁。
  • 大水牛掉進13米深坑 民警消防灌40噸水急施救
    圖為大水牛掉進13米深坑,民警消防灌水施救。 供圖 攝  中新網泉州6月24日電(廖靜 陳維維 翁雅玲)福建晉江市公安局24日透露,一頭體積龐大的大水牛近日掉進了一個10餘米的深坑,當地民警、消防人員歷經5個多小時,共灌進40餘噸水,終於「解救」了大水牛。  「它邊吃草邊走走逛逛,這不,就掉進去了!」
  • 拉來28噸水卻按16噸結算水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給他們運水,用了容量為28噸的車,結算費用時卻按16噸計算,結果少給我算了一萬多元……」近日,劉先生給包頭新聞網打來熱線。劉先生介紹,他於2018年,在陝西省海軍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平時主要負責開車運送綠化需要的水源。2018年,劉先生用罐體容積分別為16噸和28噸的兩輛車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