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希望智能水錶不再「偷水」(本報記者 劉磊攝影) |
智能水錶「偷走」字,損失誰負責?
本報新聞熱線3320332消息(記者 磨子山) 「每隔半個月就得買一次水,自打換上智能水錶後,我家一個月用了未換水錶前一年的水。」近日,人和小區的奧雲高娃致電本報新聞熱線說。
智能水錶40天走了60噸水
當日,記者來到人和小區奧雲高娃的家,看到家裡不用水,水錶也在不停地走。春華水務售後維修人員趙師傅正在找原因。
76歲的奧雲高娃拿出4張買水的發票告訴記者:今年6月中旬,呼和浩特春華水務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人和小區居民置換智能水錶。她家的水錶換好後,安裝水錶的工人說,水錶反映出還有20噸水。老太太一盤算,家裡平常一個月最多用3噸水,20噸水能夠用到年底。
可是,7月16日一大早,奧雲高娃發現沒水了,她想可能是安水錶的看錯了,當天她花60元錢買了20噸水。
7月29日,奧雲高娃家又沒有水了,這次是怎麼回事?物業來人看後卻說沒問題。當天,她又買了20噸水。誰知8月13日、8月27日,同樣的事情在奧雲高娃家重演。「你看看這些票據,7月16日到8月27日,40天時間我家的智能水錶走了60噸水,這是以往兩年的用水量,我每隔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得買一次水。」
春華水務售後維修人員趙師傅說,奧雲高娃家的水管可能有漏水的地方,也不排除水錶自轉快的因素。
「換水錶前怎麼就沒有漏水的地方呢?」對趙師傅的說法,奧雲高娃提出了質疑。
不少用戶發現水錶「偷走」字
連日來,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如奧雲高娃老太太家一樣,出現智能水錶不用水也自轉情形的用戶不在少數。
馮女士去年在賽罕區竹園小區9號樓2單元6樓買了一套房子,裝修後一直沒有入住。前不久這裡換上了春華水務的智能水錶,她買了105元的水。10天後她去看房子,發現已經停水了,再買水插卡後發現,不用水水錶也在慢慢地轉。
丁女士在海拉爾東街開著一家門診,平時用水量一個月不到1噸,1年也就用10噸水。今年7月13日,門診換上了智能水錶,到8月13日,丁女士發現一個月就用了5噸水。觀察水錶,看見不用水水錶也轉。
家住內蒙古日報社家屬院的荊女士去年就發現,她家廚房的智能水錶使用正常,而衛生間的智能水錶不用水也走字。她乾脆關了衛生間的管道閥門,接廚房用過的水衝廁所。
不過,根據春華水務的建議,不少用戶又花60元錢,安裝上了春華水務的止回閥。
賽罕區竹園小區的馮女士告訴記者,她家花60元錢安裝了止回閥,經過一周時間的觀察,水錶自轉現象緩解;海拉爾東街丁女士告訴記者,她的門診花錢安裝了止回閥,經過觀察,水錶自轉現象稍減弱;奧雲高娃老太太說:「春華水務的人說廁所跑水,只有解決了跑水問題,才能解決水錶問題。我叫來物業的人,他們說廁所沒有問題。」
造成損失,責任誰負?
是什麼原因導致一些用戶的智能水錶「偷偷」走字?造成的損失誰負責?
日前,記者來到了春華水務應急供水有限責任公司,售後服務部門的李永琛科長告訴記者:「智能水錶比老式普通水錶要靈敏。在自來水管道中,壓力波動是不可避免的。不用水時,水錶兩端連接的管道中都有一定量固定的高壓水。當管網壓力升高時,水錶正轉;壓力降低時,水錶反轉,因而產生水錶自轉現象。正轉大於反轉時,水錶走字。另外,自來水管道中一般會有氣體導致氣囊產生,這時如有壓力波動,水錶自轉量就會較大。」
李永琛說:「安裝止回閥可以90%的緩解這種現象。水錶出廠要經過專門的鑑定部門檢驗。如果質檢部門鑑定智能水錶有質量問題,我們一定補償用戶的損失。」
對此,內蒙古融興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文忠的說法是:「排除漏跑水導致水錶走字的原因,如水錶自轉的事實成立,則確定為水錶質量問題。水錶質量問題的法律責任應由生產廠家和負責安裝水錶的公司承擔。對此,國家產品質量法有明確規定。水錶靈敏度高會出現空轉,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如果水錶質量確實合格,靈敏度高計量應該更準確,不用水是不會走字的。」
(責任編輯:new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