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李克)一個多月前,西安北郊時代花園小區的物業給業主們換了新水錶,可是這新水錶安裝後,用水量明顯比更換之前快了很多,更換水錶後,不少家一個月的用水量甚至是更換前一個季度的用水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西安北郊的時代花園小區,遇到不少小區業主在討論換水錶的事。業主說,新水錶大概是一個多月前換的,整個小區換了380個。
西安北郊時代花園小區業主李女士:「這錶轉得太快了,我們原來一個月就用3噸多水,現在一個月用了8噸水吧,太可怕了這水錶。」
西安北郊時代花園小區業主:「(之前)3到5噸水一個月,現在一個月差不多13噸水。」
西安北郊時代花園小區業主白女士:「將近20噸,現在才一個月。」
小區業主告訴記者,之前的水錶用了不到三年時間,按說並不需要更換,而小區物業在沒有徵求廣大業主們的意見下, 這次換了水錶。
西安北郊時代花園小區業主:「我們2014年才買的這個房子,(水)表等於說才用了兩年,你說這表有必要換嗎?」
西安北郊時代花園小區業主李女士:「沒通過我們同意,他們(物業)自己給換的,都沒有通過自來水公司。」
針對換水錶一事,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之前小區的水錶屬於機械式的水錶,計量不準確。更換新的水錶前,已經有50多個水錶出現了故障,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區業務每年需要墊付幾萬塊錢的水費,在找過部分問題水錶用戶商量解決方式無果後,他們才出資十幾萬元更換了所有的水錶。而在更換水錶之前,物業公司曾提前貼過通知,並設立了更換水錶事宜工作處。
西安北郊時代花園小區物業經理惠英健:「水錶不走的,統計下來有50幾戶,(還有水錶)走的慢的,一年下來才走了三四噸,(還有水龍頭出現)線滴的狀態,水錶不走,這個是普遍的,幾乎所有的水錶都存在這樣的情況,就這麼大的小區,一年下來虧了四五萬,五六萬,咱也確實虧不起。」
按照《陝西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第11條的相關規定,經營者提供給用戶使用的水錶、電能表、煤氣表等計費計量器具,應當實行首次強制檢定,沒有經過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首次強制檢定合格的計費計量器具,不得安裝和使用。那麼此次物業公司安裝的水錶是否屬於經過了首次強制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呢?目前省質監局的執法人員已經介入調查,現場對水錶生產公司,西安旌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詢問。
西安旌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樊部長:「這個小區銷售的380臺水錶在第三方檢測機構檢驗了沒有?換句話說首次用的這個首檢檢了沒?」
執法人員:「這個已經搞清楚了,首檢沒有檢。」
針對這一情況,省質監局執法督查局的工作人員隨機抽查了6位業主的水錶,並將水錶帶回由專業檢測機構進行鑑定,將依據檢測結果給廣大業主做出交代。
陝西省質監局執法督查局主任劉輝:「我們將對這六塊隨機抽取的水錶送到法定技術機構進行檢驗,最終的結果以檢驗報告和檢驗數據為準,屆時會向業主公布。」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