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美術館推出「可觸摸的記憶——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

2020-12-19 騰訊網

12月15日,由江蘇省美術館主辦的「可觸摸的記憶——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展出。

展覽以「可觸摸的記憶」為主題,是江蘇省美術館首次推出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展出展覽檔案、名家信札、珍本圖書等,以展覽呈現江蘇省美術館對檔案和文獻工作的重視與關注。展覽分為記錄歷史、徵集成果、珍檔共享、多元連結4部分,涵蓋江蘇省美術館建館前的歷史,以及自1960年以來藝檔資料的系列收藏、歸檔和使用成果及歷史檔案和圖書等。這些文獻既是江蘇省美術館珍貴藏品的一部分,同時也以其脈絡串聯出美術館發展思想不斷拓展、提升、深化的歷程,可以使觀眾進一步豐富對美術館的認識和理解。

1960年6月,陳之佛、傅抱石陪同德國來賓參觀「江蘇省國畫展覽」

展品中包括江蘇省美術館前身國立美術陳列館關於1937年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的史料和檔案副本,記述了展覽會從籌備到實施的完整過程,對研究該時期的文化政策及其管理運行機制、美術觀念流變與實踐演進問題的歷史語境還原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坐標。此外,還有1958年國畫展覽會目錄、1961年江蘇省油畫展覽座談會記錄等史料文獻,同時更有宋文治、李可染等就展覽、出版等事宜與江蘇省美術館的往來親筆信札,對於串連與粘合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相關活動、觀念以及發展方向等提供了視覺化材料之外的文本角度。

1984年9月,「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畫部分)」入場券

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徐惠泉表示,作為公益性機構的美術館,如何調動一切可運用的手段和資源將藏品呈現給觀眾,最大限度地提高公眾對美術館的利用率,從而充分發揮其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是美術館長期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工作,也是近年來美術館致力於開展典藏活化的出發點所在。江蘇省美術館擁有質量上乘、數量眾多的館藏美術作品,更擁有豐厚的藝術檔案和史料文獻。在館藏展覽的策劃與呈現中,期望一方面通過學術展覽的策劃讓經典作品與當代社會的藝術文化生活發展建立起親密的聯繫,使陳列展覽更具吸引力和生動性;另一方面通過展現不同系列和門類的藏品,給公眾帶來多維度的審美視角和藝術體驗。

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20日。

1984年,王個簃寫給江蘇省美術館親筆信件

對與美術作品相輔相成的史料文獻進行展示與持續性的學術關照,是美術館分享公共文化資源的重要面向,也是對於文獻價值的強調與確認。在日趨快速的社會發展之下,公眾對文化和精神的需求也在提升,作為學術平臺的美術館,對文獻史料的收集、整理、展示和研究是深入學術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在傳統的視覺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之外,補充性地為公眾提供了更深厚的歷史內涵和觀念思辨。

《春風化雨——原中央大學美術教育實踐作品文獻展》現場

責編:楊曉君

相關焦點

  • 「可觸摸的記憶——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
    12月15日,「可觸摸的記憶——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展出,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03月20日。   據了解,這是江蘇省美術館首次推出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展出展覽檔案、名家信札、珍本圖書等。
  • 「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展出
    此次江蘇省美術館以「可觸摸的記憶」為主題,首次推出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展出展覽檔案、名家信札、珍本圖書等,以展覽呈現江蘇省美術館對檔案和文獻工作的重視與關注。展覽分為記錄歷史、徵集成果、珍檔共享、多元連結四個部分,涵蓋了江蘇省美術館建館前的歷史,以及自1960年以來藝檔資料的系列收藏、歸檔和使用成果及歷史檔案和圖書等。
  • 省美術館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開展
    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03月20日,「可觸摸的記憶——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展出。此次省美術館以「可觸摸的記憶」為主題,首次推出館藏藝術檔案文獻展,展出展覽檔案、名家信札、珍本圖書等,以展覽呈現江蘇省美術館對檔案和文獻工作的重視與關注。展覽分為記錄歷史、徵集成果、珍檔共享、多元連結四個部分,涵蓋江蘇省美術館建館前的歷史,以及自1960年以來藝檔資料的系列收藏、歸檔和使用成果及歷史檔案和圖書等。
  • 「春風化雨——原中央大學的美術教育實踐(作品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展出
    >主辦單位:江蘇省美術館展覽時間:2019.4.12—2019.6.30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                一/二/三/層             (南京市長江266號)2019年4月12日起,「春風化雨——原中央大學的美術教育實踐(作品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
  • 美術館流行「曬」館藏,沒「名氣」值得被收藏嗎?
    最近,滬上美術館流行起「曬」館藏。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連推數個館藏展覽,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也首次將庫房推至前臺,舉辦2012年建館以來的第一個館藏作品展。一時間,曬館藏、看館藏,成為滬上美術界的新時尚。
  • 美術館書店:嘈雜時代,藝術的文字居所
    而如今,美術館商店並不限於售賣展覽衍生產品,從某種意義上說,展覽與公眾溝通直接和可見的方式,其中展覽畫冊、學術出版,以及由展覽延伸的書籍閱讀,讓美術館商店既屬於藝術書店的範疇,更從某種意義上拓寬了藝術書店的概念——依託展覽做學術出版、在美術館商店留下過往展覽的記憶;同時,在自己開發文創的同時,也與不同品牌,以及設計師和藝術家合作推出聯名產品,並結合展覽設計美術館商店。
  • 走向大眾 謳歌時代大展高頻登場
    在挖掘館藏資源基礎上特別策劃的重大主題展覽,在特殊時間節點推出後,激活了承載歷史記憶和文化積澱的資源力量。今年10月底,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我省相繼推出這一主題展覽。
  • 「原創」深圳記憶|關山月美術館:高雅藝術殿堂 市民打卡地標
    1994年,關山月決定將自己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813件,以及一批圖書文獻資料捐獻給一座年輕的城市——深圳。1995年1月,關山月美術館在深圳蓮花山下奠基。1997年6月25日,香港回歸祖國前夕,關山月美術館落成開館。
  • 「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藏海報展」在辛巴威展出
    、 7月28日下午2點,在中國駐辛巴威大使館文化處主任吳傳華博士的見證下,關山月美術館陳湘波館長向辛巴威國家美術館館長朵仁女士捐贈了本次「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藏海報展」中展出的34件海報作品;深圳圖書館副館長張巖向藝術圖書館捐贈了150冊深圳出版的精美畫冊。
  • 古元誕辰百年藝術精品展在古元美術館展出
    「百幅精品•百年回顧——致敬古元暨古元先生生平與藝術精品展」的系列活動於日前在珠海市古元美術館拉開帷幕。這是該美術館自2018年舉辦「整裝再出發」古元美術館系列展覽活動之後的又一重大活動。  2019年8月5日是中國傑出的人民美術家、美術教育家,20世紀抒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古元先生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日。
  • 高雄兒童美術館舉辦用摸的材料藝術特展
    華夏經緯網7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高雄市美術館所屬兒童美術館14日推出《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特展,有別於一般藝術展,強調「材質」的魅力。部分展品甚至開放民眾親手觸摸,感受藝術家透過材質傳達的訊息。
  • 藝術衍生品丨江蘇省美術館文創新品
    衍生與重生 Derivative and rebirth 藝術衍生品是藝術作品衍生而來的藝術與商品的結合體,具備一定的藝術附加值。
  • 國家重點美術館各有新招
    同時,精心組織了「林風眠、吳冠中作品展」「刻畫人生——徐匡藝術作品展」「賀慕群藝術回顧展」以及在中國美術館支持下,舉辦了「美國當代版畫藝術展」等。我們還接待了450餘人次的國際使團及相關人士的參觀、訪問和交流。同時編輯出版畫冊、文集12種,發表論文30餘篇,收藏了上海歷史文脈美術創作工程的全部作品,這是全國美術館資源共享發揮效應的新嘗試。
  • 展覽預告|泰安市美術館館藏精品展
    典藏是一個美術館的宗旨使命和基本職能,是美術館在社會立足的根本。泰安市美術館利用自身資源,採取多種渠道,通過舉辦展覽、寫生活動、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拓展藏品資源。為進一步活化泰安市美術館典藏作品,深入挖掘和傳播藏品的文化藝術價值,用名家名作來梳理和呈現地域文脈的風採,特推出此次館藏精品展。
  • 水印版畫創作研修班.作品文獻展2017年12月29日江蘇美術館開展
    展覽分為兩個單元:文獻展、作品展文獻展單元中,把創作研修班的工作室平移到了展廳,還原了場景原貌,讓觀眾可以近距離觀察、感受藝術家們的工作室現場。作品展單元,精選了近期年輕藝術家們的水印版畫作品。他們反思藝術現狀,延展水印版畫語言在藝術表達中的應用,賦予水印版畫新的活力和空間,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藝術創作轉換。
  •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榮獲2019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優秀...
    這是我館「關山月與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系列展,繼2012年「山月丹青——紀念關山月誕辰100周年藝術展」、2014年「南風北採——關山月北京寫生專題展」、2015年「仇情借筆作鏌鋣——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館藏關山月抗戰主題作品展」、2016年「展捲圖新——20世紀50年代中國畫長卷中的時代圖景」之後,第五次獲此殊榮。
  • 寶龍美術館舉辦徐悲鴻、葉淺予藝術作品大展
    )寶龍美術館開放時間:周二~周日 10:00~21:002018年5月15日至5月31日期間,由上海寶龍文化發展基金會、寶龍美術館、保利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徐悲鴻藝術委員會、悲鴻教育協辦的「百年教育 百年悲鴻——徐悲鴻作品珍藏大展」,在寶龍美術館展出。
  • 陝西美術館十二月觀展指南
    01「向前進——重慶美術館館藏李少言《一二〇師在華北》木刻組畫展」巡展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4日-12月20日展覽地點: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二樓展廊>主辦單位:重慶美術館協辦單位: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展覽簡介:作為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由重慶美術館推出的「向前進——重慶美術館藏李少言《一二〇師在華北》木刻組畫展」,將展出藝術家李少言在抗戰時期的32件套代表作,及30餘件相關文獻材料,均為李少言在行軍打仗途中創作的一系列反映部隊戰鬥生活情景的木刻組畫
  • 關山月美術館和深圳美術館上榜
    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驗收工作日前順利完成,經專家小組認真評審,並經文化和旅遊部審核,共評選出優秀項目10個,其中,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的「塞外駝鈴——館藏關山月1940年代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專題展」和深圳美術館的「窗口效應——深圳美術館建館初期的經營與收藏·專題研究展」兩個項目榮獲優秀項目。
  • 從「尋海派」 到「望國際」,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今啟動_藝術評論...
    包括上海靜安區明當代美術館「遊戲的人」、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等展覽。「陸儼少『十分功夫』詩書畫文獻研究展(四分畫畫)」等展覽。「設計與奇思:裝飾之自然本源」是上海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推出的特展,其中大部分作品來自蓬皮杜中心館藏。展覽將不同時代的國內外設計師作品置於相對開放的空間,構建起橫跨近百年的對話,並呈現自然與裝飾交織的設計史。觀眾可以在這些作品中探索設計的歷史與未來,以「設計」為線索遊歷跨越百年的「裝飾」藝術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