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版畫創作研修班.作品文獻展2017年12月29日江蘇美術館開展

2020-12-13 環球網娛樂

展覽分為兩個單元:文獻展、作品展

文獻展單元中,把創作研修班的工作室平移到了展廳,還原了場景原貌,讓觀眾可以近距離觀察、感受藝術家們的工作室現場。

作品展單元,精選了近期年輕藝術家們的水印版畫作品。他們反思藝術現狀,延展水印版畫語言在藝術表達中的應用,賦予水印版畫新的活力和空間,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藝術創作轉換。他們的這批精彩作品充分展現了水印語言豐富的可能性,從中足以感受到他們的敏銳與活力,和對所處世界細緻入微的觀察反饋,同時更能明確地看到他們在藝術之路上解決各自問題,所付出的艱辛工作。

水印版畫創作研修班·作品文獻展

主辦:江蘇藝術基金、江蘇省美術館

承辦: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版畫院

參展藝術家:崔尚華、叢偉、顧勤、韓東、何曉晴、李瑩、龍珩、毛利群、宓婷婷、尚衛、沙紅波、沈向紅、石瑞、孫豔、 陶嵐、陶亞青、陶綴、王帥、袁豔、袁開迪、庾武鋒、張冬、張雷、張小瑩、朱燕

展覽時間:2017年12月29日—1月29日

地點:江蘇省美術館(南京市長江路333號)

評述文字一

徐惠泉 (江蘇省美術館館長)

「煙雲滿紙,鬱郁清清,水墨丹青染遍江南」——這是對江蘇水印版畫恰如其分的評價。江蘇位於水網密集的中國東南部,自古聚集的商賈之密,薈萃的文人之多,形成的畫派之眾是中國其他地區無可比堪的, 江蘇水印版畫正是根植於這樣一個悠遠而深厚的文化土壤中。

20 世紀中葉,以「新金陵畫派」為代表的江蘇畫家通過23000 裡寫生,推動了中國畫適應時代變革的發展進程。同一時期,江蘇版畫家繼承了古代水印木刻的傳統,卻不為其所束縛,而是探索並發展了反映時代的現代水印技法。他們將新興版畫的創造性與古代版畫的水印技巧相結合,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版畫藝術的表現手段,以濃鬱江南情意的水印作品,獲得了耳目一新的審美體驗。由此形成了一支風格鮮明的地方畫派——「江蘇水印木刻學派」,名揚海內外,堪稱中國現代版畫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1960年江蘇第一個版畫專業創作機構在江蘇省美術館成立,「江蘇水印木刻學派」的主要幾位創始人便聚集於此。可以說江蘇省美術館就是江蘇水印版畫的重要策源地,在推動江蘇版畫創作與研究上,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近年來,水印木刻這門複雜的古老手工技藝,面臨著當下多元版種與數字複製技術的挑戰,其傳承與延續也一再受到衝擊。2016年,江蘇省美術館「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實驗室」獲批成為全國唯一從事版畫研究的文化部重點實驗室。正是為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進一步研究和應用水印版畫技術,力求實現傳統的學術性、現代性及創造性的轉化,為江蘇當代版畫的發展壯大奠定堅實的基礎。

可喜的是:江蘇水印木刻隊伍在近年來湧現出一批才華橫溢、富有開拓精神的青年畫家。他們試圖革新固有的創作思維,努力架構出傳統技藝與新技術手段之間的平衡,讓中國傳統文化和技藝在視覺表現上亦不偏離當代性,江蘇水印版畫的創作也因此變得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2017年6月,江蘇省美術館與「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部重點實驗室」主辦了「視覺與表達——江蘇省美術館藏當代版畫研究展」,對館藏版畫完成了一次學術梳理,並從中探究如何建設新時代中國版畫的藝術理念和精神內涵,希望能將融合各種不同藝術手法的當代版畫引向一個新的階段。

此次「水印版畫創作研修班」作為江蘇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是「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部重點實驗室」為江蘇版畫界培養、儲備人才,以及在水印版畫系統教學上的一次有益嘗試。依託於實驗室遍及全省的師資力量和行業影響力,研修班經過前期的報名和選拔,最終確定來自省內外的中青年畫家、美術相關從業人員共25名參加培訓。開班之初,我們更廣泛聽取專家意見,將傳統雕版工藝與傳統水印課程作為教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通過深度剖析中國傳統版畫的製作工藝,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層面,引發對傳統技藝作用於當代藝術創作語境的重新思考。

為期兩個月的培訓凝聚了省內多位著名版畫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心血,他們通過親力親為的教學示範,鼓勵年輕畫家們敏感地把握時代脈絡,積極地拓展新技術新觀念,讓水印藝術不僅局限於中國水墨形式和現代主義的美學表達,而是作為獨立的藝術語言,回應當下的時代挑戰。這25 名學員在江蘇省美術館度過了第一階段的集中授課和第二階段的交流考察,留下了各自藝術探索的心得體會。本次展覽和畫冊,收錄了他們每一位的代表之作,以及在研修時期創作出的一批表現力豐富的優秀水印木刻作品,可藉此一窺水印技藝教學的寶貴成果。

我們由衷地期待通過舉辦類似的研修項目,持續關注和支持青年一代水印版畫家的成長。更需要利用好江蘇省美術館這一歷史悠久的支撐平臺,培養具有技術研發、藝術創新、社會推廣的綜合性版畫藝術人才, 進一步提高全省版畫的創作能力,儲備可持續發展的創作資源,讓江蘇水印木刻學派在新時代得以傳承延續、發展壯大。

評述文字二

周一清(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江蘇水印高研班在這樣一個時期舉辦最是恰當不過的了。江蘇水印版畫影響甚大,誰都知道南京有個十竹齋,成就了我國古代水印版畫高雅的審美方式,這是一種獨特的不可替代 的語言方式,不張揚、不顯赫,卻永遠看不夠。

還有大家都知道的,是在五六十年代江蘇新水印版畫的出現,它不僅帶了水印的另一個高峰,並教育了人們畫畫是要有圖式感的,要用形式語言去感染觀眾。在彰顯造型能力的時代江蘇水印版畫卻以語言美感顯示了特殊的地位,並因為語言的特殊性,街頭巷尾處處入畫,隨意的就能做出一幅漂亮的水印作品。但是這樣的便宜也會造成弊端,江蘇水印也有低落的時期。現代繪畫湧入,考驗畫家的時候來到。版畫家沒把自己當畫家,思維的太少,想技法的太多,缺失內涵和深度,趕不上浪尖,除了少數人可以弄潮,水印被衝到了邊緣。是水印版畫沒準備好,匆匆迎戰手忙腳亂。翻開西方美術史,也就是版畫史,幾乎每個畫家都做版畫,他們以自己的繪畫認識,利用了版畫的材料製作方式,換取新的視覺效果,他們總是在強調自己的個人感受,新和舊只是自己的需要。水印沒有過錯,水印的印刷美感是永恆的,如果倒敘一下,回顧水印藝術的審美方式,重新領悟水印的那份高雅、素靜的品性,自然會明白水印本來就不是隨波逐流的大眾鬥士,自然而然的存在,才是水印版畫的原本樣子。

傳統水印版畫用的是水質顏料,一遇到水就豐富的無邊無際,又因為用的是宣紙,對水過於敏感,在馬蓮的擠壓下造成了其少有的透明、滋潤,這是不可多得的有印刷美感的視覺效果,比起其它版種或其它繪畫材料可說是天生麗質、文氣典重而又有些不可捉摸,若即若離的令人仰慕。

明代人利用水印版畫裝飾信箋、書籍,這些平平常常的日用信紙,頓時成了一種文化奢侈品,引來文人垂青,拿來隨手一寫「什么姨媽侄兒的,大雪將至小心小心,送上韭花一把,包個餃子吧」,平日瑣事在精妙的水印信箋上這麼一寫就有了品味,也就留傳百世。你想如果是絲網、銅版畫印刷的紙文人那裡會用來寫信,就是錦繡文字寫來也乏味。要不然魯迅、鄭振鐸怎肯化巨資來重新翻刻十竹齋箋譜,成冊發行向眾人以示仰慕之意。品質的本身就是內涵。

然而人是需要修為的,天生麗質極為少數,大多的人應該建立認識和提高素養。繪畫的認識就是對繪畫的發展、繪畫的類型有通達的了解,對繪畫優劣有區分的能力,對社會的一切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這次水印高研班以增添對水印的認識為主要課程,從本質上去了解水印的不凡,重新嘗試水印這些了不起的審美方式。當對水印有足夠的認識,水印就會在每個人心底燃起不一般的想像力,成為產生藝術的原始動力,自然就會有不一般的水印作品。能在認識水印的同時,重新認識自己,發現內心的真正需要,這樣才可能對水印有心領神會的親近,水印的世界猶如內心的理想王國,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水印版畫的審美方式溶匯一體,表達的一切都不再刻意,從此也不再左顧右盼,把語言純粹化就是現代人的認識,把人純粹化就是觀念,代表了一種思想。總之對水印語言有了貼心的體會,水印的價值才能有最好的呈現。

說水印高研班此時開班最為恰當,是當下各個畫種都如一轍,都需要重新認識語言的問題,認清繪畫的本意。不能因為觀念的就以為先進,也不能因為寫實就以為傳統,觀念和寫實都應該在認識的高度上決定優劣。冷靜後的今天,會有一種解脫的輕鬆,讓我們安心做一些符合自己需要的、純粹了的水印作品。有了優秀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傳承。

藝術家作品信息:

崔尚華 《原上》 80X30cm 水印版畫 2017

叢 偉 《鴿子花》 90X75cm 水印版畫 2107

顧 勤 《光2》 29X42cm 水印版畫 2017

韓 東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之二 44X44cm 水印版畫 2017

何曉晴 《百草之冬》 82X60cm 水印版畫 2017

李 瑩 《Water》 200X100cm 水印版畫 2017

龍 珩 《RAIN》 68X32cm水印版畫2017

毛利群 《未選擇的路》 30x30cm 水印版畫 2017

宓婷婷 《若象之二》 58x43cm 水印版畫 2017

沙紅波 《遺棄的廠房之四》 30X40cm 水印版畫 2017

尚 衛 《回憶》 45X26cm 水印版畫 2017

沈向紅 《傾聽樹語之三》 60X84cm 水印版畫 2017

石 瑞 《角落》 60X70cm 水印版畫 2017

孫 豔 《花容1》 直徑47cm 水印版畫 2017

陶 嵐 《盒子》 32X29cm 水印版畫 2017

陶亞清 《流光—波象》 30X30cm 水印版畫 2017

陶 綴 《逐流》 60X90cm 水印版畫 2017

王 帥 《遠山》 60X80cm 水印版畫 2017

庾武鋒 《夜色迢遙》 100X100cm 水印版畫 2017

袁 豔 《夏木》 80X80cm 水印版畫 2017

張 冬 《水影·變奏》 80X90cm 水印版畫 2017

張 雷 《波哥肖像》 20X30cm 水印版畫 2017

張小瑩 《light01》 20X20cm 水印版畫 2017

朱 燕 《心·習》 80X94cm 水印版畫2017

相關焦點

  • 評展|水印版畫大展:版畫原來並不只是一種複製品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本期評點的展覽有上海餘德耀美術館的「阿麗莎·柯維德:格物致新」,以藝術家的視角展現其理性極簡美學;浙江美術館的「中國水印版畫大展」,呈現傳統水印版畫在新時代下煥發的新活力;倫敦蘭貝斯宮的「前線素描」則繪製出了在戰爭中的人民生活,樸質而有衝擊力。
  • 中國美術館呈獻羅映球版畫作品 展「遁刻法」深厚功力
    新華網北京8月5日電(記者周瑋)「鐵筆如椽——羅映球版畫藝術展」5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這位自新興木刻運動走來的傑出木刻家從藝70餘載的藝術成果首次集中展示。
  • 「天地生靈·宋源文版畫作品展」在古元美術館圓滿舉辦
    「天地生靈·宋源文版畫作品展」於8月10日——9月10日在珠海市古元美術館舉辦。此次展覽聚焦宋源文先生的版畫作品,圍繞「天」「地」「生靈」三個主題展出共93件作品,這批作品有別於宋源文的早期之作,是對天、地、人,對自身、宇宙、自然的關照,顯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與古元先生的藝術精神一脈相承。此次展覽也是一次捐贈展,展出的93件作品將全部捐贈給古元美術館。
  • 天津美院版畫系教師作品展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天津美術網訊 由天津美術學院主辦的「版上行—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作品展」將於12月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將展出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17位藝術家的百餘幅作品,為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最新創作的一次集中展示。
  • 重溫經典——古元版畫作品展8日在美術館展出
    5月8日——5月15日,荊浩美術館推出「重溫經典——古元版畫作品展」精品展,展覽由古元美術館、荊浩美術館主辦,1號展廳展出。    古元是傑出的人民美術家、美術教育家,1919年出生在珠海市唐家灣鎮那洲村,他的生平經歷大致可分「南粵時期」「延安時期」「北方時期」和「首都時期」,每個時期都有一些具有時代意義的佳作誕生。
  • 「生逢其時 」 小林敬生 & 陳琦作品展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布將於2019年4月27日舉辦「生逢其時 - 小林敬生 & 陳琦作品展」,為觀眾帶來兩位藝術家的精彩之作。展覽展出小林敬生七十年代末至今,長達四十餘年創作的精選木口木刻作品十餘件;以及陳琦最新創作的大尺幅水印木刻與早期具象水印版畫作品,旨在構建一場不同時空背景下兩位藝術家的對話,展現他們關於版畫的不同理念以及創作關聯。小林敬生與陳琦按齒序,兩人間有將近二十歲的間隔,他們的版畫作品均具有獨樹一幟的風格,通過作品回應時代,體現對於當下的思考。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6月30日。
  • 早知道 2016年最後1個月,美術館都將放什麼大招
    展覽:美林的世界·韓美林藝術大展時間:2016年12月21日~2017年2月12日此次展覽,是2016「韓美林藝術世界巡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以「回歸民族之根」為理念,展出韓美林自2011 年國博藝術大展之後創作的全新作品5000 件,內容涵蓋多個藝術門類。
  • 與時舒捲—徐惠泉作品展將於12月20日在蘇州大學美術館開幕
    與時舒捲——徐惠泉作品展|展覽日期|2020.12.20 — 2021.01.10|開幕時間|2020.12.20 下午15:庚子初冬於荻溪三槐堂王堯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蘇州大學學術委員主任、魯迅文學獎得主· 藝術家 ·徐惠泉,1961年生,蘇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2019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在廣州開幕
    」在廣州開幕 郭軍 攝   中新網廣州11月12日電 (記者 郭軍)11月12日,「2019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在廣州大新美術館開幕。  廣州市臺辦主任曾衛東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舉辦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版畫創作和版畫教育的多樣性、豐富性及實驗性,就是讓兩岸青年藝術家們更加直觀、全面深刻地認識到,大家有共同的創作激情和文化源流,並在交流交往中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從而達到心靈契合。
  • 李世剛 李世東 劉海龍繪畫作品展12月10日在沈丘縣美術館啟幕
    在紀念周恩來總理誕辰122周年之際,「丹心譜——李世剛、李世東、劉海龍繪畫作品展」於12月10日上午10時在河南省沈丘縣美術館隆重開幕,展出三位藝術家創作的「周恩來總理偉大一生」紅色經典系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感恩奮進系列美術作品近
  • 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12月5日上午,「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圖為開幕儀式現場 王建攝河北新聞網12月5日訊(王建)今天上午10點,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和河北省藝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 「春風化雨——原中央大學的美術教育實踐(作品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展出
    >主辦單位:江蘇省美術館展覽時間:2019.4.12—2019.6.30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                一/二/三/層             (南京市長江266號)2019年4月12日起,「春風化雨——原中央大學的美術教育實踐(作品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
  • 世間有一種美,叫歲月靜好般的劉娟水印版畫
    2005年至今從事中國傳統水印版畫研究,現已創作水印版畫100多幅。2013年代表作品《青花瓷系列》兩副作品在英國展出並被英國亞伯美術館收藏。多年來創作的水印版畫入選省市及全國美展,作品被多個國家國際友人以及國內藏家收藏。說起版畫,她說,版畫是一種以「版」為媒介來製作的繪畫藝術。
  • 「青出於藍——易國棟藝術作品展」亮相深圳美術館
    由深圳美術館主辦,長沙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湖南省油畫學會、長沙民進開明書畫院協辦,遊江和黎智鏵策劃的「青出於藍——易國棟藝術作品展」11月20日在深圳美術館展出。展覽呈現青年藝術家易國棟近年來創作的作品近40幅。易國棟的作品通過對經典圖像的重新組合,展現出當代青年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上的思路、觀念和成果。
  • ...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美術作品展」今日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
    「打開的窗口是美麗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美術作品展」日前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贏得好評如潮。如今這一展覽載譽歸來。4月18日,該展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展覽匯聚了來自150餘位藝術家創作的172件精品力作。
  • 推動海派版畫創作,上海市第十二屆版畫展舉辦
    版畫在中國歷史悠久,以其獨特的刀味與木味成為中國美術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世紀30年代起,由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開啟了我國現當代版畫的新篇章。10月16日,由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普陀區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普陀區美術館承辦的「上海市第十二屆版畫展」在普陀區美術館開幕。
  • 謝才幹美術作品展在廣西美術出版社美術館開幕
    2019年01月18日 21:47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蔣堯 謝才幹美術作品展在廣西美術出版社美術館開幕。
  • 展訊|「貴自然——柳村百年誕辰紀念作品展 」在浙江美術館展出
    、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文學藝術聯合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浙江省中國花鳥畫家協會、浙江美術館共同推出的「貴自然——柳村百年誕辰紀念作品展」,近日在浙江美術館開幕。勝似春光 1978年 浙江美術館藏雨潤枝尤重 1982年 浙江美術館藏薔薇白雞 1986年柳村先生1920生於浦江縣橫溪鎮(現屬蘭谿市),又名柳遵韓,字景文。擅長中國畫和版畫。1942年畢業於福建師專藝術科。
  • 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月19日-12月22日開幕時間:2020年12月19日下午3點展覽地址:山東省文化館(濟南市歷下區經十一路14號)餘昌宇,字鯨,號漁翁,1942年生於湖北省仙桃市,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中國書畫藝術名家專項課題高研班導師
  • 崇高的信仰——中國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美術作品展(之...
    2020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99歲華誕,為展現中國美術家在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輝煌成績,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崇高的信仰——中國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美術作品展」以線上展覽的形式舉辦。展覽主要以時間為敘事線索,分為人民解放(1921-1949)、國家建設(1949-1978)、改革開放(1978-2012)、民族復興(2012-2020)四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