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反覆泌尿系統不適 警惕間質性膀胱炎
□特約記者 張勤
五年前,重慶的劉阿姨出現了尿頻、尿急、尿痛症狀,被當地醫院診斷為泌尿道感染,使用了數天「消炎藥」後,症狀就消失了。然而,不久後,症狀再次出現,繼續使用「消炎藥」後,症狀卻持續反覆,並且還出現了儲尿期下腹部疼痛等症狀。
多家醫院均給予了患者「膀胱過度活動症」的診斷。在接受了相關藥物治療後,症狀同樣反覆,且呈進行性加重趨勢。患者每日小便次數多,稍微憋尿下腹部就疼痛明顯。患者為此倍感苦惱,甚至有了「社交恐懼症」。
近日,患者來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就診。她的儲尿期下腹部疼痛的症狀引起了接診醫師肖嘯的注意。由於患者有尿路感染,醫生首先給予抗感染治療,同時囑咐患者認真記錄排尿日記,並且標註每次排尿時的疼痛感受。
經過一周的積極抗感染治療,患者的尿常規恢復正常,但尿頻、尿急、尿痛和下腹部疼痛的症狀沒有明顯的改善。肖嘯醫生再結合患者記錄的排尿日記,給出了診斷:間質性膀胱炎。於是,給予患者膀胱水擴張術+膀胱電切活檢術治療。術中所見和術後活檢結果也進一步佐證了間質性膀胱炎的診斷。術後,患者下腹部疼痛症狀明顯改善。
肖嘯表示,間質性膀胱炎是發生在膀胱壁的慢性伴有疼痛的炎症病變,常見於女性,病因不明確。其可能出現的症狀有疼痛、尿頻、尿急,還伴有疼痛、緊迫感或痙攣。與普通膀胱炎不同,間質性膀胱炎並非由細菌所致,傳統的抗生素治療一般無效。同時,此病也並非由身心失調或壓力所致。該病的患者在得到明確的診斷前常常需要經過漫長的就醫過程。該病能使人變得衰弱並導致患者出現無助感和絕望感。提醒臨床醫生在診療時不要忽視該病對個人生活的影響。(張勤)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