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來自中央及地方近30家重點網絡媒體聚焦安徽警官職業學院,領略警院獨特風貌。「灋」石屹立門口,象徵著「崇法」精神;「文華」、「武英」兩條校園道路名稱體現著「警魂」風貌。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是2000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高等職業院校之一,是在原省司法學校、省警官學校和省政法幹校的基礎上建立的。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近8000人。學院在職在編教職工359人,學院實行警務化管理模式。此外,記者了解到,警官學院在後勤管理方面有著獨樹一幟的做法。
全省首家引進權威食品檢測機構
警官學院後勤集團在全省高校中首家引進獨立第三方食品安全檢測監管機構對食堂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管,確保全校師生吃上放心飯菜。
後勤集團經過前期調研、制定招標和實施方案、通過招標採購等環節於本月與深圳民聲第三方監管有限公司籤訂合同,以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委託該公司,對學院東西兩個校區各食堂、超市等涉及師生飲食安全等事項開展常態化、全過程安全檢測、巡查工作。
在該校食堂一樓,入駐企業設立專門的食品安全第三方監管實驗室,安排專業食品安全工作人員長期駐點,對所有原材料進行快速檢測,對加工過程全程監控,最大程度上防止不合格產品進入食堂,規範食品安全操作,構築學院師生健康安全飲食防火牆。
「我們每天隨機從食堂進貨的菜種抽取樣品,進行農藥殘留、禽畜肉中的獸藥殘留以及其它食品用的有毒有害物質監測,監測結果會交給食堂經理。再由經理將不合格的菜退貨。」第三方監管有限公司項目主管黃廣貴說。
入駐企業將對食堂人員衛生管理、原輔料驗收、索證索票、加工衛生操作、食品存儲管理、餐具消毒、蟲鼠害防控、整體環境控制等環節全方位、全過程管控。檢查項目涉及風險預警、原料監測、專家評審、日常巡查、遠程監控、員工培訓六大類,包含有毒有害物質監測、食品質量、過期食品、食品違法添加、加工過程食品風險隱患巡查等200餘項內容,每日對食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針對性抽驗取樣並進行快速檢測,實現學院食品安全檢測全覆蓋。
智慧後勤雲平臺逐步完善
為統籌該校後勤信息化的建設,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專門成立了「教育後勤協會信息化建設委員會」,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後勤服務建設。2015年下半年起,逐漸上線了智慧校園「網際網路+後勤」平臺系統,目前已經成功上線的子系統有:便捷報修、一卡通服務、餐飲服務、服務監督、失物招領、跳蚤市場、後勤動態、通知公告、服務查詢、就業招聘、在線調查,以及以PC端門戶網站的數位化後勤服務大廳等。
學生可以通過微信了解食堂今日特價菜、食堂優惠活動、人氣菜品等最新信息,還能對食堂菜品點讚;另外還實現了廣大師生對食堂的服務監督,從衛生、口味、分量、價格四個維度進行評價。
後勤信息化建設已初步建成了以手機移動端為主,以PC端為輔。該平臺基於微信公眾平臺開發,實現了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對校園內各服務部門服務不到位的現象、行為、結果等進行監督與反饋;監管部門通過此平臺對服務不到位的單位追責、整改,不斷促進服務單位質量的提升;該平臺還為監管部門提供了對校內服務單位量化考核的數據參考。
平臺滿足了師生可隨時隨地在平臺提出需求;利於後勤系統隨時隨地在平臺提供服務;方便了校監理員可隨時隨地在線查看後勤服務狀態。
高效後勤服務獲多方點讚
學校後勤信息化建設是一個持續的、不斷的過程,它包括橫向的廣度,以及縱向的深度。警官學院食堂連續多年獲得「合肥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A級單位」稱號,以及「全國教育後勤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校園後勤信息化建設實現跨越,率先引進了「智慧校園後勤管理系統」,實現了後勤服務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服務水平和質量走在全省高校前列。通過在校生調查問卷,學生對後勤服務工作的滿意度為87%。
警官學院法律一系的王同學說到:「以前充一卡通需要排隊,現在動動手指就能在手機上充,還不用排隊,非常方便。」
食堂徐經理說到:「我在這裡工作好多年了,看著學校後勤系統一步步建立起來的,從明堂亮灶到引進第三方監管系統,再到建設雲平臺,現在食堂的管理效率提高了不少。」
後勤負責人楊學志表示:「目前我校的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成績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接下來的任務是,即要對已上線功能版塊的不斷優化,又要新增學生需要的功能模模塊。我院將以《中國教育後勤「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為指導,不斷完善我院的後勤信息化建設,藉助網際網路新技術,持續給師生帶來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