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擇校之痛:私立還是公辦?名校還是特色?看完或許有啟發

2020-09-02 穎媽談育兒

文|穎媽談育兒

現在的家長壓力真的非常大,不管寶貝多大,只要到了入學年齡,都會面臨擇校這一棘手難題。從學前教育開始,到幼升小、小升初、中考以及高考,這個過程會歷經15年,再加上一年的託班就是16年。而每隔3~5年,我們就要經歷一次入學、升學、擇校的痛苦

因此,如何擇校也成為家長要學習的一門課程。最近看的這本《父母的格局》當中就提到了關於擇校的問題。

作者黃靜潔是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譚盾先生的太太,同時也是一位中西合璧親子教育專家。這本《父母的格局》是續暢銷書《學習的格局》之後又一力作,此書還榮獲了冰心兒童圖書獎。

作者通過多年深入感受和研究中西教育,形成了融貫中西的家庭教育觀。在對兩個孩子的育兒實踐中建立了獨到的親子關係培育法,並提出「為世界養育孩子」的育兒理念。

全書看完很多觀點非常有共鳴。比如孩子是不屬於自己的;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你要輸灌的東西,而是他們從你身上看到的活法;抱著改變世界、貢獻世界的觀念和格局養育孩子,孩子會更有責任心,更有大格局,世界也會更美好。

黃靜潔的育兒觀簡稱「格局養育」,這是一種開明、包容、有理想的育兒觀。她分享的其中2點育兒智慧也可以運用到擇校上,可看作是給孩子擇校時的兩大前提。

01.

黃靜潔認為:育兒的第一個大智慧是學習讀懂孩子,同時讀懂自己。

不管你是有計劃的生下孩子,還是被突然空降司任孩子的父母,我們每一位父母都是「白手起家」,在育兒方面都是需要邊走邊學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作為父母需要善於發掘和引導。孩子在成長的各個年齡段都擁有屬於那個年紀所特有的靈性觸角,他們對環境的靈敏明明遠遠超過我們大人。他們完全可以依賴最自然的感受來判斷好惡,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在書中黃靜潔提到了自己在給大兒子ian選擇幼兒園和高中的案例。提出了「尊重孩子天然靈性」的說法。

在將附近目標範圍內的學校通過初步篩選了之後,她還是拿不定主意。在老師的建議下,她帶著孩子一起去幾所目標學校感受了一下,最終尊重孩子的選擇,選擇了孩子喜歡的學校(也是老師暗示的),而不是自己喜歡的。

由此可見,即使常常陪在孩子身邊,有時候父母也不一定是理解孩子的,而作為學校教育主體的老師,則有可能比家長更能讀懂孩子的心。

02.

也許有的家長會問:才幾歲的孩子,他們懂些什麼?怎麼能讓他們作出選擇呢?或者說,怎麼讓他們的選擇與我們的主觀意願達到契合呢?

黃靜潔分享的第2個智慧就是家長要學習如何面對孩子的選擇,如何巧用過程,讓我們的心願變成孩子心中的堅持和追求。


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而父母又要尊重孩子的選擇。黃靜潔的做法是與孩子一起去經歷他的選擇過程,讓這個過程演變成一個化學式的變化,而不是純粹物理性輸贏的較量

經歷這樣的一個選擇過程,無論未來艱苦與否,會降低孩子半路逃跑的概率,因為孩子的自我要求,會讓他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也讓我想起了給女兒選報託班的經歷。當時穎寶兩歲,我家附近的託班大大小小有七八家。有公立幼兒園的小小班,也有私立的雙語班,費用差別也很大。

我初步了解了一下,大多數託班的教學模式是以小朋友集體活動為主。活動多對孩子社交能力有幫助,但可能在個性發掘上不太突出。而我家孩子屬於理性、慢熱型,平時專注力不錯。一番篩選後,我內心的目標是蒙臺梭利教育的代表-----一米兒童之家。

在此之前我已經對蒙氏教育有所了解。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教學理論已經非常系統了,同時各階段的教具也很豐富。日常5大工作區能啟發孩子不同的潛能。通過獨立、自由地選擇工作,尊重孩子天性,培養孩子獨立能力和良好專注力。

於是我很快就約了一次周末的體驗課,帶著穎寶去體驗了下。雖然託班的園區不大,但穎寶一進入教室,在老師的帶領下就直接玩了一上午,到了中午都不願意走。

不出意外的,另外一個備選的傳統式託班她再也不願意去了。

如今,她已經在一米兒童之家讀完了兩年,喜歡那裡的工作,也很喜歡裡面的老師。今年還直升了裡面的雙語幼兒園。這一切都是我在尊重她的個性和意願的基礎上,給她做的正確選擇

03.

除了這兩大前提,結合黃靜雅書中提到的觀點,家長在給孩子擇校時,可以結合這樣幾點來權衡。

(一)尊重孩子的興趣、特長、能力

建議根據孩子的能力興趣和弱勢項來列個清單,用排比法找出匹配度強的學校。如果孩子能力看不準就看興趣;還沒發展出特長和興趣,就看他的弱勢項。原則底線是堅決不把孩子送進一個對他的弱勢項有高要求的學校。

(二)做好多套擇校方案

目前國內多地小學初中實行公民同招,雖然一定程度上給「擇校熱」降溫了,但作為家長,那一顆拳拳愛子之心仍舊不會放下,提前做好多項預案,能保證孩子選取理想的學校。

可以做出這樣3套方案:方案一、最理想的學校,也就是孩子能力的上限;方案二、與孩子相匹配的學校,只要發揮正常就可以考進的學校;方案三、保底的學校,即孩子最有把握的或者孩子可以直升的學校。

以上方案更適合小升初,初升高,如果是幼兒園、小學擇校,個人建議以就近原則為第一原則。因為孩子小,如果路程遠,早上勢必要起得太早,長期下來大人孩子都吃不消。

(三)了解走訪學校

進行初步摸底之後,就可以開始帶著孩子一起去走訪學校。

此時家長可以藉此深度了解這些內容:包括學校的畢業生去向、學校的氛圍、學校的授課方式,學校的課餘作業量等。

像幼兒園或者託班等學齡前的教育,可以通過上一次體驗課來感受一下老師的授課方式,是否與孩子匹配,孩子是否喜歡?

(四)選擇合適孩子的

最優選擇就是孩子天性的選擇。即便父母很喜歡某所學校,但孩子喜歡的他才更願意接受。帶著孩子一起去感受學校的氣質與文化,最終還是要遵循孩子的第一感覺和靈性的選擇。

對於小一點的幼童,父母可以結合孩子的個性與興趣選擇幾所備選學校,最終讓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比如初高中生,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收集目標範圍內的學校資料。然後與孩子一起去學校進行實地考察,選出適合孩子的。

04.最後用黃靜潔的一段育兒感悟作總結:

孩子的人生起點不是上什麼早教班,也不是趁早做什麼胎教,而恰恰落在父母的身上。它不在父母的富貴裡,也不在父母的地位上,更不在父母的期望裡,真正的起點是在父母看待孩子的育兒態度裡。


尊重孩子,看清自己。共勉!!

-END--

我是穎媽,一孩媽,育兒達人,家庭教育指導師,註冊心理諮詢師,多平臺優質創作者。喜文字,樂分享,我手寫我心,歡迎關注、轉發、收藏、評論。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覺得有幫助,請繼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學公立還是私立學校?看完這篇文章茅塞頓開
    (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古有孟母三遷擇鄰今有學府比鄰而居每到孩子升學季所有的家長都面臨著擇校的糾結(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公辦?還是民辦?就近?還是住宿?上公辦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到底兩者各有什麼優勢?看看這位家長怎麼說「我孩子小學在公立,初中在私立,我想我最有發言權了」——劉先生其實,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差別還是挺大的!
  • 擇校指導: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根據自身合理擇校(上)
    心疼孩子2秒……這麼看來,如果你的荷包不夠硬氣,家長還是再考慮考慮;但如果你財大氣粗,那無需多慮,只要考慮剩下的那些因素就可以了。私立學校的種類私立學校也是分種類的。以我所在的市,私立學校一般分成三種類型:1.面向沒有戶口或者無法上學籍的外地學生。2.面向追求高分的學霸。
  • 成都幼升小「公民同招」 還不曉得娃娃上小學讀公立還是私立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問我:「娃娃眼看到就要讀小學了,到底是趁早買學區房讀公立學校,還是直接選個離家近的私立學校啊?真的好難糾結啊!」 升學擇校是家長們說不完的話題,到底讀公立還是讀私立,真的還不是一時半會能糾結清楚的。
  • 在臨汾上初中到底選公辦還是私立學校?2020年新政策下怎麼報考?
    在臨汾上初中到底選公辦還是私立學校?2020年新政策下怎麼報考?今天帶您了解一下臨汾市2020小升初4個常見問題!01、未找到您的學籍號,請到當地教育部門核實! 大家認真看提示:正式註冊及報名時間為8月8日24時,也就是9日的凌晨開始,所以此類問題,目前可以說的時間未到造成的,如果明天正式報名開始了,還出現此類問題,就需要趕緊聯繫當地教育部門核實了!
  • 上學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看完你就知道了!
    如今社會上學校很多,不僅有公立的,還有私立的,面對這麼多的學校,家長和學生在挑選起來難免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擇公立還是私立的,其實,從幼兒園到大學的選擇各不相同,小編就從不同階段來為大家講解,對如何選擇給出一些建議。
  • 小學選公辦還是民辦?家長需要知道這幾點,附擇校四大建議
    但隨著近年來政府對教育經費的投入不斷增長、對中小學教育監管力度的進一步加強,一般公辦學校的硬體設施、師資力量和辦學水平都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家長在擇校時務必謹慎,不要陷入「民辦=優質教育」的誤區。那麼民辦和公辦具體有哪些區別呢?
  • 讀私立要花多少錢?成都22所私立高中收費排行榜出爐!
    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學校,家長們擠破腦袋往前奔!但在物價、房價都有所上漲的今天,各私立學校的費用也成為不少家長擇校的痛點!大家都曉得,民辦學校學費比公辦學校肯定貴,那具體貴到什麼程度呢?成都知名的私立高中收費排名如何呢?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公立/私立學校全解析,讓你遠離擇校的苦惱
    ,孩子不可能再參加中國高考了。 這兩類家長中,前者可能有會有想試一試民辦小學;後者則更重視教育,一方面有好學校保底,另一方面大力準備考民辦小學,真正的做兩手準備。 在「公民同招」政策下,還是建議別考慮民辦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這些公辦比很多民辦都要強的多,萬一沒被錄取,恰好又被統籌真的很不值得。
  • 如果可以選擇,你給孩子報名好的公辦還是好的私立幼兒園?
    可「入園難」、「入園貴」一直困擾著無數家長。入園難,入公辦園更難;入園貴,入私立園更貴。到底為孩子是選擇公辦園好,還是報名私立園?這個問題一直爭論紛紛,多數家長認為公辦園不好進,私立園貴得離譜,讀個幼兒園太難了。
  • 小升初,有沒有必要選擇名校?擇班和擇校,哪個更重要?
    回到正題,小升初有沒有必要選擇名校?小升初擇校,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綜合考慮決定:依據孩子的成績和學習能力;了解學校的課程,理念和校風;清楚自己家庭的承受度。接下仔細跟大家說一說。若是這樣的情況,選擇一些普通學校反而優於名校,或許這樣還能讓孩子較為輕鬆的氛圍中得到快速成長。
  • ​【常寧之聲】升學季,常寧家長如何擇校?
    文 | 常寧研究院這個七月,不僅僅有高考這件大事,還有擇校。毋庸置疑,我們今天正很無奈地處在一個全民擇校的時代。如果哪位高人敢信誓旦旦地宣稱,我就不給我的孩子擇校,隨便孩子進哪所學校都行,那麼這樣的家長除了作秀外,就不是個正常人,可能被人看作精神失常一類。
  • 寧波小升初必讀關鍵詞解讀之公辦學校
    寧波小升初備戰已經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究竟在寧波小升初考試中,寧波家長應該如何更好得了解寧波本地的小升初考試呢?寧波奧數網編輯特將寧波小升初擇校過程中常見的各種關鍵詞解讀以供家長更改的參考。
  • 化州一中實驗學校VS化州青鳥搶招現場火爆,上民辦還是公辦?
    又到了化州小學畢業升初中選擇學校的重要時期,按照以往都是劃片入學的,就近進入離家很近的一所公辦中學就讀。而今年,化州很多家長近日都在為孩子最終上哪所初中犯愁,是上民辦還是公辦學校,估計這個問題都會在未來幾年困擾家長的選擇。
  • 德國家庭也擇校?看中國和德國小升初之不同
    擇校這件事,世界各地都有。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之內,每個家庭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選擇自由。這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況且,為了孩子的將來,無論什麼樣的經濟基礎或上層建築,家長都願意傾盡所能,讓孩子讀一所心儀的學校,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是做父母,沒有誰可以不辛苦、不操勞。我們來看看德國和中國的小升初擇校有什麼不同吧!
  • 《葉問4》甄子丹千裡赴美國,只為名校一紙推薦信:擇校焦慮,是每個...
    看完電影,有人為葉問的「正宗詠春」功夫拍手叫絕,有人為美國歧視華人忿忿不平,而艾老師卻因葉問千裡赴美為兒擇校、討要入校推薦信而感到同命相連。來聽聽葉問為兒擇校的「苦逼四部曲」吧:擇校之苦1:首次討要推薦信失敗大家都知道,去美國上學一般都要大咖的推薦信。
  • 家長大抉擇!是公辦幼兒園還是私辦幼兒園好?
    是選擇公辦園還是私辦園好呢?這個問題可難倒了不少家長!家長一:我家住在檢察院附近,最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搜索本市各個幼兒園網站相關信息。想給孩子看一家離家近的公辦園,希望孩子吃得好點,價位不要太高,也希望孩子有優質的教育資源。
  • 寶寶上公辦幼兒園好,還是民辦幼兒園好?看完後,終於不糾結了!
    孩子差不多三歲時,家長都開始忙著為孩子選擇幼兒園。你在幼兒園,有了公辦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自從體制改革後,民辦幼兒園的數量逐步增加,目前民辦幼兒園數量已達總數的一半多,增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入園之前就會考慮,到底讓孩子上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
  • 小升初如何擇校?別一個勁擠到私立,才發現投錯了門
    如果不在名校就讀,家長可以做些什麼?民辦學校:學校收費貴,教師工資比公辦學校高,所以服務意識更高,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比較多,有些學校開家長會也是一對一的預約,班主任、生活老師、音樂老師等一起和一位家長溝通,讓家長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況。
  • 孩子升學,選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有差別嗎?
    因為,大部分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學校時,就面臨著「上公辦學校」或「上私立學校」的苦惱。學生的家長們簡直操碎了心,她們每天睜眼就看各種官網,看群裡諮詢,做夢都夢見各大名校的校長突然輪流來家裡特招。能在私立學校取得成績很好成績的孩子都有幾個特點:性格獨立,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一定管教經驗。如果孩子本身的自覺性就不強,指望著能在名氣高的私立學校一下子脫胎換骨是不可能的,教育成果是學校、家庭、學習環境、學習天分、自身努力共同造就的成果,不管選擇私立還是公立,持續不斷的努力才是成功的途徑。
  • 一句話簡評石家莊私立名校
    7月15日,也就是明天,石家莊主城區民辦小學和初中就開始正式報名了(17日晚結束),許多家長不了解主城區的私立學校情況,本文列舉出了近年來、各城區熱度和成績最好的私立名校,同時加上作者個人的簡短評價,以及填報志願的建議,希望能對各位家長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