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劇《幸福裡的故事》由李晨,王曉晨領銜主演,故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是一部年代情感劇。
男女主角李牆,陳瓦兒經歷磨難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現實的柴米油鹽無情鞭打著貧寒的小兩口,家庭婦男李牆深圳闖蕩,埋下隱患,老年痴呆的瓦兒媽玩煤氣導致火災,親家母金大媽救人被嚴重炸傷,醫生無能為力,丈母娘炸死親媽,李牆無法面對瓦兒和她的母親,小兩口婚姻徹底破碎。
離婚之後男女主角的人設大反轉,尤其是李牆人設崩塌了。
離婚前,離婚後仿佛是兩個編劇的作品,反差太大了。
陳瓦兒沉浸在婆婆喪生的痛苦中,酗酒作妖,計程車司機的工作已經無法擔任了。
高考失敗後陳瓦兒成為售票員,然後做公交司機,毫無其他工作經驗的陳瓦兒決定開飯館。李牆,家裡老人,朋友們紛紛支持她,出錢出力。
沒資金,沒經驗,沒廚藝的三無人員陳瓦兒開飯店,上演魔幻現實主義。
陳瓦兒的貴人吳西躍上線,吳西凱的親哥哥部隊大院出身,品學兼優的正人君子,在銀行體系任職的黃金單身漢。吳家兄弟都曾暗戀「玉面狐狸」陳瓦兒,吳西躍的機會來了,展開猛烈追求。主動幫辦貸款,送小禮物,送歌劇票,帶著夏天吃西餐等,主動積極地加入瓦兒母女的生活。
飯店開業,吳西躍抱著夏天和陳瓦兒一起切蛋糕和諧且溫馨。
楊飛燕的出現,陳瓦兒各種作妖。
編劇大概是秉持著一碗水端平的原則,陳瓦兒作完,李牆作。
已經離婚的李牆醋意大發,甚至對優秀的吳西躍大打出手,和之前寬容、堅韌、聰明的形象完全不同,離婚後成窩囊前夫,人設嚴重崩塌。
再來看看陳瓦兒的首次創業,小飯館一點都不小,僱傭了7,8個員工,大堂的面積也不小,每月房租3000Y(95年左右),一整年的房租,員工工資,餐館的鍋碗瓢盆,食材等必需品,陳瓦兒得需要多少資金才能支撐餐館的正常運營呢?
李牆和陳瓦兒婚姻期間的積蓄差不多5W(楊飛燕追到北京給李牆的獎金),陳瓦兒對婆家愧疚並沒有要積蓄,餐館的創業經費大多來自貸款。這個劇情很魔幻,陳瓦兒名下沒有可擔保的不動產,除非吳西躍幫她提升貸款額度。
吳西躍對陳瓦兒的心思觀眾一目了然,一曲《探清水河》銀行精英秒變痴漢,陳瓦兒不可能看不出來。
陳瓦兒有利用吳西躍的嫌疑。
飯店開業佩戴吳西躍送的小絲巾,兩人去聽歌劇,帶著夏天和他吃西餐。
已經離婚享受吳西躍的追求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陳瓦兒那種模模糊糊的態度到底意欲何為呢?
陳瓦兒連貸款的利息都無法如期支付,還是吳西躍幫忙,開飯店養活一家子成笑話。
吳西躍滿足適婚女性對另一半的幻想,正人君子本尊啊。
朋友,老人都勸阻李牆跟楊飛燕去深圳,撮合他和瓦兒再續前緣。
但是吳西躍的出現,大家的觀念變了,朋友老人都覺得吳西躍比李牆優秀,更適合陳瓦兒。
看來《幸福裡的故事》是大女主題材啊,編劇、配角都站在女主的視角為她考慮。李牆去深圳拼搏才是為人子,為人父最正確的決定,事業是治癒喪母的良藥。
守在北京繼續做家庭婦男凸顯陳瓦兒的獨立自主自強嗎?編劇是這個意思嗎?
陳瓦兒對李牆的數落更是扎心,不僅指責他打人更質疑他為人父的資格,句句扎心。陳瓦兒擅長站在道德的高地批判李牆,離婚後更是肆無忌憚,劇情越來越迷幻了,在棄劇邊緣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