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個家庭,三種對生活的不同態度
名叫幸福裡的四合院裡生活著三個家庭,三個家庭對生活自然是三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首先說說男主角李牆一家,一個快要高三畢業的高中生,典型的北京小青年。因為路見不平暴打被懷疑偷錢的同學而被學校開除。一天天無所事事淪為待業青年。故事的北京應該是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北京青年究竟是什麼樣的,我不知道。但李牆的扮演者李晨還是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李晨的家庭其實是一個重組家庭。母親金大媽是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日常的工作也不過是家常裡短,因此少不了對李牆的絮絮叨叨;繼父金大爺在故宮工作,但他卻經常調侃自己在廟裡工作,對李牆也是恨鐵不成鋼,想辦法把李牆安排進故宮做文物修復的臨時工。
李牆一家對生活的態度就是大大咧咧,雖然金大媽嘴上不饒人但其實心裡柔軟,因此,這一家和鄰裡們的相處還是和和睦睦。
第二個家庭是周大爺一家。周大爺周大媽雖然結婚多年,但卻因為個人原因沒有生活小孩而成了「丁克」家庭,因此,在生活中有點自卑抬不起頭,雖然經常被金大媽嗆,卻還是陪著笑臉和金大媽繼續相處。
周大爺雖然只是一個牛欄山二鍋頭酒廠的普通銷售員,卻是滿腹詩書,不時地掉出一兩句名言名句或是古詩、喜劇片段,算是一個被埋沒的文化人。另外,周大爺還是一個愛美之人,雖然早就禿了頂,但卻弄了個假髮裝帥氣。要不是被妹婿一把抓掉假髮,估計會繼續帥氣下去。
這一家和鄰裡相處也是平常,但因為家中沒有小孩,在對待鄰裡關係時似乎有點底氣不足。不過,作為男女主角的交集點,他們這一家為了李晨和陳瓦兒也是嘔心瀝血了。
第三個家庭的組合有點奇葩,但在80年代還是比較常見的。女主人胡美中是一個人民教師,因為父母雙亡,帶著幼小的妹妹胡美華招了個上門女婿李大勝。這樣的婚姻自然是沒有感情的,更說不上愛了。胡美華和李大勝雖然結婚多年,但卻沒有小孩。胡美華一直以妹妹藉口,拒絕和李大勝同床。
李大勝是退伍軍人,但因出身農村,對傳宗接代還是非常在意的,儘管他智計百出想討好胡美中卻依然是長達四年求愛不得。在兩人決定要分手時卻春風一度珠胎暗結,從而讓有瑕疵的生活繼續在幸福裡的小院子裡發生。
胡美中的妹妹胡美華是姐姐的全部期望,在姐姐的鞭策下,學習成績雖然不錯但卻是少女懷春,非常喜歡李牆,還勇敢地給他洗短褲。在八十年代這可可有點「傷風敗俗」,不過還真是一個敢做敢當的年輕人。
這個家庭在幸福裡充滿了年輕活力,但卻有一些無奈,對待院裡的老人只好尊敬,但還是忍不住在背後嘀咕他們。
二、四個主角,四個不同的人生未來
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應該主要是圍繞李牆、陳瓦兒兩人展開的。為什麼說是四個主角,畢竟胡美華和吳西凱的戲份也是很多的,而且《幸福裡的故事》說的就是年輕人的人生與未來。
李牆:本來想第一個寫陳瓦兒這個第一女主角的,但一把名字列出來,發現只有「李牆」的名字是兩個字,如實便把已經在上面寫了一些的李牆提到前面來。
李牆在這部電視劇裡,可以說是一個敢做敢當的年輕人。對陳瓦兒是一見鍾情,為了愛情也是用盡了腦汁。為了靠近陳瓦兒,本來已被學校開除的他卻讓老金想辦法讓他重新入校,還霸道的趕走吳西凱;為了讓陳瓦兒不因小紙條事件影響高考,竟然把紙條兒直接嚼爛吞下肚,雖然弄巧成拙卻也見其本性;為了能讓陳瓦兒復讀不惜去煤窯挖煤,對於一個北京四九城裡的年輕人來說真是太讓人意外了。
後來,李牆和陳瓦兒結婚了,也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為了讓陳瓦兒安心工作,安心當起了家庭婦男,教導女兒、贍養陳瓦兒的母親。為了讓生活更幸福,更是別妻離女,孤身一人去深圳闖蕩,憑藉良心和勇氣在深圳立下足,也讓幸福裡的日常生活點滴延綿到更深遠的地方。
他的未來是什麼,因為後續還沒有揭開幕布,但我覺得,一定是一個燦爛的明天和未來。
陳瓦兒:作為第一女主角,陳瓦兒自然是戲份眾多。因為長得漂亮,頗受男同學的喜愛,甚至被冠以「玉面狐狸」的外號。八九十年代,「狐狸精」是對一個女人的蔑稱,雖然沒有直接叫出來,但玉面狐狸這個外號已經將意思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