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湖山裡的故事講給你聽

2021-01-08 世家康養小鎮

新年甫至,萬象更新。2020年,我們舉辦了百餘場活動,覆蓋了文化、民俗、節日、藝術、運動、生活,家人們在一次次活動中感受情感共鳴與精神共鳴,匯聚起真實可感的親密關係能量場。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們精選了數十張照片,串聯起過去一年的美好時刻,那些歡樂時光,盡現眼前。

小鎮作為理想主義實踐者,在匠造品質生活的同時,也不忘對社會的感恩回饋。在1月2日臘八節的這天,小鎮精選食材,文火慢煮,用心熬製,在國金中心開展了一場溫暖人心的臘八奉粥活動,向依舊堅守在工作崗位的環衛工人、執勤民警、快遞小哥等城市公共服務人員派送冬日溫暖,用一碗最暖心的臘八粥,為大同市民熬出生活的最好味道。

今年的國際護士節,小鎮聯合大同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衛建委及大同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共同舉辦2020大同市致敬「最美抗疫逆行者」主題系列活動,我們用一場精彩紛呈的主題晚會和溫馨感人的對話訪談活動掀起了大同市慶祝「5·12」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的序幕,為所有醫護人員送去了一系列節日的驚喜。

萬紫千紅迷人眼,無邊春色湖山新。在桃李芬芳的仲春時節,美好生活繼續向上生長。春風吹拂的湖山間,孩子們盛裝歡聚,自由奔跑,共享美好時刻,這是千畝湖山關於愛與溫暖的共同記憶。

初夏時節,是盛放的珍貴時光。小鎮裡的滿園的山楂花隨風搖曳,清醇甘甜的香氣沁入心脾。在這美好的時節,我們用美景、用音樂、用美食,擁抱自然,擁抱生活,擁抱萬物。

今年六一兒童節,一場親子大party精彩上演,孩子們快樂的笑臉,讓我們對世界充滿信心和期待,對孩子們來說,沒有什麼比酣暢淋漓的自由時光,更能激發節日的活力與歡樂。節日的歡樂,分享的美妙,狂歡的暢快,所有人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音樂浸潤湖山生活,凝固草坪上的愛樂時光。今夏,小鎮邀請到大同本土知名音樂家和孩子們共同探索藝術之美,用畫筆和音符帶著孩子們領悟小鎮的歡樂之道,收穫一生中極為珍貴的藝術體驗。

在小鎮,跑步不僅是源自心底的熱愛,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是湖山生活的重要內涵。在盡情奔跑中,我們舒展身心,激發美好,藉由跑步,我們親密相聚,共同展開有溫度的生活。

每年國慶假期,小鎮立馬熱鬧了起來,大家聚在一起共饗鄰裡家宴,一同慶祝一年之中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今年的中秋節正逢祖國71周歲生日,除了歡慶,我們還以一場回歸唐風宋韻的古典婚禮帶來生命的溫情和生活的靈感

小鎮家人們一起分享對精緻、獨特、美好生活的追求。美好的生活在美好的空間展開,他們共同尋找更自然、更多樣的美。

小鎮是安放身心的淨土,這座精神引力場以其豐富的人文藝術活動、充滿儀式感的節日,吸引人們不斷回到湖山裡。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小鎮的精彩未曾間斷,總有無數的浪漫,讓每一位參與活動的人們,驚喜不已。讓每一幕都是初心莫忘的溫馨,每一天皆是溫情相隨的歡快。

在下一個十年的日出之前,我們認真話別,用心紀念。借湖山的力量,致敬時光,沉澱情感,抵達最深處的自我。在這場盛大的生活美學中,我們關照萬物,回歸自我,迎來未來十年更加寶貴的親密關係和更加璀璨的人生。

2021,讓我們沿著溫暖、美好的方向,繼續堅定前行,讓更多美好故事發生在我們的小鎮。

相關焦點

  • 聽趙二爺講故事
    只要有空閒,他就見縫插針,給我們講故事。每年的夏、秋,是他講故事的「旺季」。這是因為夜晚悶熱,那時又沒電扇,大家都到他家門前寬闊的場地上乘涼、聽故事,一舉兩得。要是月夜,他就面向月亮,坐在一條高凳上,一來,可以張些涼風,居高臨下亦有氣勢;二來,便於他的近兩尺長的竹管煙槍「進退」自如。
  • 六班筆記:《講故事聽故事》《找牙》
    「因為林睿表現好,聽老師的話。」我心裡暗自高興,你看,孩子們在明理呢,這簡直就是一場「自我教育」嘛。奇怪得很,我曾經於東湖灌木叢裡見到這樣的小蜻蜓,想拍下來,都很難,原因是它太輕盈,總是難以捕捉到安靜的瞬間,但這次,我們的談話聲,竟然沒有驚動它,而且仿佛它在側耳傾聽我們呢。
  • 別動,聽我講這個故事
    從小,我們就愛聽父母講故事。第一,這是新冠疫情以來的第一個講故事訓練新開班;第二,這是大釗新開的一個班型,集中上課,周日全天上課,從早上9點上到下午17點。這次04期《講故事訓練》班吸引了很多學員報名。上午課程一開始黃老師就讓助教老師發給大家一個關於「牛仔褲大王的故事」,從第一步「你講我聽」、第二步:「我講你聽」,到第三步:「你講我聽」,分三步讓學員們講好一個故事。
  • 人教版語文下冊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
    家長: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口語交際課,跟我一起來讀讀。(家長領讀學生讀「口語交際」3遍),我們的內容是聽故事,講故事。從題目上來看,我們應該是先聽故事還是先講故事呢?學生:我們應該是先聽故事,再講故事。家長:聽故事的時候,我們應該要注意什麼呢?
  • 劇情大師周格泰 唯美故事講給你聽
    喜歡周格泰的人,大多有些不大不小的情節,喜歡看那些相似自己的故事,也經常為別人的故事心潮澎湃。相信很多人都曾被MV當中的情節深深打動,下面就讓我們追隨著畫面中的文字,回望那些屬於青春的獨有印記。Top9周格泰導演MV 李宇春《下雨》歌裡面的吉他很好聽,如果下雨時聽,這首歌還真讓人落淚。整個MV背景都是陰天,故事裡是那種淡淡的,悠長的,似乎有點無奈的愛,女一號長了雙淚眼,怎麼看都讓人憐憫。開始一群人在大院裡聽春哥唱歌,聽著聽著就有回憶了,回憶很美,兩人在北京蕭瑟的冬天,所有的故事讓你回味。
  • 我把故事講給你聽——《楊奶奶講故事》一行走進平涼中國小記者
    9月18日晚7點,《楊奶奶講故事》欄目組一行2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9月18日晚7點,《楊奶奶講故事》欄目組一行2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多功能廳,和現場的近60位中國小記者一起分享故事裡的生活,生活裡的故事。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院長馬來虎、總監張耀忠、播音主持主講老師李婷玉及部分學員家長參加了本次分享會,一場「故事」的聽覺盛宴就此展開。
  • 聽星巴克講咖啡的故事
    10名河南商報的幸運粉絲相聚星巴克,在濃濃的咖啡香味裡,聽星巴克的River老師講咖啡的故事。  180毫升水與10克咖啡粉  是最完美搭配  製作一杯好的咖啡有四個要素:適量的咖啡粉、咖啡的研磨程度、水的品質和咖啡粉的新鮮程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咖啡粉與水的比例。  180毫升水與10克咖啡粉是最完美的搭配,當然,你可以按著自己的口味來。
  • 藝鑑|湖山一片等你回:紀錄片《西泠印社》走近君子和大師的故事
    從百年前幾位年輕人的故事講起,也為向今天的年輕人講述這段故事。影片不僅在敘事上充滿張力,還運用無人機航拍、濾鏡變換、微距攝影、特效合成等多種技術豐富視聽表達。例如,攝製組搭建起影棚,將金石篆刻家的後人請入其中,讓他們凝視舊照片、老物件,形成「鏡像式」的影像體系,通過影像交疊實現逼真感。
  • 我把繪本故事講給你聽——《楊奶奶講故事》一行走進平涼中國小記者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金玉之下,皆為「故事」。9月18日晚7點,《楊奶奶講故事》欄目組一行2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多功能廳,和現場的近60位中國小記者一起分享故事裡的生活,生活裡的故事。
  • 孩子不願意聽媽媽講故事?抓住這4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出現這樣的畫面,還真是很搞笑呢,媽媽可能沒有掌握講故事的正確打開方式哦,那就一起來看看怎麼樣講故事,孩子更愛聽吧~選對內容媽媽如果發現自己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跑走了或者是睡著了,那就要看一下自己講的故事是不是寶寶喜歡聽的呢,如果孩子不喜歡聽,當然就不會再繼續聽下去啦!
  • 快來聽,《猛獁爺爺》給我們講故事,講的是很久以前的人的故事
    陪著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光,是最快樂、最享受的時光,聽著孩子稚嫩的嗓音問著「為什麼」的時候,作為媽媽的我既欣慰又著急,欣慰的是孩子能和我一起在讀書中汲取知識,著急的是需要加快完善自己的各類知識體系。艾佳:……好了,孩子,現在我們一起看《猛獁爺爺》吧,讓猛獁爺爺告訴我們很久以前的人的故事吧……這是一本簡要而不簡單的人類簡史。
  • 聽大冰講那些長滿天涯海角的故事
    >講南極寫書,也講立體閱讀。讓讀者用耳朵聽故事,大冰在每個故事的末尾,都附上幾曲民謠歌手們為故事量身定做的音樂,戴上耳機,音樂在腦海緩緩流淌,人物在筆下個性鮮明地生活,故事在眼前字字句句鋪展。舉辦百城百校免費音樂會,讓我們與故事的主人公近距離接觸。
  • 掌握這8個小技巧,讓寶寶愛上聽你講故事
    很多寶寶都喜歡聽著故事入睡,這不僅能讓他們睡得更安穩,還能提想像力。但是你知道給寶寶講故事也是需要技巧的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8個小技巧,讓寶寶愛上聽故事。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引起寶寶的興趣,我們要根據寶寶的年齡來選擇不同內容的故事。
  • 「媽媽,你在哪裡,我要聽你講故事」
    「媽媽,你在哪裡,我要聽你講故事……」7歲的兒子哭著到處找媽媽,聽著兒子撕心裂肺的哭喊,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旅檢二隊民警王蕊眼淚奪眶而出。 媽媽,你在哪裡? 王蕊的兒子今年7歲,由於夫妻倆工作忙,年邁的父母幫忙在家照顧小孩,此次居家隔離意味著軟禁在自己的房間,不能陪伴近在咫尺的兒子,對一位母親是怎樣的煎熬。
  • 那些關於毛衣編織的故事,你會講給我們聽嗎?附5款編織圖解
    那些關於毛衣編織的故事,你會講給我們聽嗎?文末附5款編織圖解哦。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寫到七十年代的女人,因為缺少織毛衣的毛線,把白色勞保手套積攢下來,再拆成線,拿來織毛衣的故事。還有一個網友說:「小時我媽用純羊毛而且是粗羊毛給我織了毛衣還染了紅色,穿上那個扎肉啊,要知道我們小時候是穿不起內衣的,也沒有賣的。」這位小夥伴說的那種粗紡毛線,我是知道的,保暖性很好,但是手感較硬,毛刺刺的,貼身穿著肯定很扎肉啊。那時候的毛線紡織工藝,遠遠不如現在先進,可供選擇的餘地非常小。
  • 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聽
    眼看著我家二寶就要上學了,所以讓孩子每天晚上形成規律,早早的睡覺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就是讓孩子聽我的故事伴她入夢,其實我家二寶還是挺喜歡聽故事的,所以我特地給她買了一本厚厚的故事書,這樣保證每天晚上都能給他講一個故事聽。
  • 那個在「小喇叭」裡給你講故事的曹燦叔叔,走了...
    那個在「小喇叭」裡給你講故事的曹燦叔叔,走了......但第一次走進直播間,5分鐘的小故事,演出經驗豐富的曹燦卻整整錄了一小時。曹燦回憶,當時總是找不到對象感,就把院子裡的孩子召集起來,按照稿子給他們講故事,但是他們不愛聽。於是把稿子丟掉,用自己的語言講給他們聽,他們就愛聽了。慢慢地改,就改出了感覺。
  • 聽華萊士講那「無窮」的故事
    ——《墨經》小的時候喜歡聽故事,做了爸爸也得給兒子講故事。但有一個故事,永遠講不完,也永遠聽不完,那就是: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的老和尚在講故事,他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的老和尚在講故事,他說……。到大學學了微積分,才知道「老和尚的故事」就是一個「無窮嵌套」,或者說「無窮循環」。什麼是「無窮」?是政治家的雄心抱負,是詩人的瀰漫情思,還是哲學家的深邃智慧?
  • 把戰爭故事講給孩子聽
    在許多人的眼裡,和平日久,戰爭已經遠去,槍林彈雨中的衝殺與戰火硝煙裡的吶喊,不過是一段段消逝的往事,如黑白的底片,雖有顯影,卻在時間的塵封中慢慢褪色。作家的使命就是通過文字藝術地呈現遠離我們的戰爭,讓讀者尤其是在成長中的青少年永遠不要忘記那些鐵血忠誠與無私奉獻的英雄們,永遠懷念那些為理想而奮鬥、為信念而犧牲的先烈們。
  • 把耳枕裡的故事 講給更多人聽
    做好的耳枕和其他工藝品,展示在冒萬學和愛人孫建春(圖中人物)創建的文化產業園裡。耳枕在鹽池人冒萬學手中,一塊塊的花布在他的組合搭配下,可以變成單孔、二孔、三孔、甚至是七孔、十四孔、二十八孔的耳枕。冒萬學在傳承手藝的同時,也希望能把藏在耳枕裡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做耳枕的手藝是祖傳的「我印象中,小時候在老家的土炕上,就放著一個用深藍色布料做的耳枕,一個孔,素素的花色。」冒萬學回憶說,雖然那時候自己太小,記不清很多細節,但有一個畫面他印象深刻,就是兩個姑姑坐在炕上,跟著奶奶爺爺學做耳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