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總是哭窮,並不是讓孩子懂事,而是在拖累孩子

2020-10-04 小肖說育兒

前言:不知道在你的小時候,你的父母是否會對你哭窮呢,有些人在很小的時候父母都會對自己哭窮,會說我們家庭條件沒有別人好,你在學校省一點花,或者會說我們的經濟條件沒有別人那麼突出,在金錢方面我們比別人賺的少,不要總是攀比他人,當你想要吃某個東西時,家長也會用同樣的話來對你說,久而久之,等我們長大之後,我們養成了這樣的心理,在教育自己下一代的時候也總是和孩子哭窮,但其實對孩子哭窮並不會讓孩子懂事,大部分的家長都知道對孩子的哭窮,只是讓孩子能夠體恤家長的辛苦,讓孩子不要亂花錢,但其實這是一種在拖累孩子的做法。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是如此,小柳家的孩子今年剛剛上小學,因為學校裡面有一個小賣部,每個孩子基本放學之後都會去小賣部裡買糖果,但是因為小柳從來不給自己孩子零花錢,所以小柳的孩子每次路過小賣店都只能遠遠的望著同學,問他為什麼不吃,孩子只說自己不喜歡吃,有時候同學知道他不捨得花錢,便會給小柳的孩子一顆糖,久而久之小柳的孩子便成為了學校中眾所周知的貧困孩子,但其實小柳的家庭並不貧困,反而還非常不錯,那麼為什麼條件優越的小柳卻不給孩子零花錢呢?為什麼要對孩子如此苛刻呢?

原因是因為小李認為孩子在生長發育階段,不應該吃那些垃圾食品,其次小柳覺得平日裡孩子總是要東要西,如果一味的滿足他,就會導致他變本加厲會浪費錢,就算是家庭條件良好也會被他給敗光,所以小柳為了能夠讓孩子體恤父母,能夠讓孩子省錢便,告訴孩子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跟其他人沒法比。不過小柳的孩子雖然懂事了,可是卻養成了自卑的習慣。慢慢的他就覺得原來自己的家庭比別人差很多,所以他會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不自覺的退縮,當老師要選他為班級幹部時,他也覺得自己總是做不好。那對孩子哭窮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

第一:讓孩子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的孩子是非常讓人惋惜的,因為有時候每個孩子都能夠在生活當中發現自己的潛能,有些有自信的孩子就會覺得,他可以而且也會覺得自己是最棒的,但如果缺乏自信,他就會從內心排斥自己,還沒等別人說他不行的時候,他自己就開始否定自己,最終一事無成,這樣的孩子不一定是笨但絕對是因為不自信,而導致他沒有辦法對他腦海中的想像事物進行實際的行動,有一部分的孩子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完全可以在某些領域得到更好的發展,但因為缺乏自信,便從萌芽時期就開始否定自己,最終自己把自己扼殺在萌芽階段,所以我們不要輕易對孩子哭窮。

第二:容易變得很摳門

很摳門的孩子在社會群體中是非常討人嫌的,就那一群的孩子是來自於家長的摳門,因為家長從小就告訴他要節省要省錢,但在群體中生活怎麼可能處處都算的那麼精明,難免有時候有人貪便宜,有人吃一點小虧。而哭窮的家長會導致自己的孩子變得非常摳門兒,在生活中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要和別人斤斤計較,所以摳門的孩子很討人嫌,也很容易遭人反感。

給家長的寄語:

家長哭窮會對孩子產生各種的負面影響,除了讓孩子缺乏自信變得摳門之外,還會讓孩子的情感有所缺失。孩子因為從小在自卑中長大,所以孩子在心裡就會開始排斥自己,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要總是對孩子摳門,如果想要讓孩子懂事,擁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完全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哭窮教育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哭窮教育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有些爸媽經常會在生活中對孩子哭窮。當孩子提出想買某種東西時,爸媽總是以「太貴了,我們很窮,買不起」這類理由來拒絕孩子的要求。殊不知,你的這種「哭窮」教育很容易培養孩子的貧窮意識,甚至會害了孩子一生!在超市裡遇到一對母女。
  • 向孩子哭窮可以讓其更懂事,刻意的哭窮教育,會讓孩子負重前行
    而她與同事的關係,總是有隔閡感,她不肯接受別人真心的幫助,也很擔心別人會看不起自己,因為她的敏感,所以和她相處也要特別小心,讓人感覺很累。,容易讓孩子陷入一切向「錢」看的怪圈父母刻意哭窮,「有錢才快樂,沒錢就是百事哀」,當孩子被灌輸了這樣的觀念後,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會向錢看,很容易變成金錢的奴隸,也容易被人所用。
  • 為什麼不能對孩子「哭窮」?這是我聽過最戳心的答案
    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一些家長物質根本不匱乏,但他們還是習慣對孩子"哭窮",希望孩子早點懂事,這樣真的好嗎?為什麼不能對孩子"哭窮"?這是我聽過最戳心的答案那些從小被在家長"哭窮"聲中長大的孩子是很懂事,但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令人心疼的。
  • 父母總跟孩子哭窮好不好?這位父親說得很好,孩子的精神不能窮
    媽媽一本正經的說:孩子,為了供你讀書,爸爸媽媽沒日沒夜的工作賺錢,很辛苦的,你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長大後找個好工作賺更多的錢,要不然我們的辛苦就白白浪費了。 聽完媽媽的話,女孩好像明白了什麼,低下頭,嘴唇下意識的蠕動了幾下,卻又沒發出任何聲音,轉身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爸爸實在看不過去了:你怎麼總是跟孩子哭窮呢?
  • 父母對孩子哭窮,是否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
    其實父母這種想法,可以理解,苦盡甘來半輩子,難免覺得對孩子哭窮,孩子才能早點懂事。但是,父母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智不成熟的問題,很多問題是父母沒有想到的,但是已經對孩子產生很不好的影響了。有的家庭條件明明不差,家長卻特別喜歡對著孩子哭窮,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家裡沒錢,只能靠你好好念書,以後找好工作賺錢」、」你明白我們掙錢有多辛苦,你要節約一點「、」不要跟別人比,她們家甚麼條件我們家甚麼條件?比不起。
  • 哭窮會帶給孩子2大傷害,最大的傷害不是自卑,而是智力發育
    一個8歲的女孩做出從別人手裡搶東西的動作,令人感到意外,而這與桃桃的媽媽平時的哭窮教育有關,桃桃家說不上富裕,也談不上貧窮,就是普通家庭,但桃桃的媽媽對孩子的花銷管控得很嚴,因為小區緊鄰超市,經常有孩子到超市買零食,桃桃提出吃零食的要求時,媽媽很少同意,總是對她說:「我哪裡有那麼多錢,咱家窮沒錢,就得省著點花。」
  • 父母 哭窮式 教育,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限制了眼界和格局
    父母都希望養育出一個懂事的孩子,對此很多父母都會陷入一種教育誤區,就是對孩子進行「哭窮式」的教育,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錢,父母都會展現出家庭狀況都是一貧如洗,概括一個字也就是「窮」。今天我在下班路上,偶然聽到一個媽媽在打電話,電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生了孩子,就是在造她的錢。面對孩子對物質上的任何需求時,父母總是會表現出一臉的為難,這種情況我也有過。
  • 你的每一次「哭窮」,都是在毒害孩子…
    家長們這樣教育孩子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樹立金錢觀念,不鋪張浪費。實際上,這不是教育孩子而是給孩子「投毒」。每一個被父母哭窮的孩子,內心都藏著小小的自卑,直到長大他們也很難走出來。在別人眼中,我從小就是懂事的、節儉的孩子,我幾乎不會主動要求什麼,因為我不知道如何界定合理or不合理要求。我只知道如果我主動的說我要什麼我不要什麼,我會是他們眼中叛逆的孩子。
  • 「爸媽掙錢不容易」,家長別對孩子哭窮,讓你的匱乏感害了孩子
    孩子堅持想要的時候說別的小朋友都有時,你回答我們沒有別人家有錢,買不起。這種不經意的向孩子哭窮,對於父母來說只是少花了一筆錢,然而對孩子來說會產生深遠的不良影響。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開始,家長的不同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從小女孩的話中我們了解到母親平時會向孩子「哭窮」,讓孩子在自身沒有得到滿足後,開始動用不好的方式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 經常哭窮的父母,養出自卑的孩子,你可以沒錢,但別讓孩子做窮人
    導語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才算是真真切切的明白了「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育兒並不是簡單的供孩子學習、供孩子吃喝玩樂,而是應該從小在孩子的生理、心理上進行「管教」。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過話題,挺有共鳴的。一個媽媽問:「你認為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是什麼?」
  • 家裡再窮,也別跟孩子「哭窮」,否則娃受到的傷害難以補救
    我在逛商場的時候,經常會看見有孩子用渴望的眼神盯著一個玩具或者一個零食,想要求著家長花錢給他買。但是,等來的結果卻是,家長說「這個太貴」或者「我們沒有錢」「咱不買」等等。如果孩子屈服了,你還能觀察到家長欣慰的表情,好像是在說「看我家孩子多懂事......」生活中,喜歡向孩子哭窮,以各種方式向孩子哭窮的家長不勝枚舉。家長這樣做的目的是想省錢,或者幫孩子控制欲望。
  • 跟孩子「哭窮」的父母,你不怕把孩子真的變窮?
    但有種對孩子傷害比較大的是不斷的給孩子灌輸家裡很窮的觀念。家長要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父母的金錢觀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思想和價值觀。比如說兩個家庭情況差不多的孩子,不同金錢觀的父母會養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 比「真窮」更可怕是,家長在孩子面前「哭窮」,造成的傷害難補救
    文|秘籍君現在,部分有錢的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有一種奇怪的心理,就是覺得要給孩子灌輸「我們家窮,沒錢」的思想,防止孩子躺在安樂窩裡不思進取,但是這樣對孩子來說,真的好嗎?在綜藝節目《少年說》中,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會讓你大開眼界。一個高中生自述,他從小到大,媽媽都告訴他家裡很窮,經濟很拮据,都快揭不開鍋了。為此,他一直很為家裡的情況擔憂。
  • 哭窮父母被問懵,別讓孩子戴上「窮帽子」
    明明家庭條件還可以,父母卻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孩子提出什麼物質要求,或是想要花錢的想法,他們就用「家裡窮、沒錢」來搪塞,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懂事,殊不知,孩子卻因此陷入了另一個「坑」。夫妻倆有個兒子叫元寶,今年剛上初中,在教育兒子方面,老張和妻子一致認為——「金山銀山」守住才行,為了讓兒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老張從小就對元寶隱瞞真實的家庭情況,還總是對孩子「哭窮」。
  • 為什麼不能向孩子哭窮,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說實話,看到女孩的提問,莫名地有點心疼,一個勤奮上進的女孩,靠努力學習換來的獎學金,想買自己想要的禮物,內心不是愉悅和奮鬥之後帶來的滿足,反而是深深的負罪感和不配得感,實在讓人難過。這背後折射的不是一支口紅的問題,而是女孩內心的自卑,和長久以來不被滿足的不安全感。而且會伴隨孩子一生。
  • 作為家長,你是否也中了「哭窮式教育」的毒?
    為了孩子,我們會看很多育兒相關的書籍和視頻,向有經驗的達人討教,希望能夠吸收一些教育方法的精華。其中,「男孩子要窮樣,女孩子要富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等一些觀念都特別深入人心。而現在很流行的做法是:不管家裡是不是真的窮,都要經常跟孩子哭窮,才會讓孩子更懂事也更努力,更珍惜眼下的生活環境。這個做法,其實就是「哭窮式教育」。哭窮式教育,看似很好,其實不然!
  • 跟孩子哭窮,是一件好事嗎
    導讀:談到哭窮這個話題,我一開始都沒把它算進教育裡去。總覺得是經濟方面的話題,因此我在孩子面前,總是會毫不避諱的談到錢不夠花、不夠用,或者東西好貴之類的話題。這其實是很多父母會犯的錯誤,總是在孩子面前強調錢的重要性,總是在孩子面前故意哭窮,把「哭窮」當成一種挫折教育,這實際上非但不能養成孩子擔當的個性,還會讓孩子沒有自我。
  • 千萬不要跟你的孩子哭窮,那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無法估量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向孩子哭窮,不要將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綁在一起,好像自己活著就是為了孩子,父母有父母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作為父母就是要努力做好自己,然後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父母之愛。記得《人民的名義》裡的趙德漢嗎?
  • "我們家很窮嗎"寶媽的一句無心"哭窮",惹來孩子十年後的崩潰
    暖暖的媽媽從小就教育她要懂事節儉,甚至於連衣服都要她穿表姐們剩下的。媽媽說&34;小暖暖覺得媽媽說的沒錯,雖然自己也想要穿新衣服,但是她覺得媽媽說的對。終於上了初中的她,因為同學們總是嘲笑她穿舊衣服,而向媽媽問出了一句藏在心底很久的話,&34;能夠問出這句話,暖暖著實鼓起了很大的勇氣。而媽媽卻很漫不經心地回答&34;媽媽回答的雲淡風輕,甚至連手裡的活兒都沒有停下。
  • 「為什麼不能向孩子哭窮?」育兒專家:不要窮了生活,短了志氣
    可正是因為真真切切從窮時代過來,苦了大半輩子,難免有時候會像孩子哭窮,希望他能早點懂事。家境不錯卻經常向孩子哭窮,沒想到換來的是孩子「性格扭曲」。小楊是82後新晉寶媽,畢業之後考公務員,幸運的是一直都在政府部門上班,老公也是個本分人有一份國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