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全國統一使用部編教材,有哪些新變化?

2020-12-13 騰訊網

今年9月初新學期開始後,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將使用「部編本」三科教材,目前消息是從起始年級開始,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部編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為什麼要編寫「部編本」?教材內容有何變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其中,以語文的變化最大,我們以語文為例,進行分析。本文文字較多,請您耐心閱讀!

1

為何要編寫「部編本」教材?

「部編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現有的語文教材編寫出版還是「一綱多本」,小學有12種版本,初中有8種版本。「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

2

「部編本」內容有何變化?

「部編本」的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此外還適當兼顧時代性。課改之後流行的各種版本語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視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多選「時文」。這不能說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場,大家會發現,很多經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尚未沉澱的「時文」相對少了。

3

「部編本」是如何編寫的?

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和主要編寫人員是全國申報遴選、教育部聘任的,編寫組主要由三部分人組成,一是學科專家,包括一些大學教授、作家和詩人,二是優秀的教研員和教師,三是人教社的編輯。前後參加編寫組的有60多人,另外還有外圍的各學科的諮詢專家、學者,人數就更多了。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從2012年3月8日正式啟動,到現在4年多了。以往教材編制都由出版社來實施,請個主編,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二年。教材編寫經過複雜的程序,包括確定大綱和體例框架、擬定樣張、選文、進入具體編寫等。起始年級初稿出來後,先後經過14輪評審,還請100名基層的特級教師提意見,最後才提交給教育部。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

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

具體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帶大家來看一下!

01

語文課本變天:一年級就有《論語》

使用新教材的語文有什麼值得家長關注的重大變化呢?

大量增加古詩文,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

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語文園地裡設有《日積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誦並測驗默寫的。這一欄裡經常會出現文言文,一年級下冊已經要求背誦並理解《論語》選段「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了!

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裡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現在的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孩子每天必須閱讀30分鐘以上。

02

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

2018全國各地的中高考結束後,段子手都在吐槽中高考作文,學霸們卻早已開始關注今年升學的最新動向,總結經驗,適應變化,調整提升學習策略和方法了。

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語文題目剛公開的時候,考生和網友就炸了鍋,所有人都喊難。網友們紛紛感慨,「幸虧畢業得早!」

那中考是什麼情況呢?2018年蘇州中考語文結束,有媒體做了調查:

考生表示今年語文作文題型新穎,考前刷題對語文發揮作用並不明顯。尤其名著閱讀,一些家長表示「有點偏向高中的出題方向了」。

最拉分數的學科為什麼變成了語文?

過去,都說理科容易拉開分數,但是,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很多家長發現,語文逐漸成了拉分厲害的科目。

語文拉分

杭州天長小學五年級家長說:

孩子進入高年級以後,閱讀和不閱讀對成績的影響開始逐漸顯現了。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在外面上數學培訓班,很多成績較好的孩子,校內數學考試根本不相上下。

反而是語文,從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能堅持有效閱讀的孩子並不多。而閱讀的優勢往往到高年級才逐漸顯現,所以,在優等生之間,往往是語文拉分厲害!

往遠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

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

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

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語文,拉分容易提分難!說得語文者得高考一點都不過分!未來語文的地位急劇上升。

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

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重點培養的習慣,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03

教育部早就告訴你,

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其實,對於很多一直關注中高考動向的教育者來說,這種「難」考生們早該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高考「語文難」就已經是定勢,可惜還是沒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視。

對於中國基礎教育、「新高考」,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表示:

語文又是基礎中的基礎,九年義務教育一共上課9522節課,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共上課13000節課,語文是第一大科,佔總課時的21%以上。

中小學一共上了20門課,語文佔1/5的課時還要多,語文是工具科,是母語,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基礎前提。

那麼,2018語文高考已經難出了新高度,今後語文究竟會有多難?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驚呆了眾人:「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

「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也就是說,只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

中高考變化來得太快,家長、老師和孩子驚慌失措,中國這麼多名著,孩子的時間又太緊張,到底該看哪一本?

根據課標及各年級教材,與語文行業的多位作家、教授、特高級教師和專項研究的博士們,共同為大家推薦以下中高考必讀、必考名著。根據各年級學生的智力與認知發展,我們分級做出推薦。

一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二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三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四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五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六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七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八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九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04

中高考語文未來會難在哪裡?

01 、考卷文字的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不經常閱讀,考試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吃虧!

舉例「全國卷Ⅱ」的語文考卷,現代文言文篇幅極多,題目或許不多,但是閱讀起來很費時間。這樣就考驗了考生的閱讀速度和抓住重點的能力。

未來語文將成為中高考的殺器,高考要實現15%考生做不完卷子。

02 、範圍變得更廣,不再局限於課本

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

例如,相對簡單的是這樣的題目:

該題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與情節的識記。

而在未來,名著閱讀的試題會考到更多的細節,以免學生只是在得過且過地背誦。

或者是對比分析人物,讓孩子談談對主人翁的個性化感悟;

或是結合給出的具體片段內容,鑑賞評價人物或者作品語言特色;

或者是對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種寫作風格等等。

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家長和老師,務必提高對孩子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

03 、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吃大虧

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可以說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佔了語文分數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將失去這幾十分。

而這不是考前抱佛腳,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積月累中完成!

05

「大語文」將成未來教育趨勢

自前兩年起中小學都已陸續更換教材,開始使用「部編本」的語文教材。

中國語文課程改革的形勢是:

語文和語文閱讀在中、高考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語文考試越來越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內外的結合將是必經之路。

各地已在相繼增加語文中考總分,且高達30分:

2015年,湖南長沙等地中考語文增加30分;

2018年,山東濟南等地中考語文將增加30分

......

從明年下半學期開始(2019年9月),全國中小學生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

語文在各學科間的重要程度也已經凸顯。

(來自財經網2018年5月訊)

看看高考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學科重要程度的變化、還有這幾年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語文節目……所有現象都在告訴我們:

「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以後所有科目都將考驗語文水平,確切地說是閱讀水平」。

這不是聳人聽聞,這次教改是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化進行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頂層設計的結果。

這次的新教改前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北京市教委委員、新聞發言人李奕和中招辦主任曾在中考前透露:

日後的中考理科題目中會增加閱讀量,考查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來看一張中考科學試卷,閱讀量一點不比語文試卷少……

今後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

閱讀量少、語文水平欠佳,都會使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受到很大影響,所以會出現考生連題都沒時間做完的情況。

未來,閱讀是一切學科的最重要基礎,如果你依然說自己的孩子沒時間讀書,等同於說要自己的孩子放棄所有學科。

06

語文那麼重要,變化那麼大,

該怎麼學?

幾大教育機構巨頭做了那麼多年課外培訓,把英語、數學做的風生水起,為什麼唯獨語文做不起來?

因為數學,可能刷幾張卷子,成績就能提高;可語文呢,可能你刷一年的題,也未必有效果!

越來越多的陪讀家長已經意識到:語文、是最難學好的一個科目,是見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對教師功力要求最高的一個科目!

那在最後給大家介紹六個可以幫助你學好語文的小習慣!

01 、勤閱讀,讀好書,讀經典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好課堂上用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讀好書、讀經典。娛樂化的淺層次閱讀是無效的。

一位語文名師曾經說過:

學語文不閱讀,再多的刷題和應試技巧也救不了你!沒時間閱讀怎麼辦?爭分奪秒,見縫插針。歐陽修善於利用「三上」的時間讀書,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讀書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

從小學階段培養閱讀習慣,一旦閱讀習慣養成,閱讀對孩子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根本不用家長督促,他們自動會抓緊一切時間閱讀!

02 、勤做閱讀筆記

不但要閱讀,還要有效閱讀。做讀書筆記是有效閱讀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閱讀批註。

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學會做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培養勤於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

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

a.摘抄、摘錄;

b.做卡片;

c.提要鉤玄;

d.寫讀後感。

03 、勤查詞典資料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

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04 、勤於朗讀、背誦

朗讀背誦是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

一定要讓孩子大量朗讀、背誦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通過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漢語音的韻律,都能被體會出來。背誦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出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就可以做到牢記於心。

05 、勤於分享、探討

要學好語文,還要學會分享。現在網際網路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動和探討的平臺。

網際網路是雙刃劍,人家用來打遊戲、刷視頻,學霸卻可以用來讓自己的閱讀水平突飛猛進!

06 、勤於練筆、寫日記

語文考試的大頭是寫作,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

寫作水平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勤寫!

比如,堅持寫日記就是學好語文的最重要的習慣。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日記還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寫得簡單,語言也不一定通暢,但堅持寫下去就會逐漸提高。

寫作和閱讀一樣,一旦形成習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更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一個出口。

— END —

來源:

來源|本文綜合北京教育觀察,杜老師語說等文章改編

版權說明丨教育創新力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全國統一!新版語文教材今年9月起使用 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迎「大...
    再不到半月,全國各地中小學又將迎來一個新的學年。與往年一樣,開學第一件事一定是發新書。不過,今年的新書將變臉,與往年的大不同。從2017年9月新學年開學起,全國中小學學校教材將全部採用新版本!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將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都將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部編版」語文教材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部編版」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
  • 2019年秋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大語文時代」已經來臨
    2019年秋季,全國中小學將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有人說,「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在我看來,說「語文為王」,有點言過其實,但毫無疑問,語文學科的地位正在提高,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一、曾經,語文學科在語數英三大主科中的地位十分尷尬。
  • 9月1日起,全國小學生科學課統一提前到一年級
    從今年9月1日起,全國小學生科學課統一提前到一年級記者幫大家打聽了:每周上一節課,第一個單元是「植物」 >小學新生們注意:科學課來了  對今年9月入學的小學新生來說,除了要儘快適應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還將面臨一項新挑戰:上科學課。
  • 9月1日,江蘇高一年級將全面使用新教材!先來看看啥變化
    蘇教版的部分教材即將全面走入歷史江蘇高考總分只有480分,考試難度係數大和江蘇的教材不無關係。因為江蘇高考難度大,試卷區分度低,給無數考生和家長帶來不可磨滅的傷痛回憶。再過幾天,新的一學期又要開始了,而對新一屆的江蘇高一學子來說,將有一份全新的「驚喜」。
  • 9月1日起全國使用的「新教材」有啥亮點
    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根據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 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
    來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如此規定,首先受影響的便是學校教學——不僅要面臨近40%的全新教學內容,教材中更有一項近乎專為教學設定,那便是:要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記者上周調查了解到,今年西安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的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將全部使用教育部編寫的教材。部編教材在課本內容、外觀樣式方面都做了調整。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
  • 2019年秋季開始中小學語文歷史等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
    「部編版」的教材有什麼不一樣? 目前,全國中小學使用課本不一樣,有人教版、蘇教版,也有部編版等。根據教育部要求,從2019年秋季開始,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需要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 記者了解到,這次變化比較大的是三年級語文書,整本書有一半以上的課文都有修改。比如第三課《黃鶴樓送別》,原本是五年級語文書中的,這次就搬到三年級下學期的書本中。
  • 海南啟用新的全國統一發票監製章 明年1月1日起使用
    原標題:海南啟用新的全國統一發票監製章 明年1月1日起一律使用新發票   26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獲悉,為確保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工作平穩有序推進,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工作部署,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決定啟用新的全國統一發票監製章,明年1月1日起一律使用新發票監製章印製的發票。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材有大變化,這門學科要引起重視
    教育部通知,自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目前,全國中小學使用課本不一樣,有人教版、蘇教版,也有部編版等,這次將統一全國的教材,實現各地區的教材的同步,縮小地區之間的教育差距。雖然這對於老師們的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 部編版」教材全覆蓋 學習方式要有變化
    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今年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  據悉,2017年9月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公立中小學初始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個科目啟用教育部統編教材。到2019年,「部編版」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部編版」教材全覆蓋 學習方式要有變化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麗琴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今年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據悉,2017年9月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公立中小學初始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個科目啟用教育部統編教材。到2019年,「部編版」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
  • 呼和浩特市開始使用全國中小學生統一部編教材,內容上有啥變化...
    呼和浩特市開始使用全國中小學生統一部編教材,內容上有啥變化... 今年秋季開學小學的課本做了部分改動 都有哪些? 新學期,新氣象 開學伊始 同學們的教材也跟著換新的啦 這個新,可不是單純的舊書換新書 教育部喊話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 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 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教材
  • ...之秋」語文教學高峰論壇聚焦部編教材下的新課型、新方法、新指向
    來自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00多位語文教育工作者相約浦東,共同聚焦 「部編教材下的新課型、新方法、新指向」 主題。    據悉,此次論壇彰顯了主辦方在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使用背景下,著力研究教學方法、創新教研形式、強化教學指導、提升教學質量的態度與決心。
  • 新版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彩色高清電子版
    如果要下載電子版教材。關注後,對後臺對話框回復:教材9月全國中小學統一使用部編教材,你知道這些變化嗎?附部編一年級上冊教材完整版!今年9月初新學期開始後,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目前消息是從起始年級開始,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部編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為什麼要編寫「部編本」?教材內容有何變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為你解答。
  • 9月1日起北京協和醫院、積水潭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看病就醫有新變化
    9月1日起,北京協和醫院門診取消掛號窗口  患者可APP掛號  9月1日起,北京協和醫院東院門診所有窗口不再掛號、建卡(不包括西院)。  》》2017北京9月免費展覽有哪些 多種主題總有一個適合你  》》2017年9月北京展覽盤點(時間、地點、
  • 企業所得稅新納稅申報表7月1日起全國統一使用
    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宣布,從2006年7月1日起,全國統一使用新的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5月1日至6月30日起,廣東省珠海市國稅局、山東省濟南市地稅局試用新表。  國家稅務總局要求,各省區市稅務機關應在2006年6月30日前,根據填報新申報表的要求,及時修改企業所得稅徵管軟體或者納稅申報軟體業務需求,據此升級企業所得稅徵管軟體或者納稅申報軟體,確保新申報表按期實施。各級稅務機關不得推遲新申報表的實施時間,不得改變新申報表的結構和內容。
  • 教育部通知:9月1日起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這一科難度將大幅增加!
    從2017年秋季,開始,教育部統編教材開始正式啟用,陸續走進中小學課堂。經過三年的過渡期之後教育部再啟動教材改革,發出通知:今年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將統一使用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部編版教材,之前的各種「一綱多版」教材將徹底退出義務教育階段課堂。
  • 9月起中小學將用新教材 「一綱多本」時代終結
    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如此規定,首先受影響的便是學校教學——不僅要面臨近40%的全新教學內容,教材中更有一項近乎專為教學設定,那便是:要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