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2020-12-24 荔枝網新聞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教材則減少課文篇目,增加了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份量」。

  歷時5年編寫完成 新教材9月開學啟用

  今年6月,教育部下發《關於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

  通知指出,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以下簡稱統編教材),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其中,義務教育六·三學制的地區,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治教育專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

  此次部編版教材可謂是「大有來頭」。2012年3月部編版教材啟動編寫,歷時5年多編寫完成,由於是教育部直接領導編寫,因此業界稱為「部編版」教材。教材編寫前後從全國調集五六十位專家、學者、作家、教研員、老師和編輯,組成編寫組,經過三十多輪評審,幾百名特級教師的審讀,以及多個省市幾十所學校的試教最終面世。

  變化:入學先認字再學拼音 總課量有所減少

  此次部編版教材更加強調4個標準,即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和時代性。以變化較大的語文科目為例,據語文一年級上下冊、七年級上下冊主編、北大語文研究所所長溫儒敏介紹,一年級語文把拼音學習推後,先認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

  入學教育以後,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個楷體大字,接下來是「金、木、水、火、土」,「雲對雨 ,雪對風」。 溫儒敏表示,這樣安排可以使孩子們對語文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漢字「天地人」,這個順序的改變是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此外,部編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人教版原來有41課,現在減少為32課。其中漢語拼音的課量減少,識字課卻增加;一年級下冊人教版原有39課,現在也減少為29課。

  傳統文化篇目增加 小學古詩文增八成

  雖然課文課數減少了,但部編版語文教材的古詩文篇目卻在增加。據溫儒敏介紹,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佔課文總數的30%左右,比原有人教版增加增幅達8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旨在激發讀書的興趣,讓孩子剛上學就喜歡語文,喜歡讀書。這也是幼小銜接的學習方式。

  從初中語文來看,部編版也遵循了課文減少,增加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傳統文化篇目增加等特點。其中,初中原來七年級上冊和七年級下冊都是30篇課文,現在每一冊減為24篇。此外,初中古詩文選篇佔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另外,部編版語文教材中,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29篇,魯迅的作品也選有《故鄉》《阿長與山海經》等9篇。

  影響:糾正死記硬背方法 更注重閱讀和寫作

  教育專家分析,新學期使用部編版教材之後,將對教學帶來直接影響。此外,新教材對一些家長過早引導低齡兒童學習拼音,以及死記硬背學習古詩詞都有「糾正」作用。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上午從北京多家中小學了解到,今年暑假開始,北京各區相關學科的老師陸續完成了新教材培訓。

  學而思網校小學語文學科負責人程婧表示,一年級第一課就是學習「天、地、人、你、 我、他」這些基礎性的字,旨在幫助孩子建立對漢字的「原初感覺」。這個順序的改變是別有意味的,它告訴我們,要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對於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而言,一上來學拼音可能會讓這些孩子產生畏難情緒,覺得語文很複雜,相反地,對於識字而言,更能設計出一些趣味性。

  學而思培優語文教研部負責人王乃中表示,針對古詩文內容增加,如果課堂教法不夠多樣,文言選段本身的內容太艱深晦澀,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而且文言文和詩詞本身也有難易層次區分,不過教材的編寫會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各年級安排適合學生理解程度的文段,不至於因為難度大而引發牴觸情緒。

  此外,對於認字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小學要求低年級認識常用字1600左右,比以前減少200字,其中800字左右會寫。 到了初中將更注重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這將是「重頭戲」。

  建議:學習古詩文可選多元方法切記「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部編本語文古詩文篇目的增多,說明國家也越來越關注到對國民文化培養的重要性。那麼,對於學生而言,如何培養古詩文的興趣?

  程婧表示,第一,學生要認清學什麼,才能有目標、有方向的去學習,並且在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習興趣。這就需要一個科學的大綱體系來進行系統化學習,而不是走馬觀花的進行淺顯了解;第二,學生要知道怎麼去學。有的學生覺得只要把古詩文背下來,對考試內容就能輕車熟路、手到擒來。可是這樣,或許對短暫的考試有一定幫助,卻不能從根本上促使學生愛上語文或者文學。

  程婧建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選擇多元化的學習方法,比如看一些與歷史相關的電影,參與一些古典文化的公開講座,或者聽一聽有趣的歷史故事來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當然,這種學習方式要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針對先識字後學拼音這個問題,很多一年級的家長都比較擔心,孩子剛一上來,不會讀先識字會不會有畏難情緒?「其實不然,以前蒙學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讓孩子反覆誦讀,慢慢就會認字了。」程婧表示,部編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講求「回歸傳統」。

相關焦點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部編版語文教材啟用 一年級學習順序變了
    原標題:部編版語文教材啟用 一年級學習順序變了  先認天地人 再學a o e  開課  先識漢字 後學拼音  改變傳統  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 我、他」六個楷體大字  改變思路  使孩子們對語文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漢字「天地人」;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 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版」語文教材。  據介紹,部編版教材編寫歷時5年,經過了30多輪評審最終面世。
  • 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原標題:今秋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新教材一年級新生先認字再學拼音 形式上由之前的32K小版變成16K大版
  • 廣東多地語文教材大變臉 小學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
    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再過渡到學拼音。在廣東,包括廣州、粵東等多個地區小學正式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所以今年9月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將率先實踐此項改革。新教材為什麼要這樣變?教材這樣變化到底好不好?
  • 今年九月部編版正式進入課堂,小學語文要求先識「天地人」再學「bpmf」
    2019年5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2019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中提到,2019年9月新學期開始,義務教育階段的道德與法治(原名「品德與生活」或「思想品德」)、語文、歷史全部使用部編教材,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其他科目仍使用原有教材,沒有變動。
  • 陝西省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臉」 先識漢字後學拼音
    今秋開學,全省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語文人教版部編新教材將「變臉」,小學一年級改過去先學拼音再識字的模式,為先學識字再學拼音;初一語文首次出現預習提示及自讀批註課文,引導學生更愛閱讀。  小學一年級教材:首課先學「天、地、人」  小學課本中《靜夜思》等課文不見了蹤影,而《烏鴉喝水》等原來下學期才學的課文,提前至上學期。還出現了《秋天到了》《升國旗》等新課文。  陝西省三維發展實驗學校小學高級語文教師韓新劍對記者說,以前小學新生在語文課上第一大攔路虎便是拼音。
  • 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或用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昨天,不少老師在朋友圈轉發一條消息:《據說這是新一年級的教材,你還不趕快搶先了解!》,這條微信中還有大量新教材的配圖。快報向教育主管部門求證,得到的答覆是:今年9月,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可能會更換教材了。
  • 小學教材大變化: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株洲傳媒網9月3日訊(株洲公共頻道記者李敦平 張巍)新學期已經開學了,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學生領到包括語文在內的新課本,有全新的變化。此次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從2018年下學期開始,小學1~3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課程全部使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
  • 提升漢字地位、傳承傳統文化,一年級先學部分漢字再學拼音字母
    現在還處於普及階段,不過在未來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全國都會使用統一的部編版教材。初中和小學都已經開始了,部編版教材已經用了幾年了。所以現在初中和小學的一二三年級,都主要使用部編版教材了。所有的部編版教材裡,語文教材無疑是「網紅」,可能是語文接觸起來比較容易,加上語文變化比較大,所以語文教材已經上了好幾次「熱搜」了。
  • 9月1日起京小學一年級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人教社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  9月1日,全市中小學生將走進課堂,開啟新學期的第一課。  相關負責人透露,從今年開始,人教版語文、歷史、政治教材將進行輪轉換新,新學年先從一年級、七年級進行教材更新,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七年級的語文教材、歷史教材、《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部換新。而後將按年級逐年更換。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今年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從外觀到內容結構上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新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四大看點
    部編本新小學語文教材,引起最多議論的莫過於「先學漢字再學拼音」,顛覆 了幾十年來的學習邏輯。
  • 語文新教材先教識字再教拼音? 老師:很好的嘗試
    浙江在線7月22日訊 昨天,記者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了解到,根據省教育廳安排,今年9月我市初中、小學一年級可能採用語文新教材,但他們還沒收到正式通知。據省內多家媒體報導,新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將先教識字再教拼音。對這一變化,我市各方怎麼看?
  • 今秋中小學將用新教材: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如此規定,首先受影響的便是學校教學——不僅要面臨近40%的全新教學內容,教材中更有一項近乎專為教學設定,那便是:要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記者上周調查了解到,今年西安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的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將全部使用教育部編寫的教材。部編教材在課本內容、外觀樣式方面都做了調整。
  • 部編版語文教材「大變臉」:先學寫字再學拼音
    這一個新學期,部編版教材走進課堂,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的第一課。學生們從簡單漢字學起繼而過渡到拼音學習。這帶來了什麼變化,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 家長 暑期學拼音的錢「打水漂」了 面對一年級小學生先學寫字再學拼音的變化,家長們可「炸開了鍋」,有的直言跟不上教學進度,孩子連筆都握不好,有的稱暑期學拼音的錢打水漂了,後悔沒給孩子報名學寫字。 家住梁溪區的徐媽媽則「吃了定心丸」,剛上一年級的女兒9個月前已學會了寫字。
  • 長沙中小學生新教材來了 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來了,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8月24日,長沙,今年開始使用的小學一年級新版語文教材(左)與舊版語文教材對比。圖/記者楊旭 華聲在線長沙訊 新生入學,領書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
  • 2016年秋季學生新教材: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來了,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8月24日,長沙,今年開始使用的小學一年級新版語文教材(左)與舊版語文教材對比。圖/記者楊旭   紅網長沙8月25日訊(記者 沈顥)新生入學,領書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
  • 新學期小學一年級換語文課本 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一年級語文教材明顯比舊版三年級語文教材「大」了一號  溫州網訊 溫州的小學生新學期將用上最新版的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文。最新版的教材經教育部2016年審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昨日,記者從市新華書店獲悉,溫州市區(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經開區和洞頭區)的各個小學總共向其教材部訂購了2萬多本最新教材,日前已經分批運抵。溫州書城二樓的教材專櫃前天就銷售。
  • 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
    來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如此規定,首先受影響的便是學校教學——不僅要面臨近40%的全新教學內容,教材中更有一項近乎專為教學設定,那便是:要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記者上周調查了解到,今年西安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的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將全部使用教育部編寫的教材。部編教材在課本內容、外觀樣式方面都做了調整。
  • 小學語文教材拼音出錯?總主編回應:拼音無誤
    網友發抖音質疑部編版教材中拼音chua和ne無對應漢字小學語文教材拼音出錯?總主編:拼音無誤本報訊(記者 林豔)近日,有網友發抖音指責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
  • 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九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王道強)從9月開始,一年級小學生和初一新生入學,會發現部分課本可是要「大變臉」了!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將結束了,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