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京小學一年級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2020-12-15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舊版人教社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


新版人教社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

  9月1日,全市中小學生將走進課堂,開啟新學期的第一課。根據此前教育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從新學期開始,小學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初中起始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編、修訂教材。

  相關負責人透露,從今年開始,人教版語文、歷史、政治教材將進行輪轉換新,新學年先從一年級、七年級進行教材更新,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七年級的語文教材、歷史教材、《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部換新。而後將按年級逐年更換。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今年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從外觀到內容結構上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變大了,新教材改成A4紙張大小的「大本」。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內容上最主要的變化就在於,以往先學拼音的情況將一去不復返,新教材將更關注識字的能力,將先教新生識字再學拼音。此前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目錄順序為「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等,新教材則改為了「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等。

  針對這樣有些「顛覆性」的變化,朝陽區八十中學棗營分校的姜海霞老師表示,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減輕現在孩子的入學壓力。她說:「過去一直沿用著先學拼音後識字的模式,從開學起,學生和老師的壓力都很大,原本一個月要完成的進度,往往都會延後,家長們也非常焦慮,擔心自己的孩子學不好,跟不上。」

  據姜老師介紹,新教材有部分的課文被替換,新增的課文有《秋天到了》《江南》等,同時增加的還有幾首兒童詩。不少語文老師也注意到,新教材更加注重對傳統文化內容的滲透,無論是識字環節或是語文園地欄目,都增加了不少傳統文化素材,「比如有一個故事就是反映孩子和孩子們拿著小人兒書在討論《西遊記》,還有識字環節裡,印出了京劇人物的形象等等,這些細節都在不同程度滲透傳統文化的元素。」

  此外,新教材在識字量的要求上,也發生了改變,總數由原來的400字改為了現在的300字。儘管總量減少了,但要求會寫的漢字量仍保持100字不變。據一年級語文老師透露,原先要求學生們會寫的字,基本都是獨體字,如「大」、「小」,但新教材裡增加了一小部分的雙體字,如「林」、「從」,「無論是識字部分,還是寫字部分,新教材都增加偏旁部首、筆順等提示內容,對於學生們的學習有了更好的輔助。」

相關焦點

  • 1日起北京小學一年級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根據此前教育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從新學期開始,小學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初中起始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編、修訂教材。相關負責人透露,從今年開始,人教版語文、歷史、政治教材將進行輪轉換新,新學年先從一年級、七年級進行教材更新,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七年級的語文教材、歷史教材、《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部換新。
  • 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或用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昨天,不少老師在朋友圈轉發一條消息:《據說這是新一年級的教材,你還不趕快搶先了解!》,這條微信中還有大量新教材的配圖。快報向教育主管部門求證,得到的答覆是:今年9月,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可能會更換教材了。
  •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教材  浙江在線9月2日訊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學生們領到教材,翻開新學期學習的第一頁。  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新舊教材有何變化?新教材有何特色?為此,本報記者特邀剛參加「2016年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回來的黃巖小學語文教研員牟錫釗和有著20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黃巖實驗小學老師鄭菊青,第一時間解讀新學期中新教材新變化。
  • 語文新教材先教識字再教拼音? 老師:很好的嘗試
    浙江在線7月22日訊 昨天,記者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了解到,根據省教育廳安排,今年9月我市初中、小學一年級可能採用語文新教材,但他們還沒收到正式通知。據省內多家媒體報導,新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將先教識字再教拼音。對這一變化,我市各方怎麼看?
  • 長沙中小學生新教材來了 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來了,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8月24日,長沙,今年開始使用的小學一年級新版語文教材(左)與舊版語文教材對比。圖/記者楊旭 華聲在線長沙訊 新生入學,領書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
  • 2016年秋季學生新教材: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來了,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8月24日,長沙,今年開始使用的小學一年級新版語文教材(左)與舊版語文教材對比。圖/記者楊旭   紅網長沙8月25日訊(記者 沈顥)新生入學,領書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
  • 海南小學語文教材大"變臉" 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教材封面。   新版教材目錄。   小學一年級新生,先識字再學拼音!24日記者獲悉,今秋開學,海南省部分市縣小學新生的語文課本大「變臉」,將使用新改版的人教版語文教材!海南省小學語文資深教師說。   識   先識字再學拼音   舊版教材的目錄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而新版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也就是說,在入學教育之後,孩子們上的語文「第一課」,從「a、o、e」變成了「天、地、人」。
  • 先識字後拼音 一年級語文大變臉
    據江淮晨報消息,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8月30日下午,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提前看到「胖了一圈」的語文教材,由以前的「先拼音後識字」變為「先識字後拼音」。
  • 新學期小學一年級換語文課本 先識字再學拼音
    先識「天地人」再學āōē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公園路的溫州書城,一睹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芳容記。這本新書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新版明顯「大」了一號,有A4紙的大小。新書最後的編審結束時間為7月。記者在教材區看到,除了一年級上冊,其餘年級在售的語文課本,仍然是舊版。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教材則減少課文篇目,增加了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份量」。
  • 重慶部分小學今秋開學啟用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語文教材裡增加了一些經典名篇,還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環節  今秋開學,全國將有數百萬小學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昨日,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了市內一些小學老師獲悉,重慶今年大多數小學一年級新生也將使用這套新的語文教材。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到紹興 先學常用字再學拼音
    8月19日,紹興市新華書店到了一批「特殊」的新書——2016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在家長和老師的朋友圈裡熱傳後,這本新教材終於露出真容。拿到這本教材時,許多人都感覺它「長大了」,比舊版教材大了一大圈。除了「大」這個變化外,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大變化。  先學常用字再學「aoe」翻開新課本,第一課的變化就令人吃驚:不是我們記憶中的「aoe」,而換成了「天地人,你我他」。
  • 開學全國統一使用新教材,一年級語文先識字後學拼音,意義何在
    會上,新語文教材的編者首先介紹了語文教材的新變化,又介紹的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以及語文考試的新方向等,其中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變化最大,主要表現在:教材編寫順序,從先認讀拼音改變先識字。加大語文教材的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的滲透。
  • 先學「天地人」 再學「a o e」 語文老師告訴你一年級新教材怎麼學
    翻開小學語文新教材,原本佔據第一課的「a、o、e」被「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取代。9月1日起,進入一年級的孩子們將先認漢字,大約一個多月後再學拼音。而在去年,重慶部分試點學校一年級已開始使用此版國家統編教材。新版教材怎麼學?我們特地採訪了兩名用過一年級新教材的語文老師,請他們談談此版新教材的使用感受及建議。
  • 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原標題:今秋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新教材一年級新生先認字再學拼音 形式上由之前的32K小版變成16K大版
  • 廣東多地語文教材大變臉 小學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
    微信號:sgfm975來源金羊網 羊城晚報小學一年級新生,先識字再學拼音!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再過渡到學拼音。在廣東,包括廣州、粵東等多個地區小學正式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所以今年9月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將率先實踐此項改革。新教材為什麼要這樣變?教材這樣變化到底好不好?
  • 小學教材大變化: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株洲傳媒網9月3日訊(株洲公共頻道記者李敦平 張巍)新學期已經開學了,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學生領到包括語文在內的新課本,有全新的變化。此次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從2018年下學期開始,小學1~3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課程全部使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
  • 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新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四大看點
    部編本新小學語文教材,引起最多議論的莫過於「先學漢字再學拼音」,顛覆 了幾十年來的學習邏輯。
  • 廈門小學初中一年級的課本都「變臉」了 小學生要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右)第一課是識字,原版教材(左)首先教拼音。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記者 郭文娟)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課本都要「變臉」啦!新學期起,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以及初一年級的歷史,都將使用新版教材。其中,「道德與法治」就是以前的思想品德課,又稱政治課。  三個科目中,最受關注的是語文。特別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中的幾大變化,讓人尤為關注。比如,先學識字再學拼音、識字量減少100字、增加書寫提示、更注重閱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