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小學語文教材大"變臉" 先識字再學拼音

2020-12-11 人民網

原標題:今秋海南部分市縣使用新版語文教材 先識字再拼音

  新版教材封面。

  新版教材目錄。

  小學一年級新生,先識字再學拼音!24日記者獲悉,今秋開學,海南省部分市縣小學新生的語文課本大「變臉」,將使用新改版的人教版語文教材!語文第一課不再是拼音「a、o、e」,而是漢字「天、地、人」。除此以外,新教材在學習書寫、閱讀教學等方面都有了調整。

  「先接觸漢字,小朋友在學拼音的過程中會覺得拼音是有用的,學好拼音是為了認識更多的漢字。再者,漢字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但拼音作為一個符號,孩子們在生活中接觸、使用都很少,教學順序換一換,就是把孩子的生活、經歷融入到學習中,更加關注孩子們的需求了。」海南省小學語文資深教師說。

  

  先識字再學拼音

  舊版教材的目錄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而新版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也就是說,在入學教育之後,孩子們上的語文「第一課」,從「a、o、e」變成了「天、地、人」。

  解讀:以往,小學新生在語文課上第一大攔路虎便是拼音,不少家長表示為了讓孩子學好拼音,「貓媽」「羊爸」也不得不變成「虎媽」「狼爸」。而新教材最大的變化,就是先學一部分常用字再學拼音。「新教材一開始就是識字教學(5-6課),然後才學拼音,識字寫字教學更加講究科學性。」海南省小學語文資深教師介紹,先拼音後識字,會讓很多孩子覺得枯燥,學的時候感受不到拼音的用處。如果先接觸漢字,小朋友在學拼音的過程中會覺得拼音是有用的,學好拼音是為了認識更多的漢字。再者,漢字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但拼音作為一個符號,孩子們在生活中接觸、使用都很少,教學順序換一換,就是把孩子的生活、經歷融入到學習中,更加關注孩子們的需求了。

  該教師建議,在使用新版教材時對漢語拼音教學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對漢語拼音的要求不宜過高,這無非就是識字的「拐杖」;另外要重視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小學一年級語文非常重要,也很難教,要重點考慮如何改進低年級語文教學和提高教學效果,並從根本上培養孩子們的讀書興趣與習慣。

  

  識字量減少100個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新版教材比舊版教材減少了100個識字量,從原來的400個減少到了300個。第一單元先學的40個常用字,比舊版的第一單元要少,並且全都是常用字,孩子們在童話書、繪本、動畫片裡都可以看到。同時,新版教材傳遞出一個信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例如剛開始學習的「天、地、人」三個字,也被稱為「三才之道」。

  

  新增板塊:和大人一起讀

  在教材編排方面,新版教材增加了「快樂閱讀吧」、「和大人一起讀」等板塊,把閱讀習慣提升到與識字、寫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解讀:「新教材對閱讀教學實施『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三位一體』的教學結構,區分不同課型。」該教師介紹,新版教材有意識地改變課型混亂的狀況,加大了「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的區分度,改「精讀」為「教讀」,改「略讀」為「自讀」。

  「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讀書興趣,小學高年級教材每個單元幾乎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該教師介紹稱,新教材教學中,老師要研究如何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建議老師們採取1加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的文章,不用講,只要讀。

  家長:親子閱讀時間上恐難保證

  對於新增的「和大人一起讀」欄目,一些受訪學生家長表示,每天親子共讀,對於工作繁忙的家長來說,擠出時間比較有難度。

  解讀:對此,該教師解釋,家長們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大人」兩字包含了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師、爸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可以是鄰居家的小姐姐叔叔阿姨, 「每個人講故事的方式不同,有人精煉,有人口語化,所以不同的人陪伴孩子一起閱讀,更有利於培養孩子不同的語文素養。」

  

  課文新增兒童詩

  據該教師介紹,和舊版相比,新版的人教版語文課文總量減少了,但不等於教學總量減少,而是幾個板塊內容進行了調整,使教學內容更豐富、更有效了。

  據了解,新版教材中,很多經典課文恢復,並增加了部分兒童詩。新版教材保留了《口耳目》、《小小的船》、《四季》、《畫》、《日月明》、《影子》、《比尾巴》、《雪地裡的小畫家》等課文,並新增《秋天到了》、《江南》、《明天要遠足》、《小蝸牛》、《升國旗》等。

  

  增「書寫提示」 練筆順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教材增加了「書寫提示」。講的是筆順規則,包括從上到下、先橫後豎、從左到右等等。

  

  「口語交際」 引導想像

  

  增「書寫提示」 練筆順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教材增加了「書寫提示」。講的是筆順規則,包括從上到下、先橫後豎、從左到右等等。

  

  「口語交際」 引導想像

  此外,新版教材在每一模塊的課文學習後,都有「口語交際」欄目。舊版教材也有口語訓練要求,但不如新版教材目標明確。比如,同樣是遊戲的題材,新版教材第一個口語交際名稱是「我說你做」。課本中圖文並茂地把整個交往過程畫出來,讓學生一起做遊戲,一個人髮指令,其他人做動作並提出要求。

  解讀:「新版語文教材的板塊設置較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綜合性也有所加強。」該教師稱,綜合性學習往往在實際教學中有走過場之嫌,新教材次數有所減少,但中心更加突出,「口語教學表面上較以往教材要少,實際上是分散了。」

  漲見識

  為什麼叫「語文」?

  葉聖陶先生改的名

  要說語文教材,就得先從「語文」這門學科說起。「語文」一詞產生於19世紀末,在解放前已是一個常用詞了,但作為課程名稱的時間較晚。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始於1905年的廢科舉興學堂,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後,開始開辦新學堂。當時的課程以及教材,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只有稱為「中國文學課」一科,傳授的仍是歷代古文。

  五四運動爆發以後,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衝擊,小學於是改設「國語」,教材具有鮮明的口語特點,選用的都是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等。中學仍設國文課,白話文的比重也明顯增加,選用了魯迅、葉聖陶、冰心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

  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葉聖陶、夏丏尊聯名提出了「語文」的概念,並嘗試編寫了新的語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國而被迫終止。

  至南京國民政府時代,要求語文教材必須選取「黨國要人」時文,蔣介石的《新生活運動訓詞》等,遂進入語文教材。

  全國解放後,葉聖陶先生再次提出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改稱「語文」。這一建議被華北政府教育機關採納,隨後推向全國,從此,「語文」成了中小學的一門主課。

(責編:實習生、蔣成柳)

相關焦點

  • 廣東多地語文教材大變臉 小學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
    微信號:sgfm975來源金羊網 羊城晚報小學一年級新生,先識字再學拼音!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再過渡到學拼音。在廣東,包括廣州、粵東等多個地區小學正式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所以今年9月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將率先實踐此項改革。新教材為什麼要這樣變?教材這樣變化到底好不好?
  •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舊教材有何變化?新教材有何特色?為此,本報記者特邀剛參加「2016年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回來的黃巖小學語文教研員牟錫釗和有著20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黃巖實驗小學老師鄭菊青,第一時間解讀新學期中新教材新變化。
  • 廣州小學語文課本大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增加不少兒童詩
    8月22日南都記者了解到,今秋開學,廣東廣州小學新生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繼而再過渡到學拼音。此外,新版教材對識字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識字量由舊版的400個減少到新版的300個,口語交際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 新學期廈門小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 教材「變臉」首次使用「部編本」
    哪些課本要變臉  小學一年級 語文、道德與法治  初中一年級 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
  • 先識字後拼音 一年級語文大變臉
    據江淮晨報消息,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8月30日下午,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提前看到「胖了一圈」的語文教材,由以前的「先拼音後識字」變為「先識字後拼音」。
  • 廈門小學初中一年級的課本都「變臉」了 小學生要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右)第一課是識字,原版教材(左)首先教拼音。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記者 郭文娟)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課本都要「變臉」啦!新學期起,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以及初一年級的歷史,都將使用新版教材。其中,「道德與法治」就是以前的思想品德課,又稱政治課。  三個科目中,最受關注的是語文。特別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中的幾大變化,讓人尤為關注。比如,先學識字再學拼音、識字量減少100字、增加書寫提示、更注重閱讀等。
  • 幼升小:一年級教材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你覺得這樣編排好嗎?
    聽聞部編版一年級教材大變臉,先識字後學拼音,作為教書多年的教師,我頗感興趣的同時也十分疑惑:自教書以來都是先學拼音,後識漢字,部編版教材為何要做這麼大的改動呢?相對於漢字來說,拼音則顯得更為陌生,且抽象性更高,學起來難度更大。部編版教材把識字編排放在拼音學習的前面,關注到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最熟悉的學起,先易後難,放緩坡度,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
  • 幼升小:一年級教材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你覺得這樣編排好嗎?
    聽聞部編版一年級教材大變臉,先識字後學拼音,作為教書多年的教師,我頗感興趣的同時也十分疑惑:自教書以來都是先學拼音,後識漢字,部編版教材為何要做這麼大的改動呢?利用孩子已有的學習經驗,先學簡單的、基本的漢字,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讓他們擁有成就感,更加自信,能夠有效地消除孩子們的害怕甚至是恐懼心理,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一年級新生覺得語文學習挺有意思的,這比什麼都重要。
  • 1日起北京小學一年級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根據此前教育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從新學期開始,小學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初中起始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編、修訂教材。相關負責人透露,從今年開始,人教版語文、歷史、政治教材將進行輪轉換新,新學年先從一年級、七年級進行教材更新,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七年級的語文教材、歷史教材、《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部換新。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變化1先學識字再學拼音打開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首先看到的是「我上學了」的欄目,在「我上學了」之後先編排了一個識字單元,之後才是拼音教學。這是統編《語文》教材的重要變化,即編排順序是先識字再學拼音。這麼多年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為什麼統編《語文》教材要改變慣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陳先雲解釋,語文學習的目的在於學習語言和漢字,而不是拼音。這種變化非常清楚地定位了拼音與識字的關係,即識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
  • 新學期小學一年級換語文課本 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一年級語文教材明顯比舊版三年級語文教材「大」了一號  溫州網訊 溫州的小學生新學期將用上最新版的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文。  先識「天地人」再學āōē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公園路的溫州書城,一睹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芳容記。這本新書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新版明顯「大」了一號,有A4紙的大小。新書最後的編審結束時間為7月。記者在教材區看到,除了一年級上冊,其餘年級在售的語文課本,仍然是舊版。
  • 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新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四大看點
    部編本新小學語文教材,引起最多議論的莫過於「先學漢字再學拼音」,顛覆 了幾十年來的學習邏輯。
  • 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或用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昨天,不少老師在朋友圈轉發一條消息:《據說這是新一年級的教材,你還不趕快搶先了解!》,這條微信中還有大量新教材的配圖。快報向教育主管部門求證,得到的答覆是:今年9月,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可能會更換教材了。
  • 北京小學一年級入學先識字後學拼音
    原標題:「小豆包」入學先識字後學拼音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 張航)今明兩天,北京全市中小學生迎來開學。根據此前教育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從新學期開始,小學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初中起始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 9月1日起京小學一年級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根據此前教育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從新學期開始,小學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初中起始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編、修訂教材。
  • 先學拼音再識字就是個錯誤,家長謹記了
    ——全球讀經教育首倡者  王財貴教授廣東多地語文教材大變臉 小學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8月23日,羊城晚報記者獲悉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再過渡到學拼音。
  • 德州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開學第一課先學「天地人」
    9月1日,新入學的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學習語文課程時,需要先識字,再學拼音。記者從德州市教育局獲悉,今秋開學,德州市小學新生的語文課本大「變臉」,將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
  • 「小豆包」入學先識字後學拼音
    (原標題:「小豆包」入學先識字後學拼音)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
  • 小學先識字再學拼音,新版中小學《語文》教材為啥這麼改?
    變化1 識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 打開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首先看到的是「我上學了」的欄目,在「我上學了」之後先編排了一個識字單元,之後才是拼音教學。
  • 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到紹興 先學常用字再學拼音
    ,紹興市新華書店到了一批「特殊」的新書——2016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在家長和老師的朋友圈裡熱傳後,這本新教材終於露出真容。拿到這本教材時,許多人都感覺它「長大了」,比舊版教材大了一大圈。除了「大」這個變化外,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大變化。  先學常用字再學「aoe」翻開新課本,第一課的變化就令人吃驚:不是我們記憶中的「aoe」,而換成了「天地人,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