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巖:讓課程思政建設在全國高校颳起一股新風

2020-12-25 人民網教育

人民網北京6月11日電(孫競)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要讓課程思政建設在全國高校颳起一股新風,讓所有教師都有感覺、有責任,讓所有學生都有感悟、有收穫,形成「校校有精品、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把「乾巴巴的說教」轉向「熱乎乎的教學」

《綱要》指出,課程思政建設,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必須堅持立德和樹人不可割裂,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

「課程思政是專業課程與弘揚真善美的結合,這個結合要有一個勘探、發掘、冶煉、加工的過程。」吳巖指出,這個過程是一個化學反應,是把「乾巴巴的說教」向「熱乎乎的教學」轉變的過程,是把教師的「我要告訴你」向學生的「我想學什麼」轉變的過程,是讓課程思政有情有義、有溫度、有愛的過程。

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高校教師的80%是專業教師,課程的80%是專業課程,學生學習時間的80%是專業學習。多年的調查表明,80%的大學生認為,對自己成長影響最深的是專業課和專業課教師。「這4個80%是提出課程思政建設這一重大命題的現實依據,其中前三個80%也構成了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抓手。我們就是要緊緊抓住專業課教師『主力軍』、專業課教學『主戰場』、專業課課堂『主渠道』,深入推動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融合。」吳巖說。

把「大水漫灌」變「精準滴灌」

《綱要》立足於教學工作,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做什麼、怎麼做、誰來做」,對地方、高校、院系、教師各個層面,對公共課、專業課、實踐課各類課程,對文理工農醫教藝各個學科專業,提出了非常明確、非常具體的要求。吳巖認為,這些要求把「大水漫灌「變成「精準滴灌」,為高校和教師撥開了認識上的「迷霧」,讓每位老師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幹出自己的「特色」,提高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綱要》指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專業全面推進,要讓每一位教師承擔好育人責任,讓每一門課程發揮好育人作用。這一舉措實現了「三個全覆蓋」,覆蓋了高職、本科、研究生教育各個層次,覆蓋了文理工農醫教藝各個學科專業,覆蓋了2600多所高校、160多萬專職教師和3000多萬在校大學生。

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是「兩味良藥」

在談到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係時,吳巖提出,「兩者就像中醫解決病症問題要綜合施治,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就是高等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兩味良藥,聯合使用效果最佳。」

吳巖認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都是手段,從長期實踐來看,無論哪一個都不能單獨完全解決問題,必須同向同行,雙管齊下,兩手都要硬才能入耳、入腦、入心,才能真正落實將思政工作體系貫通人才培養體系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他同時強調,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在實施路徑、方法手段等方面又有所不同。思政課程以「4+1」課程為主要載體,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主要力量。課程思政以專業課為主要依託,覆蓋到所有院系、所有學科專業和所有教師。這就需要從學科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設、課堂教學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評價激勵機制等各個方面進行整體統籌和系統謀劃,從不同學科專業育人要求、不同類型課程特點進行分類推進,從而構建一整套符合專業育人特點、符合認知科學要求、使思政工作落地見效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責編:孫競、何淼)

推薦閱讀

立足新時代,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必修課」「蠶豆種植、土豆種植、種桑養蠶、小兔養殖、……」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孩子們挽起袖子、走向田間,親身體驗農場勞作,與植物、動物的生命建立起了親密的聯繫。【詳細】

2020年高考延期後有哪些新安排?教育部10問答詳解教育部正式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就高考安排及相關工作回答了記者提問。【詳細】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課程思政要把「乾巴巴的說教」轉向「熱乎乎...
    從編制印發《綱要》、統籌部署,到召開視頻會議、推動落實,凸顯了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重大意義。吳巖表示,「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的目標是什麼?是有信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是信不信!」《綱要》指出,課程思政建設,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必須堅持立德和樹人不可割裂,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吳巖指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是什麼?都是手段。
  • 7大專業課程都有明確目標 教育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日,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讓課程思政成為有情有義、有溫度、有愛的...
    課程思政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問題。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並於6月8日組織召開「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視頻會議」,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幹什麼、怎麼幹、誰來幹」進行全面部署。
  • ——江蘇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匯報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根本形成共識  今年8月,江蘇召開全省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主題就是「聚焦根本任務,強化課程思政」,要求各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作用。
  • 所有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表示。
  • 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新聞—科學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夏文斌發言 12月20日至21日,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在京舉行。在會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髮起成立「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 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30餘所財經類高校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負責人、一線專業教師等100餘人參會。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教師節重要寄語,充滿了對廣大教師的特殊厚愛,體現了對廣大教師的充分肯定,飽含了對廣大教師的殷切希望,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為新時代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指明了方向,是根本遵循。學習領會寄語精神,要深刻把握好三個關鍵詞。一是新肯定。對於廣大教師在抗擊疫情、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學中的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給予了充分肯定。
  • 「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建設」專項培訓圓滿完成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精神,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8月21日下午13時,由「課堂派」主辦的《全國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建設專題講座》在線上如期舉行。此次線上講座是「課堂派」主辦的全國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建設的系列講座之一,講座嘉賓圍繞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幫助一線教師形成更廣闊、更深入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路,協助高校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課程思政建設,讓每一門課程發揮好育人作用,分享了自己的認識體會和學校的貫徹落實情況。 六十餘所高校領導,一線教師近300人參與講座。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創新-千策科技-思政實踐教學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這是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力舉措。《綱要》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重點內容,課程思政建設要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一核心點,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 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若干思考
    「課程思政」的提出和發展脈絡「課程思政」一詞首現於2014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推進教育綜合改革過程中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領域實踐探索的創新。與此同時,課程思政相應制度和工作體系也逐漸建立,其示範輻射效應引起全國許多高校爭相學習借鑑。
  • 打好課程思政建設組合拳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根本形成共識。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十三五」高等教育實現突破性進展
    教育部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持續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西部高校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服務能力、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方面,吳巖指出,「以本為本」深入人心。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會議,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基礎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價值塑造融入專業教育。
  • 聚焦|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了!對外經貿大學舉辦首屆全國...
    他強調,在此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在編制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關鍵時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髮起成立「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組織召開「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就是希望匯聚更多的力量,聚焦課程思政主題,共話立德樹人,為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深厚愛國主義情懷、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財經時代新人攜手同行、共同努力。
  • 千方百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事關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今年5月份,教育部正式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指導性框架。
  • 教育部印發綱要 所有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表示。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本文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之上提出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以求對「課程思政」的建設有所裨益。「課程思政」形成的背景與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指導下,全國各個學校就「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與思考。
  • 「雙一流」高校牽頭!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
    他強調,在此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在編制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關鍵時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髮起成立「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組織召開「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就是希望匯聚更多的力量,聚焦課程思政主題,共話立德樹人,為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深厚愛國主義情懷、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財經時代新人攜手同行、共同努力。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2020要幹好十件大事!
    6月15日,2020年全國高教處長會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會議召開。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出席會議並作以《謀大局 應變局 開新局——落實落實再落實 提高提高再提高》為主題的主旨報告。  吳巖介紹,2019年,全國高等教育戰線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精神,大力推進新農科、新文科、新工科、新醫科「四新」建設以及「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一流專業「雙萬計劃」、「網際網路
  • 珠海一高校入選《人民德育》「三全育人」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建設示範校
    8月11日至12日,全國第二屆人工智慧「職教百強」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會上舉行了《人民德育》「三全育人」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建設示範院校啟動工作和授牌儀式。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下簡稱「廣科院」)與武漢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10所高校入選示範院校。
  •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在京成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在京舉行。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30餘所財經類高校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負責人、一線專業教師等100餘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