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句話好像是許多二胎家庭的真實寫照。我的不少朋友告訴我,自己再怎麼精打細算地做好時間管理,好像都挪不出時間顧及老二的學習。
但作為一個倔強的老母親,我並不甘心接受學習上抓大(娃)放小(娃)這件事,因此也做了一些努力。以下,是本人的一點體會,希望屏幕前的您讀完,有所啟發。
01
首先這是個心態管理,需要明確兩點
a. 先得建立你不管、沒人管的緊迫感。
對於很多二胎媽媽來說,雞娃的技能是過關的(畢竟帶過老大),所謂無暇顧及老二的學習,多半就是覺得老二的學習重要程度似乎不如老大;或者心存僥倖,把老大搞好了,就會起到榜樣作用。
說句實話,我已經把胖寶帶成了學習習慣非常好的哥哥,但他的弟弟根本無心與其看齊。所以,不要指望家裡的老大能帶好隊伍。
另外,也別太指望隊友會主動想到去管老二的學習。此處可省略500字吐槽,總之,如果你沒有建立你不管、沒人管老二的這種緊迫感和決心,那麼老二真的可能長期處於放羊狀態。
b. 放低對老大的期待(更是放下自己的執念)。
每個人的時間終究有限,當我們挪出一部分時間、精力給老二的時候,同樣也意味著我們可以適當放低對老大的期待——他在某一階段的學習效率可能會降低,但多出的留白時間可能也會讓他習慣獨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事情。總之,他的進步斜率大概率會緩和,但不必苛責自己或者孩子,因為這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02
其次這一個時間管理,同樣有三個建議
a. 倆娃的學習一起抓,靠一個人是很難的,必須發動隊友(而不是老人),所以,用好隊友的時間,是我的第一個建議。
雞娃是一件漫長且難以見效的時候,如果一個媽媽全都自己來,我覺得需要擁有強大的內心。人到中年,人會疲憊、會沒有耐心,此時若沒有隊友的參與,個人覺得媽媽的犧牲感會非常強,並不利於家庭和睦(這是老人幫忙無法取代的)。
當然,有的家庭中,也許爸爸承擔了更多養家的任務,因此工作壓力更大。那麼,在分工中可以相應地做一些調整。以我家為例,比如弟弟更為調皮、不服管教,那麼我常常分給爸爸的工作是陪哥哥學習。相比弟弟幾乎時時刻刻需要和媽媽互動的狀態,哥哥可以獨立看書、做題目,只有不懂、不明白的內容需要爸爸解答。這樣,陪讀的爸爸還能同時加一會班。
b. 有些事情就得外包。此處的外包,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
比如,家務,你可以外包給鐘點工阿姨。以我家為例,阿姨每天要花四個小時幫助我們做晚飯、洗碗、打掃衛生和處理各種家務,而我就能騰出手來做別的事情。
又比如,胖寶有固定的數學培訓班。是我和孩子爸爸不懂嗎?當然不至於,隨便拿起一本數學輔導書,要給孩子講講題目還沒什麼問題。但是,梳理知識點、總結歸納例題、把要點講清楚講生動,就不那麼容易了。因此,把從0-1攝取知識點的這個任務外包給老師、自己承擔缺漏補差、興趣拓展的工作,相當於問別人「要」了時間。
再比如,認真、長期、相對集中地用好網課。很多人對網課的第一需求是薅羊毛,在比價中樂此不疲。但我的想法是,家長和孩子的時間都很珍貴、甚至比錢還要珍貴。不唯價格論、以品質論,選出靠譜的網課,系統地吸收其內容(好的網課都有相對完善的體系),同樣也是把自己的陪讀工作部分外包,幫助我們提高效率。
甚至睡前故事這個環節,都可以考慮外包。兄弟倆曾一度為了媽媽臨睡前陪誰而爭執。但其實無論凱叔、喜馬拉雅都有非常有趣的音頻課,可以作為孩子的睡前故事。比如胖寶最近的新寵,是這套國家地理新出的音視頻課程(戳這裡)。
當然,外包會帶來額外的費用花銷,但是我們應對明確,我們的第一任務是做成這些事,而不是以不做為代價實現省錢。
第三,少泡群,碎片的時間積累起來也驚人。
這一點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微信群很像我們當年的BBS,大家七嘴八舌,發散性很強,泡在群裡總想插話點評,就意味著要不定期爬樓,幾乎就是專注工作的反義詞。一旦有意識地屏蔽了很多活躍的群,你會發現自己遠離了七嘴八舌的討論,時間不再被分割得支離破碎。關鍵,就算不泡群,你會發現自己並沒有錯過什麼重要的信息。
我把家人群和工作群之外的所有群都開啟「消息免打擾」功能,然後給自己定了兩個原則:1. 上班時間儘量不開微信的PC同步;2. 每天單個群的停留時間儘量控制在5分鐘以內。自此,我至少覺得自己每天多了1個小時。
03
另外,談談實踐操作中的一些技巧
a. 夫妻雙方可對工種分工,分別做流水線的熟練工。比如,在我們家,但凡涉及英語拼讀(phonics)、閱讀寫作技巧輔導的工作,都是我來承擔的;而哥哥大多數的數學題,則由爸爸負責講解。這是基於熟練程度的分工,越熟練、效率越高,以此緩解時間的稀缺。
b. 非常建議二胎家庭為每一個孩子都留出獨立,專屬於他的學習空間。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這個學習空間會給他提供一種儀式感,提醒他進入狀態。當然,如果條件允許,這兩個學習空間最好保持一定的物理距離,避免幹擾。
c. 每個孩子的稟賦、天性都不一樣,看著孩子、因材施教會更有成就感(成就感絕對是支持二胎家庭長期學習的重要動力)。比我們家為例,弟弟的英語能力遠遜於同期的哥哥,但識字敏感度又明顯強於同期哥哥。那麼,不必用哥哥在英語能力上的標準要求弟弟,短板不太差、長處更放大,這條漫長的旅途才會有多一點樂趣。
d. 雞娃這件事,不用求一口氣吃成一個大胖子,細水長流比啥都強。一般我會把想做的事情細化到每天(每個晚上),說做也就做了。以弟弟這三個月來的中文學習為例,一旦習慣了,就真的納入了生活(黃色為當天有進行學習)。
e. 最後,盤一盤我覺得近階段陪弟弟讀書比較好用的教材。數學我們主要跟著《摩比愛數學》在做,有貼紙,大彩圖,孩子覺得很好玩(JD上的第三方買家比JD自營和噹噹自營都便宜);語文跟著一畝寶盒在學;英語主要看繪本,同時也會跟著喜馬拉雅的牛津樹課程學(目前L2,)。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最後,希望更多的二胎家庭可以留給老二一樣多的時間、耐心,讓兩個孩子齊頭並進。
和胖寶媽一起升級打怪
金融女民工,家有二男寶
自雞與雞娃,一直都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