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同學在大學期間拿過獎學金?站出來走兩步!反正我這個學渣沒拿過。
說實話,挺羨慕那些拿過獎學金的同學,畢竟是一份榮耀,也代表了學校對自己品學兼優的認可,還能減輕家裡的負擔,一舉多得,拿過獎學金的同學在我心中也一直是高大上的存在。
榮耀歸榮耀,但是看了金額,再對比現在的物價,我覺得也「不過如此」。
以我的母校為例,18年的研究生獎學金,三等獎也不過3000元,而助學金也不過2500元。
有人說我是檸檬心理,要知道國家獎學金的標準也就是這樣:博士3萬元每年,碩士2萬元每年,本科8000元每年。
要知道,要拿上國家獎學金,那絕對是難上加難,各種評選條件也很繁瑣,而且獲得獎學金的比例僅僅佔到學生總數的千分之二。
反正我都畢業好多年了,這輩子是沒希望拿到學校獎學金了,只能希望單位多給評幾個先進,多寫幾個專利和工法,這獎金也比這些獎學金來得容易得多,而且金額還不少。
沒希望歸沒希望,那些在學校苦苦「掙扎」爭取獎學金的學弟學妹們,如果看到外籍留學生的獎金,當作何感想?
現在的高校,外籍留學生是越來越多了,很多高校美其名曰「吸引」留學生,所以一般會開出豐厚的條件,導致現在各類院校留學生扎堆。
那當然了,要是我我也願意,畢竟過來了就顯得「高人一等」,不僅在生活上照顧有加(單獨宿舍帶獨衛,甚至還有女學生陪讀),而且獎學金也十分豐厚(獲取條件還簡單)。
我們來看看江蘇省公布的「茉莉花獎學金」升級版,看了這些金額,我還是發覺我眼光太短淺了。
「茉莉花獎學金」,是「留學江蘇」優秀人才遴選計劃的一部分,該獎學金已經設立多年,此次是再度「升級」的版本。
看了這些金額,我真的有點不淡定了。
裡面最低的專科生,都有38000元每年,而博士獎學金直逼10萬。再對比我們的國家獎學金,最優秀的博士也不過才3萬元每年,這實在讓我有些啞口無言。
而更誇張的是,該獎學金的資助比例,是國家獎學金的十倍還多,而且獎學金的標準是參照中國留學獎學金標準執行,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江蘇省,其他省份也是如此。
我說句公道話,為了吸引國外「人才」來我國留學,適當的開出一點比國內優厚的條件,我們也可以理解,但是這差距大的也有點離譜了吧,「超國民待遇」被詬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所謂的教育公平在哪裡呢?
查查網上的一些新聞,什麼給留學生安排豪華公寓,安排學妹陪讀,送快遞上門等等,我真的很難做到「心如止水」,滿清應該早就滅亡了吧?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吸引國外自費留學生,本身也是一項巨大的財政收入,比如我們的留學生每年給美國和英國貢獻的就不少,特別是那些從小就去英國讀書的孩子,讓英國人樂開了花。
但是畢竟國情不同,這些年關於低素質留學生的新聞並不少見,一面想著他們來國內消費,一面又想著給他們送錢,這到底是鬧哪一出?
什麼時候能做到,各項條件跟國內的學子差不多,還能吸引外籍留學生來就讀,那估計就靠提升高校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了吧,而不是單純的靠獎學金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