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縣委辦駐張塝鎮方嘴村第一書記田蜜:啃下硬骨頭 心頭「甜如蜜」

2020-12-19 荊楚網

蘄春縣委辦駐張塝鎮方嘴村第一書記田蜜(左)和脫貧戶方國清在交流中。(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陳鈺、何小紅、汪鈺)12月9日,在蘄春縣張塝鎮方嘴村六組,駐村第一書記田蜜走訪到脫貧群眾方國清家時,他正忙著拾掇屋子,如數家珍地道來:「安裝了全新的門窗戶扇,外牆也粉刷了,屋頂還蓋上了鋼構瓦,裡裡外外氣象一新,就盼著能早點娶個媳婦了!」

張塝鎮方嘴村是蘄春縣5個省級重點攻堅村之一。7戶21人,在半年的時間裡能夠如期脫貧,來自駐村第一書記田蜜沉下心的務實幫扶。

2020年4月20日,田蜜主動請纓前往該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臨行前,領導寄予厚望:「受疫情防控和防汛搶險雙重影響,困難群眾增收較往年困難,但『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要求不能變,你務必要協助村「兩委」想盡千方百計,幫助餘下的這7戶21人順利脫貧!」

攻堅需「啃硬骨頭」。田蜜深知,經過全縣上下近5年的共同努力,絕大多數貧困戶都能在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下實現脫貧,尚不能脫貧的「老弱病殘」是最難啃的骨頭,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在急難險重面前唯有勇往直前,「這7戶不脫貧,我絕不離開方嘴村!」

到村以後,他始終堅持「五天四夜」駐村,第一時間對7戶未脫貧戶進行上門走訪,摸清底情:7戶中有6戶家裡有重症病人,其中4戶有家庭成員生活不能自理,2戶有家庭成員患精神病,1戶已年過70歲,基本喪失勞動能力,自身發展生產能力十分有限。

在7戶貧困戶中,情況最為特殊的數方國清。今年56歲的他,少年時就患有輕度精神病,受制於家庭條件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療,以致終生未婚,雖然四肢健全,但因精神不正常,做事集中不了注意力,打工沒人要,在家種田、拾荒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家庭幾乎沒有固定收入。加上父母均已80多歲,弟弟也有兩個孩子,也沒有能力再資助他。

讓田蜜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方國清住的一棟一列兩層的紅磚房沒安門窗,室內地面沒打地坪,屋頂瓦片因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外牆沒涮水泥,一二樓之間也沒有樓梯,住房安全存在嚴重隱患。

方國清本人初中肄業,自尊心較強,在他看來自己有手有腳,能夠自食其力,將他納入貧困戶是無異於人格羞辱,因此堅決拒絕任何資助。過年過節時,村幹方福生、宋金等人給他送食品、衣物,他堅決丟在門外;村裡想給他申請低保和危房改造項目,他堅決不提供戶口本、身份證,鎮、村幹部無可奈何。方國清曾辛苦養了一頭豬,長到400多斤時,村組幹部好心給他聯繫買家,他卻說「我不食嗟來之食」,結果豬患病死亡,他又痛心疾首。

越是難啃的骨頭,越要迎難而上。田蜜決定將方國清作為工作的突破口,在方國清的動員下,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員7人全員上陣,齊心協力破解方國清脫貧難題。

鑑於他自身沒有發展能力,田蜜就借上門宣講人口普查契機,將他的戶口本、身份證拿到手,替他辦齊了相關資料,順利幫他申請到了低保金和危房改造項目。

錢的問題解決了,但更棘手的問題還在後頭。裝修師傅上門施工時又卡了殼,方國清堵在門口,堅決不讓人進門,最後裝修師傅也不願意到他家幹活。

為了說服方國清,田蜜就便天天上門做他的思想工作,漸漸地發現他雖然精神不太正常,但是卻喜歡讀書,文化知識水平甚至高於一般群眾,對國家的政策也能說出一二。於是當即改變策略,每次上門都帶著幾分最新的黨報黨刊,和他聊時政新聞、文史知識。

慢慢地,他喜歡和這個「文化人」聊天,在田蜜入戶第12天,方國清同意接受低保金,同意安裝門窗、樓梯和屋頂鋼構瓦。工程結束時,方國清的老父母激動地留下眼淚,邊牽扯兒子的衣角邊交代:「你今生今世都不要忘記這幾個好幹部,他們的良心太好了!」

勤走訪、想對策、謀產業,想貧困戶之所想、急貧困戶之所急、解貧困戶之所困。對於其他的6戶貧困戶,田蜜協助村「兩委」有針對性地採取了幫扶措施:對於符合低保條件的方躍雲、方漢雄、黃治榮、曾月花等4戶,均按政策給他們申請了低保;對尚有勞動能力的方愛民、田祥炳等2戶群眾,幫扶他們通過「點對點」包車外出務工。

扶上馬,送一程。田蜜鼓勵貧困戶通過自身努力來改變生活面貌。方躍雲一度中風,就鼓勵他每天騎自行車鍛鍊,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他身體狀況明顯改善,生活已經能夠基本自理,如今他在村口操起了炸油條老手藝,每天能收入50多元。曾月花的孫女張丹去年大學畢業,一直沒找到理想工作,田蜜就積極幫她在網上搜集就業信息,指導她參加事業單位招考,如今她已在武漢一家醫院當起了護士;曾月花的孫子張智在讀高三,田蜜就借探望之機當面鼓勵他認真學習,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今年他以651分的高分考入了武漢大學,一家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10月30日,縣扶貧辦組織對剩餘貧困人口進行脫貧驗收,方嘴村7戶21人已經全部達到脫貧標準,順利脫貧。田蜜會同村「兩委」成功爭取到新型村集體經濟項目和扶貧補短板資金,村集體已建起250畝的油茶基地,在柳林圍農田大畈上興修起了3米寬、2公裡長的「產業路」。

田蜜在扶貧日記中如是寫道:看到7戶群眾心悅誠服地申請脫貧時,一種成就感就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要真正做好扶貧工作,不是給貧困戶送點實惠、爭點政策就可以,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做群眾的知心人,幫助他們走上幸福小康路。

相關焦點

  • 縣委書記劉浩要求:用硬措施  啃硬骨頭集中清收農商銀行不良貸款
    縣委書記劉浩,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辦主任張峰,副縣長李明星出席會議。【解說】:劉浩指出,開展集中清收不良貸款專項行動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省市深化金融改革部署要求的具體行動,是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的現實需要,也是優化全縣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
  • 建國後中共蘄春縣委主要領導名錄(截止201612)
    中共蘄春縣委主要領導(1949.5—
  • 艾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在蘄春舉辦
    艾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在蘄春舉辦 2017-06-0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蘄春地處湖北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遊北岸,是明代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故鄉,是艾草的重要產地。黃岡市委常委、蘄春縣委書記趙少蓮表示,該縣把蘄艾產業發展作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引爆點,2016年艾行業年產值達20億元人民幣,已成為蘄春的支柱產業。
  • 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啃下「硬骨頭」決勝攻堅戰
    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啃下「硬骨頭」決勝攻堅戰 2020-04-26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寧盡銳出戰啃"硬骨頭":脫深度貧困 攻堅中之堅
    脫深度貧困 攻堅中之堅——南寧市盡銳出戰啃「硬骨頭」觀察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文彩雲系列創新舉措取得明顯成就:推動各方精銳力量、優質資源向脫貧攻堅一線集聚,與貧困地區、脫貧對象實現精準對接,啃下了一塊塊「硬骨頭」。僅2016-2017年,減少貧困人口19.8364萬人,205個貧困村和邕寧區實現摘帽,全市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9.33%下降至2017年底的5.02%。
  • 啃下「硬骨頭」後, 17名專案組成員受市紀委書記邀請登臺
    今年7月,在「302」專案結案掃尾工作專題會議上,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張建平傳達了省紀委常委會關於周國利嚴重違紀案的處理決定,傳達了傅奎書記的重要指示,對「302」專案組湘潭全體辦案人員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 。   「302」專案是湘潭市監委成立以來立案調查的職務犯罪第一案,也是湘潭市監委採取留置措施的第一案。整個專案工作,湘潭選派40多人深度參與。
  • 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在鄭州舉行
    11月22日下午,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河南電影局局長曾德亞,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鄭志宏等出席首映式。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首映式並講話。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 念好「三字訣」 啃下「硬骨頭」
    念好「三字訣」 啃下「硬骨頭」 ——湘潭縣中路鋪鎮實現從重點管理鄉鎮到「三無」鄉鎮的華麗轉變該鎮的主要做法是: 落實一個「責」字,充分壓實信訪工作主體責任 扛牢第一責任。鎮黨委書記帶頭落實坐班接訪、包案下訪等信訪制度,熟悉掌握重點信訪事項的來龍去脈。 壓實村級責任。工作中注重發揮村幹部熟悉村情民情、善於運用道德約束的優勢,推動問題有效解決。
  • 這就是山東丨南陽第一書記把實事辦到村民心坎裡
    焦小亞自2019年4月份從濟南來到東姚村,便開啟了為期兩年的駐村工作。他一心撲在幫扶工作上,從群眾最期盼的事入手,努力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成為東姚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半年修出一條路,路通了村民的心也順了  一本記錄本、一支筆,焦小亞進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上門「家訪」。
  • 李朝富:兩次駐村兩次駐村一種深情
    43歲的李朝富是玉屏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幹部。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玉屏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2017年,李朝富被派駐到朱家場鎮甘龍村任工作隊副隊長,成為玉屏第二批駐村幹部隊伍中的一員,任期兩年。  2019年6月,任期屆滿,李朝富卻主動向領導申請,到縣委宣傳部包保的安坪村繼續駐村。
  • 大幹快幹、硬帳硬結,必須啃下最後「硬骨頭」
    大幹快幹、硬帳硬結,必須啃下最後「硬骨頭」——
  • 蘄春張塝中心幼兒園獲全市幼兒園「社會領域」優質課一等獎
    由蘄春張塝鎮中心幼兒園張帆老師執教的大班社會活動《我愛小米粒》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蘄春張塝鎮中心幼兒園在本次市級活動中取得的優異成績,是園領導的重視、教師的敬業、同伴老師的協作凝聚而成,既促進了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規範化,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 【法治嘉祥】駐村第一書記 | 縣司法局駐村第一書記為「軟弱渙散村...
    嘉祥縣司法局嘉祥司法所所長王寧同志,2019年7月份掛職金屯鎮王屯村第一書記,開始兩年的駐村幫扶工作。王寧同志針對每個人存在的不同問題結合王屯村的實際工作情況,挨個進行談心談話,做為派駐的第一書記有信心,大傢伙也一定要有信心在我們共同努力下讓王屯村重新成為金屯鎮各村的領頭羊。經過多次座談,王屯村兩委幹部統一思想,堅決要把各項工作成績提上去。
  • 博愛縣委書記亮相一畝田為當地蔬菜代言
    博愛縣委書記亮相一畝田為當地蔬菜代言 2017-11-30 1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官志雄   中新網11月30日電 「我是博愛縣委書記張建
  • 扶貧駐村第一書記王海淼:一幕幕場景,都是難忘的歲月
    本刊訊(通訊員/正義 編輯/王建峰)王海淼,唐河縣教體局宣傳輿論辦公室副主任,2017年11月,派駐大河屯鎮秦崗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該村原貧困戶59戶107人,已脫貧41戶83人,未脫貧18戶27人。王海淼告訴記者,今年該村在產業扶貧和享受各類扶貧補貼政策下,堅決實現全部脫貧目標。
  • 海南樂東縣如何扭轉幹群衝突關係:面臨人身威脅仍啃硬骨頭
    縣委書記這個「官」,林北川從一開始就當得「不太平」。電廠落地、徵地拆遷、環境整治、殯葬改革、關停鉬礦……件件急事、險事、難事,不管是上面部署的、以前遺留的,還是自己主動攬下的,他都迎難而上、敢於碰硬。初抵樂東,電廠項目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仍在發酵。
  • 「精準扶貧」的「頭雁效應」——林口縣委選派第一書記打好扶貧...
    截至2015年年底,全縣的33名第一書記共為所在村完成巷路鋪設120餘公裡,協調縣直共建單位籌措資金、財物累計達630萬元。 雙重保障,保證工作紮實 「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舉過頭頂。」古城鎮四間房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鄭春濤的駐村日記第一頁如是寫道。
  • 古田縣駐村第一書記抗疫側記
    福建駐友 方針政策的宣傳者 黨群關係的聯絡者 整村推進的踐行者 鄉村振興的推動者 導語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寧德市古田縣112名駐村第一書記認真貫徹落實縣委部署要求
  • 深井解了千年渴 啃下最後硬骨頭——湖北省保康縣破解喀斯特地貌...
    自2017年以來,保康縣委、政府在決戰整縣脫貧摘帽的最後關頭,向最後一塊硬骨頭髮起攻擊,投資1.7億元,一舉破解喀斯特地貌吃水難世界性難題,探索成功引水、蓄水、管水、用水一整套科學機制的「趙家山模式」,並迅速在全縣33個喀斯特地貌村複製,徹底解決了8.3萬名貧困群眾的飲水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