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樂東縣如何扭轉幹群衝突關係:面臨人身威脅仍啃硬骨頭

2020-12-23 澎湃新聞

人民日報10月9日消息,7月9日,海南省委召開踐行「三嚴三實」真抓實幹促發展現場會,地點不在海口,在樂東。

一個高規格的全省現場會,選在了樂東開,是對這個邊海小城「後進」變「先進」的最好肯定。

僅僅三年,樂東大變。乾淨、安全、活力、和諧,樂東人現在出門,頭昂得高高的。

樂東之變,從何而來?樂東經驗,能否複製?

解開變化背後蘊藏的神奇密碼,唯有走進樂東,去看,去聽,去感悟……

垂範

千難萬難,領導帶頭就不難

「給錢給物給項目,不如配個好書記。」

「老大難,老大難,配準老大就不難。」

行走樂東,幹部群眾口中經常冒出這樣的話,聽得出,一個縣委書記對班子、幹部乃至全縣發展的影響之深。

臨危選將不容易。

2012年6月,面對電廠工程落地困局,調整樂東領導班子,成為海南省委的當務之急。

55歲、正廳級、政協主席,一般人眼裡,林北川該「享清福」了。孰料,省委一紙調令,老驥重上「沙場」。

縣委書記這個「官」,林北川從一開始就當得「不太平」。電廠落地、徵地拆遷、環境整治、殯葬改革、關停鉬礦……件件急事、險事、難事,不管是上面部署的、以前遺留的,還是自己主動攬下的,他都迎難而上、敢於碰硬。

初抵樂東,電廠項目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仍在發酵。

林北川不是呆在辦公室看報告、批文件,不是坐在會議室聽匯報、發指令,

報到第一天就僱了輛三輪車「微服私訪」,第一個跑到暴力抗拒的「釘子戶」家裡做工作,以行動發出強烈的務實信號。

很快,樂東人就發現,這個新任縣委書記與眾不同,到哪兒都帶著三件寶:一頂草帽、一個長把手電筒、一本民情筆記本。

腳走出骨刺,臉曬傷過敏,林北川像年輕人一樣玩命。許多人感嘆,別人是「59歲現象」,北川是「59歲衝鋒」。

林北川愛下基層,90%的時間駐守基層,而且調研、開會時有個習慣:不設主席臺,與幹部群眾平坐,「要讓群眾『信服』,而不是『壓服』。」

凌晨四五點檢查衛生,3個春節都留守縣裡,80%的縣委常委會開在一線……幹大事不惜命、幹小事不惜力,三年來,林北川的工位在基層,身心在基層,情懷在基層。

以上率下,行勝於言。「不論是班長的權威,還是兄長的感染,林北川書記為樂東這麼搏命幹活,咱還有啥理由不跟著學、一起幹?」樂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吳淑天的心聲,亦是樂東幹部的共識。

變化悄然發生。在林北川的垂範帶動下,親民近民意識、衝鋒在前氣質、抓鐵有痕力度……樂東幹部作風裡長期欠缺的「鈣質」,在潛移默化中漸漸生長。

千難萬難,領導帶頭就不難。「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是標杆、是引擎。」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說,選好配強一把手,發揮一把手的「關鍵作用」,可以帶出一個好班子、一支好隊伍、一種好風氣。

整風

改作風是把「金鑰匙」

走不進群眾家門,做不通思想工作,贏不了群眾信任……一些幹部作風不良、行為不端,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甚至與民爭利,是樂東多年社會矛盾和問題的主要根源。

幹部的作風不改,何談改變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改作風,成為樂東解決難題、推動工作的一把「金鑰匙」。

「縣領導掛帥、機關幹部駐點、鎮幹部配合、村幹部參與」,這四句話如今在樂東幹部中耳熟能詳。這個「四級聯動」機制,要義在於推動幹部下基層,讓作風在一線轉變、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推進,讓群眾在一線看到黨、看到政府、看到幹部。村民們不久就發現,以前經常不見人影的村幹部戴著草帽衝上來了;往常習慣站在一邊當「指揮官」的鄉鎮幹部不再吆五喝六,炎炎烈日下大家一道揮汗如雨。

在樂東的幹部中,兩件事震動極大:一是長期在一線工作、業績突出的縣交警大隊教導員孫建華,被提拔到縣扶貧辦做了「一把手」;另一件,兩任志仲鎮黨委書記因環境衛生整治不力,一個月內連著被「摘帽」。

賞罰分明——鮮明的用人導向倒逼幹部改作風!樂東縣委對在推進電廠項目落地、村級組織換屆、徵地拆遷和殯葬改革等「硬仗」中表現突出的38名幹部予以提拔重用,佔三年來提拔幹部總數的82.2%。與之相應,2014年以來,全縣立案懲處「庸懶散奢貪」、不作為不擔事的黨員幹部73人,給予黨政紀處分58人。

抓作風,抓出了幹部的精神狀態,也抓出了幹部的執行力。如今在樂東,幹部把下基層當作一種信任、一種榮譽,爭著幹、比著幹。林北川一直有個願望:開一場幹部表彰會,好好表揚一下苦幹實幹的優秀基層幹部,但卻自認「食言」,「一方面,一『仗』接一『仗』地打,顧不上;更『麻煩』的是,摸排下來,優秀的人太多,怎麼表彰?」

好的幹部作風是最寶貴的生產力。幹部用行動示範群眾,以表率潤澤人心,用黨風政風引領民風,幹群合力創造了樂東速度、樂東奇蹟,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由此也給樂東發展積蓄了強大的後勁——樂東近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已由全省末位躋身前列。

三年巨大反差,透出強烈信號:樂東之變,變在民心;民心之變,變在幹部;幹部之變,變在作風;作風之變,帶來千變萬化……

強基

有錢有人有規矩,真心真意民心順

樂東曾經的「亂」,雖表現各異,但都與基層組織渙散軟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常因鬧事受阻,甚至有的通過各種不法手段當上村幹部,不擔事、不作為、亂作為。

「一個村,如果村『兩委』癱了,肯定亂。」身為組織部長,吳淑天深有體會。

抓基層、打基礎,三年來,樂東縣委全力夯築基層基礎,打出了一套固本強基的「組合拳」。

第一拳——換。利用2013年村「兩委」換屆時機,縣委提前9個月派出上百人的「連心橋」工作隊進村入戶,摸情況、做工作,順利實現村級組織「大換血」,1/3的村支書、1/2的村委會主任、1/5的村幹部換了新人,把一些年富力強、跟黨一條心、願為群眾謀利益的人充實到幹部當中去,而那些民意反映欺壓百姓、與民爭利的村幹部,一個不留、一個不要。

第二拳——帶。基層組織並非一「換」了之,換屆後,樂東第一時間開辦50餘期各類培訓班,提升村幹部的幹事能力。縣鎮領導幹部更長期駐村,與村幹部一起面對困難,一起解決問題。這對村幹部既是激勵,又是鞭策。

第三拳——保。抓基層黨建,樂東捨得下血本。財力雖窮,但樂東勒緊「褲腰帶」,2013年壓縮機關單位行政經費30%,調出近1600萬元投入鎮村;2014年起,更將鎮工作經費從每年10萬—20萬元提至250萬—350萬元,漲了一二十倍;村一級從2000—5000元提到20萬—40萬元,漲了100倍,樂東一下子成了全省鎮村經費最多的地方。有人質疑:要花錢的地方多得是,為什麼要花在這「投石不見響」的地方?「基層組織有實力,黨員就有定力,群眾就有依靠,花再多錢也是用得其所。」林北川語氣堅定。

第四拳——管。把錢花好、把人用好、把事辦好,離不開建章立制。為了規範基層權力運行,樂東在民主議事、土地承包、財務公開、村務監督等方面及時出臺一系列制度,發布「小微權力清單」。

……

現在,樂東的每件大事,都不是單靠幾個縣領導去做,而是鎮村黨組織、村幹部、黨員群眾一起幹,上下齊聯動、合力一股繩。

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基石,是黨聯繫服務群眾的第一線。樂東之變再次證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必須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持基層,推動資源下沉,不斷強化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海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秀領說。

擔當

用真心真情真利益贏得民心

民生欠帳多,許多事關群眾根本利益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問題拖得越久,矛盾越複雜,民怨越大。三年前樂東的群體性事件,就是群眾不滿情緒的集中爆發。

眼下走進樂東,除了乾淨整潔的環境,似乎看不見多少高樓大廈,聞不到濃厚的商業氣息。但了解內情的人卻深知,樂東的決策者們魄力非凡,敢將有限的財力大量投進民生這個「無底洞」。

數據最有說服力。三年來,樂東投入民生資金73億元,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的77%,解決沿海1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修154公裡的村道,整治7500多畝田洋,完成2700套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竣工4572套保障性住房,擠出1億多元對3個溼地公園進行保護性建設,籌資6億元開建新黃流中學重鑄輝煌,建起一批便民服務點……

利國鎮樂羅便民服務代辦點工作人員黃紅軍算了一筆帳,自2014年掛牌以來,這個代辦點已受理3400多項事項,「相當於讓群眾少跑1.3萬公裡,節約群眾交通等費用17萬多元。」

黃流商貿城棚戶區改造,最能考驗縣委定力、幹部功力。由於各種矛盾和利益糾結,改造拆遷難度極大,有人斷言,「黃流市場若能搬,世上萬事都不難」。結果,僅用35天棚戶區就實現了和諧拆遷,拆除商住戶2149戶,房屋面積8萬多平方米,沒有強拆一戶,拆遷商戶普遍稱讚。35天,看似輕巧,背後卻是幾百名幹部兩年多的艱辛付出,「踏破鞋底、磨破嘴皮」,終感化群眾、換來支持。

無獨有偶。

樂東縣城原有5條路早已規劃,因種種原因,最短7年、最長13年,拆不動、打不通。2014年,樂東縣委迎難而上,再啃「硬骨頭」。走群眾路線、做思想工作,5條路從拆遷、建設到投入使用,僅用21天。

類似的「奇蹟」,在樂東一再出現。在羅保銘看來,秘訣在於,「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裡,把實實在在的當下利益給了群眾,把發展的長遠利益向群眾說明白,群眾才相信黨、相信幹部,只要黨和政府有號召,群眾就有行動,需要拆屋就拆屋,需要砍樹就砍樹,即便犧牲個人利益,也在所不惜」。

不單念及當下,更顧及長遠。面向未來,樂東還以「壯士斷腕」氣魄,犧牲短期利益,敢於擔當、敢於作為,打造長遠發展的「金山銀山」。

儘管缺錢,地也好賣,但樂東惜地如命。三年間,樂東只賣了5塊地,其中3塊還是用於民生;費盡千辛萬苦遷墳11.2萬座,為樂東發展騰出了78.4平方公裡的黃金岸線土地;

頂著巨額賠償、面臨人身威脅和有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風險,果斷關停高產值但也高汙染的鉬礦廠

……類似這些打基礎、利長遠、擔風險、啃「硬骨頭」的事,樂東的幹部做了很多很多。

從衝突對立到親如一家,樂東黨群幹群關係改善的背後,是黨員幹部在群眾工作中展現了真心真情,是群眾對自身真實利益的正確認知。樂東之變猶如一面鏡子頻頻折射:只有真心真情真利益,才能贏得百姓的真支持,才有實際工作中幹群連心、合力攻堅的和諧局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展望2020:中國脫貧攻堅如何啃下「硬骨頭」?
    (經濟觀察)展望2020:中國脫貧攻堅如何啃下「硬骨頭」?  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 題:展望2020:中國脫貧攻堅如何啃下「硬骨頭」?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最後關頭,啃下深度貧困地區這塊「硬骨頭」,防止脫貧人口返貧,成為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必須攻克的最後堡壘。
  • 海南樂東:「班長」如何帶領幹部群眾走出困境
    樂東之「變」,如何得來?面臨困境,「班長」如何帶領幹部群眾突圍?本版邀請黨員幹部、專家學者參與討論。 關鍵少數帶頭,萬事就不難 河北泊頭市委書記 謝榮珂—— 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無形的力量,營造的是一種風氣,提倡的是一種追求,引導的是一種方向。
  • 海南樂東三年之變——從「問題縣」變「明星縣」
    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從今天起播出系列報導《海南樂東的三年之變》,今天播出第一篇。15-10-8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樂東黎族自治縣位於海南西南部,長期以來經濟落後、治安混亂、垃圾汙水橫流、幹群關係緊張, 2012年6月,55歲的林北川從海口市政協主席的位置走馬上任樂東縣委書記,從整治環境入手,他親自帶領全縣幹部包點清理
  • 海南樂東縣法院按下訴源治理「快進鍵」
    近年來,立足樂東縣「山海互動」的地域特點,樂東縣法院繼承並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內融外合,積極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走出了一條人民法院參與現代化社會治理的新路徑。  另外,樂東縣法院先後與縣婦聯、民政局、教育局、司法局、工商聯(總商會)、縣交警大隊、勞動監察大隊等部門籤訂《訴調對接協議》,建立相對固定的訴調對接關係,逐步形成解決矛盾糾紛的社會合力。
  • 海南全省學樂東——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的變化之路(下)
    原標題:海南全省學樂東 幾乎沒人能想到,海南省「三嚴三實」的現場會放在了名不見經傳的樂東黎族自治縣。 樂東縣目前仍是海南省的貧困縣,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在現場會上告訴海南省的各級幹部,說一千道一萬,樂東三年大變,得益於抓住了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主要領導幹部率先垂範,無聲地命令;得益於抓牢了幹部作風這個「牛鼻子」;得益於抓實了用真心真情真利益贏得民心這個真諦。
  • 每日電訊:啃下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這塊硬骨頭
    原標題:啃下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這塊硬骨頭   ■每日一評   只有把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當成是一次自我革命,才能拿出一套讓百姓普遍接受並由衷歡迎的醫改方案   醫改再啃公立醫院改革這塊「硬骨頭」。不僅如此,在大幅提高掛號費、診療費之後,「3小時排隊3分鐘就醫」現象並沒有得到扭轉,廣東珠海為此甚至出臺規定,要求醫生問診患者時間不準少於6分鐘。顯然,醫改的目的是要解決百姓的看病難、看病貴,按照深改小組的會議精神,公立醫院改革就是要「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只有將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貫穿於整個醫改主線,患者才能感受到醫改所帶來的真正實惠。
  • 織裡「三改一拆」連啃「硬骨頭」
    織裡「三改一拆」連啃「硬骨頭」 發布時間:2017-12-22 09:32:06 來源:湖州日報 通訊員 錢民 記者 鄭嵇平   「我們今年加大了對違章建築的整治力度,這個堆場碼頭就是其中的一個整治重點,也是要啃的第一塊『硬骨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織裡分局織裡分隊相關負責人說。  此前,考慮到此處面積比較大且周邊並沒有比較正規的停車場,在場地清理完成之後,織裡街道聯繫規劃部門,對這一區塊的再利用進行規劃設計,進行了多次的填土作業,在市政部門的協助下,一座嶄新的停車場現已初具規模。
  • 「李國慶威脅要殺人」,俞渝申請人身保護令!法官告訴你哪些情況下...
    薛某和劉某系夫妻關係,生活中因家庭瑣事發生口角進而引發肢體衝突,尚不足以構成家庭暴力。綜上,薛某的申請不符合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定條件,故駁回。結合上述幾個案例,同是遭到家暴,為何結果會不同呢?記者就此採訪了法官和律師。
  • 「Idioms」你會用英文說「難啃的硬骨頭」嘛?
    工作中你碰到過像「難啃的硬骨頭」一樣的任務嗎?生活中你碰到過像「難啃的硬骨頭」一樣的人嗎?我今天心血來潮,我就百度了一下這個「難啃的硬骨頭」用英語怎麼說,我搜到的結果是醬式兒滴嗯,好吧....大家還是跟MIA學習一個很好用的習語吧【含義】
  • 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啃下「硬骨頭」決勝攻堅戰
    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啃下「硬骨頭」決勝攻堅戰 2020-04-26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頭版評論:中國應儘快扭轉核心技術卡脖子的被動局面
    無論外部風雲如何變幻,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堅定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這次貿易摩擦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在經濟結構、發展質量、核心技術等方面存在短板。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如期打贏三大攻堅戰面臨不少難啃的「硬骨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亟待全面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增強加快自主創新的緊迫感危機感,儘快扭轉核心技術卡脖子的被動局面。
  • 「李國慶威脅要殺人」,俞渝申請人身保護令! 法官告訴你哪些情況下可申請保護令
    薛某和劉某系夫妻關係,生活中因家庭瑣事發生口角進而引發肢體衝突,尚不足以構成家庭暴力。綜上,薛某的申請不符合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定條件,故駁回。結合上述幾個案例,同是遭到家暴,為何結果會不同呢?上海寶山法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張繼峰向記者解釋:「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有明確的被申請人、有具體的請求、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的情形。」
  • 中衛啃綠化硬骨頭為黃河古道岸坡「美顏」
    原標題:中衛啃綠化硬骨頭為黃河古道岸坡「美顏」這兩天,中衛「治沙能人」唐希明和同事又來到南山臺山坡上,查看1萬多株爬山虎、檸條和花棒的生長狀況。這處高86米、坡度60度、長1500米的山坡,是中衛市自然資源局新近選擇的一塊「試驗山」。
  • 衝刺中考,數學硬骨頭怎麼啃?學霸現身說法令人頻頻頷首
    以數學為例,掣肘學生成績的,除了不良學習習慣導致的失誤外,往往是那些難度係數較大的題,俗稱硬骨頭。硬骨頭該怎麼啃?學霸有話說。李志是後來居上型的數學學霸。在小學時,李志的數學水平一直徘徊在中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層次。到了初中開始發力,步步攀登,實力漸長躋身上遊,名列前茅令人刮目相看,動輒滿分贏得讚嘆一片。
  • 海南樂東縣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示範站獲廳長點讚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鄭紅梅)11月12日,海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羅時祥帶隊到樂東縣調研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和退役軍人創辦企業,實地查看了樂東縣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示範站點以及退役軍人創辦企業。樂東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文聰,樂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粱筠陪同調研。
  • 蘇尼特左旗人民法院清理終本案件 回頭啃「硬骨頭」
    蘇尼特左旗人民法院清理終本案件 回頭啃「硬骨頭」 2020-05-17 0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侖小港拆除800平米雞鴨棚 啃下涉水違建"硬骨頭"
    北侖小港拆除800平米雞鴨棚 啃下涉水違建"硬骨頭" 2017年04月06日 10:07:09來源:北侖新聞網近日,小港街道一鼓作氣啃下了位於緯三路西側的近800平米的涉水違建「硬骨頭」,保護了小浹江水系的生態與環境,有力助推街道「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攻堅戰。  據悉,該違建位於緯三路最西邊,一側臨小浹江水系。違建當事人用破舊木條、鐵皮、鋼筋等搭建了一個雞棚和一個鴨棚,裡面養了數十隻家禽。
  • 啃硬骨頭,治生態之患——湖南張家界大鯢保護區生態環境整治見聞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 題:啃硬骨頭,治生態之患——湖南張家界大鯢保護區生態環境整治見聞  新華社記者史衛燕、阮周圍  4月,行走在湘西北的張家界密林深處,時而可見清水潺潺,讓人寧靜涼爽。這裡是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所在地。
  • 武警江西總隊鷹潭支隊通信班班長萬炎聯愛啃「硬骨頭」——「越是...
    原標題:武警江西總隊鷹潭支隊通信班班長萬炎聯愛啃「硬骨頭」——「越是有挑戰的任務,幹起來越帶勁」「遇到棘手的問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準是老萬。」提起老萬,戰友們無不稱讚:身上有一股執著勁,工作愛啃「硬骨頭」!老萬是武警江西總隊鷹潭支隊通信班班長萬炎聯。
  • 奮進2020|治水「大兵團」作戰,看黃江如何啃下「硬骨頭」
    為了啃下水汙染這塊「硬骨頭」,這一年,黃江發動了全鎮所有資源,舉全鎮之力決勝水汙染治理攻堅戰。新一年,黃江將繼續舉全鎮之力啃下水汙染這塊「硬骨頭」力爭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全鎮23條河湧整治,為黃江群眾打造綠水青山、碧水清河的秀麗城市環境。【見習記者】鄭國豪【記者】韋基禮【攝影】黃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