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一詞讓人聞風喪膽,它真的有那麼恐怖嗎?

2020-12-11 圖圖林

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帶火了「原生家庭」這個詞。一時間「原生家庭」好像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一樣,原生家庭真的像人們說的那麼恐怖嗎?它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影響呢?

昨天看了一個抖音,一個大V說有個女孩諮詢他說女孩男朋友的父親有家暴的習慣,問自己的男朋友會不會家暴,結婚要不要考慮這一點。

大V說:「男孩的父親有家暴的習慣,那麼這個男孩很可能也會家暴,因為他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也學會了,他現在對你很好是因為你們還沒有結婚,結婚後很可能會原形畢露。」

他說女孩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就證明女孩已經從這個男孩的身上看到了家暴的傾向,才會有這種擔憂。

這個抖音看得我很糾結,因為我遇到的情況和這個女孩是差不多的。

張先生的父親有一段「光輝的」歷史,且可能會一直「光輝」下去。

張先生是他父親與第一任妻子生的孩子,為什麼說是第一任呢?因為他們在張先生7歲的時候離婚了。

據說張先生父親與母親的關係並不好,兩人時常吵架,且他父親經常打罵他們母子,張先生就是在父親的打罵中長大的。

之後,張先生的父親又娶了他第二任妻子,第二任妻子給他生下一個女兒。張先生與這位妹妹的關係倒是很好,但與繼母的關係並不好,繼母對張先生頗有嫌棄,經常不讓他吃飯。

但這位繼母也沒落得什麼好下場,最終因為忍受不了打罵與他離婚,帶著女兒改嫁了。

就在張先生獨自承受了父親的炮火幾年後,張先生迎來了人生重要的高考時刻,別的家庭或許都如今年火爆的電視劇《少年派》和《小歡喜》中一樣積極應戰高考。但是張先生的父親卻不讓他參加高考,不是沒有考上,而是連參加的機會都沒有。

就這樣張先生輟學了,開啟了打工生涯。他父親立下的規矩是每個月的薪水必須悉數上交,之後給一百塊的零花錢。

終於張先生忍受不了,提出了反抗,反抗的結局是他父親把他趕出了家門,並說以後結婚生子都跟他沒有關係,自力更生。於是張先生懷揣600塊錢來到了北京獨自一人闖蕩。

現在,聽說張先生的父親娶了他第三任妻子,又生了一個兒子,今年應該有三四歲了。

張先生就是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中長大的,他從小父親就對他進行精神上的打壓和肉體上的打擊,至今,他仍然沒有原諒他的父親。

也是因為這樣的家庭環境,所以他特別在意自己的感受,他說他現在只想讓自己開心,因為他被壓抑得太久了。

他說他父親至今沒有活明白,或許永遠也活不明白了。

由於原生家庭的緣故,張先生是一個極其沒有安全感的人。幾乎每天都會問我的問題就是「你還愛我嗎?」這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太矯情,但我懂他,他是害怕失去。

當然,也是因為原生家庭,他也會更有責任感。他時常說結婚後要對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負責,不能離婚,生了孩子就要對他負責任,不能讓孩子過他小時候那樣的生活。

從張先生的身上我看到,原生家庭真的會對人的成長有影響,且這種影響會是伴隨一生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讓它影響我們是變更好還是變更糟。

總之,原生家庭就是一個心理學中的詞彙而已,我們不能讓它來左右我們的人生,也不能將所有的性格缺陷全都歸結於原生家庭。

作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不能讓「原生家庭」四個字左右你的一生。

心向陽光,思想獨立,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對性格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有」
    ,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礙,過不了的接人待物的那些門檻,都歸結為原生家庭,有那麼嚴重嗎? 美國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指出,我們所有人都是被家庭這個大熔爐鍛造出來的,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深刻地,而且往往是以隱蔽的方式影響著他人。 這些影響如同烙在基因上的印記,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一代地在後人身上暗含著最開始的那個人的影子,即使他們從來沒有相見過。
  •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心理學家:它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心理學家:它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在心理學上有心理投射一詞,所謂的心理投射,是指個人將自己的思想、態度、願望、情緒、性格等個性特徵,不自覺地反應於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種心理作用,也就是個人的人格結構對感知、組織以及解釋環境的方式發生影響的過程。
  • 【婚姻課堂24】原生家庭(一)
    第二十四期:原生家庭(一)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晉中市婦聯婚姻課堂,今天給大家帶來原生家庭系列講座的第一場。隨著電視劇《都挺好》的熱播,我們對原生家庭一詞開始知道並了解。《都挺好》中的蘇明玉,最不喜歡她的媽媽,而她又最像她的媽媽,這是什麼原因呢?電視劇中給出了一個答案:原生家庭惹的禍。那到底什麼是原生家庭?
  • 活在恐怖的原生家庭裡,該怎麼拯救自己?
    最近《隱秘的角落》熱播,劇裡#朱朝陽的原生家庭#直接衝上了熱搜。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朱朝陽這個人設不是編的,是作者本身的經歷。其實身邊像這種擁有恐怖原聲家庭的人真的很多...我就聽說過的一故事。有個小姑娘,打小家境不好。小學就在菜館幫忙端菜,收盤子洗碗。15歲開始,她負責養全家。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真的不能全怪你自己,還有環境因素
    今天我們聊的話題是,一個人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真的就是他本人的錯誤嗎?首先來說說它對在哪裡。上面我給你說明了,原生家庭是極其難以改變的,所以,最有可能擺脫原生家庭的方式,就是從父母給我們造成的陰影當中走出來,給自己樹立信心,擺脫與他們的情感糾纏。所以說,你應該努力讓自己走出來,而不是整天想著怎麼報復。
  • 原生家庭「傷」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正因為難,所以才有念的價值,重獲新生的感覺是如此美妙。家醜不外揚的中華傳統美德似乎成為了聖經,其實深度解讀,它的確有毒。原生家庭和睦欠缺,人情冷淡,缺乏友愛是導致一個人自卑,不配得感的罪魁禍首。很多時候想傾訴,卻如鯁在喉。別人笑話我怎麼辦?鄰居暗自偷樂會如何?這時候,其實是需要情緒爆破的,壓抑得太久,真的會失心瘋,重則有可能有自虐傾向。
  • 25歲還在責怪原生家庭的人,不是廢柴是什麼?
    別把一切問題歸結給原生家庭和親爹親媽,不成功,真的就只是因為你是個廢柴而已。打破枷鎖,重組生活抖音上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博主。東野圭吾在《時生》中對原生家庭做了這樣的解釋:「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曾經經歷過什麼,你都要學會自己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學著自己創造再生家庭。
  • 對不起,從來就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這個詞是近年來反覆被人們所討論的,它好似一個筐,什麼都能裝。朋友小楊,自己的孩子都上小學了,可每當談及自己的原生家庭時,氣便不打一處來。她說自己性格膽小,在單位幹了那麼多年也沒能升職,就是因為自己糟糕的「原生家庭」才導致她現在的諸多不順。
  • 原生家庭的悲哀,比恐怖片還讓人害怕
    那麼說到原生家庭呢,大家- -般的理解就是重男輕女,其實呢我一直認為重男輕女的家庭是很悲哀的,甚至是可怕,搞不好毀了一個人的一生。那麼喜歡看電視的小夥伴們肯定都知道樊勝美和蘇明玉了,真的是,樊勝美的那個媽我都想打人了,樊勝美也是沒用,再就是蘇明玉了,這兩個都是可憐的人,誰不痛心呢。
  • 昆池巖劇情劇透及拍攝手法 昆池巖好看嗎真的有那麼恐怖嗎
    ­這個片子的亮點其實在於,它的拍攝方式。那就是,偽紀錄恐怖片。  ­從《女巫布萊爾》開始,越來越多的偽紀錄恐怖片誕生。比如好萊塢創票房紀錄的《靈動:鬼影實錄》,或是同樣非常可怕的鬼屋體驗《墓地邂逅》,以及內地一直還未上映的《中邪》。  ­這一類恐怖片,主要的賣點都是:臨場感。
  • 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錯嗎?
    來源:中國科學報 你真的懂「原生家庭」嗎? 原諒父母,不代表他們過去做的就是對的,而是不追究,把關注點放在今天的幸福快樂上。這是身為兒女的情義。
  • 看哭了無數人的《以家之名》:這次依舊是原生家庭的「鍋」嗎?
    我們放大了原生家庭的影響? 雖然我們可能都認為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大的。但是這幾年來一直有一些反浪潮,說會不會我們都太誇大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原生家庭的影響可能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大。
  • 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 都挺好原生家庭對蘇明玉有哪些影響
    【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 都挺好原生家庭對蘇明玉有哪些影響】近日《都挺好》熱播,很多人都在討論一個詞,就是原生家庭。有的網友並不知道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個概念在《奇葩大會》中有過涉及,不過大家也是懵懵懂懂。其實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其實很大的。  原生家庭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和父母在一起的家庭,沒有兒媳婦,沒有女婿的家庭。
  • 寫在《摩登家庭》全劇終|「原生家庭」是個很美好的詞!
    相比我國電視劇每集都是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孩子操心老公操蛋的家庭設定,《摩登家庭》溫馨得堪比一部童話,我們絕大部分人過不上其中任何一種摩登的家庭生活,但我們對之卻百看不厭,或許在這個不怎麼「接地氣兒」的「摩登家庭」裡,有我們遇不到的奇葩家人、亦有我們似曾相識的煩惱和溫暖、更有令我們羨慕的相處模式……而其中最重要的,則是令我們在歡笑與熱淚中,深刻懂得了何以為家的道理:理解,包容,尊重。
  • 《原生家庭》:害怕被人看見的枕邊書
    但至少,我們還是能夠從書裡看到一些從前被人忽略了的事實,以及被我們自己忽視了的內在的自己。我想要說到的這本書,叫做《原生家庭》。原生之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心理學變成了一個不是那麼冷門的學科、心理諮詢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影視劇情節了呢。
  • 你會因為原生家庭而自卑嗎?
    「你會因為原生家庭而自卑嗎?」在我的印象中,【原生家庭】這個詞對我來說,還是陌生的。當我步入成年,看到同齡孩子有的我沒有;同齡學生用的我沒有,在此刻,我會發出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和他們不一樣?如今的我,再次讀這句話時,我深以為然,是的,是有道理的。行動,習慣,性格都是從原生家庭養成的。我們不可否認,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命運是有一定影響的。林妙可在08年奧運會假唱事件,前段時間也鬧得沸沸揚揚,穿過這個事件,回頭看林妙可的母親,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林母在林妙可的人生中,如「導演」一般,從而使整個事件最終走向不好的一面。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原生家庭的痛,沒經歷的人不了解
    什麼是原生家庭?其實人這一生會有屬於自己的兩個家庭,一個是和自己父母在一個的家,這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而另一個則是成年後走入婚姻後組成的新家,也是以後我們孩子的原生家庭。對於原生家庭也是這幾年頻繁出現在大眾視線中的字眼,它的出現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百分百的愛,但是卻會有百分百的傷害。
  • 可憐之人!北大博士後失聯20年的真相: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
    回應家人:不要再找了》的文章,想必很多讀者在閱讀題目和通讀文章後都有一種憤怒、憤慨、意不平的感覺,認為父母辛苦供養你長大讀書,你卻為了高薪出國工作,並且20年不與家人聯繫,簡直就是妥妥的白眼狼,不懂得孝敬父母,不盡贍養父母的義務。相信很多孝順的人讀了這篇文章,看到世間存在這種事情,一定是會狠狠地指責甚至是痛罵這個20年不與父母聯繫的不孝之子,可是事實真的如親生父母所言那樣嗎?
  • 電視劇《都挺好》大結局:原生家庭之痛,你真的能原諒嗎?
    近來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通過戲劇化的表演老蘇家的家庭生活,觸及到了許多人的痛點。許多人不禁開始反思,原生家庭真的決定了一切嗎?對於這個話題,導演簡川訸也談及了自己的想法:「原生家庭的影響,可能是一生都很難改變的。要正確面對過去的積怨,不能迴避,更不能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