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賢的醫案,是古人在醫理學術上一生的心血結晶所寄,也可以說是昔賢綜合其一生的經驗,給我們後代學者進取的一個南針,曾記得周學海先生在他叢書中的筆記中說過,古人的醫案是我們學醫的,獲益多而費力少的一類書籍。我感覺這種看法,是確有道理的。不過醫案一類書籍,多數是零星散漫,附在其他著述中,如魏氏各案,就是這類的一種,由於這種情形,對昔賢治療獨到的精神,往往會得不到人們的注意和重視。我對魏氏醫案的探索,是由於二年前曾用他的一貫煎方劑加減,治癒過一個老媼的兩肋疼,所以才引起我搜尋他醫案的動機,當時就是在潛齋醫學叢書中的柳洲醫話中,見到他的一點卓越宏論,雖然說是不蔓不枝,針針見血的說法,究屬是零金碎玉,片斷不完整的東西,所以對我的要求還是感覺不夠。我知道魏氏纂輯的續名醫類案中有他的附案在內,但是續名醫類案的刊行本,比較少見,在很長的時間中,我竟未嘗遇見,可是這件事我始終沒有忘掉,在去年的冬季我在一個書肆中遇到一個石印的小本,我如獲瑰寶的將他翻閱起來,魏氏各案錯雜於各門中。在他各案中可以看到的是,魏氏能另闢蹊徑,不蹈時人窠臼,對於險惡各症,每能覆杯而定,立起沉痼。究其所由,是他能識證精鑿,投藥中的的原故,我們對他一生的精造孤詣,大鬚髮掘探討,作進一步的運用在治療上來救死扶傷,來充實我們醫務工作者的技術。如此方才無負古人嘉惠後輩學者的至意,才是我們後輩對古人遺留下豐富而寶貴的經驗所應有的態度。魏氏醫案附在續名醫類案中各門類的,據本人初步摘錄,共四十一類,九十八案,每案中的處方用藥,率主清潤滋養之品,辛溫燥烈之藥,絕不雜入,與用辛溫燥熱的薛立齋張景嶽一派,形成尖銳的對立,就是對他推崇備至的王夢英在續名醫類案評語中,也這樣的說,「各門附案,悉用此法,豈生平得意在此,而欲獨樹一幟耶」,我對魏氏各案的看法是這樣,柳洲的學識淹貫,博極群書,絕不會偏執滋膩一法而泛應漫無涯涘的萬千疾疢,就拿他來纂輯續名醫類案的意志,可以看到他對治療方面,還是要諸法具備,泛應無窮的。那麼他的醫案為什麼要這樣偏頗的寫出呢?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據我個人在他醫案中來觀測他,很明顯的是魏氏對當時一派時醫,守著呆板成套的死法,來治療變化萬端的病症,有時不但不能將病人的痛苦解除,適得其反的會將可以就愈的病,治得更嚴重,在他醫案中是可以隨時看到的。我以下將他各類治案介紹一部份,我們既可以了解魏氏在治療方面的一些突出特點,更可體會到他寫出這類醫案的用意所在。例如第十六類膈案中胡氏一案: 胡氏婦年五十,常患脅痛有塊,時當心而痛,甚則嘔,其子醫以二陳加左金鬱金香附,初稍愈後不應,一老醫與丁香肉桂延胡索小茴香之類,初不應,再發再與,則嘔增劇。魏氏診時已數日不食,將成膈矣,幸大便不秘且溏,小便則短澀,口苦而燥,脈左關弦小而數,兩寸鼓指,與生地杞子沙參麥冬酒連,數劑而愈。 由於此案的經過,我們可以看出時醫的治法對於脈證是不深考慮的,魏氏根據脈證,用那與他相反的藥品來治癒病人。第十七類喘案中治吳性全一案: 吳性全幼即病喘,兒醫與枳桔橘半桑杏前蘇之屬,傷其肺氣,遂成痼疾,每發必沉綿床第,淹旬浹月,年十七就診,令服重劑肝腎藥加沙參蔞仁麥冬之類,自是發漸輕,或數月一次,仍以前方加減,不過數劑即霍然,近則終年亦罕作。 在此案中魏氏更肯定的說,「餘治喘多矣,多以此法取效,像魏氏這種用滋膩清潤的藥治喘,是和一般治喘的路子不一樣,我曾記得一位學識經驗豐富的老醫談他用六味地黃丸治癒小兒久喘的經過,可與此案治理相參證。第十八類呃逆中治祖姓人一案: 祖姓人年近七旬,素有胃痛,病於二月間忽發呃,晝夜不絕聲者十餘日,胃亦痛,食入即嘔,或與二陳湯加十香藿香等,病轉劇,脈之兩手皆洪數,兩寸溢而鼓,時見歇止,乃厥陰之火上衝而然,與杞子米仁各一兩沙參五錢麥冬三錢酒連四分,二劑而愈。 魏氏治肝火上衝呃逆,確具卓見,曾閱叢桂草 堂醫案中治呃逆一案,可與魏氏治案,相互參證。後附叢桂草堂醫案於下: 李善門呃逆不止,或用汗藥,或用下藥,呃逆加甚且不能坐,不能言矣,舌質焦燥無津,尚有胃氣,捫其身則不發熱,擬方於後,北沙參麥冬玉竹石斛乾地黃各三錢貝母一錢五甘草一錢蓮肉十粒,此劑本為救津液而設,而呃聲頓愈。後治王某因涉訟被拘,遂病呃,亦以地黃麥冬一類藥品治癒。 按呃逆一症是由於肝陽衝動的關係,地黃麥冬一類的甘緩藥,是有相當速效的。第二十一類目案中治一人雀盲一案: 一人年二十左右,患雀盲,日入則兩目無所見,其脈唯左關大,左尺極微,與生地杞子牛膝甘菊沙參麥冬女貞,四劑而愈。 按目系對肝腎是有關聯的,尤其雀盲症多由於肝風虛熱所致,用這類調補肝陰的辦法,是有效的。二十三類鼻案中治沈晉培鼻淵一案: 沈晉培年三十許,患鼻淵,黃濁如膿,時醫以為風熱上淫幹腦,與薄荷辛夷川芎蒼耳蔓荊,古方治之不效,反增左邊頭痛,所下涕亦唯左鼻孔多,就診曰此肝火上炎為疾耳,與生熟地杞子沙參麥冬,十餘劑而愈。 按鼻淵一症,我們在方書中和看到一般的治療方劑,多是用此案中所列的辛夷川芎和白芷一類辛散香燥的藥,魏氏此法貼合病情,在他治鼻淵三案中皆經過很短時治癒,是值得我們研究的。第二十五類脅痛案中治方某一案: 方某年三十餘,因析居鬩牆,患脅痛,左脅下有塊如槃,按之堅硬,食下則脹痛甚,不能側臥,百治莫應,枯悴如柴,因就診,脈之弦且急,……經曰肝病則迫胃逆咽,……昧者不知投以香散,則如火上添油耳,與生熟地沙參麥冬蔞仁米仁杞子川楝,十餘劑其病如失。 這是脅痛案中的一案,他的治脅痛各案,我們如能細加紬繹,引而伸之,將對我們治療脅痛症,要得到很大的幫助。第二十七類疝案中治汪氏甥一案: 汪氏甥素有疝症,發則囊如盛二升粟,憎寒壯熱,或與小茴香青皮木葫蘆巴等,服之囊腫赤而痛甚,勢將成癰,次日仍與前藥,診之脈數大無倫,面赤黯,亟用熟地二兩杞子一兩川楝一枚,一劑而愈。 柳洲對治疝症,皆用此類簡單方劑,皆能效如桴鼓,他對治疝症這樣的說,「凡疝症雖有寒溼痰氣之殊,餘所愈多以此方,捷如桴鼓,蓋證雖不一,而病屬厥陰則一也,要之肝木為病,大抵燥火多而寒溼絕少也」。第三十九類兒科疳症案中治俞氏兒一案: 俞氏兒四歲,痘後失調致成疳疾,猛啖而頻瀉,腹大皮急,夜哭咬牙,醫者用香砂查枳車前扁豆茯苓豆蔻類,皆消積滲利之品,兒益困憊,延診曰為血虛生火;木盛尅土而然,用生熟地黃沙參杞子黃連麥冬而愈。 在他治疳症案中這樣說,「向後但以前方,治效者不可枚舉」。我們以上所摘錄出魏氏各案中的一部份,很多難治的大症,在他治來輕而易舉的治癒了,所以值得我們重視來研究的。由於魏氏的誘掖,我們更能紬繹引伸,觸類旁通,在這裡更希望同道們對魏氏各案的特長,要虛心的吸收,來應用在一些適合的病症裡邊,不可以一般偏用滋膩死法來治病的看法,來看魏氏的醫案。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