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何解?

2020-12-16 人文者也

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聖經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何解?

此言出自《以弗所書》,從字面意思來看,似乎很好理解,大意就是指酗酒的害處,可是,如果只是這樣理解,就完全誤解了這句話的本意。

當然,它的確有指出酗酒之害,但不是最精華的部分。

在此言的前半部分,聖經借聖徒保羅之口正在講述新生命與舊生命的區別,引用了許多教訓,話語沉重,只是到了此處,突然話鋒一轉,採用更陽光,更積極的說法。

但是,借「醉酒」轉折,不禁有些令人費解,總的來說,大概可以分成兩部分含義:

一方面,此言出自古羅馬時期,那時人們享樂的方式主要以酗酒和酒後無德為主,因此,借酗酒這一惡習來做轉折,其實指代的是墮落的生活方式,也是人們不思進取,頹廢不堪的標誌。

另一方面,醉酒也不全是負面的意思。當人的內心充滿聖潔的情感和美德時,那份喜悅之情,急於分享給別人的欲望,滔滔不絕的傾訴,都與醉酒的狀態很像,《使徒行傳》對此有過比較精確的描述。

這就有點意思了,為何不同的心態,卻會導致十分相似的結果呢?這算不算殊途同歸?

區別還是挺大的。

酒精並不能使人興奮,正相反,它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可以壓制人的各項行為能力,包括自制力。

當自制力被削弱後,相繼失去的便是理智、判斷力、靈敏、平衡……如果「浸泡在酒裡,酒能使人任性、浪費、放縱,導致最終的滅亡」。

由此也可以看出,自律能力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十分必要的,而自律往往來自於規律的生活,也就是《提摩太後書》中所說的「謹守的心」。

自律的心越強大,人的學習和獲取知識的欲望就越強烈,當他們得償所望時,那種興奮和愉悅雖然近似醉酒,卻與真正的被酒精麻醉截然不同,而是品嘗成功的果實後所帶來的幸福感。

另外一個比較鮮明的對比是,酗酒之人的生活狀態往往是精疲力竭的,而自律的人獲得成功後,往往在稍事休息後,更加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當中。

酗酒的人最終的下場是身無分文,無論時間還是自己的健康,甚至身邊的親友都被他消耗一空。

而因自律的生活受益的人,就算他不主動尋求,身邊也會自動聚集起同樣積極向上的同伴,且事事如意,鮮少紛爭,只因優秀的人自然吸引優秀的人,就連陽光雨露也喜歡努力生長的生物一樣。

這種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即生命的意義在於避免陷入邪惡,避免犯罪,遵紀守法,這不是不對,只是如果人一生的意義都在於此,未免太像動物了,太消極了。

人的生命應該是積極的,向上的,刺激的。為了尋求這種感覺,不應該把自己投入到「酗酒」這種墮落的生活方式中,而是培養強大的自律意識,從而喚醒身體和內心的某種能力,使自己能夠充滿鬥志地向光明的前方大步邁進。

有所作為,有所貢獻,有所分享,才是使快樂源源不斷的根源,你說呢?

相關焦點

  • 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聖靈
    珥2:28-29「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作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然而我們應當注意,神的靈有時也可能臨到某些與神關係不正常的人身上,其目的是要這樣的人講說關乎神子民的真實信息(參民24:2注)。 3.聖靈曾經使神在舊約中為以色列人興起的領袖大大得力。
  • 聖靈所結的果子:節制的含義
    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今天我們討論節制。有人說:「節制是最後一個聖靈所結的果子。」我們知道聖靈所結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節制是列在最後的。
  • 聖經上幾個拒絕財物的人
    然而,我們從聖經上卻看到竟然有幾個拒絕財物的人:一個是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一個是神人以利沙,還有使徒彼得與約翰。   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亞伯蘭,他來為亞伯蘭祝福,亞伯蘭接受了麥基洗得的祝福,為了表示感謝,亞伯蘭將擄來的上等財物拿出十分之一給了麥基洗德,這是聖經上記載最早的什一奉獻。
  • 聽《疾風烈火》作者辛傑米牧師分享:如何建立被聖靈充滿的復興教會?
    當我們讀聖經,真正明白聖經,需要聖靈的指教,否則不能讀懂聖經,沒有任何人能成為基督徒,除非聖靈叫他們知罪,沒有人能進行一篇有效的講道,除非聖靈的幫助,基督徒不能彼此相愛,除非有聖靈的幫助,因為聖靈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基督教若沒有聖靈,就不存在了。」
  • 聖經雲傳譯丨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譯本能完全表達聖靈的原意
    歷史上,沒有哪一本書對人類的影響能超過聖經,聖經分為舊約和新約兩部分。聖經不同於任何書籍,因為該書不是出於人的理性,乃「神所默示的」(參提摩太後書3章16節),表明聖靈(神)是聖經的原作者,因此,聖經是宇宙中唯一的一部真理書!聖經包括舊約三十九卷和新約二十七卷共六十六卷書。
  • 牧者靈修丨詩篇:每個人都需要聖靈和聖靈的恩賜、能力
    我多次講過,我們不要單求聖靈的能力,要求賜能力的聖靈。那麼,是不是我們要聖靈,就不要聖靈的能力呢?當然不是。我們單要能力,不要聖靈,那就是為了自己的成功、出名,我們對聖靈是有誤解了。我們要聖靈,卻不要聖靈的能力,也是不可能的。誰不需要能力呢?
  • 聖經有云:「我留下平安,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何解?
    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何解?這是耶穌在被釘十字架的前一天晚上,跟自己的門徒所說的話,而且是在猶大走後,跟自己忠實且誠信的門徒所說,就像同自己的親密兒女談話一樣,因此,這段話也被稱為是聖經中最重要的一段話,那麼,它有什麼意思呢?頭一句話是:「我留下平安給你們。」
  • 《認識聖靈》聖靈的7個標記(26分鐘語音)
    凡要知道聖靈的工作,必須對此加以考查,並求聖靈自己給以正確清楚的解釋。象徵和標記不可伸引過度,失去原意。主要的標記有:  水是人所最需要的東西,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田地無水就不能生五穀菜蔬。乾旱之地,乾渴之人,該何等盼望有雨水的滋潤和供應,心靈的乾渴更是如此。到哪裡找得能解渴的呢?主耶穌曾對撒瑪利亞的婦人說,凡喝世上的水還要再渴,惟獨喝主所賜的水才能不渴,而且永遠不渴。
  • 聖經有云:「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何解?
    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何解?這句話取自《約翰福音》,耶穌說:「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 「聖經」順從聖靈的西門彼得,靠主得勝,丟棄了過去膽小與害怕
    但是,得著聖靈以後,彼得卻耶路撒冷向人們見證耶穌,傳講神的話語,並不害怕猶太人。面對猶太人和耶路撒冷的人是如此,面對猶太人的領袖祭司長與法利賽人並文士也是如此。原來謹小慎微害怕猶太人的西門彼得,在得到聖靈的恩賜以後忽然變得剛強壯膽了。
  • 聖靈的恩賜與聖靈的果子
    一旦出現這樣的苗頭,就要自己的心說話,知識與能力都是基督藉聖靈所賦予的,是用來使別人受益,用於服事教會的,不是自己的功勞,離開聖靈的幫助,人能作什麼呢。保羅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林前13:1)知識和恩賜被神所用時,人就是那個鑼、那個鈸,如果神不用,這個鑼、這個鈸,還有什麼用處呢?
  • 於宏潔:基礎神學(5) ——認識聖經
    無論是指 神或耶穌親自對使徒所說的話,或是指人被聖靈感動,說出 神的話。3. 聖靈及教會的印證:聖靈乃是真理的聖靈,聖經的權威是離不開聖靈的印證;另外,眾教會是否普遍的接納和遵行,也是不可忽略的印證。(希伯來書和猶大書)4.
  • 以馬內利丨基督徒為什麼要在聖靈裡禱告?
    禱讀聖經禱告是人和神在聖靈裡相會和相交,人要在聖靈裡才能和三一真神相交,人如果不能進到聖靈裡邊,就不算禱告,就像魚離開水,就會死掉一樣。禱告是人和神在聖靈中的相會,而且在聖靈裡交通,人要向神傾心吐意。真實的禱告是三位一體的神同在同工,缺一不可!真實的禱告是天父在聽禱告,主耶穌在天父面前代禱,這位羔羊現在是升上高天、尊榮的大祭司,祂長遠活著替聖徒祈求!聖靈在嘆息中替我們禱告,正如使徒保羅教導哥林多的肢體所講論的!當神的兒女情辭迫切、心靈誠實、在使命感裡面向慈愛的阿爸父祁禱告時,才是真正在靈裡面禱告!
  • 《聖經》中耶穌基督所說的一切話的重要程度
    但保惠師,就是父{天父耶和華上帝}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藉《聖經》,特別是《聖經.啟示錄》、眾先知、眾聖徒、在你心裡感動}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耶穌基督是上帝差派來傳話的兒子}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全部、完全的話}。
  • 人在認識神上的有限和聖靈有效的教導
    人心裡所蘊藏的事,遠遠多過和深過語言所能表達的事。人的口傳達人的心,但是摩西因為自己拙口笨舌而說自己不能言,但是神說誰造人的口呢?在人的知識的恩賜和語言的恩賜,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恩賜。有的人只是在心,卻不能有效地說出來。就算是對於能說的保羅來說,他心裡有神的啟示,但是他仍舊求神賜給口才好在悟性上講明神的話。可見,保羅內心對啟示的知道和語言之間,仍舊有很多的斷層,不是說知道了就能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