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麗娟
做家長的最見不得孩子重複自己曾經的挫折了,明知道有坑,是絕對不會讓孩子跳進去的。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教育,以及各種英語等級考試,到頭來英語還是拿不出手。出國跟人打招呼還是刻入靈魂的三板斧:I’m fine,thank you.And you?I am fine,too.結果失望地發現外國人根本不按照你的套路回答你,直接說「how is it going?」當場傻眼。
多年的英文學習之後,你會發現學校和課外學習班裡面花了大價錢學的那點知識,還抵不過看美劇給你帶來的提高快。比如從用詞來說,有的詞彙雖然意思對,但是如果你用了會讓別人啼笑皆非。比如「drug」這個詞,我們學校裡都教我們是藥的意思。但是在美國,如果你想要「buy some drugs」或者「using drugs」,別人就會認為你想要使用毒品。還有一個例子,是在上託福課的時候,老師特別強調,如果到了美國必須知道一個詞「freeze」,就是不許動的意思,警察跟你說「freeze」的時候你必須保持不動,否則有生命危險。當時我當成一個笑話聽了,卻沒有意識到這映射出我們英文學習中存在的一個巨大問題。
我們在英語的初學階段就知道「ball」是球的意思,「football」是足球,「basketball」是籃球。但是當別人跟你說:「you have no balls to do this.」這句話的含義是你沒有做這件事的膽量。因為「ball」在英文裡面有暗示男性器官的含義,如果你去買雙球冰淇淋可千萬別跟店員說要買「two balls」而應該說「two scoops」。
以上的這些例子是不是很生動了,因此家長們在孩子學習英文的時候要拓寬思路,現在媒體資源這麼發達,已經不是幾十年前我們學英文的情況了。首先不能讓孩子抱著課本啃,課本是應試教育中對知識點的提煉,但是我們讓孩子學英文,並不只是為了考試這麼簡單。
因此在學好課本之外,必須幫孩子拓寬視野,各種英文的小說和讀本早點給孩子安排上,通過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經常讓孩子看看原版的電視劇或者動畫片,聽一聽人家是怎麼說,語言其實就是習慣用法,聽得多了記住了就知道怎麼用了。語言不是數學公式,通過幾個句子能夠推導出新的用法來。即使你都對,但是別人不這麼用那結果就還是錯的。
英語學習就是模仿別人怎麼說怎麼寫,歸結起來還是要多聽多看多用,只有多維度同時努力,才可能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