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縣特殊教育學校從提高自理自立能力入手培育孩子

2021-01-07 壹點經濟

本報記者 丁兆霞

本報通訊員 何乃華

五蓮縣特殊教育學校學籍平臺共有智力殘疾學生202名,其中在校生55名,其餘是需要送教上門的重度殘疾孩子。平時住校和在學校食堂就餐的孩子大約40名。日前,記者來到學校採訪。

工作日期間,每天11:20,孩子們都會在帶班領導和生活老師的帶領下列隊走進食堂用餐。

這一天也不例外。當孩子們一走進食堂,頓時興奮起來,「阿姨,阿姨……」不停地叫著。「晶晶,夢菲……」炊事員趙武彩一邊分菜,一邊回應著。

炊事員趙武彩不光能叫出每個孩子的名字,而且還記住了每個孩子不同的口味。

「胡明傑不愛吃蔬菜,只愛吃火腿腸和炒辣菜,我們就強制他吃些蔬菜,並喝些菜湯;邱夢菲臉上長青春痘,不宜吃辛辣的東西,我們就儘量不給她的菜裡放辣椒……」趙武彩如數家珍。

「其實,不光炊事員,我們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基本上都記住了孩子們的姓名。」校長劉克波解釋說,對殘疾孩子需要通過「一生一案」進行個性化教育。由於學校經常召開「學情」分析會,他們不光記住了每一個孩子的姓名,還記住了他們的家庭情況及發病原因、生活習慣和個性特點等。

11:38,陸續有孩子吃飽了。讓人訝異的是,孩子們都自覺排隊在洗刷處用水衝刷餐具,然後放到統一的置放處。接下來,男生開始拖地,女生們開始擦飯桌。

「孩子們幹活非常自覺,都搶著幹。其實,他們幹了,我們也要重新再幹一遍。之所以讓孩子們幹,主要是培養他們的自理和自立能力。」生活管理員陳剛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還沒走到培智班六年級教室門口,記者就隔牆聽到了女孩背誦古詩響亮的聲音。

背誦古詩的孩子叫何曉,在生活語文老師的精心輔導下,已能較為熟練地背誦一首古詩了。雖然第三句「誰知盤中餐」中的「誰知盤」記不住了,只好拖了長音混了過去,但她依然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儘管特殊教育學校文化課的知識較為淺顯而簡單,但對於智力殘疾孩子來說,要學懂並掌握絕非易事。通常情況下,讓他們學會一個字都需要費很長時間和很多精力,可是,這裡的教師們從不放棄對孩子們教育的努力。

不光關愛孩子們的學習,老師們更關心孩子們的成長。培智一年級班主任孫杰講述了班裡女生李春芳(化名)的故事:前年秋天李春芳剛入學時,完全沒有自理能力,即使是在媽媽陪學、陪餐的情況下,還經常把大便拉在褲子裡、教室裡、樓道裡。看到這一情況,孫杰讓其媽媽試著逐漸放棄陪護。失去了媽媽依靠的李春芳,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自理能力得到了鍛鍊,如今,她不需要媽媽陪護就能主動到廁所大小便。看到女兒的變化,李春芳的媽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相關焦點

  • 日照市五蓮縣特殊教育學校:學習生活技能 助力學生成長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為了培養學生自信心,訓練學生的生活技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近日,日照市五蓮縣特殊教育學校組織學生來到五蓮縣日百新瑪特購物中心開展了以「暢學購物,快樂體驗」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
  • 孩子,你的生活我最在乎——五蓮縣特殊教育學校關愛殘疾學生紀事
    「挑選香蕉時,一定要注意有沒有變黏和外皮裂開的問題……」這是五蓮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張善華日前在該縣某大型商場超市向學生們講解時的情景。當天,該校組織36名殘疾學生,在校領導、教師和部分家長的陪同下,乘車去商場體驗和學習購物。「『一切生活都是課程,一切課程也都是生活。』對特校學生來說,生活課程更為重要。
  • 莫外小學:生活自理 快樂自立—記莫幹山外國語學校自理能力競賽
    生活自理快樂自立我最棒!No.1活動目的「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罪。」——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為了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自我服務的意識,讓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更上新臺階,鞏固生活衛生好習慣的養成,真正讓孩子們受益終生,莫幹山外國語學校於11月28日舉行「自理能力競賽」活動。
  • 生活自理 快樂自立 ——天才幼兒園自理能力比賽
    為了把對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融入教育教學工作中,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在家不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王子」,特舉辦本次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       活動在邱主任的講解規則和宣布下開始啦!
  • 蓬溪縣特殊教育學校開設「烹飪」課程
    蓬溪縣特殊教育學校開設「烹飪」課程讓特殊學生提升生存技能 據了解,為了激發學生「自立、自理、自強」意識,提升特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生存技能,蓬溪縣特殊教育學校在2018年下期增設了「烹飪」課程。  「特殊教育不僅僅是簡單的體育訓練和基礎教育,一門實用的技能比基礎文化課更重要,關乎未來學生走向社會的生存自理能力。」
  • 暖心守護特殊孩子 聽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講述他們與特教的故事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實習生 李超然在嶗山區教師隊伍當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負責特殊孩子的教育工作。近日,記者走進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聽多位班主任講述與特教的故事。目前,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成為一所對全區各類殘疾兒童少年實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高中教育和康復訓練的寄宿制學校。學校現有九個教學班,9名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 生活自理·快樂自立||樂璞興華幼兒園幼兒自理能力比賽
    為進一步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加強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2020年12月28日上午,我園開展了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 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制定了不同的比賽項目。現如今的小朋友們個個都很棒,小手既靈活又可愛,不僅僅學會了自己穿脫衣物,而且快速利落,個個都變成了自理小能手,棒棒噠!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只要我們相信孩子,持之以恆,多指導、不包辦,多鼓勵、少指責,相信在幼兒園、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自理能力一定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 【勞作美丨生活自理 · 快樂自立】——廈門小金星國際幼兒園幼兒自理能力比賽
    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的自理能力,決定了他要一個人去獨立的完成某一項任務,久而久之,就可以培養孩子單獨完成一件事的能力,時間長了,孩子的獨立意識就培養成了,對以後做大事情很有好處。1、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立習慣。
  • 歷城特殊教育學校張興鳳:因為愛,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叢叢曾經24小時跟殘障孩子住在一起,一口一口給低智商孩子餵飯,手把手教他們擦屁股、提褲子,給他們清洗拉尿過的衣服被褥……她為特殊孩子所付出的心血催人淚下,完美地詮釋了特殊教育的含義。她叫張興鳳,是歷城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教師,從站上特教講臺的那一天起,她就勇挑班主任重擔,這一挑就是二十多年。
  • 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康復部舉行幼兒自理能力比賽
    為了把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融入教育教學工作中,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2020年11月5日,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康復部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特徵,組織開展了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
  • 自理自立,快樂成長
    為了不斷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以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0月28日佛山實驗幼兒園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比賽活動。  比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各個班制定了不同的活動方案,最大程度的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 「生活自理,快樂自立」——長興幼兒園開展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是健康領域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為了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進一步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長興幼兒園於12月9日舉行了「生活自理 快樂自立」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
  • 綏濱縣特殊教育學校招生簡章
    學校環境優美,教學設施齊全,布局合理,管理規範,有綜合素質較強的教師隊伍,宿舍食堂乾淨整潔,科學管理,讓孩子在校學習、生活有如家一般的感覺。自強、自立的精神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形成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 4個小妙招,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過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是,只有學會自立和自理,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更大的競爭力。今天,優媽給大家說幾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總之,家長就是忍不住給孩子更多的照顧。但做得多了,就會讓孩子更加依賴他人。比如讓孩子自己刷牙、洗臉、穿衣服,這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家長總是代勞,其實也是剝奪了孩子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
  • 自理自立 綻放美麗——潼關縣中心幼兒園舉行幼兒自理能力比賽
    「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福」,為進一步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自我服務意識,潼關縣中心幼兒園於2020年12月16日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自理自立 綻放美麗---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潼關縣中心幼兒園開展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活動以年級為單位,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分別開展了小、中、大年級不同項目的自理能力比賽。小班幼兒比賽項目為脫鞋、穿鞋,讓幼兒能分清左右、養成不穿反鞋的良好習慣。中班幼兒比賽項目為穿脫衣服、疊衣服,讓幼兒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 點燃每一個孩子生命中的亮光 懷化市中心特殊教育學校 楊彩雲
    經過九年潛移默化的影響,他不僅能完全自理,而且能自我約束,更讓我欣慰的是,他會主動幫助老師提東西,會給老師讓座,在家孝敬長輩,主動做家務。我校聽障、智障學生來自全市各地,80%食宿在學校。我們與其說是他們的老師,更像是他們的母親。
  • 點燃每一個孩子生命中的亮光 懷化市中心特殊教育學校 楊彩雲
    經過九年潛移默化的影響,他不僅能完全自理,而且能自我約束,更讓我欣慰的是,他會主動幫助老師提東西,會給老師讓座,在家孝敬長輩,主動做家務。我校聽障、智障學生來自全市各地,80%食宿在學校。我們與其說是他們的老師,更像是他們的母親。
  • 生活自理能力大比拼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針對現在的學生動手能力較低,在學習和生活上的依賴思想嚴重,為了改善他們的這種狀況,2020年12月14-18日,海南魯迅中學外語部舉辦了「自理自立,綻放美麗」內務整理活動。
  • 核心素養下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設置初探
    經過多年課改,學校提出了「以生活適應課程為主線,國家級課程與校本課程為支點,生活教育家、校、社區全面覆蓋」的新樣態課程理念,並根據這一理念,結合學校實際對學校課程的設置做出調整。符合2016年特殊教育的新課程標準構建特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要求。
  •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太重要了!
    今天我們來重點了解感統生活化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前提:一是鍛鍊生活自理能力;二是根據孩子年齡承擔不同的家務,並定期調換。一定要讓孩子做家務咱們之前已經重點分析過,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何提升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