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研發Robogami機器人設計平臺,用3D列印產出「拼圖式」機器人

2021-01-21 鎂客網

該項目將複雜的機器人設計過程模塊化,操作界面友好而簡單。

據悉,MIT的Interactive Robogami項目,專注於開發一個平臺,該平臺輔助用戶設計機器人,自動生成3D列印的代碼,隨後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拼裝機器人套件。

MIT的博士Adriana Schulz說道:「該項目的目標就是讓機器人設計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一般在機器人的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材料、代碼和許多相關的技術參數。而我們開發的平臺,對各種代碼和設計流程進行了封裝,所以用戶就可以專注於機器人的概念設計。」

據悉,Robogami讓用戶可以像拼拼圖一樣去直接拼裝機器人的部分零件。其中,平印式列印時間和材料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

該平臺提供的用戶界面十分友好,不同於CAD,該軟體更像是設計遊戲或3D塗鴉的應用程式。用戶只需要拖動器件,設定好腳或輪子的類型和位置,並添加其他需要的功能即可。

雖然用戶的操作十分簡單,但其實對於用戶的每一步操作,該平臺的後臺程序都在計算。對此,Schulz解釋道:「不同於其他的設計過程,兩步操作是完全不同的過程,在這裡,你改變一個部件或參數,對其他的也會造成影響。」

Schulz還表示,機器人腿的運動順序、速度,這些都是參數結構。但這些都是系統化的,軟體將會直接將組件映射為3D印表機的代碼,用戶無需擔心。例如,如果用戶決定將前腿向中心移動,該軟體會計算出可能會影響其移動時間和速度的方式,以及計算出當運動受到幹擾時,其方位和重心的變化。

據了解,設計一個機器人大約15-30分鐘,列印需幾個小時,然後30-90分鐘就可以完成組裝。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相關焦點

  • MIT研發出腦控機器人:可使用腦波為機器人糾錯
    選自news.mit.edu作者:Adam Conner-Simons機器之心編譯參與:微胖、晏奇、吳攀MIT 研發出的反饋系統能夠讓人類操作者僅通過大腦信號就能實時糾正機器人做出的選擇。研究論文可點擊閱讀原文查閱。為了讓機器人按照人類想法行事,它們就得理解我們。
  • 研發人員用3D列印批量製造機器人
    最近,有國外研究團隊從昆蟲骨骼獲得靈感,找到了一種不需要任何特殊設備的新方法用以製造機器人設備。據悉,研究團隊此次通過3D列印技術製造的機器人是軟體機器人。這種身軀柔軟的機器人,能夠適應各種非結構化環境,與人類的交互也更安全。
  • 劍橋大學研發3D印表機器人手 可靈活「彈奏」鋼琴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報告,他們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一種機器人手,只需移動手腕,就能在鋼琴上「彈」出簡單的音樂片段。資料圖:機器人手。據報導,人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想要在機器人身上重現人手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前大多數先進的機器人也還不能完成人類兒童時期就能輕易完成的手部操作。近年來,得益於3D列印技術的進步,很多柔性材料也開始應用到機械人設計中來。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利用剛性和柔性材料,以3D列印技術複製了人手的骨頭和韌帶,但不包括肌肉和肌腱。
  • 重慶樹德工業機器人及3D列印項目落戶兩江新區
    當天下午舉行的區縣集中簽約儀式上,重慶市樹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樹德科技」)與兩江新區管委會就樹德科技工業機器人及3D列印項目正式籤約。樹德科技從事專業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實驗、實訓室整體建設服務,是一家具有高新技術產品認證、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雙高」技術企業,擁有發明、實用、外觀專利證書20餘項,軟體著作權10餘項,並於2015年4月在上海股託管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上市。
  • 德國研發3D列印微型機器人 或用於癌症治療
    日前,德國萊布尼茲固體和材料研究所的德勒斯登教授正在使用德國公司Nanoscribe的3D列印技術開發微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作用於人體,抗擊癌症。這種機器人療法比化療創傷更少,可以由醫生現場操作。
  • 手把手教您3D列印一個自動寫字機器人
    1手把手教您3D列印自動寫字機器人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近日,在DIY熱站Instructions上,一名網名為MakersBox的用戶共享了一個非常有趣的3D印表機器人,這個小巧的機器人使用的是Arduino
  • 建築機器人行業現狀分析,應大力推動建築業專用機器人系統研發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專利方面,據佰騰網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建築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實現爆發式增長,達到63項,較2018年增加39項,截止至2020年10月19日,中國建築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為23項。
  • 樂智機器人獲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拼圖資本領投
    樂智機器人獲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拼圖資本領投 作者:盧楠 發布時間:
  • 研究生3D列印出熊貓機器人 有擁抱、跳舞等功能
    在本次樂活秀作品中,成都一群研三學生發明了一款熊貓機器人,具有運動、招手、擁抱、跳舞、拿筆、端水等功能,技術升級後,將有望實現高難度動作模仿功能。  3D列印出機器人  「為參加創新樂活秀,我們臨時組建了熊貓團隊。」來自四川南江的吳強今年25歲,是西南交通大學車輛工程在讀碩士研究生,由他帶領的6人團隊設計的熊貓機器人參加了本次樂活秀。
  • MIT科學家讓計算機自動設計機器人形態
    RoboGrammar 系統提出了一種新的、更具創造性的機器人設計方法,這種方法設計出的機器人結構可能會更有效果。」首先,人們要做的事就是告訴 RoboGrammar 系統,車間周圍擺著哪些能用的機器人零件(比如:輪子、關節等);同時,還告訴它機器人需要在什麼類型的地面上行駛,然後,RoboGrammar 就會負責其餘工作,為人們想要的機器人生成優化的結構和控制程序。
  • 3D 列印的樹莓派蜘蛛機器人
    這個四足蜘蛛機器人以樹莓派作為「大腦」,身軀和四肢由 3D 列印。無需定製電路板,初學者即可完成組裝。不僅如此,教程還包含一段將近一個小時的組裝視頻。這對於想了解樹莓派、Python 編程的朋友來說是非常不錯的上手項目。
  • 第三屆安徽機器人及3D列印技術展覽會
    「中部制博會·合肥展」擁有高質量的專業觀眾資料庫,通過專業網媒、展會官網、電子郵件營銷、新聞稿、郵寄函件、Call Center電話預約、簡訊、新媒體平臺(微信、微博)、產業集群組團等多種方式進行推廣,重點邀請有決策能力的專業買家採購或參觀展會。
  • 英特爾開發出50美元的3D印表機器人OpenBot,用手機做大腦
    2020年9月7日,白令三維從外媒獲悉,英特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款智慧機器人,任何人只要有一部智慧型手機,就可以用開原始碼、一臺3D印表機和50美元來製造。這款3D印表機器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直接使用智慧型手機作為機器人的 "大腦",利用當今智慧型手機中的先進功能和作業系統,實現高質量的傳感和計算,同時提高經濟性、可訪問性和可擴展性--所有這些都在50美元的預算之內(不包括智慧型手機)。
  • MIT華人科學家打造磁控線形機器人:可在腦血管中遊走
    趙選賀團隊希望設計一款遠程控制的微型導絲機器人,可以巡航複雜微小血管網絡,也減少醫生受到的輻射。磁控軟體機器人來穿針引線趙選賀團隊這款導絲稱為鐵磁軟機器人。它由磁性軟材料構成,其中磁化或可磁化的微粒均勻分布在軟質聚合物基質中,那麼這就可以經過列印或注塑得以實現亞毫米的小型化製造。
  • 在虛擬世界裡造車:機器人、紅寶石與3D模型
    眾所周知,在汽車設計與製造領域,計算機、機器人與3D列印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及。福特汽車公司甚至建立了浸入式虛擬實境實驗室,讓設計師們戴上耳機,對未來汽車的內飾與外觀進行可視化設計。先進技術固然為汽車製造帶來諸多創新,但傳統的手工操作與測量方法依舊十分重要。
  • 機器人:數字經濟的一塊拼圖
    數位化升級渴望機器人,大家都在談人工智慧、數據算法、技術中臺。事實上,機器人也是產業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拼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自全球各地機器人領域的180餘家知名企業展示了700多款產品。一批中國企業掏出了完整實用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些發展趨勢。
  • 如何選擇少兒機器人教育、編程教育、3D列印教育機構?⑤課程體系
    一些聰明的機構在沒有能力研發課程的情況下,借鑑了樂高搭建教學的方法,將編程教學設計成一個個的小遊戲呈現給家長。這種教學會不會步入下一個死循環,還是留給時間去驗證吧。個人認為還是有積極的一面。但對於真正人才的培養,還是沒能解決根本問題。四、學習機器人課程、編程課程孩子會變得更聰明,各科成績會變得更好嗎?
  • 用數控工具機+3D 列印,油管「手工耿」DIY 了刻南瓜機器人
    3D 列印、等離子切割、點焊、數控工具機等硬核技術造點新奇小玩意兒的 Shane Wighton。視頻中,小哥藉助蒙特卡羅法暴力求解,設計了一款號稱百發百中的曲面籃板。但最終,他頗具創新的點子是:用類似吸塵器一樣的軟管把頭髮吸起來進行修剪。
  • 太空機器人來襲、機器人腦細胞出世、可穿戴機器人問世
    這項技術是由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的科學家研發的。他們說,該系統有可能幫助人工智慧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感官。目前,有關讓機器人具有像人類一樣感官的大部分研究都圍繞著幫助機器人探測壓力,以及它們拾起物品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既不將其弄壞又不讓其掉落。
  • 環球電商周報:數位化概念門店+聊天機器人+可量產3D列印鞋
    開發者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開發自己的聊天機器人,對於品牌而言,用戶只需要掃描一下二維碼,即可把它們的聊天機器人加入到自己的聊天列表中,通過機器人與品牌進行各種對話和互動,這些機器人可以承擔很多銷售、客服的功能。一年之後,現在Facebook Messenger的聊天機器人平臺上已經有3萬多個第三方聊天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