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從孕中晚期開始,在腹部、大腿內側、臀部及胸部等處的皮膚上,逐漸出現的許多淡紅色或紫色條紋,稱為「妊娠紋」。為了產後身體的美觀,準媽如何預防妊娠紋的出現呢?
許多準媽媽都有這樣的感受:隨著一個小生命在自己身體裡逐漸成長,興奮之餘又多了擔憂,因為自己的身形、相貌都在發生改變,尤其是妊娠紋的出現,讓她們難以接受,想盡方法要除之而後快。
妊娠紋一般出現在孕婦的臍下、恥骨部位,是一些淡紅色或紫色不規則的裂紋。這些斑紋在孕婦生產後會逐漸萎縮,成為銀白色,最終皮膚變得鬆弛。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多數女性都去做運動、減肥、緊膚,但效果都不理想。
專家建議,避免妊娠紋要從平時的保養開始。在孕前就要注意鍛鍊身體,經常做按摩,堅持冷水擦浴,增強皮膚的彈性。同時也要注意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增加皮膚的彈性。
懷孕以後,保養過程就更複雜些。要堅持適度運動如散步等;要保證均衡、營養的膳食,避免過多攝入碳水化合物和過剩的熱量,導致體重增長過多;淋浴時水溫不宜過高,可以用微涼於體溫的水衝洗腹部,並輕輕按摩腹部皮膚,從而增強皮膚彈性。
小編偷偷告訴您:
防止變「醜」五大妙招——
女性生育以後,體形、面容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變「醜」了。專家認為從五個方面採取對策,可防止這種後果。
面容
婦女產後因身體疲勞,加上隨時護理嬰兒,往往睡眠不足,天長日久面部皮膚自會松馳,眼圈發黑。此時,每天保證8小時以上高質量的睡眠十分重要,面部殘留棕色或暗棕色蝴蝶斑的產婦,應避免過多日照。局部塗搽「祛斑淨」或「氫醌霜」,可使蝴蝶斑自然消退。
頭髮
產後婦女容易脫髮,因此應注意飲食多樣化,補充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要養成經常洗頭的習慣。
牙齒和眼睛
婦婦產後牙齒容易鬆動發炎,應注意堅持刷牙並適當補充鈣質,為使眼睛秀美明亮,應注意預防眼病,並補充維生素A和B2,這些營養成分在動物肝臟、黃綠色蔬菜和水果中含量頗高。
體態
婦女因生育引起「生育性肥胖症」。妊娠婦女要注意飲食合理搭配,切勿造成營養過剩;產褥期過後,要堅持適當運動。
乳房
哺乳期內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保護好乳房而不使其下垂。哺乳時不要讓孩子過度牽拉乳頭,每次哺乳後,用手輕輕託起乳房按摩10分鐘。
每天至少用溫水洗浴乳房兩次,這樣不僅有利於乳房的清潔,而且能增強韌帶的彈性,從而防止乳房下垂。
堅持做伏地挺身等擴胸運動,使胸部肌肉發達有力,增強對乳房的支撐作用。
小編總結:
準媽媽們孕期可以進行適當的鍛鍊,增加皮膚對牽拉的抗力,這樣也是有利於減輕妊娠紋的出現的。也可以對局部皮膚使用專門的祛紋油進行適當的按摩,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皮下彈力纖維的彈性。妊娠紋主要出現在懷孕的中後期,要注意避免體重增加過快或過多,把體重的增長控制在12千克左右就最為理想的。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媛媛公主的萌媽)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