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是你想懷孕就能懷孕的。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懷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據統計,不孕不育症的發生率約佔生育年齡婦女的15~20%,其中女方原因佔50%,男方原因佔30%,男女雙方原因佔10%,未查出病因者約為10%。由此可見,懷不上孩子和男女雙方均有關係,想要順利懷孕,就必須滿足如下5個條件——
1、男性產生正常的精子
正常的精液呈乳白色或淡黃色,每毫升為精液中的精子數一般在6千萬至2億個,有活動能力的精子佔總數的60%以上,畸形精子佔總數的10%以下,在室溫下精子活動力持續3~4小時。如果不能達到這個標準,想要女方順利懷孕,存在一定的難度,即使懷孕後也會出現胎停或者流產。
雖說受孕只需要一個精子,可是精子少卻會導致不育,因為每一次卵子受精,都必須要幾千萬精子去陪跑才行,因為在卵細胞的外面有兩個保護層,分別是「放射冠」和「透明帶」,精子想要與卵子結合,就必須穿過這兩個保護層,這需要幾千萬精子合力才能完成。
當第一個強有力的精子進入卵子以後,卵子的細胞膜發生去電極反應,使得其他精子不能進入與之結合。同時,卵子釋放出一種物質,使卵子外的附屬物質硬化,使未進入卵黃周隙的精子再沒機會進入。
2、女性排出成熟的卵子
卵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好「孕」的基石,女性初潮時,卵巢中卵泡的數量達30萬~50萬個,每個月會有一批卵泡發育,對於月經正常的女性而言,每個月會有一個健康成熟的卵子排出(個別女性會排出兩個),其餘的自行退化。卵子排到盆腔內被輸卵管傘端揀拾入輸卵管內,等待精子的到來。
而卵泡的生長要經過三個生長時期,依次是原始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卵泡。成熟卵泡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一般是在20mm以上。但由於個體差異,有的女性卵泡長到15mm就會排出卵子,而有的女性卵泡長到25mm才會排出卵子。
如果卵泡直徑超過25mm,仍然沒有正常卵子排出,這有可能是女性黃體生成素峰值有異常,或者是其他激素水平異常所引起的,這種情況會導致排卵障礙,出現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並且導致受孕困難,此時可以做激素六項測定,了解卵巢軸的功能。
3、選擇黃金期同房
即使卵子、精子的質量和數量都達標,可是沒有創造良好的機會「碰面」,照樣不能懷孕,因為卵子和精子的壽命都很短,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彼此,精子在女性殖道內能存活1~3天,卵子排出後超過24小時會逐漸喪失受精能力。因此,在排卵前後24小時內同房,女性才可能懷孕。
因此,預測女性的排卵期顯得尤為重要,女性的排卵期與月經周期密切相關,一般下次月經來潮的前14天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至排卵後5天稱為「排卵期」,對於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女性來說,整個排卵期都有懷孕的可能。
4、生殖通道暢通無阻
所謂的生殖通道就是輸精管和輸卵管,因為這樣精子和卵子才能暢通無阻的相遇,如果輸卵管阻塞、粘連、積水、暢而不通等,精子很難成功與卵子結合,即使受精也無法順利進入子宮腔。
正常情況下,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壺腹部結合成為受精卵,一邊分裂成多個細胞,一邊沿輸卵管向宮腔運行,約3天後進入子宮腔,然後「安家落戶」,從而懷孕。
如果輸卵管堵塞,受精卵在遷移的過程中遇上「攔路虎」,它可能就在輸卵管安家,或者在子宮以外的地方落戶,成為威脅安全的宮外孕。
5、適合受精卵著床和發育的子宮環境
子宮是孕育生命的唯一場所,當卵子受精後,一邊發育一邊向子宮方向移動,3~4天後到達子宮腔,6~8天就「紮根」在營養豐富的子宮內膜裡,繼續發育成胎兒。
只有子宮內膜適合受精卵著床,並且子宮內環境適合胚胎發育,胎兒才能茁壯成長,否則易出現胚胎停育、早期流產等問題。如果女性存在子宮內膜薄、子宮畸形或者孕酮分泌不足等問題,則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成長發育,自然留不住好「孕」氣。
懷孕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是你想懷孕就能懷孕的,夫妻雙方只有身體健康,作息正常,心情愉悅,在正確的時間內同房,才能保證順利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