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構造原理

2021-02-18 實驗與分析

原子吸收光譜儀結構簡單,原理易懂。主要由光源系統、原子化系統、分光系統和檢測系統四部分構成,看完本文你也就知道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構造原理了。

原子吸收光譜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是基於從光源發射的待測元素的特徵輻射通過樣品蒸氣時,被蒸氣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根據輻射強度的減弱程度以求得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

通常情況下,原子處於基態。當相當於原子中的電子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所需要的輻射頻率通過原子蒸氣,原子就能從入射輻射中吸收能量,產生共振吸收,從而產生吸收光譜。原子吸收分析就是利用基態原子對特徵輻射的吸收程度的,常使用最強吸收線作為分析線。

1.光源系統:空心陰極燈

2.原子化系統: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爐原子化器或氫化物發生器。

3.分光系統:單色器

4.檢測系統:光電倍增管等

原子吸收光源應滿足以下條件

1.能輻射出半寬度比吸收線半寬度還窄的譜線,並且發射線的中心頻率應與吸收線的中心頻率相同。

2.輻射的強度應足夠大。

3.輻射光的強度要穩定,且背景小。  

空心陰極燈則可滿足原子吸收上述三點要求,它是利用空心陰極效應而製成的一種特殊輝光放點管。


空心陰極燈發光機理

空心陰極燈為直流供電,當在正負電極上施加適當電壓(一般為300~500伏)時,在正負電極之間便開始放電,這時,電子從陰極內壁射出,經電場加速後向陽極運動。

電子在由陰極射向陽極過程中與載氣(惰性氣體)原子碰撞使其電離成為陽離子,帶正電荷的惰性氣體離子在電場加速下,以很快的速度轟擊陰極表面,使陰極內壁的待測元素的原子濺射出來,與其它粒子相互碰撞而被激發,處於激發態的原子很不穩定,大多會自動回到基態,同時釋放能量,發出共振發射線。


銳線光源定義:光源發射線的中心頻率與吸收線的中心頻率一致,而且發射線的半寬度比吸收線的半寬度小得多時,則發射線光源叫做銳線光源。

光源能量能被原子充分吸收,測定的靈敏度就高。

原子化器是將樣品中的待測組份轉化為基態原子的裝置。

1.火焰原子化器

火焰原子化法是利用氣體燃燒形成的火焰來進行原子化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噴霧燃燒器,由三部分組成,即噴霧器(nebulizer)、霧化室(spray chamber)和燃燒器(bumer)。

(1)噴霧器:將試樣溶液轉為霧狀。

(2)霧化室:內裝撞擊球和擾流器(去除大霧滴並使氣溶膠均勻)。

(3)燃燒器:產生火焰並使試樣蒸發和原子化。

試樣霧滴在火焰中,經蒸發,乾燥,離解(還原)等過程產生大量基態原子。

火焰溫度的選擇:

1.保證待測元素充分離解為基態原子的前提下,儘量採用低溫火焰;

2.火焰溫度越高,產生的熱激發態原子越多;

3.火焰溫度取決於燃氣與助燃氣類型,常用空氣—乙炔最高溫度2600K能測35種元素。



火焰類型:

化學計量火焰(燃助比與化學計量比相近):

中性火焰,溫度高,幹擾少,穩定,背景低,常用。

富燃火焰(燃氣量大):

還原性火焰,燃燒不完全,溫度稍低,測定較易形成難熔氧化物的元素Mo、Cr稀土等。

貧燃火焰(助燃氣量大):

火焰溫度低,氧化性氣氛,適用於鹼金屬測定。

2.無火焰原子化器

常用無火焰原子化器包括石墨爐原子化器和氫化物原子化器。

石墨爐原子化法是利用低壓、大電流來使石墨管升溫,最高溫度可升至3000℃,這一升溫過程可使石墨管中的試樣完成乾燥、灰化、原子化和淨化等測定。

乾燥:去除溶劑,防止樣品濺射。

灰化:使基體和有機物儘量揮發出去。

原子化:待測化合物分解為基態原子,此時停止通Ar氣,延長原子停留時間,提高靈敏度度。。

淨化:樣品測定完成,高溫去殘渣,淨化石墨管。


石墨爐原子化器與火焰原子化器比較

1.原子化效率高,可達到90%以上,而火焰法僅只有10%多一點。

2.絕對靈敏度高(可達到10-12~10-14),試樣用量少,適合於低含量及痕量組份的測定。

3.溫度高,在惰性氣氛中進行且有還原性碳的存在,有利於易形成難離解氧化物元素的離解和原子化。

3.其他原子化方法

(1)低溫原子化方法

主要是氫化物原子化方法,原子化溫度700~900 ゜C ;

主要應用於:As、Sb、Bi、Sn、Ge、Se、Pb、Ti等元素

原理:  在酸性介質中,與強還原劑硼氫化鈉反應生成氣態氫化物。

例 AsCl3 +4NaBH4 + HCl +8H2O = AsH3 ↑+4NaCl+4HBO2+13H2

將待測試樣在專門的氫化物生成器中產生氫化物,送入原子化器中檢測,氫化物易分解,原子化溫度低。

特點:原子化溫度低;

           靈敏度高(對砷、硒可達10-9g);

    基體幹擾和化學幹擾小;

(2)冷原子化法

主要應用於:各種試樣中Hg元素的測量;

原理:  將試樣中的汞離子用SnCl2或鹽酸羥胺完全還原為金屬汞後,用氣流將汞蒸氣帶入具有石英窗的氣體測量管中進行吸光度測量。

特點:常溫測量;

1.作用:將待測元素的共振線與鄰近譜線分開。

2.組件:色散元件(稜鏡、光柵),凹凸鏡、狹縫等。

3.單色器性能參數

(1)倒線色散率(D)   兩條譜線間的距離與波長差的比值Δl/Δλ為線色散率。實際工作中常用其倒數Δλ/Δl

(2)解析度   儀器分開相鄰兩條譜線的能力。用該兩條譜線的平均波長與其波長差的比值    /Δλ表示。

(3)通帶寬度(W)   指通過單色器出射狹縫的某標稱波長處的輻射範圍。當倒線色散率(D)一定時,可通過選擇狹縫寬度(S)來確定:W=D´S

 

主要由檢測器、放大器、對數變換器、顯示記錄裝置組成。

1.檢測器:將單色器分出的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

     如,光電池、光電倍增管、光敏電晶體等。

分光後的光照射到光敏陰極K上,轟擊出的光電 子又射向光敏陰極1,轟擊出更多的光電子,依次倍增,在最後放出的光電子 比最初多到106倍以上,最大電流可達 10μA,電流經負載電阻轉變為電壓信號送入放大器。

 2.放大器:將光電倍增管輸出的較弱信號,經電子線路進一步放大。

 3.對數變換器:光強度與吸光度之間的轉換。

 4.顯示、記錄 

 

單光束:

1.結構簡單,體積小, 價格低;

2.易發生零漂移,空心陰極燈要預熱

雙光束:

1.零漂移小,空心陰極燈不需預熱,降低了MDL;

2.仍不可消除火焰的波動和背景的影響

 

原子吸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定性定量的儀器分析技術。因其靈敏度高、特異性好、準確度高、分析範圍廣和簡便快速而獲得推廣,目前為止,技術發展已經相對成熟,可用來測定食品、水、化妝品、生物材料、土壤等樣品中的銅、鐵、鋅、鈣、鎂、錳、鉛等約70種元素。廣泛應用於多個行業領域,也成了各個實驗室的必備分析儀器,所以不會使用原子吸收怎麼行?

(內容來源:由小析姐整理編輯)

——  END ——

關注【實驗與分析】,每天獲取分析檢測和科研領域專業知識,提升實驗室技術和管理水平。

相關焦點

  • 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區別
    光譜儀都是依據光譜線的原理而發明的,有些人提到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從名字上來說就是兩種儀器,光譜儀的原理雖然都有些相似,但是其中一些小小區別就造成不同的應用與精度。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區別1.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利用待測元素所產生的基態原子對其特徵譜線的吸收程度來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 儀器數據—原子吸收光譜儀選購參考及型號價格匯總
    下面我們來看看原子吸收光譜儀的一些基本數據情況:二  原子吸收光譜儀基礎知識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本原理:從光源發射出具有待測元素特徵譜線的光,通過試樣蒸氣時,被蒸氣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因原子吸收光譜儀的靈敏、準確、簡便等特點,現已廣泛用於冶金、地質、採礦、石油、輕工、農業、醫藥、衛生、食品及環境監測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基本構造:原子吸收光譜儀分為單光束型和雙光束型。其結構可分為五個部分:光源、原子化器、檢測系統與數據處理系統。原子吸收光源要求高強度,高穩定性,幹擾少。
  • 原子吸收光譜儀基礎知識(一)
    線狀光譜主要產生於原子,帶狀光譜主要產生於分子,連續光譜則主要產生於氣體放電。   吸收光譜 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光通過一種物質時,光束中的某些成分便會有所減弱,當經過物質被吸收的光束由光譜儀展成光譜時,就得到該物質的吸收光譜。幾乎所有物質都有其獨特的吸收光譜。   散射光譜 當光通過物質時,除了光的透射和光的吸收外,還觀測到光的散射。
  • 原子吸收光譜儀原理、結構、作用及注意事項
    乾貨:原子吸收光譜儀使用中226個實踐問題及答案(一)乾貨:原子吸收光譜儀使用中226個實踐問題及答案(二)分光光度計四測量誤差大來源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操作說明【儀器】常見分光光度計用途及注意事項分析原子吸收光譜的理論基礎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基於從光源輻射出待測元素的特徵光波,通過樣品的蒸汽時,被蒸汽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由輻射光波強度減弱的程度,可以求出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
  • 原子吸收光譜儀使用問答第一集
    原子吸收光譜儀是分析化學領域中一種極其重要的分析方法,很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標準曲線的線性不好、數據不穩定
  • 原子吸收光譜儀原理、結構及注意事項
    原子吸收光譜的理論基礎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基於從光源輻射出待測元素的特徵光波,通過樣品的蒸汽時,被蒸汽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由輻射光波強度減弱的程度,可以求出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
  • 原子吸收光譜儀大揭秘(基本原理與使用方法全解)
    原子吸收光譜(AAS),又稱原子分光光度法,是基於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蒸汽對其特徵譜線的吸收,由特徵譜線的特徵性和譜線被減弱的程度對待側元素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種儀器分析方法。AAS基本原理眾所周知,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核外電子按其能量的高低分層分布而形成不同的能級,因此,一個原子核可以具有多種能級狀態。
  • 原子吸收光譜儀200問答,絕對乾貨分享!
    原子吸收光譜儀是分析化學領域中一種極其重要的分析方法,但是很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標準曲線的線性不好
  • 原子吸收光譜儀基本原理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1  原子吸收光譜的產生在於物質的原子中電子按一定的軌道繞原子旋轉,各個電子的運動狀態是由4個量子數來描述。不同量子數的電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原子的能量為其所含電子能量的總和。原子處於完全游離狀態時,具有最低的能量稱為基態。在熱能、電能或光能的作用下,基態原子吸收了能量,最外層的電子產生了躍遷,從低能態躍遷到較高能態,它就成為激發態原子。
  • 學習原子吸收光譜法,必知的分析原理和火焰類型
    ,其中部分內容包括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使用,接下來,小析姐將就原子光譜儀的檢測原理、分類,以及火焰等內容進行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的工作、學習有所幫助。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又稱原於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基於從光源輻射出待測元素的特徵光波,通過樣品的蒸汽時,被蒸汽中待測元素的基志原子所吸收,由輻射光波強度減弱的程度,可以求出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
  • PerkinElmer推出新型原子吸收 挑戰金屬檢測
    專注於人類和環境健康的全球領先公司PerkinElmer,日前宣布推出新型PinAAcle™系列原子吸收光譜儀,此系列原子吸收光譜儀適用於多種類型樣品中無機元素含量的測定。當前,環境、食品和消費品領域的全球性標準不斷增多,要求原子光譜分析儀具有更緊湊的結構,更高性能的火焰和石墨爐系統。
  • 螢光光譜儀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的是螢光光譜儀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1697.htm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基本部件及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基本部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一般由四大部分組成,即光源(單色銳線輻射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譜法是依椐處於氣態的被測元素基態原子對該元素的原子共振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而建立的。該法具有檢出限低(火熖法可達ng?cm–3級)準確度高(火熖法相對誤差小於1%),選擇性好(即幹擾少)分析速度快等優點。
  • 一文看懂光譜分析儀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範圍
    根據分析原理光譜分析可分為發射光譜分析與吸收光譜分析二種;根據被測成分的形態可分為原子光譜分析與分子光譜分析。光譜分析的被測成分是原子的稱為原子光譜,被測成分是分子的則稱為分子光譜。發射光譜分析是根據被測原子或分子在激發狀態下發射的特徵光譜的強度計算其含量。吸收光譜是根據待測元素的特徵光譜,通過樣品蒸汽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吸收被測元素的光譜後被減弱的強度計算其含量。
  •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的計量校準方法
    建立一種科學合理且可操作性強的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校準方法。從儀器的工作原理及結構入手,對該類儀器提出了檢出限、線性相關係數、定量重複性等性能評價參數。利用國家相關標準物質對其檢出限的測量不確定度進行了評定,統一了校準方法,有力地保證了測量數據的準確性、溯源性。
  • 儀器分析——原子吸收光譜法
    關鍵詞     原子吸收光譜 原子化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1 原子吸收光譜法概述原子吸收光譜法是根據基態原子對特徵波長光的吸收,測定試樣中待測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簡稱原子吸收分析法。2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本原理2.1基本概念共振吸收線:當電子吸收一定能量從基態躍遷到能量最低的激發態時所產生的吸收譜線,簡稱共振線。
  • 構造原理與電子能量
    估計青島命題人的邏輯如下:根據構造原理,基態原子的電子先排4s能級,然後才排3d能級,所以3d電子能量最高。真是這樣嗎?還是先看看教材怎麼說吧。人教版新教材為什麼不談構造原理的順序和能量高低的關係呢?編者害怕什麼呢?事實證明,他們怕青島人出題(哈哈)。構造原理是核外電子填入原子軌道的順序,按這種順序填入,可以使原子的能量最低,但這不是原子軌道的能量高低順序。教材繞開這個問題,是因為中學所學知識實在太少,講不清楚,所以乾脆不說。
  • 20張動圖剖析原子吸收光譜法(下)
    的原理小動畫用於國家資源庫的建設我們向委託方申請了發表授權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原理小動畫>今天,我們繼續帶大家來學習(下)篇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結構和詳細原理(PS:版權所有,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由光源、原子化系統、分光系統、
  • 原子結構知識點詳細歸納
    (一)原子結構的理論要點1.原子理論發展的幾種理論模型:(1)近代原 爾頓 實心球模型(2) 湯姆生 「葡萄乾麵包」模型(3)盧瑟福 「行星式」模型 (4) 玻爾 量子化軌道模型(5)薛定 諤電子云模型 2、能層、能級與原子軌道
  • 智能光譜儀玩轉健康飲食 靠譜不靠譜?
    該儀器利用各種原理可以將一束混合光分成多束純光,由於每種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徵譜線,因此可以根據光譜來鑑別物質和確定其化學組成。光纖光譜儀工作原理 將複色光分離成純光束(圖片來自儀器資訊理論壇)  可攜式光譜儀的原理即是如此,通過自身放射出檢測光線,分析物品分子反射的光線波長來判定物品的成分,與大型實驗室內的儀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