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譜儀200問答,絕對乾貨分享!

2021-02-17 實驗室經理人

原子吸收光譜儀是分析化學領域中一種極其重要的分析方法,但是很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標準曲線的線性不好、數據不穩定、空白值較高、漂移很大等問題。

 

本文是原子吸收光譜儀在使用過程中經常遇到的200個問題及解決方案,這是廣大原子吸收光譜儀一線用戶的親身體會和經驗積累,相當寶貴,現整理如下,以做參考:

 

一、用AAS測定巖石中鋰,標準曲線的線性不好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可能的原因:鋰是易電離的元素,最好要加2%的KCl;你如果加了Sr的話可能要在鋰波長處產生分子吸收。

 

二、原子吸收光譜儀測硫酸鋅中的鉛,數據不穩定,原因何在? HG2934-2000 酸溶解後,過濾,上機。

 

數據不穩定的原因太多了:1、樣品是否均勻? 2、過濾是否有吸附呢? 3、你的樣品黏度較大,如果用的是火焰法,毛細進樣管的高度有較大的影響。4、你的標準曲線做得怎麼樣? 5、如果是微量痕量鉛,環境因素也是誤差來源之一:城市空氣粉塵中鉛含量較高(尾氣汙染等)。

 

三、石墨爐測鉛時,空白(4硝酸+1高氯酸GR)值總是較高,與灰化法的結果不大一致。樣品為植物樣。

 

1. 所用的水為用石英亞沸水蒸餾器蒸餾得到的,先打一下空白,一般不會超過0.0015,然後採用的為硝酸(工藝超純)和高氯酸(優極純)消化,最後溶解用的 1摩爾每升的鹽酸或硝酸(結果差不多,只是鹽酸穩定性要好一點),定容體積為50mL的話空白值一般為0.03左右。不過鉛比較難做,基體幹擾很大。

 

2. 空白問題來自多方面,上面說的水與試劑外,你用的氬氣純度多少,是高純的嗎?也可用高純氮氣,但要注意分子帶背景

 

3. 主要來自由你所用的硝酸和高氯酸不純所致。你可以先測空管,然後測你所用的水,再測含酸的水空白,這樣你就可以知道了

 

4. 我也經常遇到這個問題,有可能是試液的酸度過大會影響測定,特別是使用高氯酸,影響更大,酸度大對石墨爐損害也比較大。對於石墨爐測定鉛,溼法消化最好使用微波消化,使用硝酸和雙氧水,這樣空白中酸度比較容易控制,空白也比較低。

 

5. 實際Pb含量有出入,廠家就沒有測準;你的儀器可能沒有調製最佳。

 

四、請教大家磷酸中的矽怎麼做?

 

用分光光度法,磷鉬藍光度法試試。

 

五、我這次測Cr時,發現儀器漂動很大,標曲都作不好,是什麼原因呢?燃氣,助燃氣比例也試著調動過,不論怎樣,都發現儀器不穩,但是做別的元素則情況良好,請問這是為什麼呀?

 

燃燒器的高度調整了嗎?作鉻時因為氣流很大,所以穩定區域一般較其他的元素要高,燃燒器要稍微降低一些。

 

六、請問原子吸收是否適合測定常量組分(百分之幾十的),有什麼缺點,如何儘量避免?還想請問一下,測定鈦需要使用氧化亞氮乙炔火焰,但如果測定10g/L濃度水平的鈦能否使用空氣乙炔?這麼高濃度的標樣是否有的賣?

 

1. 高濃度的標樣沒有賣的話,可以自己配製。

 

2 「10g/L濃度水平的鈦能否使用空氣乙炔?」可以自己做一下啊,不是很方便嗎。

 

3 「請問原子吸收是否適合測定常量組分(百分之幾十的),有什麼缺點,如何儘量避免?」

 

這要看你是什麼樣品?測定什麼東西?還有你的實驗室儀器配置等,綜合考慮

 

2. 原子吸收理論上來講測量範圍很廣,可以測微量ppm和超微量ppb,也可以用於基體組分含量的測定(常量級),甚至可以分析含量高達70%的組分,測定的元素也很多種,但還是要考慮各種幹擾的存在。

 

3. 假如就用AAS法測定,注意:

 

1 樣品一定要均勻

 

2 0.2—0.5克樣加溶劑溶解,定容到100毫升,以後可以10倍一直往下稀釋

 

3 可以降低你的儀器靈敏度來提高分析濃度

 

七、請教鉭(小片狀)的溶解方法?我要製備鉭鹽溶液,做基體改進劑用。我試過濃硝酸和王水,都溶不了。

 

1. 先加入氫氟酸,然後滴加硝酸致溶解,再用5%硝酸稀釋定容!

 

2. 鉭(小片狀)的溶解方法用焦硫酸鉀高溫溶解,酒石酸提取。

 

我用氫氟酸終於溶了

 

八、我單位只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配合氫化物生成器測藥品中的砷含量。樣品用硝酸加高氯酸消化,消化過程中三價砷被氧化成五價砷,加樣回收率幾乎是零,後經加碘化鉀還原,將五價砷還原回三價砷,加樣回收率也僅80%左右,請教各位是否有好的方法提高加樣回收率?

 

1. 回收率低一個可能是消化過程中有損失,對你的分析操作我不知道,所以無法分析原因.也可能是碘化鉀還原的時間不夠(室溫下需要50分鐘,此時溶液可能變為 金黃色),加熱能加快還原(多少度我記不清了,好像是90度幾分鐘即可),還有就是標樣與樣品的基體不一致,對你的分析來說,酸度可能是一個因素

 

2. 用王水消化比較好

 

九、請問原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在使用中最易出現毛病的是哪個部位?怎樣解決?

 

最易出現問題的:

 

1 進樣和霧化系統(包括燃燒器):進行清洗(超聲波+5%HNO3溶液)

 

2 光源能量不夠:調整陰極燈至最佳位置,燃燒器的高度及前後位置。

 

3 氣體洩露: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消漏。

 

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法測定人發中的硒含量的實驗時,遇到以下問題:

 

1 光譜狹縫檔的寬度是依據什麼設定的?

 

2 用消化罐消化頭髮可以麼?

 

3 頭髮中的重金屬絡合物會對實驗產生怎樣的影響?

 

1 光譜狹縫檔的寬度可以是0.5-1.0就可以了

 

2 用消化罐消化頭髮可以

 

3 太複雜了,不要考慮太細了,有的問題化學家還沒搞清楚呢。

 

4 加一點一定要使用適合的基體改進劑。 

 

十一、最近幾天批量做樣,自動進樣器注入幾十次後便出現液滴不能直接注入到石墨管底部,而是掛在進樣細管的外壁上,造成有時注不進去,有時沾到石墨管的 側壁上。我只能過一段時間就檢查一下進樣情況。請問各位老師友好的解決辦法麼?我試過往清洗瓶中加入硝酸,但還是不能解決。

 

1. 可能是你的樣品沒消解完全或者太髒了

 

2. 我覺得你是否應該把PROBE的高度再略微調低一點,這樣的話在液滴滴下的一瞬間(但是還沒有完全脫離PROBE)可以接觸到石墨管底部,就不會有樣品殘留了。我不知道你的情況是否和我的相同,我以前發生過類似的情況,通過這樣處理後,問題就解決了。

 

十二、火焰法,樣品處理用到硫酸和次氯酸鈉Aglient3510(2002年買的)噴頭上會積一層白乎乎的東西(溶於水),引起讀數不穩,火焰會有缺口,而據說進口的十幾年前的一個英國的儀器和95年進的PE(別人的)都沒這現象,我知道噴頭結構不同,但是難道現在的設計不如過去的?還是由於其它缺陷引起的?

 

1. 我和你使用的是相同型號的儀器,我們在使用EN1122方法的時候也使用了硫酸,導致燃燒頭經常會堵塞,積上一層碳而堵塞燃燒頭罅縫,火焰會出現缺口.可 能的問題是使用的硫酸粘度較大導致的原因.我們現在採取的方法是增大燃燒頭罅縫的寬度,這樣會減少堵塞的出現.

 

個人認為:理論上應該吸光度與罅縫寬度沒有關係.但過寬的罅縫將導致數據不穩

 

2. 燃燒器上積碳是很正常的事,沒必要那麼緊張的,只需要定時地清楚就行了,清楚時最好不要用堅硬的東西刮除,因為這樣會損壞燃燒器。一般用一張名片插入狹縫擦拭,有條件的用超聲波清洗。

 

3. 注意溶液的黏度,適當稀釋。選用合適的酸

 

十三、吸光率波動很大,3ppm和Cu吸光率應該是0.35而我的儀器測出是0.12左右

 

吸亮度變小的原因很多,你要一個一個的查:

 

1 樣品的提升量是否變小?

 

2 光路是否調好?

 

3 燃燒器的高度,前後左右位置是否適當?

 

4 撞擊球的位置是否調好?

 

5 毛細管是否有堵塞?等。

 

波動大的話,還可以查查以下原因:

 

1 火焰是否平穩?

 

2 燈?

 

3 廢液排放是否正常?

 

十四、我的原吸基線不穩,試了許多辦法,都不行。是火焰,靜態的。

 

1. 可能是燈的問題,預熱時間加長或換燈試試

 

2. 檢查一下電源,最好有淨化穩壓器.

 

3. 換個別的元素的燈看看,如果也這樣,可能是電源問題,也可能是檢測器問題。換個同樣元素的燈,可以檢查燈座的問題。

 

4. 靜態基線不穩的原因一般是等發射有問題或是光路汙染的情況,除按照上面的方法考量外,還有清潔一下光路系統,當然指的是外光路。

 

十五、如樣品測量結果為負值,怎麼辦?

 

負數的出現本身說明你的儀器檢測限有問題,或者你的儀器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狀態。

 

十六、因樣品濃度可能太低,測量時讀數為負值,請問應怎麼解決?

 

1. 造成A值為負是因為樣品濃度太低,機器根本檢測不到樣品的信號,儀器本身的噪聲所產生的。改進方法為1,富集樣品後再做。2,改變測量的方法。3,更換噪聲小,檢出險低的儀器。

 

2. 剛點火測應靈敏度高,過段時間靈敏度下降並達平衡,所以負信號不會轉為正信號的。

 

出現負信號可能是對空白問題重視不夠,你用以調零的「純水」不夠純,而標樣中的水要純得多(也可能試劑的純度不一樣),你可以看一下,你的工作曲線的截距是負的。請對你的溶劑及水的純度檢查一下。

 

十七、請問在原子吸收條件設置時,是測得的吸光值越大越好嗎?我用的是"美析"的原子吸收光譜儀,在測水稻的鉻時,按國標推薦的是乾燥溫度110度、 40秒;灰化溫度1000度、30秒;原子化溫度2800度、5秒,而按儀器本身提供的在灰化溫度1200度;原子化溫度2500度時,以20微升進樣量 0.9ug/l的標準溶液測出的吸光值應為0.1A,我們設定的程序是:110度40秒;1200度30秒;2500度2秒;2800度3秒,測出的值非常大,空白吸光值0.418A;1ppb0.558A;3ppb0.727A;5ppb1.013A;7ppb1.110A;10ppb1.307A;遠 大於0.1A,而且空白也遠大於0.1A,是不是我們沒有洗乾淨?還是其它原因?空燒過三次.我想是不是我們以前用重鉻酸鉀洗過,沒洗乾淨,但我們在測鉻 前,還是用稀硝酸泡過夜.

 

1. 空白太高了,找找原因

 

2. 問題就出在重鉻酸鉀上

 

十八、茶葉的基體比較複雜,其鉛含量在3PPM左右,先只有火焰原子吸收,0.1PPM的吸收值在0.007左右,請問如何解決其複雜基體問題?

 

1. 用標加法做試試。

 

2. 基體匹配。

 

3. 參考食品國家標準,用MIBK萃取

 

十九、化妝品幹法消解樣品時,灰化後為白色粉末,但是,加酸溶解的時候,仍然有很多白色沉澱,是不是說明消解不完全,需要繼續灰化?

 

部分化妝品如粉類含無機添加劑,灰分酸溶後有沉澱不影響重金屬檢測。對沉澱可以採取過濾(先過濾再洗沉澱定容、先定容再幹過濾均可)、離心等處理方式

 

二十、想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香味蠟燭中的含鉛量,請問式樣該如何處理??消解用什麼辦法??另外用原子吸收法測定可行麼?需要注意什麼?

 

當然可以!幹法消解應該可以 

 

二十一、用石墨爐(氘燈扣背景)原子吸收測植物樣品中的鉻?基體改進劑都用的什麼?是不是一定要用基體改進劑? 我的植物樣用不同濃度的鉻溶液培養的蔬菜,樣品量比較少。準備用硝酸和高氯酸進行消化測定其中鉻的含量

 

鉻是高熔點的金屬元素,不加改進劑也可以提高它的灰化溫度,鉻幾乎是不會損失的。同時提高灰化溫度又可以很好的克服植物樣品背景高的問題。你的植物如果是用鉻溶液培養出來的,我建議你取樣量大點,改用火焰做可能會比較好,畢竟能用火焰總強過石墨爐!

 

二十二、植物中的鉛,不知道要怎麼消解植株,研究所的給了我個方法,讓80度烘48小時,然後碾碎,溼法消解,今天試了下,葉子沒問題,莖就好難碾

 

1. 試試冷凍乾燥,然後再粉碎。

 

2. 那是因為徑的水分不易揮發,還未乾。最好先把莖破壞掉,再和葉子一起烘。

 

二十三、氣體流量的兩種表示方式:kg/cm2和L/min,前者在日立的機子上常見,後者在PE的機子上常見,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1. 前者是壓力單位,後者是流量單位。不同的氣體同樣的壓力下,流量是不同的。

 

2. psi 磅/平方英寸 1psi=6894.8Pa=0.07031kg/平方釐米=0.06895bar=0.0703atm

 

工程大氣壓kg/cm2 1kg/cm2=14.22psi

 

1bar=1.0197kg/cm2=14.50psi

 

二十四、由於標準樣品一般都放在冰箱裡冷藏,使用的時候,溫度還是比較低的,然後吸取的時候,體積會不會準確呢?另外,我經常做的時候是吸取1ml到100ml容量瓶稀釋。

 

這樣稀釋100倍,不知道誤差有多大?

 

1. 標準你可以放到室溫以後再吸!

 

2. 溫度的影響可以查一下你樣品在不同的溫度情況下的體積變化情況,就像水那樣的表。稀釋一百倍的影響比較多:溫度對移液管和容量瓶影響、移液管和容量瓶本身的容許誤差(根據級別查對應的計量檢定證書或標準)、還有容量瓶標定的人為視線誤差。

 

3.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具體忘記了),需要提前將試液從冰箱中取出,待回復到室溫方可取用。不過我個人認為,這點誤差在日常常規分析中應該不大,能避免最好,不能(如急用)也只好將就了

 

二十五、從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買的1000ppm/ml的20ml安瓿瓶裝的儲備液,每次也就用2ml用於配製標準工作液。但是剩下的10多ml的儲 備液不知如何保存。安瓿瓶用封口膜密封似乎不好。想取出其中的10ml稀釋到100ml後保存,但是不是很確定需用的酸的濃度(標準物質證書上提供的幾種 元素的基體分別是1%HNO3、5%HCl),不知是不是相應的元素只要用證書上所提供的相應濃度的基體稀釋即可。另外,基體濃度是(V/V),那麼1% 的鹽酸是不是就是指用1體積的濃鹽酸(ρ 1.18g/ml)用100體積的水稀釋,抑或是1體積的鹽酸定容到100體積。

 

我都是稀釋10倍後,放冰箱保存的,一般就用0.5--1.0%的硝酸稀釋。

 

1體積的鹽酸定容到100體積,就這樣

 

二十六、不知為什麼我在用石墨爐測樣時(M5),自動進樣器的針感覺不是很穩定,我只能用牙鏡觀看,這跟公子卓您的一樣,本已調好位子,等在中途再看時,針在滴樣時沒有那麼看的清了,總有點掛在壁邊,不知這種現象正常不?又應如何處理呢?

 

這種現象是最普通的情況了,可以說是天天發生的事情,看你怎麼處理了,我通常有兩種方法處理:

 

1 繼續調進樣針的位置

 

2 進樣針換個乾淨的

 

二十七、做食品或土壤中的Cd、Pb、Cu、Zn、Cr需要全量消解麼?用浸提法如何?

 

《用不同酸溶方法對三類土壤中Pb、Cr、Ni、Cd、Mn、Cu、Zn的溶出比較》

 

齊文啟 曹傑山 戴文紅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結論部分:

 

(一)除用HF以外,各種土類中Pb、Cr的溶出比都較低,分別低於65.8%和64.6%。因為Cr和Pb主要包藏在土壤礦物晶格中,且晶格穩定;例 如Cr3+可能與矽酸鹽巖中四面體或八面體的氧原子配位,尤其八面體配位十分穩定。土壤中大部分Cu、Cd、Zn、Ni、Mn的礦物晶格能較低,易受酸分 解破壞,所以溶出比較高。

 

(二)HClO4有極強的氧化能力,能有效地破壞土壤中的有機質及有機質分解產生的碳。其揮發溫度高,有利於破壞礦物晶格。因此,除了HNO3一H2S04一HClO4溶解法能導致部分Pb沉澱和可能使部分Cr揮發外,各土類中其它元素的溶出比大都略高於 HNO3和HCl—HNO3法。

 

(三)就幾種溶樣方法而言,全分解法要使用HF,這樣才能破壞Si、SiO2等矽酸鹽礦物晶格。但HF 易引入玻璃器皿溶蝕的空白,且有危險性;HNO3消解容易進濺,當必須僅用HNO3溶樣時(如測定Ag),應減少稱樣量或使用砂浴、水浴;HNO3一 H2S04一HClO4消解土樣時最平靜,且蒸發溫度高,能有效地破壞有機物及多數微量元素的礦物晶格。在不要求測定Pb、Cr時建議使用HNO3一 H2S04一HClO4法消解土樣,但要將H2S04和HClO4儘量趕盡,否則對Pb測定有影響;

 

(四)幾種土類中各元素的平均溶出比(%)及日本、美國和本次調查得到的我國土壤中各元素的幾何均值(ppm)列於表7。由表7可知,我國土壤中Pb、Cr的背景值明顯高於日本和美國,這 除了確實存在一些差異外,還有由於採用的溶樣方法不同而引入的差異,因為日本和美國採用的溶樣方法不能將土壤中的Pb、Cr全部溶出。

 

二十八、我在用火焰法測定水中鉀時,其吸光度經常不能回復至自動調零時的狀態,有時可升至0.01,對結果影響很大,請各位幫忙查找一下原因。直接進二次蒸餾水,幾分鐘後吸光度也會升高。

 

1. 估計是儀器不穩定的緣故!

 

2. 你的氣沒問題吧

 

3. 我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好像玻璃容器和鹽酸可能有汙染。不知道你有沒有加消電離劑?

 

4. 我認為燈的可能性大一點。這種情況我好象沒碰到過,也有可能是用的蒸餾水在做樣品過程中髒汙了。

 

5. 這種情況光源的因素可能性不是很大,燈裡面有白點或黑點主要產生的原因是燈電流過大,導致金屬蒸出,沉積在壁上的原因。一般這種情況不會對測定產生太大影響,只是對於燈的壽命會降低。

 

建議:

 

採取用兩個瓶子分別裝入稀酸溶液和去離子水,在換試樣和標準時,先用稀酸溶液清洗,然後放入水中,這樣可以減少汙染。試樣和標準可以採取用稀酸稀釋,一保持一定酸度。

 

儘量減少汙染。檢查一下儀器,看看儀器的長期穩定性如何。

 

二十九、我作痕量金(ppb級的),介質是1%鹽酸和1%硫脲,乾燥階段的溫度應當是多少?(我的現在是開始是80結束是140)灰化的溫度是400,是否正確?結果的再現性不是太好

 

1. 乾燥溫度並不一定的,要自己摸索。換了根石墨管,清洗一下石墨錐都可能有較大的變化的,一般在110-140度。

 

2. 重複性除了跟合適的溫度程序有關外,還跟石墨管、進樣系統的情況關係很大。

 

三十、同樣的測銅的時候,卻一切正常,空白吸光度為0.002,土壤標樣ESS-3也在範圍內,而測Zn時,空白吸光度為0.035,還是稀釋了10倍的結果,土壤標樣ESS-3在減去空白的濃度之後,結果高出3倍

 

1. 你的試劑有問題

 

2. 你用的什麼方法消解的?若是敞口消解可能被汙染了,鋅特別容易被汙染的

 

3. 也許你的氫氟酸沒有趕盡

 

4. 估計是你的水不行了,而且就是水好的話加硝酸後空白會升高很多。可以用1%硝酸來配標準溶液,但是樣品定容用超純水,稀釋也是用超純水,這樣就可以了,我做標準物質都是這樣做的,而且在標準範圍內

 

 

三十一、鐵元素燈, 在248.3nm波長下的燈能量是110counts,在302.1nm波長下的能量是400counts,請問波長與能量有直接關聯嗎?

 

同一個元素燈發射的譜線,各波長的能量肯定不同,靈敏度也相差很大。比如你說的鐵在248.3nm(共振線)下測量,其靈敏度是在302.1nm測量的5倍左右,強度高靈敏度不一定高。

 

三十二、要檢測味精中的鉛,單位只有火焰,沒有石墨爐。按國標法直接用幹法灰化,效果不理想(500度16小時樣品還是黑乎乎,取出放冷後試圖按國標加硝酸高氯酸混合酸繼續消化,耗了俺一下午仍以失敗告終) 於是改用溼法,效果更糟糕! 請大家賜教詳細的消解方法

 

1. 火焰法做鉛靈敏度太低了,不如化學法,樣品取少一點,幹法消化,溫度不要太高(480℃),3小時後取出,加少許硝酸或水溼潤,烘乾,再灰化一次,差不多可以了

 

2. 用MIBK萃取

 

三十三、測Pb時加抗壞血酸(Vc)做基體改進劑,其作用機理是怎麼回事啊?

 

1. 跟普通有機改進劑的原理差不多,增加還原氣氛,有降低原子化溫度的作用等

 

2. 加入Vc後,分解生成大量的遊歷C,使氧化鉛迅速還原為原子,從而降低原子化溫度

 

三十四、今天做鉛的標線時候,彎曲得很厲害。相關係數只有一個9,請問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

 

1. 不應當,看看是不是儀器有問題了

 

2. 我認為出問題的地方很多,建議你重配標液,再仔細的做一遍!

 

3. 首先標準曲線不能超過線性範圍,然後再檢查配置的是否正確,檢查儀器是否正常等.

 

4. 移液管沒有校正,可以先用蒸餾水在天平上校正,注意溫度對密度的影響(查看資料),建議取一毫升水樣測試,我的曲線都在0.9997~1

 

三十五、請教各位以下樣品前處理方法,使用火焰AAS測試其中鉛鎘含量,PCB板,可能材質為玻璃纖維,電子元件,可能為陶瓷的,這種陶瓷一般由鈦酸鋇,鈦酸鋅,氧化鋅構成。

 

其實EPA3052也就是用微波消解儀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將物質完全分解了,其方法大概如下:

 

1)所用酸:總量不超過8ML硝酸,HF,H2O2,鹽酸

 

2)樣品量:0.1~0.5克,

 

3)升溫可分為2_3段,最高溫不超過230

 

4)高氯酸趕HF

 

三十六、為什麼我的水一經過比色管震蕩就吸光值變得很高,我請教過前輩他說用酸泡了就可以了,為什麼我的就不行呢?上午我發現泡了2天後,原先滿的酸液現在揮發了一點,比色管的塞子下面有幾毫米的空隙,是不是會是這個原因呢?

 

1. 清洗乾淨後,放在桶裡泡,然後直接用純水衝洗

 

2. 我是用標本缸泡的,然後用純水洗。還有儘量買好的廠家的比色管,有的廠家的用的玻璃是不太好。

 

3. 最好最後一遍用超純水清洗,可避免幹擾

 

4. 先常常規方法清洗,然後泡在20%左右的硝酸溶液中24小時以上。用時拿出來先用自來水清洗。再用去離子水涮乾淨,涼幹就可以用了。

 

5. 酸泡+超聲波,最後用純水洗。

 

三十七、我手頭沒有微波消解裝置,脂肪含量高的食品該如何消解?我用高氯酸+硝酸(1:5),在電爐上加熱,溶液即將變成無色透明狀時,上面還是有大量的脂肪無法消解掉。隨後再加熱溶液變黑,並著火炸了起來。請問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我的解決辦法是加了混合酸過後,浸泡過夜,電熱板上小火加熱(瓶中放入幾粒玻璃珠),並在溶液顏色加深的時候不斷加入混合酸,直至消化完全,溶液成白色,冒濃白煙。

 

三十八、作zn的範圍為0~04,在213.9nm時.且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用過高純氣體,改變過助燃比,調節過燃燒頭高度,狹縫調節過.全都無效.

 

1. 改變一下助燃比,減小狹縫試試 ,乙炔要高純的。

 

2. 先用純Zn標去測吸光度,以此判斷儀器否正常,若正常,則為樣品處理原因,否則為儀器有故障或參數設得不合理。

 

三十九、我們所用的儀器是美析公司的AA-1800:在正常的情況下(指我們測定的條件,對Fe 或Cu等)C2H2:2.0MPa;Air:17.0MPa.但現在要測K、Na等輕元素時,不斷的改氣流量來求得正確的結果是對的嗎?

 

1. 乙炔流量對有些元素的靈敏度(Cu)影響不是很大,有些則很大(Cr)。測定時應該保持流量不變。

 

2. 調節氣體流量是在建立分析方法時做的,一旦分析方法建立,在測定過程中不能隨便調節氣體流量的

 

3. 氣體流量的不斷調節,實際上是改變了助燃比。只有在做條件優化時需要調節,如果選好條件,是不用變動的。

 

四十、我的鉛燈剛開始點燃的時候還算正常,但點燃一段時候以後,就開始閃爍,並且測得的也十分不穩定,不知是不是我的鉛出了問題?

 

1. 應該是燈的問題.用了多長時間了?看看接口是否接觸不好.燈壞了,只有買新的了.

 

2. 換個分析波長看怎麼樣,如果也是這樣,就應該是燈的問題,對了最好是利用單元素標準液試驗

 

 

 

四十一、請教一下,用原吸分析土壤樣品,由於樣品是先用碳酸鈉處理,然後用鹽酸中和的,因而,待分析樣品的鹽度很高,用原吸分析時容易造成燃燒頭堵塞,有人向我推薦高鹽燃燒頭,我想了解一下,高鹽燃燒頭能解決堵塞問題嗎?

 

相對於普通燃燒頭肯定是好的,但是還是需要日常維護的。另外,現在一般還可以用連續流動注射進樣器來避免堵塞。

 

四十二、今天我做了二份大米中鉛,用的是峰高一次曲線擬合,標準曲線是0.0092C+0.0291,R=0.99948,樣品空白是0.1012,樣 品1是0.1230, 含量為-0.0197,樣品2是0.1313, 含量是0.0029, DL=4.1395pg,Mo=9.5288,但在我改為二次曲線擬合後,樣品1量為0.0297, 樣品2量=0。0497

 

在我改為峰面積定量時(一次擬合),曲線方程為0.0031C+0.0230, 樣品1是0.1341,含量為0.3544,樣品2是0.1302,含量為0.3233,樣品空白為0.0688 DL=59.1314,MO=27.9309,

 

改為二次擬合時,樣品1含量為0。3544,樣品2含是為0。3233 請教如何定量?

 

1. 樣品空白吸光度太高了。石墨爐法,小於5.0PPB,我一般不做計算,小於**就是了。

 

2. 你可以這樣:用標準物質做,用上面各種方式一一定量,選擇定量結果和標稱值一致的計算方式

 

3. 根據我的經驗,一般都是標準曲線的線性越好,幾種方式擬合的差別越小。

 

如果線性不好了,排除了操作原因,那就是可能超出了線性範圍.

 

如果你用的是峰高,又是在上限以上,那改為峰面積,線性範圍就可以擴大,線性就會好一點;

 

如果你用峰面積時的靈敏度低,在下限以下,那用峰高線性就會好一點

 

四十三、我用的儀器是美析公司的AA-180原子吸收光譜儀,用1微克/毫升的銅標準溶液測,吸光度也只有0.07左右,太低了,怎麼調都調不好,但石墨爐的吸光度正常的呀,請問是哪兒出問題了?還有,為什麼做的吸光度經常還有負值出現?

 

1. 石墨爐靈敏度正常說明不是光路和光源的問題,而火焰法所有的元素靈敏度都低,我猜可能是霧化器的問題(可能沒調整好或部分堵塞),拆開重新調整一下吧。另外燃燒器的高度也許要調整好。

 

2. 對於霧化器堵塞,我們的經驗一般是會記住之前的吸光度,如0.05ppm的鉛標,以前測試吸光度為0.020左右,現在測試突然下降很多,我們就會檢查原因。

 

對於試驗過程中的堵塞,最好記住自己做標準曲線的時候對應吸光度,然後每隔10個樣品回測標準品,設定標準品測試誤差範圍來進行確認。

 

另外,如毛細管直接進樣,可以留心液體在毛細管內上升的速度和毛細管的空吸聲。

 

3. 看看是不是有異物堵在毛細管的尾部

 

4. 是不是能量太低或霧化系統不好

 

四十四、做樣品的時候,經常要帶標準參考物質一起做的。如果標準參考物質在範圍內,才可以判斷準確度,才可以向報數據。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做樣品的時候發現帶的質控樣品不在範圍內,那該怎麼辦?

 

把消化液留下不要倒掉,重做一次看看

 

再不行就多做幾個質控的數值,選擇在範圍的,不在範圍的捨棄

 

假如不幸都不在範圍,就是你方法、操作等的原因了,找出來再做吧

 

四十五、我在用石墨爐法測鉛時,剛進完2個標樣,石墨管內噴火,火焰很高的那一種(非正常的大功率升溫時的火)。最高溫2400℃,確定石墨管未被汙染。這是什麼原因?

 

保護氣的問題。檢查一下石磨管的保護氣體吧。

 

出現這種問題,估計是軟體程序錯誤,電磁閥故障。

 

四十六、這兩天一直在做石墨爐直接分析蛋白質中的鋁,蛋白質用2%硝酸稀釋然後直接進樣分析(未經消解)。

 

發現有如下情況:第一,蛋白質在乾燥過程中間會從進樣口爆裂出來;第二,蛋白質粘稠進樣不均勻,導致重複性很差;第三,蛋白質在原子化以後仍有較大殘留。

 

樣品中的Al大概有300ppb左右。

 

1. 這樣做問題肯定有,蛋白質在你的條件下會沉澱。

 

樣品要均勻啊,可以加入適合的分散劑,還有濃度要稀點。再有就是溫度程序的優化了。

 

2. 在此實驗注意有三:

 

1 關於樣品前處理:稀釋劑可分為兩類,一類單純使用稀HNO3水溶液,為了防止蛋白質遇炭凝固,HNO3的酸度不應大於1%。另一類稀釋劑採用混和試劑,將基體改進劑(多為Mg(NO3)2,)表面活性劑(多為Triton x-100)和稀HNO3混和而成.

 

2 關於升溫程序:選擇兩步灰化is preferable.

 

3 關於分析方法:標準加入法比單點曲線更準確

 

當然 選擇恆溫平臺 全熱解石墨管 is necessary.

 

3. 另一類稀釋劑採用混和試劑,將基體改進劑(多為Mg(NO3)2,)表面活性劑(多為Triton x-100)和稀HNO3混和而成.

 

四十七、請教各位談談石墨爐探針技術的優缺點,現狀和發展前景?

 

探針原子化是俄羅斯學者裡襖伏1978年提出實現等溫原子化的三種途徑之一,是將分析液置於石墨或金屬探針上乾燥,當始末路加熱到設定溫度,管壁和管內氣相溫度達到平衡後,將含有試樣的灘針快速插入石墨管內,探針快速升溫,很快達到與氣相相同的溫度,使式樣在探震上蒸發進入已達到平衡溫度的氣象原子化。 製作探針的主要材料有石墨,鉭,鎢,玻璃絲等。

 

主要優點

 

1.灰化和原子化可以獨立進行

 

2.升溫速度快,使得原子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分子形態迅速原子化

 

3.石墨爐可以多次重複使用

 

4.探針便於各種表面處理,易更換

 

四十八、今天做石墨爐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標準曲線的吸光度接近零,幾個系列都一樣。我可剛換了石磨管?

 

1. 我今天做的時候,發現進樣針進樣的時候偏了,樣品沒進去,所以顯示的是直線,

 

2. 檢查進樣的毛細管,我試過毛細管外壁汙染,進樣的時候樣品不能真正進入石墨管

 

3. 樣品根本沒進去,所以沒細光度,這個也有可能

 

4. 還有,石墨管壞了,也會使吸光度接近零!

 

5. 標準沒有配錯吧?我過去遇到過,有的時候忙中出錯,把cd當pb了,費半天工夫白折騰。

 

還有灰化溫度不是太高吧?進樣管位置一定要調好。再就是一定要把光路調好

 

四十九、我採用微波消解的方法製備供試品,如何確定我所測得值是否準確?是否要採用加樣回收的方法?建立一套測定方法,是否要向做HPLC定量一樣做一套方法學考察呢?如果前處理與國標方法不一致,是否一套方法學考察都要做呢?

 

1. 做回收率只是一個方面,並不能完全反映方法的準確度,最好採用標準物質對比,或者與其他實驗室對比

 

2. 這個你可以通過數據處理來分析,或者用標準對比,或者用兩種方法的測定結果計算是否符合一定置信度下的要求,你看看關於分析中數據處理和統計學方面的就知道了

 

五十、第一次使用冷原子吸收測汞,用的是美析原子吸收AA-1800聯合VGA來測的,但是我現在連畫標準曲線都不是每次都能畫出來,有時畫出來了,一測樣品最後再測標準時發現偏差很大,不知道由於什麼問題引起?

 

1. 冷原子測汞要標準和樣品一同進行處理的

 

2. 特別是處理條件一定要一樣

全國產品檢測、技術培訓、儀器校準諮詢電話:4008180021

2021年實驗培訓課程目錄

ISO IEC 17025:2017實驗室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

ISO IEC 17025:2017實驗室管理體系內審員轉版培訓

ISO IEC 17025:2017實驗室風險控制和評估培訓

檢測設備管理與量值溯源培訓

檢測數據控制及檢測結果的質量保證培訓

測量不確定評定與表示培訓

ISO 15189 醫學實驗室認可內審員培訓

CNAS-CL08 司法鑑定機構內審員培訓

汽車行業實驗室的管理要求- IATF 16949:2016 對汽車行業實驗室的要求培訓

實驗室運營與管理培訓

實驗室安全管理培訓

實驗室試劑耗材及標準物質管理培訓

實驗室高級審核技巧培訓

檢測方法驗證和確認培訓

金屬材料失效分析技術培訓

金相分析測試操作培訓

金屬力學性能測試操作培訓

金屬材料化學成分分析測試操作培訓

金屬材料理化試驗理解與應用培訓

緊固件機械性能測試操作培訓

鹽霧測試操作培訓

光老化測試操作培訓

高分子材料鑑別與分析技術培訓

塑料拉伸彎曲標準解讀及測試操作培訓

高分子材料及製品常規阻燃測試標準解讀及操作培訓

色度學與顏色評價培訓

循環鹽霧測試及操作培訓

塑料熔體流動速率和熱變形維卡測試標準解讀及現場操作培訓

磨耗、鉛筆硬度、附著力塗膜物理性能測試技術培訓

實驗室管理與技能提升培訓

水尺計重培訓

2021年全國培訓課程總表,點這裡

相關焦點

  • 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區別
    光譜儀都是依據光譜線的原理而發明的,有些人提到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從名字上來說就是兩種儀器,光譜儀的原理雖然都有些相似,但是其中一些小小區別就造成不同的應用與精度。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區別1.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利用待測元素所產生的基態原子對其特徵譜線的吸收程度來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 儀器數據—原子吸收光譜儀選購參考及型號價格匯總
    2018年你一定不能錯過的史上最全ICP乾貨總結(附資料)2018年你一定不能錯過的史上最全原子螢光知識乾貨總結(附資料)一  原子吸收光譜儀選購知識因原子吸收光譜儀的靈敏、準確、簡便等特點,現已廣泛用於冶金、地質、採礦、石油、輕工、農業、醫藥、衛生、食品及環境監測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基本構造:原子吸收光譜儀分為單光束型和雙光束型。其結構可分為五個部分:光源、原子化器、檢測系統與數據處理系統。原子吸收光源要求高強度,高穩定性,幹擾少。
  • 原子吸收光譜儀使用問答第一集
    原子吸收光譜儀是分析化學領域中一種極其重要的分析方法,很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標準曲線的線性不好、數據不穩定
  • 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構造原理
    原子吸收光譜儀結構簡單,原理易懂。
  • 原子吸收光譜儀原理、結構、作用及注意事項
    乾貨:原子吸收光譜儀使用中226個實踐問題及答案(一)乾貨:原子吸收光譜儀使用中226個實踐問題及答案(二)分光光度計四測量誤差大來源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操作說明【儀器】常見分光光度計用途及注意事項分析分光光度計(1)使用要點原子吸收理論知識總結(12)原子吸收故障排除(一)乾貨!
  • 原子吸收光譜儀基礎知識(一)
    通過光譜的研究,人們可以得到原子、分子等的能級結構、能級壽命、電子的組態、分子的幾何形狀、化學鍵的性質、反應動力學等多方面物質結構的知識。在化學分析中它提供了重要的定性與定量的分析方法。習慣上把光譜學區分為發射光譜學、吸收光譜學與散射光譜學。這些不同種類的光譜學從不同方面提供物質微觀結構知識及不同的化學分析方法。
  • PerkinElmer推出新型原子吸收 挑戰金屬檢測
    專注於人類和環境健康的全球領先公司PerkinElmer,日前宣布推出新型PinAAcle™系列原子吸收光譜儀,此系列原子吸收光譜儀適用於多種類型樣品中無機元素含量的測定。當前,環境、食品和消費品領域的全球性標準不斷增多,要求原子光譜分析儀具有更緊湊的結構,更高性能的火焰和石墨爐系統。
  • 原子吸收光譜儀原理、結構及注意事項
    原子吸收光譜的理論基礎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基於從光源輻射出待測元素的特徵光波,通過樣品的蒸汽時,被蒸汽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由輻射光波強度減弱的程度,可以求出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
  • 原子吸收光譜儀大揭秘(基本原理與使用方法全解)
    原子吸收光譜(AAS),又稱原子分光光度法,是基於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蒸汽對其特徵譜線的吸收,由特徵譜線的特徵性和譜線被減弱的程度對待側元素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種儀器分析方法。正常情況下,原子處於基態,核外電子在各自能量低的軌道上運動。如果將一定外界能量如光能提供給該基態原子,當外界光能量E恰好等於該基態原子中基態和某一較高能級之間的能級差△E時,該原子將吸收這一特徵波長的光,外層電子由基態躍遷到相應的激發態,而產生原子吸收光譜。
  • 原子吸收光譜儀基本原理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1  原子吸收光譜的產生在於物質的原子中電子按一定的軌道繞原子旋轉,各個電子的運動狀態是由4個量子數來描述。不同量子數的電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原子的能量為其所含電子能量的總和。原子處於完全游離狀態時,具有最低的能量稱為基態。在熱能、電能或光能的作用下,基態原子吸收了能量,最外層的電子產生了躍遷,從低能態躍遷到較高能態,它就成為激發態原子。
  • 學習原子吸收光譜法,必知的分析原理和火焰類型
    ,其中部分內容包括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使用,接下來,小析姐將就原子光譜儀的檢測原理、分類,以及火焰等內容進行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的工作、學習有所幫助。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又稱原於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基於從光源輻射出待測元素的特徵光波,通過樣品的蒸汽時,被蒸汽中待測元素的基志原子所吸收,由輻射光波強度減弱的程度,可以求出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
  • 儀器分析——原子吸收光譜法
    關鍵詞     原子吸收光譜 原子化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1 原子吸收光譜法概述原子吸收光譜法是根據基態原子對特徵波長光的吸收,測定試樣中待測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簡稱原子吸收分析法。2.2原子吸收譜線的輪廓理論上講,原子吸收光譜應該是線狀譜。但實際上並不是絕對單色的幾何線,而是具有一定寬度的譜線。以吸收係數Kv為縱坐標,頻率ν為橫坐標作圖。原子吸收線的輪廓以吸收線的中心頻率ν0或半寬度△ν1/2來表徵。
  •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的計量校準方法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的技術性能優劣直接影響測量的準確性,但是至今國家還沒有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的校準規範。筆者通過開展對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校準方法的研究,將測量數據進行量值溯源,並對儀器檢出限進行不確定度的評定,保證測量數據的量值溯源與傳遞的唯一性,為各類標準和方法的制定提供技術保障。
  • 元素分析相關文章總結篇(含226個原吸實用問答)
    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化學先生為方便大家學習,把最近發過的原子吸收相關文章進行了彙編實踐部分:1.原子吸收光譜儀使用中226個實踐問題及答案(一)4.原子螢光實用技能(1)——使用步驟(粗略版)5.原子螢光實用技能(2)樣品溶液配製注意事項6.原子螢光實用技能(3)光路的調節7.原子吸收故障排除(1)8.原子吸收故障排除(2)燃燒頭的清潔
  • 20張動圖剖析原子吸收光譜法(下)
    的原理小動畫用於國家資源庫的建設我們向委託方申請了發表授權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原理小動畫>今天,我們繼續帶大家來學習(下)篇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結構和詳細原理(PS:版權所有,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由光源、原子化系統、分光系統、
  • 此文一出,秒懂UV-Vis光譜儀
    3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為什麼有些化合物是有色的,而另一些化合物卻沒有?共軛與顏色有什麼關係?我們必須對光譜中可見光部分和附近的不同波長處的光吸收進行精確測量。商業光譜儀可對光譜中近紫外和可見部分光吸收進行精確測量。可見光區域的光子能量為36-72 kcal/mol,近紫外線區域(至200 nm)的能量範圍擴展至143 kcal/mole。
  • 你需要知道的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理論基礎、分析原理和火焰類型!
    基態原子只能吸收頻率為υ=(Eq-E0)/h的光,躍遷到高能態Eq。因此,原子吸收光譜的譜線也取決於元素的原子結構,每一種元素有其特徵的吸收光譜線。   原子的電子從基態激發到最接近於基態的激發態,稱為共振激發。當電子從共振激發態躍遷回基態時,稱為共振躍遷。這種振躍遷所發射的譜線稱為共振發射線,與此過程相反的譜線稱為共振吸收線。元素的共振吸收線一般有好多條,其測定靈敏度也不同。
  • 原子吸收光譜法基礎知識
    原子光譜法包括三種:(1)原子發射光譜(AES);(2)原子吸收光譜(AAS);(3)原子螢光光譜(AFS)(一)基本知識原子吸收光譜法,又稱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是基於物質的原子蒸氣對同種原子發射的特徵輻射(譜線)的吸收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
  • 智能光譜儀玩轉健康飲食 靠譜不靠譜?
    該儀器利用各種原理可以將一束混合光分成多束純光,由於每種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徵譜線,因此可以根據光譜來鑑別物質和確定其化學組成。,都是通過對著物品發散出光線波長,再根據每種原子的特徵線譜比對,便可知曉其物質或化學成分。
  • 原子吸收分析的基本原理 EWG1990儀器學習網
    原子吸收光的波長通常在紫外和可見區。若入射光是強度為I0的不同頻率的光,通過寬度為b的原子蒸氣時,有一部分光將被吸收,若原子蒸氣中原子密度一定,則透過光(或吸收光)的強度與原子蒸氣寬度的關係同有色溶液吸收光的情況完全類似,服從朗伯(Lambert)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