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空調行業自學平臺,海量資料,海量視頻,海量課程,註冊會員免費下載資料,網址:www.zhilengbj.cn
網曝,製冷安裝工張師傅在焊接銅管時,用於焊接的氧氣瓶突然爆炸,張師傅、店主邵先生夫妻和營業員不同程度受傷。爆炸時飛出的氧氣瓶碎片直直嵌入對面的牆壁內,店內一整排鋼化玻璃被震碎。離爆炸點較近的張師傅、邵先生夫妻傷勢較重,均出現聽力、視力下降,都在住院治療。而營業員大腿被炸傷,縫了幾針後就出院了。
據分析,造成此次事故原因是:焊接違規操作,加上壓力閥門沒擰緊,氧氣瓶裡壓力變小,從而將焊接時噴出的藍色火焰吸進瓶內,引起爆炸。
另外,據某平臺報導,之前也出現一起空調焊接爆炸事故,爆炸現場有很多氧氣瓶的碎片和乙炔罐的碎片,以及焊接槍等工具,焊接師傅當場死亡!據推測為死者在焊接空調銅管的過程中,由於焊接操作不當,氧氣瓶和乙炔罐未在安全距離引發爆炸。
這裡說下氧氣乙炔在焊接過程中的常見疑問,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一、乙炔瓶儲存、使用時為什麼必須直立,而不能臥放呢?
原因1:乙炔瓶裝有填料和溶劑(丙酮),臥放使用時,丙酮易隨乙炔氣流出,不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還會降低燃燒溫度而影響使用,同時會產生回火而引發乙炔瓶爆炸事故。
原因2:乙炔瓶臥放時,易滾動,瓶與瓶、瓶與其它物體易受到撞擊,形成激發能源,導致乙炔瓶事故的發生。
原因3:乙炔瓶配有防震膠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裝卸、運輸、使用中相互碰撞。膠圈是絕緣材料,臥放即等於乙炔瓶放在電絕緣體上,致使氣瓶上產生的靜電不能向大地擴散,聚集在瓶體上,易產生靜電火花,當有乙炔氣洩漏時,極易造成燃燒和爆炸事故。
原因4:使用時乙炔瓶瓶閥上裝有減壓器、阻火器、連接有膠管,因臥放易滾動,滾動時易損壞減壓器、阻火器或拉脫膠管,造成乙炔氣向外洩放,導致燃燒爆炸。
二、氧氣、乙炔瓶為什麼要分開存放 ?
乙炔是易燃物,氧氣是助燃物。如果乙炔出現洩漏,乙炔與空氣混合,遇見火星或者明火則發生劇烈的爆炸,爆炸又使氧氣瓶破壞洩漏出氧氣,這樣的話,氧氣的助燃性使得爆炸更加猛烈。無法控制。所以他們兩個不能放在一起。乙炔氣瓶溫度不得超過40度,丙酮沸點58度,溫度越高丙酮揮發越快,析出乙炔,使瓶內壓力急劇增加。
瓶內留幾公斤的壓力,使瓶內的壓力大於瓶外的壓力,可以避免其他氣體的流入,保證使用的安全。因為乙炔的爆炸極限很低,稍為混有一點空氣,達到一定溫度就會爆炸。所以乙炔瓶的排氣口一定要有減壓閥,防止空氣混入瓶中,要不然下次使用就有爆炸的危險。乙炔鋼瓶應保留冬季 49Kpa~98KPa,夏季 196KPa 表壓的剩餘壓力。
五、為什麼氧氣瓶特別是瓶口不能沾染或接觸油脂類物質?因油脂特別是含有不飽和脂及酸脂,很容易氣化放熱。由於純氧有極強的氧化性,它能促使可燃物的猛烈燃燒。油脂類物質遇到了純氧,其氣化速度大大加快。同時放出大量熱量。溫度迅速上升,很快就會引起燃燒。如果氧氣瓶口沾上油脂,當氧氣急速噴出時,使油脂迅速發生氧化反應,而且高壓氣流與瓶口摩擦產生的熱量又進一步加速氧化反應的進行,所以沾染在氧氣瓶或減壓閥上的油脂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這就是氧氣瓶特別是瓶嘴及與氧氣接觸的附件嚴禁接觸沾染油脂的原因。碰撞會造成活性炭破碎,膨脹空間增大,乙炔氣聚集,並處於高壓狀態,有形成爆炸的危險;同時溫度上升時氣態乙炔發生聚合作用而發生爆炸。
七、氣瓶搬運為什麼要求要輕裝輕卸,嚴禁拋擲、滾動或碰撞?因氣瓶受到劇烈碰撞或衝擊,會發生爆炸事故,後果將非常嚴重。上海某企業裝卸氣瓶過程中,擊中一名員工,致其當場死亡!氧氣膠帶是高壓管,乙炔膠帶是低壓管;另外乙炔管在使用中有時會產生輕微回火,管內會有積炭,積炭混入氧氣會引起爆炸。
九、氧氣瓶在與電焊同一作業現場使用時下部為什麼要絕緣?為了避免氣瓶帶電。當與電焊工在一起作業時(這是前提),氧氣瓶瓶底墊絕緣物質,防止氣瓶帶電。與氣瓶接觸的管道等金屬設備要有良好的接地裝置,以防產生靜電而造成燃燒或爆炸事故。
氧氣瓶:
氧氣瓶裡的氧氣,不能全部用完,必須留有0.1Mpa剩餘壓力;
在開啟瓶閥和減壓器時,人要站在側面,開啟的速度要緩慢;氣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夏季要有遮陽措施防止暴曬;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於0.05Mpa餘壓;
大家都知道,製冷設備在焊接完成之後,都要對做保壓
氣密性檢測,然而有些人為了省事省工圖方便,在氮氣不足缺失的情況的,使用氧氣保壓。
氧氣保壓應該絕對禁止!因為製冷系統中難免會有油,特別是壓縮機內,絕大部分潤滑油都積存在裡面,氧氣是禁油的,遇油容易會發生爆炸!上面我們也有說明。
案例:廣東陸豐東海冷庫壓縮機發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2人重受傷!其原因就是在檢漏保壓時,把氧氣打入系統查漏,用後又將氧氣排出,在系統內存有氧氣的情況下啟動壓縮機,造成壓縮機爆炸。
更多製冷空調系統的設計資料,請點擊以下圖片下載:
推廣
需要資料的同行請:
加兔子哥微信號:tuzige1986;或者長按以下二維碼加兔子哥。
點擊藍色文字「閱讀原文」,下載全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