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博士1碩士身亡!12人被問責,導師被立案!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故調查...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19-02-20 21:07 |金華應急管理

  事故回顧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裡,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過火面積約60平米,並造成了參與試驗的學生2名博士1名碩士死亡。

  相關報導:痛心!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爆炸,3名大學生死亡,趕緊注意起來...」

  (建議在WiFi狀態下觀看)

  事故原因和性質

  1直接原因

  1.排除人為故意因素

  公安機關對涉事相關人員和各種矛盾的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並對死者周邊親友、老師、同學進行了走訪,結合事故現場勘查、相關視頻資料分析,以及屍檢報告、爆炸燃燒形成痕跡等,排除了人為故意縱火和製造爆炸案件的嫌疑。

  2.確定爆炸中心位置

  經勘查,爆炸現場位於一層模型室,該房間東西長12.5

 米、南北寬8.5 米、高3.9 米。事故發生後,模型室內東北

  部(距東牆4.7 米、距北牆2.9 米)發現一臺金屬材質攪拌機,其料鬥安裝於金屬架上。攪拌機料鬥頂部的活動蓋板呈鼓起狀,拋落於攪拌機東側地面,出料口上方料鬥外壁有明顯物質噴濺和灼燒痕跡。攪拌機料鬥頂部的活動蓋板與固定蓋板連接的金屬鉸鏈被爆炸衝擊波拉斷。上述情況表明:爆炸中心位於攪拌機處,爆炸首先發生於攪拌機料鬥內。

  3.爆炸物質分析

  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磷酸與鎂粉混合會發生劇烈反應並釋放出大量氫氣和熱量。氫氣屬於易燃易爆氣體,爆炸極限範圍為 4%至 76%(V/V),最小點火能 0.02mJ,爆炸火焰溫度超過1400℃。

  因攪拌、反應過程中只有部分鎂粉參與反應,料鬥內仍剩餘大量鎂粉。鎂粉屬於爆炸性金屬粉塵,遇點火源會發生爆炸,爆炸火焰溫度超過2000℃。

  據模型室視頻監控錄像顯示,9 時33 分21 秒至25 秒之間室內出現兩次強光;第一次強光光線顏色發白,符合氫氣爆炸特徵;第二次強光光線顏色泛紅,符合鎂粉爆炸特徵。綜上所述,爆炸物質是攪拌機料鬥內的氫氣和鎂粉。

  4.點火源分析

  經勘查,料鬥內轉軸蓋片通過螺栓與轉軸固定,攪拌機轉軸旋轉時,轉軸蓋片隨轉軸同步旋轉,並與固定的轉軸護筒(以上均為鐵質材料)接觸發生較劇烈摩擦。運轉一定時間後,轉軸蓋片上形成較深溝槽,溝槽形成的間隙可使轉軸蓋片與轉軸護筒之間發生碰撞,摩擦與碰撞產生的火花引發攪拌機內氫氣發生爆炸。

  5.爆炸過程分析

  攪拌過程中,攪拌機料鬥內上部形成了氫氣、鎂粉、空氣的氣固兩相混合區;料鬥下部形成了鎂粉、磷酸鎂、氧化鎂(鎂與水反應產物)等物質的混合物攪拌區。

  轉軸蓋片與護筒摩擦、碰撞產生的火花,點燃了料鬥內上部氫氣和空氣的混合物並發生爆炸(第一次爆炸),爆炸衝擊波超壓作用到攪拌機上部蓋板,使活動蓋板的鉸鏈被拉斷,並使活動蓋板向東側飛出。同時,衝擊波將攪拌機料鬥內的鎂粉裹挾到攪拌機上方空間,形成鎂粉粉塵雲並發生爆炸(第二次爆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高溫火焰迅速向攪

  拌機四周傳播,並引燃其他可燃物。

  專家組對提取的物證、書證、證人證言、鑑定結論、勘驗筆錄、視頻資料進行系統分析和深入研究,結合爆炸燃燒模擬結果,確認事故直接原因為:在使用攪拌機對鎂粉和磷酸攪拌、反應過程中,料鬥內產生的氫氣被攪拌機轉軸處金屬摩擦、碰撞產生的火花點燃爆炸,繼而引發鎂粉粉塵雲爆炸,爆炸引起周邊鎂粉和其他可燃物燃燒,造成現場3 名學生燒死。2間接原因

  違規開展試驗、冒險作業;違規購買、違法儲存危險化學品;對實驗室和科研項目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導致本起事故的間接原因。

  一是事發科研項目負責人違規試驗、作業;違規購買、違法儲存危險化學品;違反《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技術安全管理辦法》等規定,未採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未告知試驗的危險性,明知危險仍冒險作業。事發實驗室管理人員未落實校內實驗室相關管理制度;未有效履行實驗室安全巡視職責,未有效制止事發項目負責人違規使用實驗室,未發現違法儲存的危險化學品。

  二是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對實驗室安全工

  作重視程度不夠;未發現違規購買、違法儲存易制爆危險化學品的行為;未對申報的橫向科研項目開展風險評估;未按學校要求開展實驗室安全自查;在事發實驗室主任崗位空缺期間,未按規定安排實驗室安全責任人並進行必要培訓。土

  木建築工程學院下設的實驗中心未按規定開展實驗室安全檢查、對實驗室存放的危險化學品底數不清,報送失實;對違規使用教學實驗室開展試驗的行為,未及時查驗、有效制止並上報。

  三是北京交通大學未能建立有效的實驗室安全常態化監管機制;未發現事發科研項目負責人違規購買危險化學品,並運送至校內的行為;對土木建築工程學院購買、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易制爆危險化學品情況底數不清、監管不到位;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未能通過檢查發現土木建築工程學院相關違規行為;未對事發科研項目開展安全風險評估;未落實《教育部2017 年實驗室安全現場檢查發現問題整改通知書》有關要求。

  3事故性質

  鑑於上述原因分析,事故調查組認定,本起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完整版調查報告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

  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

  01腐蝕及灼燒事故

  強鹼、強酸和某些強腐蝕性物質與水或其它化學物質發生劇烈反應,大多會產生具有強腐蝕性的煙霧,而吸入粉塵、煙霧等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造成嚴重傷害。同時,強鹼、強酸以及一些有毒試劑等接觸皮膚或裸露的局部器官也會引起人體的局部損傷。灼傷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是最常見的事故。02火災及爆炸事故

  化學物質多具易燃性,遇到火源極易起火燃燒,引起火險或火災事故。有機溶劑通常具有較強的揮發性,揮發出來的蒸氣可以飄移到較遠的地方,如果接觸到火源,會燃燒爆炸並回燃溶劑。03中毒事故

  化學實驗室使用的化學藥品幾乎都有一定的毒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中毒事故。中毒又可分為兩類: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不容易引起重視,很多症狀都是要在中毒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才出現,通常為幾天或者幾個月,有的甚至若干年以後。

  對此事故清華博士生「畢導」

  也曾經分享過實驗室安全經驗

  安全經驗分享

  他表示,實驗室安全理念其實說白了就八個字:不要僥倖,別怕麻煩。

  實驗室裡的安全事故,基本都是因為這種心理:防護好麻煩啊,今天不防護一下也應該不會有事吧?所以有一些小建議在這裡說給大家。

  1、進實驗室,務必穿好白大褂,讓衣服完全覆蓋自己的皮膚。

  防護有毒物質,不管你是在深紫的高錳酸鉀還是沾皮變黃的硝酸,穿著白大褂總能保你安全。

  2、實驗室裡別吃喝東西!

  門捷列夫曾經說過,如果你今天在實驗室裡喝了一口飲料,那總有一天你會不小心喝一口丙烯醯胺。

  比如我之前在畢設實驗室裡發現過這個檸檬……能吃下去放在喹啉和醚酐當中的檸檬的人也是心大。

  3、對高溫高壓心懷敬畏

  人手不是溫度計,人眼不是壓力表,普通的容器裡面可能已經在熱浪翻滾,平靜的閥門背後可能分子在積蓄力量。如果操作裡有高溫高壓的東西,擋好眼睛和臉,戴好棉手套。心裡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危險的。

  4、搭土裝備的時候要帶上腦子

  搭土裝備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腦子。既然它土,就一定不規範,魯棒性比訂製貨差,更容易出bug。到時候真出了事故,你的土裝備肯定比島津和賽默飛世爾先掛掉。

  總之,不要僥倖,別怕麻煩。

  實驗室防火安全

  ● 實驗室內必須存放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管理,並且按要求定期檢查更換。

  ● 實驗室內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必須與火源、電源保持安全距離,嚴禁菸火。

  ● 不得亂接亂拉電線,不得超負荷用電;電源開關箱內不得堆放物品。

  ● 電器設備和線路、插頭插座應經常檢查,保持完好狀態;電加熱器、電烤箱等設備應做到人走電斷。

  ● 實驗室內未經批准、備案,不得使用大功率用電設備,以免超出用電負荷。

  ● 嚴禁在樓內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證消防通道暢通。

  實驗室化學藥品安全

  ● 各級各類實驗室所用化學藥品必須由藥品管理員統一組織購置,任何實驗室和個人不得私自購置。

  ● 化學藥品要分類存放,相互作用的藥品不能混放,必須隔離存放;無名物、變質過期的藥品要及時清理銷毀。

  ● 危險化學藥品容器應有清晰的標識或標籤,存放區域應設置醒目的安全標誌。

  ● 各實驗室產生的廢液廢物不得隨意丟棄,不得隨意排入地面、地下管道以及任何水源,防止汙染環境。

  ● 各實驗室將收集的各類廢液廢物統一運送至實驗室設備管理部門下設的廢物回收庫,由實驗室設備管理部門聯繫環保局指定認可的具有處理資質的相關單位統一處置。

  事故已然發生,無法改變

  但我們可以吸取其中教訓

  以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來源: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班組安全

1550668044000

相關焦點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死事故調查報告公布 校方回應
    在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調查結論及處理結果公布後,2月13日20時,北京交通大學官網通報稱,服從事故調查組對事故責任的認定及相關處理決定,將進行檢查和紮實整改。2018年12月26日,北交大東區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導致3名學生死亡。2月13日下午,北京市政府相關事故調查組公布調查結果,公安機關對事發科研項目負責人李德生和事發實驗室管理人員張瓊依法立案偵查,追究刑事責任。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死 校黨委書記等12人被問責
    針對北京交通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爆炸燃燒造成3人死亡的事故,北京市政府「12·26」事故調查組13日公布《事故調查報告》,認定這是一起責任事故,該校黨委書記等12人被問責。事故調查組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通過現場勘驗、檢測鑑定、調查取證、模擬實驗,並委託化工、爆炸、刑偵、火災調查有關領域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深入分析和反覆論證,查明了事故發生的經過和原因,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
  • 北京交大迎新校長 前校長因實驗室爆炸事故被問責
    (原標題:北京交通大學迎來新校長 系北交大「老熟人」)
  • 北交大:試驗爆炸事故3名遇難學生均為研究生,將嚴肅問責
    北交大:試驗爆炸事故3名遇難學生均為研究生,將嚴肅問責 「北京交通大學」微信公號 2018-12-26 20:44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是一起責任事故
    原標題:北交大實驗室爆炸是一起責任事故 本報北京2月14日電(記者靳曉燕)北京市應急管理局13日發布北京交通大學「12·26」事故調查報告。報告稱,經事故調查組認定,本起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 北交大爆炸事故調查結果公布:是責任事故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麗媛 實習生 任歡欣)2月13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發布了北京交通大學「12·26」事故調查報告。報告稱,經事故調查組認定,本起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報告顯示,經調查,該起事故直接原因為:在使用攪拌機對鎂粉和磷酸攪拌、反應過程中,料鬥內產生的氫氣被攪拌機轉軸處金屬摩擦、碰撞產生的火花點燃爆炸,繼而引發鎂粉粉塵雲爆炸,爆炸引起周邊鎂粉和其他可燃物燃燒,造成現場3名學生燒死。
  • 北交大爆炸事故三名學生遇難,校內論壇變成灰色
    ▲警戒線內就是北交大東校區發生爆炸的教學樓 圖據紅星新聞據北京消防官方微博消息,12月26日9時34分,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經核實,系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消防總隊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名學生死亡!在實驗室疏忽這些可能致命...
    ↓事故現場視頻↓得知北交大實驗室發生爆炸三名學生不幸遇難的消息很多人心痛不已「北京交通大學」微信公號12月26日消息,12月26日上午9:30左右,學校東校區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遇難,老博士傳授8字「安全偏方」!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遇難,老博士傳授8字「安全偏方」!最近一件事情的發生在朋友圈瘋傳並且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北京交通大學的一個實驗室竟然不幸發生了爆炸,並且還有3名研究生因此而遇難,讓人感覺非常的心痛,當時這件事情真的是非常的嚴重,直接來了8個消防中隊30輛消防車來處理這起事故。這件事情的發生雖然讓人感到悲痛,但是大家同樣關心的是為什麼在實驗室當中會發生這麼嚴重的爆炸呢?
  • 北交大校方通報實驗室爆燃事故:痛定思痛 紮實整改
    情況通報2018年12月26日,我校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爆炸燃燒,3名學生不幸遇難。2019年2月13日,北京市政府「12·26」事故調查組公布了《事故調查報告》。依據事故調查的結論,公安機關對事發科研項目負責人李德生和事發實驗室管理人員張瓊依法立案偵查,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幹部管理權限,經教育部、北京交通大學研究決定,對學校黨委書記曹國永、校長寧濱、副校長關忠良等12名幹部及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黨委進行問責,並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 北交大院長停職檢查事故回顧 最新北交大爆炸事件情況通報
    12月29日,就「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爆炸事件」,北京交通大學官方網站在首頁位置發布《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  《通報》稱,學校土建學院實驗室在進行實驗室發生爆炸,三名參與實驗的研究生不幸遇難,全校師生深感悲痛,以多種方式表達哀思。  事故發生後,學校各專項工作組迅速開展工作。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件:三名學生身亡,事發一天前曾舉報導師
    12月26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學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了爆炸,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至於事故原因,校方並沒有做出任何答覆,稱已移交公安部門。其中學生小毛的家屬對於事故原因一直感到懷疑,儘管知道小毛做實驗會經常接觸到化學品,但從來沒想到會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情。事後,小毛同學提供的聊天記錄讓家屬更加堅定了事情沒那麼簡單。從小毛與同學的聊天記錄來看,小毛在事發三天前就已經察覺到了實驗室的危險。因小毛的導師李某在實驗室裡堆放了多桶鎂粉,進出實驗室都是一身鎂粉。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清華化工博士告誡:不要僥倖,別怕麻煩
    據微博@北京消防:12月27日9時34分,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消防部門立即調派8個消防中隊、30部消防車趕赴事故現場處置。10時20分,火情得到控制。
  • 北交大通報:問責黨委書記曹國永、校長寧濱等12名幹部
    剛剛,北京交通大學官網發布情況通報,稱堅決服從12·26事故調查組對事故責任的認定,堅決擁護事故調查組的相關處理決定,認真反思,深刻檢查,紮實整改。全文如下:2018年12月26日,我校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爆炸燃燒,3名學生不幸遇難。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遇害,曾舉報實驗室內有大量易爆物品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遇害,曾舉報實驗室內有大量易爆物品在12月26日上午的時候,北京交通大學的一個實驗室發生了爆炸,在爆炸發生的時候還有學生在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結果可以說是非常的慘痛,看到這樣的一個消息相信大家的心情也和小編一樣是非常沉痛的
  • 北交大實驗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或因試驗產生甲烷爆炸
    北交大實驗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科技日報」微信公號12月26日消息,據北京消防微博消息: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裡,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過火面積約60平米,並造成了3名參與試驗的學生死亡。
  • 清華大學一實驗室爆炸 32歲博士後身亡(圖)
    事故發生後,樓內及周邊師生被疏散,明火被迅速撲滅,海澱區環保局在爆炸後兩小時對現場檢測未發現有害氣體。根據安監部門通報,爆炸是死者在使用氫氣做化學實驗時發生的。但截至昨晚8時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稿時,公安、安監的工作人員仍在現場工作。清華大學新聞發言人表示,事故的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據了解,遇難的博士後32歲,是家中長子,其家人昨晚已趕到清華。
  • 北交大爆炸事件續:遇難者導師停止教學科研工作
    情況通報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土建學院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時發生爆炸,三名參與實驗的研究生不幸遇難,全校師生深感悲痛,以多種方式表達哀思。事故發生後,學校各專項工作組迅速開展工作。多次看望慰問遇難學生家屬,全力做好善後工作;對相關師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全面開展學校安全工作大檢查,排查安全隱患,進行有效管控,防止發生此類事故;全力配合北京市事故調查組開展工作;積極回應各方關切,及時通報相關情況。
  • 一場實驗室爆炸事故 24歲碩士的人生徹底轉向
    像很多高校一樣,郭宏振所在的實驗室,也有傳幫帶的傳統。以發生爆炸事故的製備氧化石墨烯實驗為例,研一時,郭宏振曾在導師和師兄的指導下做過這個實驗,所以,當自己研二,導師說研一學生不懂可以向自己求助時,郭宏振並未多想,就滿口答應。據郭宏振回憶,當天上午,自己正在做靜電紡絲實驗,師弟李強、趙雲樂在同一實驗室做製備石墨烯實驗。
  • 北京交通大學迎來新校長,系北交大「老熟人」
    據官方簡歷,王稼瓊,男,1964年5月生,1987年6月入黨,1987年6月參加工作,北方交通大學運輸經濟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王稼瓊此前與北交大亦有交集,2004年10月曾任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2008年2月他轉任北京物資學院院長,2010年2月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2016年8月,王稼瓊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2017年4月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此番王稼瓊重回北交大,接棒寧濱。去年年底,北交大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爆炸燃燒造成3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