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名學生死亡!在實驗室疏忽這些可能致命...

2021-02-26 青春上海

昨天,北京交通大學3名學生在實驗室爆炸事故中不幸遇難。


↓事故現場視頻↓

得知北交大實驗室發生爆炸

三名學生不幸遇難的消息

很多人心痛不已

不少人也提醒

任何時候都要安全第一:

「北京交通大學」微信公號12月26日消息,12月26日上午9:30左右,學校東校區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上午10:20,火情得到控制,經初步核實,共有3名參與實驗的研究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難。事故原因相關部門仍在調查中。

此次事故令人無比痛惜,學校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小組,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在現場組織救援、安全防護工作,並及時召開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通報情況、部署工作。

學校已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將全力做好善後事宜,並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北京交通大學全體師生沉痛悼念在事故中不幸逝去的三個年輕生命。

垃圾滲濾液,簡單來說就是垃圾中的髒水。根據一篇今年發表在《北京工業大學學報》上的論文《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研究及應用現狀淺析》,在垃圾填埋的過程中以及填埋完成後會產生垃圾滲濾液,其來源主要是垃圾自身含水和大氣降水降雪等。

1噸滲濾液相當於100噸城市汙水所含汙染物的濃度,直排會對地下水產生不可逆的危害,是汙廢水領域最難處理、成本最高的種類。

由於垃圾的成分十分複雜,因此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分複雜,高有機物高氨氮高鹽分的特種廢水,其水質的特點之一就是汙染物含量很高,而且往往含有生物毒性。

在垃圾處理行業工作的大氣環境發燒自媒體博主」耳朵「表示:

「滲濾液因為比較臭,所以處理過程,尤其是輸送過程,或者在實驗室研究,都必須也一定在封閉性比較好的環境完成。如果通風換氣不暢,頻次不高,比較容易造成短時間內可燃氣體的快速堆積,濃度達到危險界限,如果稍有火星,就有可能造成燃爆事故。」

科技日報也採訪到相關領域的專家,專家表示:

從整個處理流程來看,滲濾液汙水是不會爆炸的。一般來說,在厭氧環節會產生甲烷(CH4),也就是通常說的沼氣,洩露到空氣中,一旦濃度超過5%時,遇見明火就會發生爆炸。而報導中提到的,在現場中聞到刺鼻的氣味應該是氨氣(NH3),空氣中氨氣含量在15%-27%之間也會發生爆炸。不過,「氨氣爆炸的濃度遠高於甲烷,爆炸的概率也低於甲烷。」

專家告訴記者,從化學屬性來說,是沒有100%的安全,只有100%的安全防範。

不過,上述科普僅針對垃圾滲濾液本身,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故的具體原因尚需等待調查結果。

事件發生後,清華博士生「畢導」也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對此表示難過,同時,也在安全方面提出了經驗之談:

他表示,我的實驗室安全理念其實說白了就八個字:不要僥倖,別怕麻煩。

實驗室裡的安全事故,基本都是因為這種心理:防護好麻煩啊,今天不防護一下也應該不會有事吧?所以有一些小建議在這裡說給大家。

1、進實驗室,務必穿好白大褂,讓衣服完全覆蓋自己的皮膚。

防護有毒物質,不管你是在深紫的高錳酸鉀還是沾皮變黃的硝酸,穿著白大褂總能保你安全。

2、實驗室裡別吃喝東西!

門捷列夫曾經說過,如果你今天在實驗室裡喝了一口飲料,那總有一天你會不小心喝一口丙烯醯胺。

比如我之前在畢設實驗室裡發現過這個檸檬……能吃下去放在喹啉和醚酐當中的檸檬的人也是心大。

3、對高溫高壓心懷敬畏

人手不是溫度計,人眼不是壓力表,普通的容器裡面可能已經在熱浪翻滾,平靜的閥門背後可能分子在積蓄力量。如果操作裡有高溫高壓的東西,擋好眼睛和臉,戴好棉手套。心裡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危險的。

4、搭土裝備的時候要帶上腦子

搭土裝備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腦子。既然它土,就一定不規範,魯棒性比訂製貨差,更容易出bug。到時候真出了事故,你的土裝備肯定比島津和賽默飛世爾先掛掉。

總之,不要僥倖,別怕麻煩。

此外,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一位汙水處理企業技術負責人說,高校實驗室一般都是公用實驗室,可能幾個老師帶領幾個團隊共用一個實驗室。

有些學生操作水平高,嚴格按照實驗規範來做,安全性高,反之就容易出問題。有時,上一個實驗做完時,該小組的人並沒很好收尾,下一個小組來做實驗時如果存在操作不規範等問題,風險就相對較高。」

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教授吳超曾總結了高校實驗室事故特點:

各種實驗室類型繁多、易燃易爆物品種類多、實驗儀器設備設施多、各種實驗樣本標本多、試驗內容和項目變化、接觸和操作人員不固定、危險物品量少易忽視、安全管理制度難落實等。實驗室事故類型包括火災爆炸、觸電、機傷、腐蝕、輻射、中毒、感染和被盜等。

願逝者安息!

也希望各位在實驗室裡做實驗的小夥伴們

嚴守規範,注意安全

你可能也想看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 張小松)綜合:北京交通大學官微、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危昱萍)、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畢導(bxt_thu)等

責任編輯:唐昱霄

相關焦點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死事故調查報告公布 校方回應
    (原標題:北交大回應「實驗室爆炸事故調查報告」:服從處理決定,認真整改)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後續:遇難學生曾舉報過實驗室有30桶鎂粉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後續:遇難學生曾舉報過實驗室有30桶鎂粉在12月26號,北京交通大學的東校區2號樓發生了著火。根據北京消防通報,北京交通大學的2號樓實驗室內學生在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故造成了3個實驗學生的死亡。
  • 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爆炸,3名學生死亡,高校實驗室安全值得關注!
    不少人也提醒,任何時候都要安全第一:據北交大官微此前通報:事故為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不過,「氨氣爆炸的濃度遠高於甲烷,爆炸的概率也低於甲烷。」專家告訴記者,從化學屬性來說,是沒有100%的安全,只有100%的安全防範。不過,上述科普僅針對垃圾滲濾液本身,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故的具體原因尚需等待調查結果。
  • 北交大實驗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或因試驗產生甲烷爆炸
    北交大實驗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科技日報」微信公號12月26日消息,據北京消防微博消息: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裡,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過火面積約60平米,並造成了3名參與試驗的學生死亡。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名學生死亡 事發地瀰漫刺鼻氣味
    【解說】據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官方微博消息,12月26日9時34分,119指揮中心接到海澱區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起火的報警,經核實,現場為2號樓實驗室內學生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  當天中午,記者來到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看到,2號實驗樓附近已經全部被管制,教學樓還在冒煙,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兒,消防員正在滅火。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件:三名學生身亡,事發一天前曾舉報導師
    12月26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學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了爆炸,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至於事故原因,校方並沒有做出任何答覆,稱已移交公安部門。可小毛的導師卻不以為意,對學生說吃點鎂粉是好的。鎂粉(百度百科):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粉末,活潑金屬,遇溼易燃物品。燃燒時產生強烈的白光並放出高熱。遇水或潮氣猛烈反應放出氫氣,大量放熱,引起燃燒或爆炸。遇氯、溴、碘、硫、磷、砷和氧化劑劇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是一起責任事故
    原標題:北交大實驗室爆炸是一起責任事故 本報北京2月14日電(記者靳曉燕)北京市應急管理局13日發布北京交通大學「12·26」事故調查報告。報告稱,經事故調查組認定,本起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 北交大爆炸事故三名學生遇難,校內論壇變成灰色
    ▲警戒線內就是北交大東校區發生爆炸的教學樓 圖據紅星新聞據北京消防官方微博消息,12月26日9時34分,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經核實,系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消防總隊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
  • 3名學生死亡,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
    據北京消防消息,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目前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等已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事故原因。視頻↓↓據網友拍攝視頻顯示,現場出現明火併冒出黑色濃煙。據悉,爆炸發生後消防車趕到現場。事發現場。事發現場。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遇難,老博士傳授8字「安全偏方」!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遇難,老博士傳授8字「安全偏方」!最近一件事情的發生在朋友圈瘋傳並且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北京交通大學的一個實驗室竟然不幸發生了爆炸,並且還有3名研究生因此而遇難,讓人感覺非常的心痛,當時這件事情真的是非常的嚴重,直接來了8個消防中隊30輛消防車來處理這起事故。這件事情的發生雖然讓人感到悲痛,但是大家同樣關心的是為什麼在實驗室當中會發生這麼嚴重的爆炸呢?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遇害,曾舉報實驗室內有大量易爆物品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遇害,曾舉報實驗室內有大量易爆物品在12月26日上午的時候,北京交通大學的一個實驗室發生了爆炸,在爆炸發生的時候還有學生在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結果可以說是非常的慘痛,看到這樣的一個消息相信大家的心情也和小編一樣是非常沉痛的
  • 北交大教學實驗室爆炸誰之過?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學一教學實驗室發生爆炸,導致3名學生不幸遇難。據北京交通大學官微發布消息稱,事故為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並引起火災。而據網絡報導:有遇難學生生前與同學的聊天記錄和圖片表明的,當時3名遇難學生的導師在實驗室內存放有鎂粉30桶、水泥40袋、磷酸鈉28袋、催化劑8桶。而其中一名遇害學生在事發前一天就實驗室存放大量危險物品的事實曾向北京市海澱區環保局進行舉報,但是沒有阻止事故的發生。筆者在網上查了一下,鎂粉的解釋為: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粉末,活潑金屬,遇溼易燃物品。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死 校黨委書記等12人被問責
    針對北京交通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爆炸燃燒造成3人死亡的事故,北京市政府「12·26」事故調查組13日公布《事故調查報告》,認定這是一起責任事故,該校黨委書記等12人被問責。事故調查組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通過現場勘驗、檢測鑑定、調查取證、模擬實驗,並委託化工、爆炸、刑偵、火災調查有關領域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深入分析和反覆論證,查明了事故發生的經過和原因,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
  • 警鐘長鳴 盤點近年高校實驗室爆炸事件
    2006年3月15日凌晨左右,復旦大學化學西樓一實驗室內突發爆炸,放置室內的試管、容器等相繼發生連鎖爆炸,所幸未釀成人員傷亡。雲南大學爆炸事件實驗室發生化學爆炸,一名博士重傷。2008年7月11日10時許,雲南大學北院雲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樓510實驗室,一名臨近畢業的博士生在做實驗時發生化學爆炸,該名博士生被嚴重炸傷。
  • 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為何會爆炸?應如何防範?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實驗厭氧處理環節產生的甲烷發生爆炸。 北京交通大學通報火災情況:3名研究生遇難 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據央視新聞消息:2018年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裡,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清華化工博士告誡:不要僥倖,別怕麻煩
    經核實,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又有化學實驗室出事了,也讓我心裡很難過。也許是因為自己讀的是化工的博吧,所以對實驗室安全特別敏感。
  • 北交大:試驗爆炸事故3名遇難學生均為研究生,將嚴肅問責
    北交大:試驗爆炸事故3名遇難學生均為研究生,將嚴肅問責 「北京交通大學」微信公號 2018-12-26 20:44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故調查...
    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裡,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過火面積約60平米,並造成了參與試驗的學生2名博士1名碩士死亡。   相關報導:痛心!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爆炸,3名大學生死亡,趕緊注意起來...」
  • 清華實驗室爆炸致一人亡,怎樣讓老師學生遠離校園傷害?
    的確,對於聚集各種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等器材的實驗室來說,確實存在著諸多隱患。在一個高校或者中學裡,往往關於實驗室的管理規定,是最為複雜與嚴明的,因為,稍有不慎,爆炸案、火災案、中毒案就會發生,稍有不慎和疏忽,就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面對如此危險的實驗室,我們從此只能「珍愛生命,遠離實驗」了嗎?當然不是,那麼,怎樣讓老師學生們不要在實驗室裡受傷害?
  • 北交大爆炸事故3名學生遇難,「元兇」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北京交通大學,一聲巨響打破了象牙塔的寧靜,學校一處正在進行科研試驗的實驗室突然發生爆炸,並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遇難。人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很想知道:是什麼造成了如此劇烈的爆炸?結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因為,這種高度危險的物品,可能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