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爆炸,3名學生死亡,高校實驗室安全值得關注!

2021-02-26 福建高中指南
昨天,一場發生在高校實驗室的爆炸事件,讓很多人心痛不已。高校實驗場所如何保障安全也引發網友熱議。

得知北交大實驗室發生爆炸,

三名學生不幸遇難的消息,

很多人心痛不已。

不少人也提醒,

任何時候都要安全第一:

據北交大官微此前通報:事故為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

「北京交通大學」微信公號12月26日消息,12月26日上午9:30左右,學校東校區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上午10:20,火情得到控制,經初步核實,共有3名參與實驗的研究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難。事故原因相關部門仍在調查中。

此次事故令人無比痛惜,學校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小組,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在現場組織救援、安全防護工作,並及時召開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通報情況、部署工作。

學校已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將全力做好善後事宜,並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北京交通大學全體師生沉痛悼念在事故中不幸逝去的三個年輕生命。

垃圾滲濾液,簡單來說就是垃圾中的髒水。根據一篇今年發表在《北京工業大學學報》上的論文《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研究及應用現狀淺析》,在垃圾填埋的過程中以及填埋完成後會產生垃圾滲濾液,其來源主要是垃圾自身含水和大氣降水降雪等。

1噸滲濾液相當於100噸城市汙水所含汙染物的濃度,直排會對地下水產生不可逆的危害,是汙廢水領域最難處理、成本最高的種類。

由於垃圾的成分十分複雜,因此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分複雜,高有機物高氨氮高鹽分的特種廢水,其水質的特點之一就是汙染物含量很高,而且往往含有生物毒性。


在垃圾處理行業工作的大氣環境發燒自媒體博主」耳朵「表示:

「滲濾液因為比較臭,所以處理過程,尤其是輸送過程,或者在實驗室研究,都必須也一定在封閉性比較好的環境完成。如果通風換氣不暢,頻次不高,比較容易造成短時間內可燃氣體的快速堆積,濃度達到危險界限,如果稍有火星,就有可能造成燃爆事故。」

科技日報也採訪到相關領域的專家,專家表示:

從整個處理流程來看,滲濾液汙水是不會爆炸的。一般來說,在厭氧環節會產生甲烷(CH4),也就是通常說的沼氣,洩露到空氣中,一旦濃度超過5%時,遇見明火就會發生爆炸。而報導中提到的,在現場中聞到刺鼻的氣味應該是氨氣(NH3),空氣中氨氣含量在15%-27%之間也會發生爆炸。不過,「氨氣爆炸的濃度遠高於甲烷,爆炸的概率也低於甲烷。」

專家告訴記者,從化學屬性來說,是沒有100%的安全,只有100%的安全防範。


不過,上述科普僅針對垃圾滲濾液本身,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故的具體原因尚需等待調查結果。

事件發生後,清華博士生「畢導」也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對此表示難過,同時,也在安全方面提出了經驗之談:

他表示,我的實驗室安全理念其實說白了就八個字:不要僥倖,別怕麻煩。

實驗室裡的安全事故,基本都是因為這種心理:防護好麻煩啊,今天不防護一下也應該不會有事吧?所以有一些小建議在這裡說給大家。

1、進實驗室,務必穿好白大褂,讓衣服完全覆蓋自己的皮膚。

防護有毒物質,不管你是在深紫的高錳酸鉀還是沾皮變黃的硝酸,穿著白大褂總能保你安全。

2、實驗室裡別吃喝東西!

門捷列夫曾經說過,如果你今天在實驗室裡喝了一口飲料,那總有一天你會不小心喝一口丙烯醯胺。

比如我之前在畢設實驗室裡發現過這個檸檬……能吃下去放在喹啉和醚酐當中的檸檬的人也是心大。

3、對高溫高壓心懷敬畏

人手不是溫度計,人眼不是壓力表,普通的容器裡面可能已經在熱浪翻滾,平靜的閥門背後可能分子在積蓄力量。如果操作裡有高溫高壓的東西,擋好眼睛和臉,戴好棉手套。心裡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危險的。

4、搭土裝備的時候要帶上腦子

搭土裝備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腦子。既然它土,就一定不規範,魯棒性比訂製貨差,更容易出bug。到時候真出了事故,你的土裝備肯定比島津和賽默飛世爾先掛掉。

總之,不要僥倖,別怕麻煩。

此外,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一位汙水處理企業技術負責人說,高校實驗室一般都是公用實驗室,可能幾個老師帶領幾個團隊共用一個實驗室。

有些學生操作水平高,嚴格按照實驗規範來做,安全性高,反之就容易出問題。有時,上一個實驗做完時,該小組的人並沒很好收尾,下一個小組來做實驗時如果存在操作不規範等問題,風險就相對較高。」

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教授吳超曾總結了高校實驗室事故特點:

各種實驗室類型繁多、易燃易爆物品種類多、實驗儀器設備設施多、各種實驗樣本標本多、試驗內容和項目變化、接觸和操作人員不固定、危險物品量少易忽視、安全管理制度難落實等。實驗室事故類型包括火災爆炸、觸電、機傷、腐蝕、輻射、中毒、感染和被盜等。

願逝者安息,

希望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 張小松)綜合:北京交通大學官微、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危昱萍)、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畢導(bxt_thu)等。

相關焦點

  • 3名學生死亡,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
    昨天上午9時30分許,北京交通大學東區第二教學樓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爆炸。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名學生死亡!在實驗室疏忽這些可能致命...
    昨天,北京交通大學3名學生在實驗室爆炸事故中不幸遇難。
  • 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為何會爆炸?應如何防範?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實驗厭氧處理環節產生的甲烷發生爆炸。 北京交通大學通報火災情況:3名研究生遇難 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據央視新聞消息:2018年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裡,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
  • 警鐘長鳴 盤點近年高校實驗室爆炸事件
    2006年3月15日凌晨左右,復旦大學化學西樓一實驗室內突發爆炸,放置室內的試管、容器等相繼發生連鎖爆炸,所幸未釀成人員傷亡。雲南大學爆炸事件實驗室發生化學爆炸,一名博士重傷。2008年7月11日10時許,雲南大學北院雲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樓510實驗室,一名臨近畢業的博士生在做實驗時發生化學爆炸,該名博士生被嚴重炸傷。
  • 匯總事故信息 一起來關注實驗室安全注意事項!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據北京消防微博12月26日消息,2018年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這幾年,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是什麼原因導致?可以採取什麼手段預防?今天,我們就從數十起高校實驗室的安全事故的回顧入手,分析原因,找尋對策。
  • 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爆炸,新京報為博眼球,虛假報導帶節奏被斥
    微博北京消防寫道:今天9時34分,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消防部門立即調派8個消防中隊、30部消防車趕赴事故現場處置。同時,市公安、應急管理、教育、衛生等部門和海澱區政府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10時20分,火情得到控制。
  • 交白卷的考試和在實驗室死亡的研究生,造成兩名高校院長都被停職
    電子科大自命題考試出現紕漏2019年的碩士研究生考試被當「兒戲」2019年的碩士研究生考試狀況百出,有的高校直接發答案給考生、有的學校幾乎把上一年度的考題直接改革日期就當考題,而電子科技大學作為985雙一流高校更是讓考生傻眼
  • 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爆炸起火 現場刺鼻氣味強烈
    新京報訊(記者 賈潔卿 李陽 王清以 劉鑫 張盼港 劉名洋 實習生 馬聰驁)12月26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二號樓實驗室發生爆炸。新京報記者從現場看到,事發教學樓正門入口處有黑煙冒出,現場可聞見有強烈的刺鼻氣味。
  • ...大學實驗室爆炸事故重演,教育部要求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檢查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學發生實驗室爆炸事故,3名研究生不幸遇難。高校教學實驗安全工作直接關係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關係學校和社會的安全穩定。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有效防範類似事故發生,教育部現就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 復旦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一名學生被炸傷!實驗室那些潛伏的危險,你可知道?
    3月27日晚,復旦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消防部門接報後於21時35分趕赴現場救援處置,現場一名20歲男性傷及雙上肢。昨日(28日),復旦大學新聞中心向媒體證實此消息。@復旦大學 在微博發布公告經該校化學系核查,當晚有2名學生在實驗室工作,學生在處理一個約100毫升的反應釜過程中,反應釜發生爆炸,學生左手大面積創傷,右臂貫穿傷骨折。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後續:遇難學生曾舉報過實驗室有30桶鎂粉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後續:遇難學生曾舉報過實驗室有30桶鎂粉在12月26號,北京交通大學的東校區2號樓發生了著火。根據北京消防通報,北京交通大學的2號樓實驗室內學生在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故造成了3個實驗學生的死亡。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死 校黨委書記等12人被問責
    針對北京交通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爆炸燃燒造成3人死亡的事故,北京市政府「12·26」事故調查組13日公布《事故調查報告》,認定這是一起責任事故,該校黨委書記等12人被問責。經事故調查組查明,該起事故直接原因為:在使用攪拌機對鎂粉和磷酸攪拌、反應過程中,料鬥內產生的氫氣被攪拌機轉軸處金屬摩擦、碰撞產生的火花點燃爆炸,繼而引發鎂粉粉塵雲爆炸,爆炸引起周邊鎂粉和其他可燃物燃燒,造成現場3名學生燒死。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是一起責任事故
    原標題:北交大實驗室爆炸是一起責任事故 本報北京2月14日電(記者靳曉燕)北京市應急管理局13日發布北京交通大學「12·26」事故調查報告。報告稱,經事故調查組認定,本起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 上海東華大學一生物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受傷無生命危險
    上海東華大學一生物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受傷無生命危險 徐瑞哲/解放日報·上海觀察、@東華大學 2016-09-21 15:23
  • 清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敲醒安全管理警鐘
    北京市海澱區安監局初步確認這起爆炸事故是在學生做化學實驗中發生的,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雖然明火被迅速撲滅,樓內及周邊師生被疏散,但一名實驗人員當場死亡。  一時間,網際網路上出現許多對這位不幸遇難的32歲的孟姓博士後表示惋惜、難過的聲音。未婚,家中長子,母親賣雞蛋供其上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在清華做博士後才一年多,眼看今年就要博士後出站去大學教書了,他卻走了。
  • 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3學生受傷 傷者疑為被硫酸燒傷
    21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上海東華大學松江校區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1名學生輕微擦傷,2名學生正在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無生命危險。東華大學工作人員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當地公安和安監部門已到達現場進行事故調查。有學生透露,事發實驗室的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使用濃硫酸,傷者疑被硫酸燒傷。
  • 北交大實驗室爆炸致3死事故調查報告公布 校方回應
    (原標題:北交大回應「實驗室爆炸事故調查報告」:服從處理決定,認真整改)
  • 大學實驗室事故頻發!清華、北交、東南相繼出事,還不引起重視?
    下面是小編統計的2001—2018年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案例,生命健康安全重於一切,我們必須引起重視,對此小編整理了一部分實驗室安全危險源辨析與注意事項。 2018年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
  • 北交大實驗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或因試驗產生甲烷爆炸
    「科技日報」微信公號12月26日消息,據北京消防微博消息: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裡,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過火面積約60平米,並造成了3名參與試驗的學生死亡。
  • 上海東華大學實驗室發生爆炸 2名學生受重傷—新聞—科學網
    今天,位於松江大學園區的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兩名學生受重傷,暫無教師受傷。校方向各大院系發出緊急通知,要求迅速對所有實驗室開展安全檢查,吸取教訓,防患未然。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獲悉,目前爆炸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現無法判斷是物理性的高溫高壓因素,還是實驗品的化學反應因素,或者是實驗人員操作不當的人為因素造成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