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住兒子不養老還啃老,父親含淚起訴要求搬走

2020-08-29 廣州白雲法院

80多歲的老餘到法院起訴,

要求兒子兒媳搬離自己的住所,

到底有什麼矛盾使至親的父子關係,

發展到了對薄公堂的地步呢?

同住兒子兒媳

不養老還啃老

80多歲的老餘退休前是醫科大學的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因其貢獻突出,2004年大學按政策為其分配了幹部保障用房,但由於歷史原因,該房沒有辦理房產證。

老餘的二兒子阿明於2013年結婚,婚後育有一女,一家三口一直與老餘共同居住。阿明性格孤僻、脾氣暴躁、無責任心,長期對母親惡語相向,家庭矛盾越來約多,對此老餘多次向大學保衛處及派出所求助,阿明仍不思悔改,給老餘及家庭成員造成巨大感情傷害,每日生活在恐懼和痛苦中。

為此,老餘向白雲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阿明一家搬離住所,並支付自2015年至搬離前的佔用費。

希望兒子和兒媳能夠有責任有擔當,相互扶持,共同養育好下一代。

庭上否認啃老

稱同住是為照顧老人

阿明夫婦辯稱,該住所是老餘夫婦婚後所分配的,兩人對房產享有同等權利,其母親不同意讓其搬離,且老餘並非房屋的產權人,不能要求他們搬離。關於佔用費,該房產禁止租賃,因此不能收取費用。即使收取費用,因其只使用了一間房,不應收取如此高的費用。母親並無老年痴呆症,其並非是造成母親身體狀況差的原因,並且與老人同住還可方便照顧父母,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

爭議焦點

不具備房屋產權證明的用益物權人是否能夠行使請求權


法院:佔有權人有權請求

排除妨礙或消除危險

老餘基於自身身份取得房屋的用益物權,依法享有房屋的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老餘作為佔有人,有權基於自身利益考慮請求排除妨礙或者消除危險。

阿明作為具有法定贍養義務的成年子女,在共同居住期間,不僅未能盡到陪伴、照顧的義務,反而因缺乏溝通和關心,導致雙方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多次報警尋求幫助,可見阿明夫婦在房屋居住生活,已造成老餘較嚴重的心理負擔,影響了其正常的生活。

老餘及其妻子年事已高,如阿明夫妻繼續與老餘夫婦在房屋共同生活,可能導致矛盾激化而不利於老餘夫妻的身心健康。現阿明夫妻雖無其他居所,但阿明於庭審中陳述其有收入來源,老餘亦表示可幫助阿明一家人解決居住或生活上的困難,故阿明可通過其他方式解決居住問題,與老餘暫時分開居住亦有利於暫緩矛盾、修補關係。希望阿明在暫時與父母分開居住期間,能夠如其所言,繼續照顧年邁父母的身體,待關係修補後重聚天倫之樂。

綜上,老餘要求阿明夫婦搬離房屋的訴訟請求理由正當,法院予以支持。關於佔用費問題,因此前是經老餘同意居住的,故對佔有使用費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因此,法院判決阿明夫婦在60日內搬離房屋


宣判後,阿明夫婦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並提交新的證據,證明生活中父母離不開自己的照顧,指責老餘只考慮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不顧他們小家庭的規劃。

廣州中院經審理後認為,一審判決查明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處理結果並無不妥,故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本案在法律導向和社會價值導向上具有雙重積極引導意義。

在法律層面上,本案法律關係較為簡單清晰,老餘因其高校教授的身份享受住房福利,雖未辦理個人產權證,仍依法享有涉案房屋的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基於此,老餘允許阿明夫妻與其共同居住是其行使權利的方式,要求其搬離亦是其行使權利的方式,依法應予以保護。

在社會價值導向上,有助於引導優良家風與和諧家庭的構建。正所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切莫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時才追悔莫及。阿明作為成年人,在與父母共同居住期間,非但未盡到為人子女關心照料老人的責任,反而多次與父親激烈爭吵,幾個月內因家庭糾紛報警四次,在父親要求其搬出後仍不思自省,諸多託辭。本案判決最終通過支持老餘訴請,解決了老餘在面對兒子「啃老」問題時的難處,亦通過裁判引導社會公眾發揚中國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另外,案件判決給予60天的搬遷期限,目的也是為了「暫緩矛盾、修補關係「,給對簿公堂的父子一個緩衝,以期子女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家庭關係中的不足,並在往後的生活中能以實際行動照顧年邁的父母,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讓年邁的父母能重享天倫之樂。

(善待父母)

相關焦點

  • 兩代人同住一套房,父母起訴要求兒子搬離
    一家人之間,偶爾拌個嘴、吵個架,那很正常,可在丁卯,有一對父母,他們要把自己的親生兒子趕出家門,為此還報了警,打起了官司。這時候,小黃非但聽不進批評,跟老張夫婦頂起了嘴,還跑到小張那裡哭訴,一向護妻的小張開始埋怨父母不該責怪小黃。
  • 陪伴式啃老?80歲老父親將兒子告上了法庭
    80多歲的老餘到法院起訴要求兒子兒媳搬離自己的住所到底有什麼矛盾使至親的父子關係發展到了對薄公堂的地步呢?01 同住兒子兒媳不養老還啃老80多歲的老餘退休前是醫科大學的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因其貢獻突出,2004年大學按政策為其分配了幹部保障用房,但由於歷史原因,該房沒有辦理房產證。
  • 父母嫌兒子一家人啃老,要求兒子搬出房屋,兒子不同意可以嗎
    老漢一紙訴狀將兒子告上法庭,原因竟是不能接受兒子一家人啃老。起訴狀請求法院判令兒子趙先生及妻子牟女士一家人遷出自己家,並要求趙先生返還生活費10萬元。近期,兒子趙先生經常與父母吵架,還讓父母搬出去租房居住。趙老漢及老伴傷心至極,多次報警求助讓趙先生及家人離開自己家,另尋他處生活。趙先生辯稱,父母對自己太苛刻,每個月只給1000元生活費不夠用。自己失業中,需要扶養老婆和孩子,所以才與父母吵架。
  • 「兒子,我真沒錢了」,母親含淚從五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帶大,到了該給父母養老的時候,有些人卻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反而打起了啃老的主意。「兒子,我真沒錢了」,母親含淚從五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以前在天津就有這樣一個典型大的例子,說是一個帥小夥從小就被母親嬌生慣養著
  • 一家3口組團「啃老」,60歲老人無奈落淚:兒子,我不用你養老了
    60歲的王大爺這才明白,兒子這是一家三口組團「啃老」。後來,兒子更是直接向王大爺要錢還房貸,還聲稱「不願給錢,以後別怪我不給你養老」。王大爺無奈落淚表示:兒子,我不用你養老了,我辛苦一輩子了,你就讓我歇幾天吧!所以說,有時候老人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享受的可能不是清福,而是被兒子一家倒著啃老。為什麼會有年輕人喜歡「啃老」?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導語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子女不但不孝順,還要啃老,啃老的意思就是,總是依靠父母,讓父母為他付出,還要給錢他花,像這樣的人,都會受到社會的唾罵。一位72歲老人哭訴:「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指望兒子養老。霍阿姨/72歲我72歲了,我只有一個獨生子,當年兒子出生後,我們一家人都特別開心,特別的疼愛兒子,因為有一個孩子在家,特別的熱鬧,本身我就很喜歡小孩子,所以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不管兒子需要什麼,我都會滿足。
  • 北京平均每年發生200多件養老糾紛案件 老人想要:贍養 關心 清淨
    法院還總結出老人針對子女訴訟的三項主要訴求——要贍養、要關心、要清淨。要贍養「任性」要求增加贍養費不獲支持近日,82歲的老王提起訴訟,要求長子王大山將贍養費標準從每月200元提高至每月1450元。要關心起訴長女要求探望 法院調解成功不久前,生活在南方小城的老李夫婦通過微信立案,將在北京工作的長女李春花訴至法院,稱李春花自來北京工作後就不再主動與家裡聯繫,要求她每月支付贍養費2000元、每年回南方老家探望自己兩次。
  • 奶奶抱著孫子從樓上跳下,老人起訴讓兒子一家搬走,莫再隱形啃老
    隱形啃老之前看到另外一則報導,一對老夫妻將自己的兒子兒媳 告上法庭,要求他們帶著孫子搬出去。原來,老兩口為了兒子辛苦奮鬥多年,給其買了一套兩居室房子 ,為其操辦完婚禮後,因為年齡比較大 ,本想清清靜靜地休息一下。沒想到,隨著孫子的出生 ,小兩口帶著孫子搬到老人家一起住。
  • 「隱形啃老」,父母是否有權說不?
    老張夫婦看著兒子朝氣的臉龐,對秀氣斯文、讀書上進的曉希十分滿意。考慮到多數年輕人成家後並不願與父母共同居住,再了解到曉希父母在縣城生活、經濟條件一般,老張夫婦打消了在兒子畢業工作後即刻退休養老的念頭,決定在教育培訓機構再幹幾年,幫兒子全款把婚房準備好。2007年,曉希研究生畢業前夕,老張夫婦拿出大部分積蓄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買了一處精裝修兩居室住房,登記在了兒子張晨名下作為小倆口的婚房。
  • 與父母同住必然多分遺產?頂著「贍養」來「啃老」可不行,法官解讀...
    大兒子崔成與小兒子崔浩將兩套樓房佔為己用,3個女兒要求分割父母遺產被拒後將兩兄弟訴至法院。崔成提出,自己多年來與父母一同居住,盡到主要贍養義務,應該多分遺產。3個女兒則認為,崔成雖與父母同住,卻沒有盡到贍養義務,父親生病時均是由女兒出資買藥治療,父親去世後母親也是由3個女兒輪流照顧。在外地工作的崔浩也提交了一份崔成書寫的收條,證明大哥曾向其索要過5萬元父母贍養費。
  • 河北「立法禁止啃老」:賦予老年人說「不」權利
    這部《條例》引人關注之處在於其明確規定了「已成年且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贍養人要求老年人給予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此規定被諸多媒體解讀為「立法禁止啃老」,繼而引發輿論關注。記者梳理發現,立法向「啃老」說不,河北的此番規定在全國並非首例。
  • 「捆綁式啃老」蔚然成風,「我答應給她養老,還有啥不滿意的?」
    說是給老人養老,順帶老人也能幫忙照顧一下孩子。這本無可厚非,畢竟孫子剛出生,兩口子也都是新手,沒什麼經驗。當時大姨還說,「這小犢子小時候挺不讓人省心,這成家了還挺懂事,知道孝順了。」可隨著時間推移,大姨從三姨的狀態裡發現了不對勁兒,細問之下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 不存在的!你養兒是養老還是「啃老」?
    而其他人覺得老人疼老二,把家產都留給了老二,每個人都心裡不平衡。有人說,那老人還有三個女兒呢?對,老人還有3個女兒,當三個女兒知道消息的時候都表示她們都願意贍養老人,但是幾個兒子都不同意,養老是兒子的事情。當老人去世,幾個兒子都不願意管老人的後事。
  • 67歲老人重男輕女的下場,女兒在養老,兒子在啃老
    年輕時重男輕女,晚年女兒在養老,兒子卻在啃老。 向阿姨/67歲 我和老伴的晚年生活真的是一言難盡,其實也都怪我,年輕的時候太糊塗了,到老了才明白,女人都不容易,真是苦了我的女兒。
  • 以下啃老新模式已粉墨登場,年輕人花樣百出,老一輩苦不堪言
    於是,啃老的範圍開始擴大化,而新型啃老模式也被總結出了規矩,父母對此苦不堪言,而年輕人卻自欺欺人不想承認。今天就來為大家總結下近年來都有哪些花樣百出的啃老模式,而這些情況又給老一輩帶來多少難以承受的負累。
  • 公婆賣住房旅遊,錢花光讓兒子買房養老,兒媳:我不想為自私買單
    更何況,兒子結婚後,父母多半都會買房買車,幫忙照顧孫子孫女。因為對於這樣的父母來說,兒子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責任。可也有一些父母,追求享樂,做事不計後果,極度地自私自利。看人家遊山玩水,自己也有樣學樣。沒錢去享樂就把唯一的房子賣掉,拿著錢去到處逛到處玩,還美其名為享受人生和晚年。
  • 46歲男子啃老成性伸手就要房車,還說爸不中,我不中的不孝之詞
    記者跟延斌說道:你都快50了你現在出來啃老,憑什麼啃老,你爸賺的錢還要養老,你還要啃老,你想你爹早點?你這樣混誰也沒治,早晚的事!對於記者的批評,延斌也是覺得說得對,他表示之所以這樣說其實有賭氣的成分,他心裡總覺得父親有時有點偏向弟弟。
  • 不孝子女又出新「套路」,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蒙在鼓裡還不知
    對於老人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孝順自己,不希望自己養出不孝子女。但不孝子女的新套路很多,這些不孝子女的行為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被蒙在鼓裡卻猶然不知。老人年邁無法幫兒子兒媳帶娃,兒子兒媳不願給老人養老小區的陳大爺和李奶奶已經六十歲了,他們共育有一個兒子,由於兒子是家裡的獨生子,從小受盡陳大爺與李奶奶的寵愛。
  • 隱形啃老,七旬老人上訴將兒子趕出門,你被孩子不知感恩氣哭過嗎
    01今天看到一則新聞:「隱形啃老」累壞老夫妻,海澱法院判決這對夫妻搬離父母的家。北京的老張夫婦大齡才有了兒子小張,所以小張大學畢業時,兩人已到退休之年。於是,老兩口提出分開居住,但小張夫婦以「相互照應」為由,不同意搬走。又過了幾年,直到孫子推開奶奶的牛奶,而兒子兒媳卻責問老人為什麼不給孩子喝牛奶,老張夫婦再也忍受不住了,向法院起訴,要求兒子一家三口搬走。
  • 民間故事:33歲兒子啃70歲父親的老,別罵,誰讓父親給他「丟臉」
    這個七千元,那個一萬的,甚至還投了連自己都看不懂的東西。小冰心想,就算是馬雲來了也不敢這麼敗家。蓋房子是無望了,可沒想到小冰的噩夢才開始。父親對他全方位360度無死角勸說,「兒子同志,你一定要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裡來,房子算什麼,將來你要飛機遊艇都有。聽話,你要是還認我這個爹,還是我兒子,你就把這個群加上,把這個表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