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多子多福,養兒防老就是我們傳承多年的一種傳統的觀念,在中國絕大部分的人都是認可這一觀念的,尤其在老一輩的觀念裡,這個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不錯,在過去,確實如此,多子多福,養兒能防老。兒子多了,總有一個會出息的,養大了兒子,兒子不養老人,那就是大不孝,在過去以孝治天下的時代,一個不孝的名頭壓下來,到哪都寸步難行。那麼,現時現日,還是如此嗎?
兒女多,養老就不用愁嗎
很早之前曾經看過一個視頻,一個真實的故事報導一個85歲的老母親,被活生生凍死在兒子門外。
這是2017年發生在重慶萬州的一個小山村裡,老人的老伴早幾年就去世了,老人有3個女兒,4個兒子。老伴去世後,老人就跟著4個兒子生活,每個兒子輪流照顧一個月。
那天正好是老四跟老大交接老母親的日子,老四把老母親送到了老大家門口,老大知道老人今天要來,故意躲了出去不回來,老四就把老人一個人放在老大家門口。而老人等啊等,等了很久,又冷又餓,老人在門口一直喊兒子的名字,但是沒人應她,無奈之下,老人蹣跚著步子去找二兒子,二兒子覺得沒有輪到自己,也不回應老人,任憑老人喊到沒了動靜,以為老人走了,等到第二天二兒子出門的時候,看到老母親坐在自己門外的石凳上,口鼻都是血,但是二兒子覺得自己送小孫子上學要緊,也不沒理老人,等二兒子回來的時候,老人已經凍死了。
明明有4個兒子,3個女兒,臨老卻落得個凍死的下場。為什麼兒子都不願意把老母親接進屋呢?明明輪到老大,老大卻故意躲了出去,還是因為自己家的狗把老人咬傷了,老人在老大家養傷多呆了一個月,他覺得自己多養了一個月,不該輪到自己,所以早早躲出去不回來。
老二覺得老人偏心,比較偏疼老三老四。而其他人覺得老人疼老二,把家產都留給了老二,每個人都心裡不平衡。
有人說,那老人還有三個女兒呢?
對,老人還有3個女兒,當三個女兒知道消息的時候都表示她們都願意贍養老人,但是幾個兒子都不同意,養老是兒子的事情。當老人去世,幾個兒子都不願意管老人的後事。諷刺的是,老大的房子就是老人的,老二老三的娃兒都是老人帶大了,老四的房子是老人自己買材料帶人來修的!
當時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小編心裡的難過是難以言喻的,都說多子多福,養兒防老,這樣的兒子,有什麼用呢?
現在的人,是養老的多還是啃老的多?
寫這篇文章呢,也是之前小編的一個朋友,她老公一心想要二胎,但是她不願意,家庭條件,經濟條件通通不允許,他老公覺得,現在不生,以後老了,只有一個兒子,壓力大,什麼事都沒人商量。但是小編的朋友覺得,與其分攤經濟把兩個孩子都養的平庸,不如集中精力教育好一個孩子。況且,現在的人,還指望以後孩子來養老嗎?能讓他們不啃老就不錯了,老了自己買了養老保險,不拖累孩子就可以了。
小編想想也是,現在的人,真的還指望靠兒女來養老嗎?不啃老也就不錯了吧。
但是現在出現了新型的啃老方式,很多年輕人還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新型啃老方式指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生了孩子,卻理所當然地把孩子給老人帶,仔細觀察會發現現在的廣場公園裡帶孩子的很多都是老人,有的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也有的是孩子的外公外婆,這種現象在現代社會非常普遍。很多老人掏空了積蓄,養老金為兒女結婚買房買車操碎了心,但是結了婚並不是人生大事的終結,而是開始。
兒女結了婚,又有了寶寶,兩個都要上班,那麼孩子誰來帶?條件一般的家庭保姆請不起,那就只好請老人來幫忙了。好的,一個月給老人算一些生活費,不好的還要老人倒貼給孩子買這買那。
一個兒子的,帶了一胎沒準還要帶二胎,畢竟現在開放二胎了嘛,也有很多人願意生二胎的。兒子多,給大兒子帶了孩子,那小兒子也不能免了,不然兒媳婦肯定要有意見了。不帶孩子,那我也不用給你養老了是吧。還有,兒子多的,你也就要分的公平,不公平,兒子媳婦有意見了,家庭又不和諧了。兒子。
所以,有多少老人七八十歲了還在幫忙帶孩子,人退休了,身體卻遲遲不能退休。享清福?是真的很少能看到的。
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趙樸初說:
「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卻未必是父母的家」,人老了,一定要有一個安身之所。
想要老得有尊嚴,在年輕有能力的時候應該開啟養老的準備。無論如何,都不要把養老的寄托在兒女的身上。不是說就不能給你養老,我相信大部分的兒女都還是孝順願意給父母養老的,但是現在時代已經變了,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沉重的生活壓力都已經壓的年輕人喘不過氣來,不是他們不願意養老,而是真的力不從心了。
所以,如果你已經對贍養老人感覺到有壓力,更應該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養老只有自己才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