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遂昌,蔡和古村。
這個浙南大山間的靜美古村落,不只是古風淳樸,更因古老的蔡和班臉譜文化而名揚。
蔡和村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龍山東北,蔡溪自南轉東流經村境,村以蔡山得名,2019年6月被住建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蔡和村內至今古老建築保存良多,社廟殿宇、宗祠、宗譜、石刻、石墓、古建築、花燈、龍燈等種類眾多。其中社廟殿宇10座,蔡王殿祭祀蔡氏二十四異姓兄弟,殿內塑佛像33尊。建築古樸、規模恢宏,布局有致。
走進村落裡,土地廟、關羽殿、蔡王殿、周建明民居、白雲庵羅永招民居(遂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巫姓老屋、羅氏宗祠(遂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鄭氏宗祠(遂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禹王廟、羅家老屋都是獨棟建築,並未連片。
其中,白雲庵、鄭氏宗祠、羅氏宗祠、禹王廟、羅家老屋均已得到修繕保護,而關羽殿破壞嚴重,現已重新修葺。土地廟和蔡王殿已修葺完成。
另外,村落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泗洲塘、明清一條街、蔡和祭品等。其中泗洲塘,始於元代末期。
麗水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蔡和班、蔡和臉譜,始於明嘉靖年間,至今已有470多年歷史。起源於遂昌縣蔡源鄉蔡和村人金小六創辦的提線木偶戲班,之後成立婺劇「蔡和班」。戲班成立之時,蔡和臉譜隨即誕生。
近五百年來,「蔡和班」歷經風雨,幾經興衰。最輝煌的時候,「蔡和班」演出劇目有108本大戲。除在本縣演出,還流動演出於金華、衢州一帶,名噪一時。「一筆筆勾描,一點點誇大,一張張臉譜美佳佳……」,蔡和臉譜可與京劇臉譜媲美。
蔡和臉譜是蔡和班舞臺演出中使用的化妝造型藝術,其不斷汲取其他劇種和戲曲名班臉譜藝術的長處,逐漸形成以譜式方法相對固定下來。按照戲曲人物角色行當分類,有「生、旦、淨、醜」和「生、旦、淨、末、醜」兩種分行方法。臉譜色彩,有紅、紫、黑、白、藍、黃、綠、粉紅、褐、金、銀等色,各俱妙用。近500年歷史形成保留了較完整的臉譜體系,其著色蒼老,圖案豐富,有明顯的地方象徵和民間藝術氣息。
同時,蔡和村特色還有蔡和文化節。這著名的八月會,也幾乎是蔡源鄉一帶最大的節日。每逢此時,蔡和,與周邊的大柯等村,讓蔡源鄉徹底成為藝術的海洋。在這裡,可以欣賞到歷史悠久的蔡源花燈。這是集燈彩、歌舞、小戲於一體的表演藝術,始於五代;每逢重大慶典活動均有迎舞。
據記載,蔡源八月會,又稱迎佛會,始於明代。每年農曆八月,由蔡源上、中、下三坦輪流值年,值年頭首要按例擇定「迎佛」吉日,統計全村人丁,確定甲旗數,分派祭品到戶。屆時抬蔡相大帝、五顯靈官、定光佛、如來佛神像出巡遊行,遂成廟會。
此外,蔡和村周邊風景也十分優美,境內多奇峰翠崗,林木蔥鬱。蔡相巖,峭巖壁立氣勢崢嶸,傳為蔡相二十四兄弟隱身化神之處,有「仙境」之稱,此外大風嶺、「烏石陣」、西潭溪谷等景觀,都秀麗幽靜。
如此美好的村落,若有空,值得深入探訪。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