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生生不息,該切除還是不管它?

2021-01-20 生活妙招網


  陳小姐臀部內側出現一小塊突起,剛開始不痛不癢,可以擠出白色的分泌物,後來卻愈變愈大顆,影響到坐姿與日常活動,經醫師診斷後發現是粉瘤。

  粉瘤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表皮囊腫」或「表皮樣囊腫」,好發於成人,罕見於孩童,全身部位都有可能長,常見的位置包含臉部、耳垂、耳後、背上或陰部。

  有些人以為是溼熱、骯髒等原因引起,但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任劉漢南說,目前坊間流傳的原因只能當成是合理的假說,粉瘤真正的形成原因不明,且一年四季都有接獲病例,並不僅限於夏季。

  皮膚科診所院長李士虹指出,粉瘤可能是因為外傷造成,如經常摩擦或穿耳洞,不過也有例外。

  「有些人可能沒有印象說他有任何外傷的病史,可是他就會長」像是臨床上常見男性的陰囊冒出多顆小粉瘤,醫學上找不出特別的原因,「我們會認為那是他的體質的關係」李士虹說。

  粉瘤是一種位於皮膚真皮層或皮下脂肪層的囊腫,因為成因不明,據猜測可能是在皮膚受傷後,皮膚表皮形成的老廢角質代謝物掉進囊袋中,隨著時間愈積愈多,膨脹成球狀,造成皮膚突起。
  
  ■如何從外觀上判別粉瘤?
  
  最初形成的粉瘤外觀很像小粉刺,稱為粟粒腫,像是在眼皮周圍經常可以看見小小的白點,一般是因為揉眼睛時造成外傷,把表皮揉到真皮裡面去所造成。
  
  粉瘤與青春痘的不同在於粉瘤不會自行消腫,大部份的粉瘤都會有一個深色開口,從開口可以擠出酸酸臭臭的白色牙膏狀分泌物,即皮膚表皮層形成的角質。
  
  另一種封閉式的粉瘤,找不到開口也擠不出東西來,李士虹認為,可能是因為粉瘤長的位置太深,或是長在臀部脂肪比較豐厚的地方,患者無從自行擠壓,若強行擠壓可能會引起發炎。
  
  初期的粉瘤無特別顏色,但久了可能就變得灰灰的,這是因為氧化的結果,皮膚表皮的角質接觸到空氣,混合其它髒東西,使開口處呈灰藍色。另外,紫外線能促進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也會使角質顏色變深。
  
  ■粉瘤是良性囊腫,不嚴重就不必切除
  
  究竟該如何判斷是囊腫還是腫瘤?
  
  曾有一名50多歲的男子腹部長了一個大腫塊,診所醫師認為是粉瘤,病患也就不太在意,沒想到後來腫塊愈長愈大,到大醫院診斷時已是第四期胃癌。
  
  劉漢南說,絕大部份的粉瘤都是良性的,只有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才會轉變成皮膚癌。而癌症惡性腫瘤比粉瘤硬許多,有經驗的醫師一摸就可以分辨,民眾不用過於擔心,「重點是如果變大、形狀不對勁的時候早點求診,絕大部份是沒問題。」
  
  李士虹建議,可以從單一或多發性的腫瘤來判斷是否為癌細胞轉移,通常轉移的癌細胞是多發性的,也少以囊腫的形式表現,會被誤診的機率其實非常低;若發現是惡性腫瘤,醫師會建議病患轉診或做切片檢查。
  
  至於是否應切除粉瘤,其實見仁見智,電視節目製作人沉玉琳臉上的粉瘤就跟隨他將近10年才被切除,總統馬英九則是一發現後火速切除。
  
  「良性的囊腫你願意跟它共存是可以的,」李士虹說,只要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也不影響到生活品質,選擇不切除其實沒有什麼關係。
  
  假如不是很嚴重的粉瘤,可以先請醫師扎針擠出分泌物,讓粉瘤變小顆再觀察之後有無動手術切除的必要。倘若真的很在意外觀,或是粉瘤生成的地方已嚴重影響到肢體活動,患者就可考慮動手術切除。
  
  ■發炎時應先治療,消腫後再進行切除
  
  劉漢南說,醫師最怕病人在粉瘤發炎的時候才來求診,當粉瘤膨脹到一定的程度,無法再繼續脹大時,就會自行破掉或受外力破掉,導致發炎,「就像氣球,你放到水裡面我們一下就拿起來;如果氣球破成幾十片,你就要一個一個撈。」
  
  發炎的粉瘤外觀紅腫,有時甚至會產生刺痛感、流出膿血。劉漢南也不建議患者把粉瘤當成青春痘用手擠壓,雖然有些人認為擠壓出分泌物後能稍微消腫,但粉瘤的囊壁仍留在真皮層,無法完全清除乾淨,當手上伴隨細菌擠壓時也可能導致復發。
  
  有些粉瘤長在皮膚較厚的部位,不容易破掉發炎,患者常輕忽而延誤治療,「背的皮膚的厚度其實是全身最厚的,所以常在背上長的粉瘤可能就會很大顆,」李士虹表示。
  
  她就曾看過有患者背上的粉瘤長得如拳頭般大時才來求診,大顆的粉瘤在切除時需花較多的時間,劃開的傷口也會比較大。
  
  粉瘤發炎時,在局部施打類固醇雖然能幫助粉瘤消腫,但施打過多可能會造成皮膚凹陷。「我們很少這樣做,」劉漢南說,若伴隨細菌感染,可先服用口服抗生素藥物,等消炎後再行切除。不過不建議患者自行拿抑制粉刺及青春痘的A酸來治療粉瘤。
  
  及早治療,術後避免碰水
  
  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方式就是直接開刀切除,但最好不要等到發炎時才來處理。在粉瘤愈小的時候開刀切除,疤痕就愈小,將來復原的機會也愈大。
  
  動手術切除粉瘤時,醫師會先視粉瘤大小,在粉瘤上劃一道或切開一個梭狀,引流出分泌物,再以鑷子取出整個囊壁,並縫合傷口,最後將切下來的粉瘤送病理檢驗。切除時間視粉瘤大小與嚴重程度而定,小顆的粉瘤大約半小時內就能完成切除,健保有給付。
  
  坊間傳說能用雷射、刀灼或冷凍療法切除粉瘤,李士虹指出:「雷射的話頂多是拿來做打洞的動作而已,」有些人以為用雷射治療較不容易留下疤痕,實際上用手術刀劃開與雷射打洞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劉漢南強調,任何開刀手術一定會留下疤痕,不過醫師通常都會儘量幫病患將傷口縫得完整。李士虹說,有些部位的癒合能力比較好,例如臉部,通常皮脂腺愈多的地方,復原狀況愈好;但手或膝蓋可能就容易留下疤痕,所以術後的照顧很重要。
  
  手術切除粉瘤後,大約1~2個星期可以拆線,當縫線還在身上,盥洗時可貼上防水OK繃,小心不讓傷口碰到水。拆線後傷口仍留有疤痕,可以貼美容膠3~6個月,讓疤痕看起來比較漂亮。
  
  基本上透過手術切除粉瘤便能一勞永逸,復發機率不大。然而仍有少數人在切除後,過一陣子粉瘤又在同一個地方復發,可能是因為囊壁未取乾淨,或是個人體質引起。
  
  為避免再次復發,李士虹建議,平時不要穿太緊的衣褲,並注意皮膚是否有傷口,有異常時求診治療,能及早清除皮膚上的違章建築。


長按二維碼圖,再點「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生活妙招網」官方公眾號


  更多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來進行瀏覽!生活妙招網 http://www.lifeskill.cn


相關焦點

  • 粉瘤不切除要怎麼治療?粉瘤會自己消失嗎?
    而粉瘤一個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切除,那粉瘤不切除該怎樣治療呢?會不會自己消失呢? 粉瘤,是皮脂腺導管異常角化所引起的,一個瀦留性的囊腫。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選擇手術切除會比較徹底一些。如果患者不願意手術,或者暫時不接受手術的時候,我們可以考慮觀察情況,如果患者常年穩定,這個粉瘤大小一致,沒有變化的話可以觀察。 如果有出現經常會增大的情況,建議還是儘早的把它切除掉。
  • 演員徐冬冬,做粉瘤切除手術發生意外
    11月6日,徐冬冬在醫院做粉瘤切除手術時。因粉瘤離動脈太近,在手術時發生意外被送往急救中心搶救,現已脫離危險。此次徐冬冬做手術選擇的是一家整容醫院,而不是正規的大醫院。想必也是考慮到粉瘤切除並不是什麼大的手術,一般的醫院就可以解完成手術。
  • 女星切除粉瘤險喪命,徐冬冬傷勢曝光,親自發文給大家報平安!
    徐冬冬日前切除粉瘤險喪命。29歲的中國女星徐冬冬以35E的傲人上圍受到關注,被封為「中國第一美胸」,近日她在北京一間整形醫院,接受粉瘤切除手術時意外陷入昏迷並送到醫院急救,險些有生命危險,昏迷了好一陣子之後,徐冬冬昨(10)日終於親自發聲與大家報平安。徐冬冬親自發聲與大家報平安。
  • 臉上長個粉瘤掛什麼科?
    核心提示:臉上長個粉瘤掛什麼科?治療粉瘤應該掛皮膚科。粉瘤也叫皮脂腺囊腫,多發生在面部,表現為紅腫的疙瘩,很容易發炎。粉瘤的治療方法是很多的,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   臉上長個粉瘤掛什麼科?治療粉瘤應該掛皮膚科。
  • TA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粉瘤」
    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小玲長了一個粉瘤。一聽是瘤,小玲沒等醫生做解釋,就已嚇得夠嗆。   粉瘤是啥   但這真的只是虛驚一場。肝膽外科副主任吳俊介紹說,粉瘤,叫瘤但不是瘤,基本不會癌變。   粉瘤,是一種常見的體表腫塊,外科門診非常多見,醫學上正式名稱為「皮脂腺囊腫」,通常多發生在成人的背部、臉部、耳垂、耳後或陰部等。
  • 怎麼判斷是不是粉瘤
    其實粉瘤只是皮脂皮脂腺囊腫的俗稱,導致這個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皮脂腺排洩管受到堵塞,所以出現了分流的情況,這個疾病大多數患者都是年輕的人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怎麼判斷是不是粉瘤吧!   怎麼判斷是不是粉瘤?
  • 徐冬冬做粉瘤手術出意外 經搶救已脫離生命危險
    徐冬冬做粉瘤手術出意外 經搶救已脫離生命危險 時間:2019.11.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魚肉
  • 脂肪瘤可能還會惡變 手術切除最直接有效
    不過,醫生提醒她,若脂肪瘤快速增大,最好手術切除。記者了解到,不少人與小愉一樣曾有過脂肪瘤,不但難看,有時候還影響行動。專家稱,體表脂肪瘤一般為良性,不發生變化或緩慢變化時切不切由個人定,若突然變化應儘早切除。
  • 經常有人把粉瘤當粉刺,兩者卻大不一樣,你造嗎
    不過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認為這個痘痘只是比之前粉刺稍微大一點而已,看到這裡的時候小編就覺得大家真的是對粉刺的了解非常的少,因為粉刺在長大成熟之後只要輕輕的一擠就會從它所生長的地方出來。以後只要注意飲食那麼不會再生的!而和粉刺類似的痘痘那就大不相同了。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粉刺和類似於粉刺的痘痘也就是粉瘤,兩者之間都有什麼樣的區別吧。
  • 粉瘤可以自己擠出來嗎
    核心提示: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遇到了粉瘤的情況,其實粉瘤又被人們稱為了皮脂腺囊腫,是在投入讓前胸部位、面部以及背部等部位容易發生的,因為皮脂腺的腺管被堵塞之後而沒有辦法排出來,最終形成了粉瘤的情況,那麼粉瘤可以自己擠出來嗎?
  • 子宮肌瘤是該吃藥還是該切除?
    子宮肌瘤,未必都需切除。大部分都是良性的,沒有必要著急一定要把它切除掉。如果肌瘤很小,是不是應該用藥物來控制呢?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吃中藥。 中藥到底有沒有效呢?一般到了更年期之後,絕經了,肌瘤也就逐漸萎縮了、變沒了,因為那時候,體內的雌激素減少甚至消失了。
  • 羊得粉瘤(膿包)個人實踐治療方法,早發現早治療,具有傳染性
    春天到了,也是羊粉瘤(膿包)的高發期,羊得了粉瘤兒是具有傳染性的,養羊戶養羊數量多了之後,一定要注意羊場的殺菌消毒,勤打掃、勤消毒、勤殺菌、勤巡視。下面咱把個人實踐,羊膿包個人治療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羊友們有所幫助。小羊在視頻裡有更詳細的介紹和現場實際治療。
  • 粉瘤會自己消失嗎
    核心提示:粉瘤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主要是指皮脂腺囊腫的一種俗稱,生長過程中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會感覺到慢慢的在長大,當然主要是因為皮脂腺受到了堵塞之後,在腺體裡面有皮脂腺發生了積聚而形成的,那麼粉瘤會自己消失嗎?
  • 長粉瘤什麼原因引起的?
    很多人一聽到瘤這個字眼就非常的害怕,感覺跟得了不治之症一樣,確實有很多腫瘤發展到後期是治不了的,但是粉瘤卻沒有那麼可怕哦。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長粉瘤什麼原因引起的,這樣才好去對症下藥哦。 長粉瘤什麼原因引起的?
  • 耳垂粉瘤切出來的圖片
    核心提示:皮脂腺囊腫(sebaceous cyst)俗稱「粉瘤」,主要由於皮脂腺排洩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所形成的瀦留性囊腫。其特點為緩慢增長的良性病變。 耳垂粉瘤切出來的圖片
  • 主人為寵物鳥做手術 取出14個粉瘤(圖)
    ,可寵物醫院的醫生都不願為它做手術,於是主人親自操刀為鷯哥動手術,取出了粉瘤,救活了愛鳥。周禮說,在它還是雛的時候,就能說「你好」之類的話。昨日,記者來到了這家診所,一隻黑色羽毛、黃色長喙的鷯哥,在鳥籠裡上下跳動,還不時發出「你好」、「你真美」、「咋不說話」、「老周摟寶」、「老周點炮」等話語,如果有人離開門診時,小傢伙還會送一句「拜拜」。由於鷯哥嘴甜,小區裡的居民都特別喜歡它。「這隻鷯哥已經是我們小區的大明星了。」王女士說,她平時回家總是特意到診所來逗逗它。
  • 粉瘤擠出來是啥樣圖片
    核心提示:皮脂腺囊腫俗稱「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導管阻塞後,腺體內因皮脂腺聚積而形成囊腫。這是最為多見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很多人都曾有過長粉瘤的經歷,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 得了皮脂腺囊腫,該怎麼辦?
    得了皮脂腺囊腫,該怎麼辦?」,但它和青年人常見的「粉刺」可不是一回事兒。粉刺即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而粉瘤——皮脂腺囊腫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皮膚良性體表腫物,是由於灰塵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得皮脂腺排洩受阻,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所形成的瀦留性囊腫,多見於皮脂腺分泌較旺盛的青年,尤其男性。皮脂腺囊腫常可發生於顏面部、頸部、後背部、耳背、腋窩這些皮脂腺分泌旺盛或不容易被清洗到的部位。
  • 皮脂腺囊腫會自己好嗎 這樣治療它才有效
    皮脂腺囊腫如何治療1、手術治療皮脂腺囊腫手術切除粉瘤。一經確診,患者應該進行手術,切除全部囊腫。其實,手術是徹底解決粉瘤的惟一的方法。手術中過程中可能是影響和囊腫相連的皮膚,特別是導管開口隨著皮紋方向,設計出一個梭形切口,和囊腫一起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