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灼
大學本是一個銜接的大群體,如今的大學環境都在給學生灌輸一個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的概念。
嘴上說著大家是學生,大家還年輕,灼在這裡做一個擊碎各位幻想的人。二十出頭的年紀,真的還小嘛?
三十而已的現象級熱播,我相信大多現在的潮男潮女早就已經一刷二刷。在讚嘆顧佳打人,而拍手叫好的同時,也在咒罵林有有啥時候車禍。同為大學生的灼,在粗略看這部劇時就已經感受到這部劇獨特的真實之處。也正是因為真實才是在豆瓣上拿下少有的八分電視劇的原因。
1:一團亂麻,活成自己最噁心的樣子。
大學生的我們,也許暫時體會不到顧佳的雙商在線,因一個橘子用自己的手段和魄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動聲色地敲打蠢蠢欲動的李可。這是大部分大學生學不來的敏銳和成熟。但是所謂的三十而已,離我們真的很遠嘛?
你們的灼覺得一點都不,簡單舉例,大學生畢業22歲,男孩子或許還早,但對於姑娘來講,就已經到了要立足職場的年紀。我們曾在大學想過心比天高,逐夢尋心的故事,但可悲的是,幾乎早在第一年就被社會磨平稜角。顧佳有足夠的手腕、智慧和能力去解決這些麻煩。而我們還要再打磨,再鍛鍊。有人或許覺得,大學不是理應純粹?理當成為最後一片銜接社會的淨土?灼思前想後,大學如若是淨土,又如何銜接社會?不是大學生去改變環境,現有的情況就是大學生去適應環境。
2: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前有王漫妮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後有手撕同事。二十歲的我們,或許敢於頭也不回地勇往直前。在大部分學生看來,這是職場的縮影,銷售工作本就大浪淘沙,牛逼的是真牛逼,不行的是真不行。為了開單無所不用其極雖然並不像電視劇中的誇張,但絕對不乏真實。
幾年之後的我們一定不能像這樣灑脫,三十歲的我們,卻要瞻前顧後地去想到底該不該邁出這一步。雖然大學生做著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美夢。但不可否認大多畢業之後的大學生還在溫飽線徘徊惆悵。一身抱負可能沒有施展的空間,想像的工作環境可能遠不如大學裡的真誠和善良。
就像灼所講,工作為了什麼,生而為人,哪有一帆風順。就像直男語錄中的成年人的世界哪有輕易二字。這不是玩笑話,顧佳和王漫妮可以在大城市中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在外獨當一面,可是不能忘記的是雖然三十歲還有無限可能,但太難太難了。
3:三十歲的人只能處心積慮嗎?
灼在觀影之後給我最震撼的內容是顧佳為了爭取孩子上國際幼兒園的各種神仙操作。灼並不是在批判,而是感到了無比真實。用盡人脈只為孩子的求學,不由得想起父母想要用一些所謂的關係辦事時候狼狽繁瑣的樣子。這不是個例而是真實到幾乎深埋於每一個人生活中的情況。為了融入富婆圈子,成本可以說已經超乎了大學生的理解範疇,但是就我個人看來,圈子的重要性其實在物質生活中的回報是融入成本難以衡量的。
簡單來看大學生雖然已經很不值錢了,但還算是社會的中高階人才,一個十分現實的例子就是初中畢業的同學大都留在了本地工作,所從事的工作是許多擁有高學歷的不願意從事的。而有高學歷鍍金的所從事的工作又是這些早早輟學所無法勝任的。圈子就是這樣出現的,環境就是這樣影響個人的。或許有人覺得這樣的顧佳過於諂媚,但是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這就是現實,或許你在大學的時候覺得這些人追求利益又或因為一些事情丟掉所謂的骨氣和尊嚴。可在三十歲的人看來,這叫做八面玲瓏,這叫做左右逢源。
掌權的人高高在上,等著別人的附庸,哪怕他們已經是平凡人中的「上等人」。
今後的社交環境一定是跟你的工作和社會地位掛鈎的,職場中沒有公平,也沒有所謂的努力就有成績。琳達和王漫妮,為了銷售主管擠破腦袋,幾年的付出和努力就有可能為別人做了嫁衣。不是將來我們願意活成自己不願看到的樣子,而是今後如果不是這個樣子,活不下去。
大學生早晚三十歲,遲早會跳出金字塔,能在大城市生活下來的人,又有哪個不努力呢?現在社會對大學生的固有印象已經是在遊戲裡沉迷,在戀愛中沉淪,似乎除了吃喝玩樂啥也不會。
但我想說的是,大學生已經是社會的一份子了,我們也在為今後考慮。就算是再差的學校也有為學歷晉升,為未來努力的樣子。
雖然三十歲還有一段時間,但三十而已,二十可期。
撕掉固有標籤,磨礪一下,大學生是今後社會的中流砥柱,這種真實感我想早在三十而已熱播之前就在上演了吧。
如果大家覺得寫得還不錯,歡迎關注,你們的灼,永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