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喜歡跟著父母一起睡覺,因為孩子很小, 父母也擔心孩子自己不在身邊。但是我們也不要一直和孩子睡在一起,長時間一長,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家長心中不禁有個問題,到底什麼時候適合家長和孩子分床睡呢?不要傻傻的不知道,靠譜的答案送給你。
從年齡上面,區分孩子到底在什麼時候進行分床睡覺。
三歲之前的孩子學會獨自睡覺。
獨立睡覺則意味著孩子要自己一個人睡覺,而非家長陪伴在左右。兩歲到三歲之間的孩子,成長的速度特別快,這個時候如果和家長睡到一起,以後的孩子便會不獨立。獨立睡覺的目的,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孩子的自理能力。
等到以後孩子長大成人後,肯定不會把自己和父母當統一整體。提前給孩子練習獨立睡覺,對於孩子未來來說是十分有利的。孩子分床睡覺,能夠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能力,相比較而言,孩子如果早日一個人睡覺,未來面對社會,更加能夠獨當一面。
四歲時候和孩子提及分床睡這件事。
從孩子四歲開始,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睡覺的習。在三歲之前,或許他是斷斷續續和父母睡到一起,但是到了四歲一定要引起注意。和孩子慢慢地體積讓他一個人睡,甚至讓他自己獨立和自理。孩子的要順應家長的意圖,家長需讓孩子自己明白長大了,學會分床睡。
因為孩子時間一長,內心深處做事會如小大人,有的時候,做起來比大人還要優秀呢。恰當地和孩子分享下,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該早日學會自己睡。
五歲孩子是最佳分房睡時間。
剛開始害怕孩子沒有辦法接受分房間睡覺,可以從分床開始,等到他長大五歲的時。作為家長需要和孩子分房睡,因為4-6歲的孩子,很快的看到出來男女是有別的。特殊時間裡,要給孩子做好分房睡覺的準備工作。
父母擔心孩子睡覺時候不老實,陪伴著孩子先在孩子的房間睡,給他講講故事,或者分享自己平時有意思的事。等到孩子慢慢睡著了,你可以到自己的房間去,女孩子給孩子的床上放著她喜歡的娃娃。時不時地過去看看孩子,是否晚上睡覺安穩。
讓孩子學會獨立睡覺的目的是什麼呢?早點習慣自己睡覺有何益處?
首先,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心理。
分床睡覺,分房睡覺的目的則是讓孩子克服自己恐懼的心理,害怕一些怪物。讓孩子早日的養成勇敢,不畏懼困難。讓孩子學會從父母之外,其他的地方得到安全感。
其次,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
通過各種研究表明,其實孩子和父母分床睡睡覺,有助於孩子早日的培養自己的自主能力。現在不少家庭對於孩子是嬌生慣養的,並不願意讓自己家的孩子獨立的睡覺。一方面是自己的疼愛,另外一方面捨不得讓孩子很少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
如果長時間地和父母睡在一起,容易發生一種情況,沒有辦法離開自己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利的。
最後,孩子越大越難分房。
可能很多家長總是不放心,殊不知知孩子越大,越難和父母分床睡。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他的想像力也會越來越豐富,會把很多的故事情節聯想到一起。充分地發揮想像力,他會害怕屋子外面的聲音,害怕樹的影子。
分房間的難度係數增加了,對父母來說越小的孩子分房睡越好。讓他們養成獨立良好睡眠的好習慣,給孩子自由的空間。當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父母還是要和孩子睡在一起,讓孩子覺得自己遇到事情有父母的陪伴。
總結:孩子在什麼時候分床睡才合適,具體還要看孩子的心智成熟情況來決定,理論上來說3~4歲分床是最合適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作為父母必須參與,但是培養他獨立,也是很多父母應該學習的事情。不知道你家的孩子是幾歲分床睡?幾歲分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