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又正值暑假,不少學生選擇了遊泳這種消暑方式。
然而必須警惕的是,溺水已成意外死亡的「頭號殺手」。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
遇到兒童溺水怎麼辦?
這些「防溺水」知識一定要知道!
家長們學習後要教給孩子們,這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天氣漸漸變熱,身為家長首先對孩子應做到四知:
知去向、知同伴、知歸時、知內容。
.
● 不要私自下水遊泳,家長時刻看護。
● 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
●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
● 堅持讓孩子穿戴高質量的浮身物。
●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 在水中不要餵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
●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 教孩子學習遊泳,並學習心肺復甦等技能。
.
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30秒。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生命或可挽回!
● 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
● 溺水兒童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動。
● 溺水者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 溺水兒童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掙扎20-60秒之後下沉。
● 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
● 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
● 切忌盲目跳水救人
未成年人還不具備直接救人的能力,千萬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否則發生群死群傷的悲劇,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多的傷害。
● 大聲疾呼,尋求幫助
身邊的人如若落水,不要慌亂。第一時間大聲呼叫,尋找大人幫助,同時撥打110報警。如果有多個同伴在一起,要派人去尋求大人幫助。
● 給落水者遞樹枝、竹竿等
落水者離岸邊較近時,我們可以尋找竹竿、樹枝等遞給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繩結拋出。這時要記得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保證自身安全。
● 向落水者拋漂浮物
在救援人員還未到達時,可以到附近尋找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或者在書包裡裝滿空礦泉水瓶,把它們拋給落水者,以免其沉入水中。
● 切忌手拉手施救
一遇到水,手會變得比較溼滑,手拉手時就很容易脫手,而且手有效保持握力的時間也不長。因此絕對不能手拉手營救,不然幾個安全的人可能一同落水,釀成更大的悲劇。
【不會遊泳,這樣自救……】
● 及時甩掉鞋子和口袋裡的重物,讓自己更容易飄浮。
● 頭後仰,口向上,儘量使口鼻露出水面,進行呼吸。
● 呼吸要淺,吸氣宜深,儘可能使身體浮於水面,以等待他人搶救。
● 切記:千萬不能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因為這樣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 如有人跳水相救,不可緊緊抱住對方,否則會使兩人都有危險。
【會遊泳,這樣自救……】
● 將身體抱成一團,浮上水面。
● 一般是因小腿痙攣而致溺水,首先必須冷靜,及時呼人援救。
● 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將手指上下屈伸,並採取仰面位,以兩足遊泳。
● 深吸一口氣,把臉浸入水中,將痙攣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蹺起來,持續用力,直到劇痛消失。
● 一次發作之後,同一部位可能再次抽筋,所以對疼痛處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遊去,上岸後最好再按摩和熱敷。
● 儘可能迅速救上岸
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託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後將其拖上岸。
● 清除口鼻堵塞物
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 倒出呼吸道內積水
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
● 脫下外套
如果溺水者身上穿著外套,要儘早脫下,溼漉漉的外套會帶走身體熱能,產生低溫傷害。
● 人工呼吸
對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剛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做胸外心臟按壓。
● 吸氧
現場有醫療條件的,可對溺水者注射強心藥物及吸氧。條件不足的,用手或針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孩子愛玩水是天性,但家長不可疏於防範,一定要做好日常監管工作。
為了孩子的安全,為了家庭的幸福,所有人一定要了解!一定要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