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的「三碗飯」易養出不孝子,別讓「覺得對不住」害娃害己

2020-11-08 暮沐媽咪育兒日記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老人言:「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家境貧寒的生活環境,能夠讓孩子較早地明白和理解父母的艱辛與良苦用心,他們會較早地獨立,懂得擔當,為父母承擔辛苦,減少父母的壓力,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往往能夠獨當一面、孝順父母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這種說法似乎不合時宜,許多窮人的孩子不再心疼父母,反而開始不知父母辛苦成為新型的「啃老族」,等父母年事已高無力支持和給予孩子時,捨棄父母自己卻獨自享受。

父母對孩子掏心掏肺,不計辛勞的給予,卻換不來孩子的一絲感恩

極少的家具、破舊的床鋪、透風漏雨的房屋,生活十分艱苦,平日裡靠種幾畝地為生,只吃饅頭就鹹菜,吃肉對他來說可能就是過年,因為平時想都不敢想。

張大爺就生活在這樣一個艱難困苦環境,過著一個人獨居的日子,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想像,他是如何一個人把這些困苦扛下來的。

通過隨行記者的實地調查得知:張大爺有一個兒子,並且現在的日子過得也算小康,那麼究竟什麼原因造成了張大爺獨居多年,成為無人問津的空巢老人呢?

有人和張大爺提及兒子時,他幾乎痛哭流涕,兒子剛出生不久時,他的母親便由於生病而去世,養育孩子的責任與重擔,便落在了張大爺一個人的身上,家中本就不富裕,沒文化的張大爺只有打零工和種幾畝地來供養孩子。

由於無法為孩子提供舒適和良好的生活環境,張大爺看著別人家孩子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感覺特別虧欠他的孩子,這也造成了張大爺總是把最好的都給他,不讓他幹任何力所能及的活,生怕他累著,心想只要他開心快樂就好。

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孩子逐漸長大了,由於張大爺過度地「溺愛」,孩子什麼活都不會幹,但張大爺步入老年身體變差,不能再像從前一樣供養孩子。

有一次孩子要買名牌衣服,張大爺出不起這麼昂貴的費用,他便生氣地衝著張大爺喊到:「你什麼也給不了我!」

此後很多年,都沒回來看望過張大爺

窮人家的「三碗飯」易養出不孝子,別讓「覺得對不住」害娃害己

為什麼父母掏心掏肺,不辭辛苦卻養育出不少「白眼狼」?或許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很多家庭經濟水平比較差,孩子出生後總會產生對孩子的虧欠之情,從而對孩子百依百順,給孩子養出了壞毛病,對父母不孝順。

其實作為孩子的父母,帶領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你們是最偉大的無需自責,而這「三碗飯」容易養出不孝子,別讓「覺得對不住」害娃害己。

第一碗:「不實踐」這碗飯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第一眼看到孩子的小身體,就會想把最好的都給他,但寵愛孩子並非溺愛

家長要從小就教育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讓他們只知道衣來張口飯來伸手,這是在毀掉孩子,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多讓孩子實踐,還能夠增強孩子的獨立擔當意識,讓他們能夠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

第二碗:「沒良心」這碗飯

隨著社會的進步,物價水平不斷提升,窮人想去城裡吃頓飯或許都有點奢侈,吃頓好的只能在孩子過生日時給他單點,看著孩子大快朵頤而父母卻在旁邊看著,孩子也並未有跟父母分享的打算,對於父母來說這似乎合情合理。

但其實父母一定不能有這種想法,如果這類事情經常發生,會讓孩子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他們會把你們對他的愛隨意踐踏,將來怎麼會有良心去回報你們呢?

第三碗:「不孝順」這碗飯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無論孩子做什麼都要培養孩子孝順父母、親人的品質,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教育他們尊老愛幼,見到長輩要有禮貌,為老人讓座,對人謙讓恭敬。父母平時多與孩子交流談心,讓孩子明白父母的不易,只有懂得孝順將來才會回報父母。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恩情與陪伴,萬不能覺得「虧欠」孩子,否則只會兩敗俱傷,傷己傷孩。溫室的花朵抵擋不住暴風雨的侵打,平靜的海水錘鍊不出優秀的水手,一帆風順的旅途單調無味,百轉千回的道路風景秀麗。

吃苦有利,嬌慣有弊,別迷失了教養方向,勿讓自己過度地溺愛,毀壞孩子的道路。

留言板話題:窮人家的「三碗飯」,你給孩子吃過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愛吃這三碗飯,養出不孝子卻不自知
    以前總說窮人家的孩子有志氣,會發奮學習,懂得替父母分擔事務。事實上,越是窮人家的孩子,就越愛吃這三碗飯,我們下面就來看看都有哪些吧。第一碗飯小方一家三口跟婆婆住在一起,中午總會剩下一些飯菜第二碗飯兒子小時候長得不高,母親怕他缺乏營養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愛吃這三碗飯,養出不孝子卻不自知!
    有句話叫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家境越是窮苦,孩子就越有志氣,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從小就獨立董事,也比較早熟,能夠吃苦耐勞地幹出一番事業,讓家庭跨越階層,過上好日子。但如今這種形式變了,窮人家的孩子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富二代」,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白眼狼,這其中跟父母的教育分不開,而越是窮的家庭,越愛讓孩子吃這三碗飯,養出了白眼狼而不自知。
  • 三種類型父母易養出不孝子(組圖)
    三種類型父母易養出不孝子(資料圖)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種著名心理專家、華師一附中高級心理諮詢師尹鄧安說,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種尹鄧安說,不孝子完全是父母培養出來的。特別是以下幾種類型的父母更容易養出不孝子: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會反感、仇恨父母,以後容易以暴易暴,主動去打別人。特別是孩子在五六歲時被父母影響最深遠。因為五六歲是個體心理成長的關鍵期。
  • 新生兒護理禁忌,很多新手寶媽都在犯,結果多是害娃害己
    文|好孕姐生娃容易,養娃難。尤其是寶寶出生頭幾個月,需要注意的事情還挺多。大到疾病護理,小到吃喝拉撒,寶媽都要上心。而且,照顧新生兒可沒那麼容易,不是簡單的餵奶、哄睡、抱抱就可以的。像以下這些新生兒護理禁忌,很多新手寶媽都在犯,結果多是害娃害己,有心的寶媽就要注意避免。禁忌:沒必要的情況下,給寶寶餵水有位新手寶媽說,月子裡她總擔心寶寶會渴,老想給寶寶餵水。但身邊的人都說不用喂,尤其是婆婆,說多讓寶寶喝點奶粉就好了。她不放心,就問了醫生。醫生告訴她,新生兒的胃很小,容不下太多東西。
  • 什麼樣的家長易養出不孝子?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家長課堂>正文什麼樣的家長易養出不孝子?一些孩子由於過度被保護,從小便覺得父母的付出和愛是理所當然的,對父母不存感恩之心,更不用說孝順父母了。   溺愛小孩的後果是很可怕的,溺愛會挫敗所有的孝順教育和對父母的尊重。有時孩子看到父母的操勞,會有內疚感,伸手要錢和不孝順時會有道德壓力,但恨的力量會壓倒道德的力量,造成悲劇。
  • 李玫瑾:養娃最重要的是「養情感」,逃避型媽媽活該養出不孝子
    楊大爺生病了,幾天後才有人知道,鄰居告訴他的兒女,他們僅是買些藥敷衍了事;過年過節,楊大爺家也只有他一人,兒女們早上送點年貨就匆匆離開了;平時楊大爺磕了碰了,也只能自己一個人撐著……村民們暗地裡嘀咕楊大爺孩子不孝的同時,卻也覺得楊大爺自己也有責任
  • "中國式餵飯"害娃又害己,爸媽做到這3點,孩子會主動吃飯
    &34;害娃又害己,爸媽做到這3點,孩子會主動吃飯!相信很多帶過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帶孩子最困難的是候就是給孩子餵飯的時候,因為大多數孩子是不願意吃飯的,並且很挑食,有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歡吃蔬菜,但是吃蔬菜才會身體好,因此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也讓家長們想破了頭腦,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有家長追著小孩子餵飯的場景,不得不說做家長的真的不容易。
  • 「中國式餵飯」有「四害」,不懂順應餵養的家長,純屬害娃害己
    導讀:「中國式餵飯」有「四害」,不懂順應餵養的家長,純屬害娃害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式餵飯」有「四害」,不懂順應餵養的家長,純屬害娃害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五種餵飯習慣,看似愛娃,實則害娃,現在知道還不遲
    以前我們常說,有一種冷就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做媽媽覺得你餓。當自己成為父母之後,就真實體會到這種心情了,總擔心寶寶穿少了,冷著,總擔心寶寶吃不飽,餓了。雖說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媽媽們要講究科學育兒,不能讓錯誤的餵飯習慣害了孩子。
  • 新型窮病悄然興起,最終害娃又害己
    新型窮病悄然興起,最終害娃又害己小宋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同事小張生了二胎。說起來人家生孩子,關小宋什麼事呢?小宋起初也沒多想,就覺得添丁是喜事,可聽到同事們茶餘飯後的議論,小宋就有點坐不住了。原來大家都在傳小張敢生二胎,肯定是家裡有些資本,不然憑他一個月3000的工資,怎麼能養兩個「吞金獸」呢,越傳越奇各種版本都有,總歸就一句話:小張敢生二胎真的很厲害!看到同事因為生了二胎而被高看一眼後,小宋也心癢起來。
  • 三碗有「毒」的飯吃得越多,孩子越不孝,很多家庭深陷其中卻不知
    很多老人到老了才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別人口中的不孝子,而出現這樣的現象,和父母的教育脫不開關係。通常越窮的家庭,越喜歡這樣給孩子吃飯,從而養出別人口中的不孝子,而許多家長卻不太在意,現在可能仍然還在給孩子吃"這三碗飯"。
  • 這麼餵飯,看似愛娃,其實是害娃!這幾個錯誤做法,儘快改改
    有的家長實在不想和孩子較勁了,索性每次吃飯不讓孩子上手,變成了餵飯的形式,表面看上去餵飯效果還不錯,但是這麼餵飯真的好嗎?實際上這麼餵飯,看似愛娃,其實是害娃!別再做錯了,這幾個錯誤做法,儘快改改。,別讓孩子無辜受傷,這幾個錯誤做法要儘快改改。
  • 有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追著餵飯害娃不淺,不如試試飢餓療法
    有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追著餵下多半碗,孩子卻毫不見長飯菜飄香,孩子還在巷子裡撒歡,一聲「開飯了」就能召喚回各家神獸,可毛毛的媽媽等半天也不見孩子的身影。鄰居經常看到毛毛的媽媽端著半碗飯在後面追趕毛毛,在他玩得盡興時趕快塞一口米飯,然後含著米飯就和小朋友打鬧去了,吃一會毛毛就會開始閃躲勺子,可媽媽也是鍥而不捨依舊餵飯,就這樣半個小時才能餵完這碗飯。毛毛的媽媽說在家裡吃飯,都是毛毛看著動畫片媽媽給他餵飯,毛毛從來都沒有主動到餐桌上吃過飯。
  • 三類家務容易觸發宮縮,孕媽再勤勞也要遠離,別害了自己又害娃
    有三類家務活很容易觸發宮縮,甚至是引起早產,孕媽們需要當心,別害了自己也害了娃。三類家務容易觸發宮縮,孕媽再勤勞也要遠離小靜是個特別勤快懂事的姑娘,別人家的女兒在家裡都像個小公主一樣,家務活一點都不碰,小靜卻從小就懂得體貼父母,上小學的時候就會自己做飯了。
  • 家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殺手,害娃害己
    最近幾篇文章都是說著別人家的孩子事情,出發點是希望能通過文字的傳遞共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時也不怕當事人看到,有勇氣打,難道沒勇氣承認。,這話一出,簡直是什麼心情,可以想像一下,真是恐懼,情緒瞬間低落。
  • 孩子教育的三碗飯,千萬得「做好」,不然真會教出「白眼狼」
    這樣的情況多在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家中發生,因為家長會覺得虧欠了孩子,所以總是無條件滿足孩子各種要求,但這大概率會把孩子養成一個「白眼狼」。孩子教育的這三碗飯,家長一定得「做好」了,不然真會教出「白眼狼」金錢觀這碗飯金錢來之不易,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卻沒有教會孩子。
  • 「中國式餵飯」你還在用嗎?害娃害己,媽媽應該學會"順應餵養"
    二害:在玩耍的空間找機會餵飯有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喜歡看電視或者玩玩具三害:用各種姿勢餵飯為了讓孩子多吃飯,媽媽真的會操碎了心。他們會端著碗跟著孩子後面追,只要孩子能夠多吃一口,作為父母的都非常開心。所以在很多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孩子在前面邊玩邊跑,後面父母別說慢一點,邊找機會餵一口飯飯,以達到讓孩子多吃一點的目的。
  • 「中國式餵飯」坑了媽害了娃,獨立吃飯的重要性,多數媽媽忽略了
    媽媽的心軟是害娃毒藥鄰居家的小磊今年4歲了,雖然已經上了半年的幼兒園,可是每到午飯時間點就接回家,起初我以為孩子不習慣幼兒園生活,後來才得知小磊每天中午回家是為了吃飯,吃完飯在送回幼兒園。我很費解,難道孩子媽媽是怕幼兒園裡的食物營養不夠嗎?
  • 窮人家的父母,愛讓孩子吃這3碗飯,老了吃苦受罪都是自找的
    在以前落後的時代,窮人家的孩子還不是個「貶義詞」,舊時代的窮孩子,雖然生活艱辛,但是懂感恩,體諒父母,很早就能承擔起養家的重擔,但是現在的窮孩子,大多把生活的不公,怪罪到父母頭上,很多人甚至以父母為恥,不願在人前提起父母。
  • 這碗「毒粥」已害了不少孩子,家長快停止,別讓愛的砒霜毒害娃了
    這碗「毒粥」會害了孩子,家長快停止,別讓愛的砒霜毒害娃了林樂的媽媽能吃苦耐勞,而且非常疼愛林樂,自己沒有吃,沒得穿也要給林樂吃好的穿好的。家裡的習慣是早餐吃粥,怕孩子營養不夠,每天都會變著花樣煮粥,有些煮乾貝花生粥,有些煮排骨粥,有時煮魚片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