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走上街頭,給總理下「最後通牒」,3天內辭職,否則或使用暴力

2020-12-13 騰訊網

距離亞美尼亞戰敗已經過去一段時間,由於籤署了"喪權辱國"的戰敗協議,亞美尼亞也從一致對外變成了一致對內,不少民眾將矛頭指向了總理帕希尼揚,要求其辭職謝罪。

亞美尼亞反對派稱戰敗根源在帕希尼揚

據外媒報導,聯合反對派認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之所以會爆發戰爭,其根源在於帕希尼揚上臺。亞美尼亞並不懼怕開戰,但是原本可以用最少的損失贏得這場戰爭,卻因為於帕希尼揚的無能和錯誤決定,使亞美尼亞最終戰敗,籤訂"喪權辱國"的停戰協議,咽下苦果。

聯合反對派指出,現如今,要退出停火協議是不可行的,一旦單方面宣布退出,就意味著同時向亞塞拜然和土耳其宣戰,而斡旋多次的俄羅斯付出的努力也將付諸東流。因此,聯合反對派表示,過渡政府應該承認並且執行停火協議,並且修復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此外,還要積極促成並參與反對土耳其的聯盟。

反對派發出"最後通牒",3天內辭職,否則不排除使用暴力

但是,儘管亞美尼亞民眾和聯合反對派多次呼籲讓帕希尼揚下臺,但卻一直未得到積極回應。為了讓帕希尼揚更加清楚民眾的訴求,不少民眾前往總理府附近集會。而反對派也發出了"最後通牒",讓其3天內辭職,否則不排除使用暴力。如果帕希尼揚拒不辭職,那麼亞美尼亞民眾將會趕他下臺,讓其政治生活畫下句點。

此外,亞美尼亞的前總統也參加了示威活動,他表示,目前的局勢已經不是帕希尼揚可以控制的了,他必須放下手中的權力,離開總理府。

帕希尼揚多次表示不會辭職

而在反對派舉行示威集會時,帕希尼揚並沒有閒著。他會見了失蹤的軍人和平民的家屬代表,自從納卡停戰以來,每天都有失蹤者親屬到亞美尼亞政府和國防部門外哭訴,讓亞美尼亞政府受到不小的壓力。儘管示威者們的呼聲很高,但帕希尼揚也多次公開表示自己不會辭職。

此前,帕希尼揚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納卡戰爭他感到抱歉,他將為此次失敗負責,正面民眾的審判,但同時他也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辭職計劃。他承認,停火協議是"一場災難",但他同時為自己辯解,稱他別無選擇。若不停火,會有更多軍人和平民受到傷害。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情報部門前段時間公開指出,亞美尼亞國內的遊行示威有不少美國的影子,他表示,美國勢力已經開始向亞美尼亞滲透,企圖將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再次攪渾。

據了解,俄羅斯進駐納卡地區的維和部隊接近2000人,其中包括約90輛裝甲車和接近400輛軍用汽車,此外還攜帶輕武器。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總理收到最後通牒:3天內主動辭職,人民便不會使用暴力
    多個反對派政黨的支持者聚集在市中心的自由廣場,高喊要求總理下臺的口號。而後又轉戰帕希尼揚的官邸,要求其辭職謝罪。  故此,未來的亞美尼亞政府應:  1、承認並執行三國協議;  2、修復與俄羅斯和其他夥伴的關係;  3、促成並積極參與反對土耳其的聯盟。
  • 不敢得罪俄羅斯,亞方反對派將槍口對準親美總理:3天內必須下臺
    民眾被迫離開家園,阿軍卻仍在殘忍屠殺平民與戰俘,每一個有骨氣的亞美尼亞人都無法接受這樣的戰敗結果。所以在停火協議籤署的當天,大批民眾立即湧入政府大樓要求叛國者——總理帕希尼揚給出個說法,其國內數個反對派也聯合起來反對政府與領導者,抗議遊行、軍事政變在亞美尼亞持續上演。
  • 泰國抗議者下達最後通牒:要求總理3日內下臺
    泰王拉瑪十世在疫情期間攜20多個妃子去德國逍遙快活,不顧本國民眾的死活。如今雖然已經回到泰國要收拾殘局,但形勢仍不樂觀。 泰國抗議者要求總理巴育下臺 泰國人民的骨子裡仍然保留著對泰國王室的尊崇和敬畏,面對拉瑪十世的所作所為,老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將怒火宣洩在泰國總理巴育和這可惡的國家體制上。
  • 最後通牒時間已到:反對派上街堵路,亞美尼亞總理會見美國大使
    亞美尼亞聯合反對派發表聲明稱,既然總理帕希尼揚無視反對派送達的最後通牒,拒絕在規定期限內辭職,亞美尼亞愛國力量只能採用更激進的方式逼迫其下臺。 有消息稱,亞美尼亞警察已逮捕上百名抗議者,在警察採用強力手段應對領頭者後(包括逮捕所謂『亞美尼亞過渡政府總理』馬努克揚),反對帕希尼揚的民眾潰散了。 統計亞美尼亞首都的各大政府機構,僅國家全局大樓被抗議者短暫圍住,示威民眾在國家安全局正門前擺放了手錶和香水,嘲弄帕希尼揚總理籤署三邊停戰協議後的一份聲明。
  • 亞美尼亞街頭抗議、總理辭職:後蘇聯時代的民主轉型困局
    4月23日,剛剛當選亞美尼亞總理一職不到十天的前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相(Serzh Sargsyan),迫於首都葉里溫街頭抗議民眾的壓力,最終宣布辭去總理職務。實際上,抗議活動早在薩爾基相被任命為總理之後就開始了,而後,亞美尼亞當局為了穩定局勢,又逮捕了三名反對派領袖。但這反倒激起了更多民眾的怒火,他們走上街頭,要求這位曾經執掌最高權力十年之久的前總統下臺。
  • 義大利總理「傷心」辭職 民眾開香檳慶祝(圖)
    義大利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12日遞交辭呈,正式辭職。從政17年,貝盧斯科尼面對的是千餘名歡呼他下臺的民眾。意總理「傷心」辭職按照貝盧斯科尼8日與民眾的「約定」,他定於議會通過歐洲聯盟要求的經濟改革方案後辭職。義大利眾議院12日以380票贊成、26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緊縮法案以穩定國內財政狀況。貝盧斯科尼當天晚些時候「如約」赴總統府遞交辭呈,1000多名民眾湧至奎裡納萊宮等政府建築周圍。
  • 數萬亞美尼亞人走上街頭,威逼總理下臺
    儘管目前納卡地區戰火已然熄滅,不過在停火的背後,反而掩藏有著更深的矛盾,亞美尼亞如今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幾乎舉國激烈反對將納卡地區大部分領地割讓給亞塞拜然,該國憤怒的民眾還將其怒火直指領導人,進而導致政局出現了明顯的動蕩。12月6日,沙特Al-Arabiya新聞網報導稱,在亞美尼亞首都,數萬民眾舉行了遊行示威活動,抗議本國總理。
  • 費城暴動已全面升級,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打砸搶
    抗議者走上街頭,警察暴力鎮壓一系列的暴動引發了社會騷亂,眾多抗議者走上街頭打砸搶,無論是小型超市,還是大型的購物中心,都受到了抗議者的襲擊,而且,這些抗議者還襲擊警察,面對如此場景,美國當局並沒有進行鎮壓,平民對此非常無奈,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他們中的部分人已經做好走上街頭的準備,打算憑藉自己的力量捍衛財產
  • 法國總統對穆斯林下達最後通牒,只有15天時間,否則後果自負
    接下來法國發生了多起宗教派別鬥毆集會案件,法國總統馬克龍終於下達最後通牒,在約見了國內八名伊斯蘭教派主要負責人之後,要求他們在15日之內籤署「共和國價值憲章」否則後果自負。 雖然法國本土崇尚「國家民俗主義」,政府對民眾的自由言論非常重視,宗教話題在很多人的眼中並沒有太多的忌諱可言。此次教師事件正是如此,沒想到法國人所謂的「自由言論」卻在一時之間引起了這麼大的波瀾。
  • 內戰陰影籠罩葉里溫,帕希尼揚收到最後通牒:72小時內趕快滾蛋
    據列文介紹稱,亞美尼亞反對派領袖瓦茲根·曼努克揚在12月5日在首都葉里溫發動了大規模示威遊行,並且數以千計的群眾將亞美尼亞現任總理帕希尼揚的住宅區包圍了數個小時。 「從目前帕希尼揚的舉動和言語可以看出,他沒有任何自願想辭職的打算,並且打算動用國內的一切支持自己的力量和反對派進行強硬抗衡……我希望帕希尼揚不要給人留下這樣糟糕的印象。」
  • 哈裡裡的辭職之舉,能否拯救宗派主義下的黎巴嫩?
    10月17日,黎巴嫩政府宣布對Whatsapp用戶課稅,結果引發滔天民怨,民眾憤而走上街頭。在示威活動喧騰近兩周後,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裡裡(Saad Hariri)於10月29日宣布辭職,本就暗流湧動的黎國政壇因而陷入詭譎多變的迷局。
  • 數萬民眾走上街頭怒砸警車,要求警方給出交代
    數萬民眾走上街頭怒砸警車,要求警方給出交代。這件事的起因也是因為種族歧視,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警方在執法的時候,與被逮捕的黑人男子發生了肢體衝突,在發生衝突的過程中,一名警察用自己的膝蓋抵住了這位黑人男子的脖子,大概七分鐘後,這名男子直接死亡。並且在這七分鐘內,該男子多次表示自己已經沒有辦法呼吸了,但是警察卻始終充耳不聞。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泰國1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泰國國會26日就一項針對泰國總理英拉的不信任案進行辯論。
  • 納卡停火引爆亞美尼亞內政危機 總理去留的三種可能
    自納卡衝突以亞塞拜然獲勝、亞阿俄三方11月9日籤署停火協議以來,帕西尼揚在過去的一個月內一直在國內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壓力。不滿協議將納卡大部分領土「割讓」給亞塞拜然的亞美尼亞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拍板做停火決定的帕西尼揚下臺謝罪。  這股民意持久不散,背後也有亞美尼亞反對派和部分政治精英的支持。
  • 觀察|納卡停火引爆亞美尼亞內政危機,總理去留的三種可能
    當地時間12月8日是亞美尼亞反對派留給總理帕西尼揚辭職的「最後期限」,但帕西尼揚無視了這一要求,此舉引發上千名抗議者再度在首都葉里溫舉行示威遊行。自納卡衝突以亞塞拜然獲勝、亞阿俄三方11月9日籤署停火協議以來,帕西尼揚在過去的一個月內一直在國內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壓力。
  • 疫情下,英國民眾不戴口罩走上街頭,高呼新冠是「騙局」……
    但這對於擁護自由民主的英國人民來說,英國政府的措施並不是個好措施,他們甚至不戴口罩走上街頭,高呼新冠是「騙局」。英國疫情形勢繼續加重,民眾不戴口罩走上街頭此前的英國疫情形勢本來在逐漸好轉了,但近幾個月來,隨著第二波疫情的到來和變異病毒的出現,英國疫情又有加重的趨勢。
  • 抗議警方暴力執法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民眾新年舉行示威遊行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也就是非裔弗洛伊德遭遇警察暴力致死的發生地,1月3日再次爆發遊行示威,數千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日前發生的警方射殺非裔青年事件,要求伸張正義。輿論認為,美國警方暴力執法問題遠未解決,抗議活動在2021年仍將持續。
  • 首爾數百人走上街頭,為黑人之死下跪默哀
    6月8日,據海客新聞報導,當地時間6日,韓國首爾數百人走上街頭,抗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黑人死亡和種族歧視。抗議者手持"弗洛伊德安息吧","黑人的命也是命"標語,還有人下跪表示抗議。連日來,抗議活動在全球不斷升級,已蔓延至歐洲、大洋洲、亞洲等地。
  • 暴力小英反暴力 蔡英文在乎「人民的名義」?
    自民進黨執政以來,人民走上街頭的活動已有不少。去年9月,軍公教團體曾在凱達格蘭大道前舉行過「九月圍城」,抗議蔡當局對軍公教的「汙名化」與不合理的改革方案。不久後,伴隨著「求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的訴求呼聲,數萬臺灣旅遊觀光業者走上街頭嗆聲抗議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2016年12月,民進黨力圖強推削減休假的「勞基法修正草案」,引發勞工團體上街抗議。
  • 暴力小英反暴力蔡英文在乎「人民的名義」?
    不久後,伴隨著「求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的訴求呼聲,數萬臺灣旅遊觀光業者走上街頭嗆聲抗議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2016年12月,民進黨力圖強推削減休假的「勞基法修正草案」,引發勞工團體上街抗議。對於以街頭政治起家的民進黨及「時代力量」等綠營政黨來說,遊行抗議和如影隨形的暴力行為是他們所熟悉的套路,甚至是「法寶」。不過,當他們掌權時,也許並未想到原來這些套路也能被民眾用來「反治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