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亞美尼亞戰敗已經過去一段時間,由於籤署了"喪權辱國"的戰敗協議,亞美尼亞也從一致對外變成了一致對內,不少民眾將矛頭指向了總理帕希尼揚,要求其辭職謝罪。
亞美尼亞反對派稱戰敗根源在帕希尼揚
據外媒報導,聯合反對派認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之所以會爆發戰爭,其根源在於帕希尼揚上臺。亞美尼亞並不懼怕開戰,但是原本可以用最少的損失贏得這場戰爭,卻因為於帕希尼揚的無能和錯誤決定,使亞美尼亞最終戰敗,籤訂"喪權辱國"的停戰協議,咽下苦果。
聯合反對派指出,現如今,要退出停火協議是不可行的,一旦單方面宣布退出,就意味著同時向亞塞拜然和土耳其宣戰,而斡旋多次的俄羅斯付出的努力也將付諸東流。因此,聯合反對派表示,過渡政府應該承認並且執行停火協議,並且修復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此外,還要積極促成並參與反對土耳其的聯盟。
反對派發出"最後通牒",3天內辭職,否則不排除使用暴力
但是,儘管亞美尼亞民眾和聯合反對派多次呼籲讓帕希尼揚下臺,但卻一直未得到積極回應。為了讓帕希尼揚更加清楚民眾的訴求,不少民眾前往總理府附近集會。而反對派也發出了"最後通牒",讓其3天內辭職,否則不排除使用暴力。如果帕希尼揚拒不辭職,那麼亞美尼亞民眾將會趕他下臺,讓其政治生活畫下句點。
此外,亞美尼亞的前總統也參加了示威活動,他表示,目前的局勢已經不是帕希尼揚可以控制的了,他必須放下手中的權力,離開總理府。
帕希尼揚多次表示不會辭職
而在反對派舉行示威集會時,帕希尼揚並沒有閒著。他會見了失蹤的軍人和平民的家屬代表,自從納卡停戰以來,每天都有失蹤者親屬到亞美尼亞政府和國防部門外哭訴,讓亞美尼亞政府受到不小的壓力。儘管示威者們的呼聲很高,但帕希尼揚也多次公開表示自己不會辭職。
此前,帕希尼揚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納卡戰爭他感到抱歉,他將為此次失敗負責,正面民眾的審判,但同時他也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辭職計劃。他承認,停火協議是"一場災難",但他同時為自己辯解,稱他別無選擇。若不停火,會有更多軍人和平民受到傷害。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情報部門前段時間公開指出,亞美尼亞國內的遊行示威有不少美國的影子,他表示,美國勢力已經開始向亞美尼亞滲透,企圖將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再次攪渾。
據了解,俄羅斯進駐納卡地區的維和部隊接近2000人,其中包括約90輛裝甲車和接近400輛軍用汽車,此外還攜帶輕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