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大鱷兵臨城下,澳洲代購群體人心浮動

2020-12-15 雨果網

據澳大利亞《大洋日報》報導,最近,澳洲代購的微信朋友圈裡可謂「漏屋偏遭連夜雨,破船又遇打頭風」。先是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女兒陸傑喜入駐「天貓商城」,專門出售澳洲產品。緊接著電商大鱷劉強東在墨爾本正式啟動了「京東全球購澳洲館澳洲大小代購們一時間人心浮動,現狀

據澳大利亞《大洋日報》報導,最近,澳洲代購的微信朋友圈裡可謂「漏屋偏遭連夜雨,破船又遇打頭風」。先是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女兒陸傑喜入駐「天貓商城」,專門出售澳洲產品。緊接著電商大鱷劉強東在墨爾本正式啟動了「京東全球購澳洲館澳洲大小代購們一時間人心浮動,現狀如何?是去是留?《大洋日報》為此探尋了澳洲代購與電商大鱷的愛恨情仇。

據稱,劉強東在「京東澳洲館」揭幕儀式上曾放言,要幫助澳洲商家打開比本土市場大70倍的中國市場。那麼中國大陸海外代購市場到底有多大呢?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檢測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的交易規模已經超過千億元,預計2015年將超過2400億元。在淘寶上有代購業務的店鋪數量超過42萬家,而在微信朋友圈中更是有海量代購人群存在。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海外代購是中國最早從事跨境電商的一批人。正是他們的群蟻效應,在一點一滴之中,在歲月流淌之間,在代購的灰色商業地帶裡,頑強的促成了中國線上境外商品消費的巨大市場。一位資深代購笑言「事實上,澳洲本地的很多明星產品之所以成為中國的搶手貨,這還不是都靠我們這些小代購的拼命推銷啊。怎麼說我們也是澳洲製造的功臣啊!」

代購們的好日子在2014、2015年左右出現了變化,看到了這個巨大的市場和商機,電商大鱷們開始躍躍欲試,就是這一年,亞馬遜中國、天貓、京東等開始強勢布局跨境電商,甚至連主打化妝品的聚美優品、服裝網站唯品會、奢侈品電商走秀網等各個細分領域的垂直電商也都在積極拓展跨境業務。客觀上,代購興起的確帶動了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但也因自身存在種種問題,導致在電商大鱷進入市場後將受到兇猛衝擊。

不難看出,「代購一族」與「跨境電商」就如同網際網路時代先後產生的兩朵藤上花,且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野蠻生長,一起搖曳一起旋轉。但是他們最終命運是否會像雙生花的結局那樣,一朵必須湮滅以換取另一朵的生存呢?

在澳洲最大連鎖超市coles的一家分店,在嬰兒奶粉區的貨架上有一張醒目的、用中文列印的「敬告消費者」通知:「由於供應的原因,我們正發生短期的嬰兒配方奶粉供應問題。為了確保所有客戶購買到奶粉,每次客戶限購四罐,我們將儘快解決這個問題,滿足客戶的需求。」而這張告示針對的是誰,答案顯而易見。

聯想起不久前發生在澳洲的澳洲嬰兒奶粉斷貨危機,因為代購大肆購買嬰兒奶粉從而激起澳洲當地人的不滿和憤怒。甚至有人把華人搶購奶粉的圖片上傳到社交網絡,引起喧譁一片。

記者在超市隨機採訪了一位名叫瑪麗婭的年輕母親,她對記者說:「以前超市藥店裡的某些嬰兒奶粉一直都處在斷貨狀態,現在又限購。我們家孩子用的奶粉現在買起來也有困難」。瑪麗婭的女兒克勞伊只有十個月大,由於對大豆和奶製品過敏,所以克勞伊只能喝某品牌的羊配方奶粉。瑪麗婭說:「我現在看到超市有貨,就會儘量多買,否則一旦斷貨,我的女兒就沒有合適的奶粉可以喝了。」

記者隨即又來到超市附近的連鎖藥店,與昔日瘋狂搶購各種澳洲本地產品的場景相比,眼下的藥店略顯安靜,已經看不到代購們排長龍掃貨的情景。據藥店的工人人員告訴記者,之前搶購事件時有發生,造成很多品牌出現斷貨現象。

「現在一些熱門產品的生產廠家對價格進行了大幅上調,並且藥店本身要採取了一定的限購措施,現在斷貨現象得到了好轉。」記者在藥店正好碰到一位正在採購的華裔代購客。她向記者表示,最近自己在藥店的採購量明顯少了很多,「主要是近期沒有太大的折扣,且一些熱門貨還是買不到。」

當記者問及,既然代購這行最近比較安靜,是否跟京東要搞澳洲館有關係呢?京東澳洲館的產品價格這麼低會影響到你的生意嗎?「目前應該影響不大吧,將來誰又能說的清楚呢?」這位代購略帶迷茫的回答道。

記者就代購的價格和電商平臺的價格進行了一番比較,發現大有玄機。以澳洲熱門的成人奶粉德運(Devondale)為例,在澳洲超市零售價是每袋8.99澳元,約合人民幣42元。而澳洲物流一箱奶粉(6袋)的運費大概在60澳元左右,既一袋10澳元,約合人民幣50元。也就是說澳洲普通代購一袋德運奶粉的成本價大約是人民幣92元。而就在幾日前,同樣一袋奶粉,京東全球購澳洲館的價格竟然是人民幣69元。記者在截稿前再次登錄京東商城,竟然發現德運奶粉的價格已經從69元人民幣提高到了109元人民幣。即使如此,這樣的價格依然對澳洲普通代購構成了巨大的壓力。

既然價格戰很難玩了,那澳洲的代購們能拿什麼拯救「事業」呢?記者採訪了幾名墨爾本的代購。80後的莉莉居住在墨爾本西區,她告訴記者:「京東的事情在代購朋友圈已經傳一陣子,目前我們代購圈大概有三種態度:一、他賣他的,我們賣我們的,不予理睬。二、在網上推波助瀾瘋傳京東涉嫌賣假貨,69元一袋的德運奶粉,不知道你怎麼看,反正我是不信。三、剩下的就是我這樣的小代購,主要靠信譽和質量,客戶都是朋友圈的。我們的信譽程度和對客戶注入的情感維護都是京東比不了的。」

而同為資深代購的笑笑女士看法就更深刻一些。她對記者說:「代購與京東之間的較量不乏是一種炒作,吸引眾多眼球。這一場口水大戰無形中會推動了京東澳洲館的流量,而網站流量的快速增長自然能吸引澳洲商家的青睞。」至於69元一袋的德運奶粉,笑笑女士倒是很坦然:「京東有資金實力,他可以直接找到廠家談判,一次性買斷大批量貨品。面對這樣強大競爭對手,一般小代購們是無法比擬的。」但是笑笑女士並未因此喪失信念,「這就好比擁有機械化生產線的服裝廠和小裁縫,你不能完全斷定小裁縫就此失去競爭力。古往今來,一切商戰最終取得勝利的,不僅僅是價格上的勝利,更多是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勝利。小代購就如同小裁縫,我們有自己小眾商業生態的優勢,那就是誠信和服務。」事實上,澳洲的絕大多數代購都是通過朋友圈、家人朋友,朋友的朋友發展起來的,無論跨境電商多麼強大的全球購網絡,撼動這樣的固定消費群也非易事。這就是笑笑女士自信的來源。「我們不能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另外,我們人數眾多,也可以不斷發掘一些適合國內消費的新產品,開發新的市場,在這些方面我們更靈活!」

事實上,澳洲的代購圈本身也在發生一些變化。前不久墨爾本召開了第一屆澳洲代購大會,一批來自中國、擁有強大經濟實力的投資移民開始試圖構建新的代購商業版圖。他們當中很多人已經開始與澳洲農場、酒莊、甚至一些知名品牌生產商達成合作。這種日趨專業的代購新群體也將成為跨境電商們未來需要面對的新對手。

縱觀澳洲代購與電商大鱷的愛恨情仇,代購者的確可以稱為跨境電商消費的拓荒者和實踐者,為電商大鱷的介入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而這一次大鱷們壯志凌雲大步入駐澳洲,也確實有一股不念先情,豪奪天下的氣勢。那麼,面對著日趨完善的市場遊戲規則,海外代購者與電商大鱷的競爭,未來又將是怎樣確實值得思考。

相關焦點

  • 澳媒:電商大鱷強勢打入 劉強東惹怒澳洲代購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澳大利亞《大洋日報》報導,近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澳洲微信朋友圈裡開始蔓延,大大小小的澳洲代購們如同約好了一般對中國電商巨頭京東商城和它背後的大老闆劉強東筆誅墨伐。一時間網絡上口水亂飛。  劉強東和京東到底做了什麼?惹得澳洲代購們如此不高興。《大洋日報》梳理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 澳洲藥房大鱷Chemist Warehouse成熱名詞
    最近幾年,如果你沒在微信朋友圈刷出一兩條代購信息,那只能說你還沒有「國際化」。好吧,說「代購」顯得有點low?那「海淘」你聽說過嗎?再進一步,最近一年中「跨境電商」這個詞總聽說過吧?最近一兩年跨境電商越來越流行,從一個無人問津的詞彙,到現在頻發的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頭條。
  • 《電商法》實施:澳洲留學生代購是否將被終結?
    你永遠都不知道,你朋友圈裡下一個做代購的會是誰。」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為數不少的代購,而對於澳洲留學生來說,代購澳洲保健品、食品、名牌衣物鞋包化妝品等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被很多澳洲留學生認為是賺取生活費甚至是體驗創業的大好機會。不過,今後澳洲留學生代購的「好日子」可能即將到頭了。
  • 代購洶湧,澳洲保健品能一直火嗎?
    必要條件方面,電商渠道的滲透率與商品的標準化程度和品類特質有關,而保健品標準化程度和品類特質與化妝品類似,而化妝品電商滲透率高於30%;充分條件方面,即催化劑,跨境電商以及代購的發展使得境外保健品規避了國內的政策監管,滿足了國內新生消費群體對於健康生活的需求。業內人士A認為,「保健品行業後期會像服裝、化妝品行業一樣,高端消費需求將會由海外品牌引領。」
  • 澳洲社交電商爆紅,華人代購行業大洗牌:奶粉銷量跌8成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這個價值十億澳元的行業對澳洲的嬰兒奶粉等品牌產品有著強烈的需求,熱門的代購產品包括a2奶粉和Blackmores等公司生產的的維生素。但是,由於澳洲的旅行禁令,那些作為個人代購的大學生和遊客很難入境,而這個行業也正在逐步轉移到社交電商領域。
  • ​澳洲代購ABM單創電商平臺經營模式值得信賴
    原標題:​澳洲代購ABM單創電商平臺經營模式值得信賴澳洲是很多人都嚮往去的旅遊目的地,有著「購物天堂」的美譽。ABM單創就是這樣的一個電商平臺,我們現在在都市裡都有大型的購物中心,名店街和代購市場等,各種商品特產琳琅滿目,物美價廉。
  • 代購正式合法了?跨境電商服務平臺「az全球購」推動代購合規化轉型
    針對代購如何合規化的問題,一家海外巨頭公司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記者了解到,az全球購平臺屬於AZ Global集團,該平臺可為所有中小代購和跨境電商從業者生成自己的專屬網店,平臺具備中國電商從業資格的相關證件,在新電商法的大環境大趨勢下,幫助代購放心做生意,並提供了BC直郵陽光清關、數據化管理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 澳洲留學生代購賺第一桶金澳洲代購收入高有假貨嗎?
    股城網訊:現在朋友圈衝充斥著各種的海外代購,當中可能數澳洲代購比較受歡迎,而在自己的媽媽圈裡有很多寶很都會選擇澳洲奶粉和保健品。那麼澳洲產品如此熱銷而澳洲代購是否有假貨?這些問題應該是寶媽們十分關心的問題。
  • 社交平臺電商興起,代購力量難回歸,澳大利亞品牌面臨挑戰
    中新社·華輿>澳華財經在線 編輯/Yvonne 2020-11-17 15:21 華輿訊 據澳華財經在線報導,澳大利亞最大代購渠道分銷商之一Health More營運長Jeremy Hunt表示,以往以留學生與遊客為主的個人代購群體開始轉攻社交電商
  • 代購不只買買買!聽說他們還建立自己的物流、電商網站……
    她說:「一開始我只是幫朋友和親戚購買嬰兒奶粉或澳洲獨有的產品,如UGG雪地靴。接著我就想借一個平臺展示更多的產品,我並不只是想賺錢,而是給朋友提供更多產品信息。」 澳洲有近4萬名中國代購,這些代購主要來自中國大陸,通常年輕就移民澳洲或是想掙零花錢補貼房租或學費的留學生。 今年,中國政府加強了對電商的監管,但代購仍有掙錢機會,特別是在嬰兒配方奶粉上。
  • 孩子,你是被澳洲代購餵大的
    該品牌在代購圈之火爆,導致澳洲本地藥房常常賣到斷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款奶源為紐西蘭的奶粉已經成為了澳洲代購的代名詞。一刻talks在2017年春天,正式推出了聚焦消費升級的大型購物真人秀節目《買空地球》,第一站拍攝地即選在了澳大利亞。藉此機會,我們採訪了三位長居澳洲的代購人員。
  • 澳洲代購人數不斷減少,奶粉銷量大跌
    據澳媒報導,隨著澳洲兼職代購減少,令Bubs Australia及Nuchev等嬰兒配方奶粉公司頭疼不已。 據稱,為應對疫情,澳洲政府實施了嚴格的限制措施,導致在澳留學生人數大幅減少,兼職代購也因此大幅減少。
  • 十個代購九個虧,在澳洲除了代購還能做啥?
    澳洲留學生,十個有九個是代購。然而,近幾年隨著電商的興起,拼價格,拼發貨速度,拼貨源,拼權威,都拼不過澳洲官方電商。並且隨著國內《中國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頒布和澳洲當地移民局之類的相關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強和澳洲超市對代購的「封殺」,代購可以說是夾縫中的生存。他們又該如何絕處逢生?
  • 電商法倒計時,代購的煎熬:觀望、轉行、上班去
    「聖誕節和新年快到了,澳洲的快遞要1月後再營業,終於可以輕鬆點了。」28歲的王穎在澳洲做了4年時間的代購。如今她手中有兩三百個固定客戶。「大部分都是年輕媽媽。代購的也都是奶粉、保健品等。」王穎告訴記者,「和歐洲不同,澳洲很少有奢侈品代購。畢竟不是生產國,價格和國內相差無幾。」
  • 你代購的歐美、澳洲大牌這次定要斷貨
    主要原因是幫你代購的跨境購公司被團滅了。價值3億元的歐美大牌、澳洲網紅奶粉和化妝品等被查獲。6月9日,廣東多家媒體報導,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稽查局聯合深圳海關搗毀了多個跨境購電商走私平臺,查獲走私奶粉、日用品、化妝品等初估案值約3億元。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陷恐慌 女代購:我不做了,心累
    中國電商在沒有直接法律框束的政策紅利下狂奔近20年,醞釀六年的《電商法》靴子落地。一方面,代購和電商假貨橫行的亂象開始以法律的效力被整治,法律的覆蓋也讓之前處在灰色地帶的代購行業,有了合法化的轉型渠道。
  • 華人代購公司在澳洲借殼上市 刷新澳洲商業圈
    代購:DAIGOU 華人代購公司刷新澳洲商業圈  在澳洲借殼上市 成為第一家掛牌上市的華人代購企業  提到代購,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每天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的那一撥人,而「不正規」「零散」則是很多人對這個行業的主要印象。  但是現在,你可能要重新認識這個行業了。
  • 澳洲乳企壓力劇增,都是中國代購逼的?
    圖片來源/123rf.com.cn 雨果網從澳洲媒體近日報導中了解到,澳洲乳製品企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部分是由於代購數量的上升。 代購通常被用來形容留學生或新中國移民從澳洲超市購買產品,直接寄送到中國的一種行為。數字營銷機構Think China主管Ben Sun表示,灰色市場過去幾年來增長得很快。 他說:「現在代購已經是一種更加結構化的業務,主要的代購通常一年營收能達到1000萬美元,他們在雪梨和墨爾本有自己的物流和訂單處理中心。
  • 媒體:華人代購公司在澳洲借殼上市 刷新澳洲商業圈
    代購:DAIGOU 華人代購公司刷新澳洲商業圈在澳洲借殼上市 成為第一家掛牌上市的華人代購企業提到代購,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每天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的那一撥人,而「不正規」「零散」則是很多人對這個行業的主要印象。但是現在,你可能要重新認識這個行業了。
  • 澳媒:華人在澳洲代購生意火 一年可賺10萬元
    中新網9月7日電 據澳大利亞澳洲網報導,在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推動在聖誕節前通過澳中自貿協定的情況下,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和新移民通過「代購」向中國消費者出售澳洲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