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細菌性腦膜炎發病機制

2020-12-24 科學網

 

細菌性腦膜炎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可怕疾病,症狀出現後只需幾個小時就可奪走患者的生命。英國諾丁漢大學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終於發現腦膜炎細菌衝破人體天然防禦機制並攻擊大腦的機制。此發現有可能導致更有效的腦膜炎療法和疫苗。

 

兒童期的細菌性腦膜炎幾乎完全是由呼吸道病原體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但這些致命細菌如何衝破血腦屏障(BBB)的機制一直未被了解。

 

由諾丁漢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德勞爾·艾拉艾爾丁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現,所有的這三個病原體都以人腦血管內皮細胞(保護人體大腦免受疾病的特殊過濾系統)上的相同受體為目標,從而使生物體越過了血腦屏障。

 

這項發表在5月13日《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將細菌與受體相黏附的交互作用加以中斷或調整,可為預防細菌性腦膜炎提供意想不到的廣泛保護,同時提供了一個預防和治療該疾病的靶標。

 

艾拉艾爾丁教授表示,此項發現是一個重大突破,將有助於設計出預防和治療細菌性腦膜炎的新策略。人類受體與細菌配體的確定,就像是為一把鎖找到了神秘的鑰匙,這將打開一扇新的大門,並為新的發現鋪平道路。(來源:科技日報 馮衛東)

 

相關焦點

  • 新型算法可有效區分細菌性和無菌性腦膜炎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新的生物標誌物,如降鈣素和C-反應蛋白,可能有助於識別細菌性腦膜炎低風險或高風險患兒。
  • Pediatrics:新型算法可有效區分細菌性和無菌性腦膜炎
    新的生物標誌物,如降鈣素和C-反應蛋白,可能有助於識別細菌性腦膜炎低風險或高風險患兒。近日,西班牙的一項研究旨在開發和驗證一個評分(MSE),以區分在急診科進行初步評估胸膜炎兒童時的細菌性腦膜炎和無菌性腦膜炎,研究結果已在線發表於Pediatrics。
  • 腦膜炎是什麼 腦膜炎有什麼症狀
    細菌性腦膜炎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需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病毒性腦膜炎雖比較嚴重但大多數人能完全恢復,少數遺留後遺症。腦膜炎可累及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硬腦膜炎多繼發於顱骨感染。自從抗生素廣泛應用以來,硬腦膜炎發病率已大為減少。軟腦膜炎則頗為常見,包括蛛網膜和軟腦膜炎症。因此,目前腦膜炎實際上是指軟腦膜炎而言。
  • 腦膜炎主要有4種,兒童腦膜炎和成人腦膜炎症狀不同,要注意區分
    導語:過去大家對腦膜炎的忌諱還是非常大的,但是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腦膜炎的發病率也得到了降低,並且如今的醫療水平也在不斷上升,腦膜炎的治癒率也很好。腦膜炎不僅僅是成人才會患上的疾病,對於孩子來說也有可能有腦膜炎的問題,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還會有後遺症的情況。
  • 腦膜炎有哪些症狀?如何預防腦膜炎?
    嚴重的細菌性腦膜炎也會有休克、昏迷或抽搐(類似癲癇)症狀產生。  腦膜炎傳染嗎?   腦膜炎會傳染。腦膜炎有許多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發炎狀況。這大多要看引起疾病的是哪些微生物或病毒而定。所以,應該做好如下預防工作:   1、早期發現病人,就地隔離治療。
  • 腦膜炎是怎麼引起的?了解疾病相關內容,對預防與治療起積極作用
    腦膜炎究竟是怎樣引起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只要對腦膜炎有所認識,就能及早發現,並做好日常預防工作。一般來說,腦膜炎是一種由病原引起的疾病。根據病原的不同,腦膜炎可以分為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和隱球菌性腦膜炎等不同類型。另外,有一些腦膜炎是藥物引起的,不僅僅是成人,兒童也會得。
  • 病毒性腦膜炎的臨床診治(綜述)
    腦膜炎是覆蓋大腦和脊髓的硬腦膜,軟腦膜以及蛛網膜的一種炎症。腦膜炎的原因包括病毒、細菌、真菌感染,宿主因素直接影響疾病的進展和預後。病毒性腦膜炎是無菌性腦膜炎的一種,是最常見的形式,它佔了美國50%的腦膜炎相關的住院患者,但大多數患者是自限性的。相反,急性細菌性腦膜炎是一種可能致命的神經系統急症,即使是倖存者也可能遺留永久性的神經系統併發症。
  • 【疾病問答】嬰幼兒腦膜炎症狀不明顯,家長還需多注意!
    腦膜炎是兒童常發疾病,其中細菌性腦膜炎是兒童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後,經過血流,穿過血腦屏障,引起了腦膜炎症狀,這是最多見的感染途徑
  • 腦膜炎吃什麼好的快?
    腦膜炎是人體的腦脊膜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發生炎症的疾病,也稱為腦脊髓膜炎。腦膜炎是一種流行性疾病細菌性腦膜炎,多發生在冬春季節。由呼吸道傳染傳染後2~7天發病,其主要症狀是:高燒39℃左右、昏睡,甚至意識模糊、怕光不想睜開眼睛、劇烈頭痛、頸項強直,一歲半以下的嬰幼兒的前囟門會輕微地突出,同時伴有嘔吐;有的還可能出現紫紅色的皮疹等症狀,5歲以下的寶寶最容易患腦膜炎。臨床上可把腦膜炎分為6型,分別是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隱球菌性腦膜炎、急性化膿性腦膜炎、流感桿菌腦膜炎。
  • 多發於青少年身上的腦膜炎傷害身體,治療腦膜炎的方法有這幾個
    ,要是在患病的早期可以被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治療是可以被治癒的,要是沒有及時的治癒是會導致生命健康被威脅的,要是想要更好的治癒這種疾病,就需要及時的了解這種經,針對不同的症狀來選擇比較合適的處理方式,及時的進行有效的治療,這樣才能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 腦膜炎有什麼症狀 如何預防腦膜炎
    腦膜炎一般集中在小兒時期,它是一種常見的腦膜炎症疾病。那麼如果自己的孩子患上了腦膜炎,對於家長來說是非常焦急的一件事情。而且孩子在這個時候非常危險,那麼腦膜炎有什麼症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4、嚴重的細菌性腦膜炎也會有休克、昏迷或抽搐{類似癲癇}症狀產生。5、多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常伴有出現頭痛、發熱、全身不適、疲倦、嗜睡、噁心,嘔吐、眩暈等一般症狀。
  •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需警惕嬰幼兒腦膜炎,很多寶媽卻疏忽了
    案例分析:在醫生詳細的詢問以及檢查之後,確定孩子是患上了腦膜炎,並非是簡單的感冒。李女士聽說之後,後悔的不得了,因為情況有點嚴重了,接下來女兒還得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其實在嬰幼兒中腦膜炎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一旦發現的不及時,還會有可能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安全。什麼是腦膜炎?
  • 腦膜炎「元兇」有4種,第一種最危險,發現這些異常時要當心
    腦膜炎屬於嚴重的顱內感染,特別是急性化膿性腦膜炎有很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患者常常表現為劇烈頭痛、噴射狀嘔吐、全身抽搐,意識上發生障礙以及持續性發熱等,腦膜炎並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和多種因素有關。腦膜炎是如何引起的?
  • 寶寶發熱不一定是感冒 專家稱還需警惕腦膜炎
    然而,如果孩子發燒且伴隨嘔吐、頸項強直等症狀,則要考慮一種比感冒嚴重得多的疾病——細菌性腦膜炎。細菌性腦膜炎是兒科常見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在抗生素應用於臨床以前是一種致死性疾病,現在愈後效果雖大為改觀,但病死率仍然較高,且倖存者中30%~50%遺留永久性神經系統後遺症。
  • 乳酸桿菌缺失不一定是細菌性陰道炎風險標誌 研究揭示背後機制
    中新網昆明12月7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揭示「非乳酸桿菌佔優勢」的女性抵禦細菌性陰道炎菌群失調的潛在機制,並為建立全新的細菌性陰道炎診斷和風險評估技術提供重要支持證據。
  • 腦膜炎疫苗的發明,可以說是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絕大多數的人對於「腦膜炎」的認識,止於知道這個疾病名稱。  如果你還不知道注射腦膜炎疫苗的重要性,那我必須要告訴你一個驚恐的真相:  全世界每年約有12.5萬嬰幼兒死於細菌性腦膜炎,其致殘率高達25-50%;  其中,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 腦膜炎敗血黃桿菌引起牛蛙發病一例
    腦膜炎敗血黃桿菌引起牛蛙發病一例2015-01-29 13:1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利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2年3月份開始上料以後就逐漸有發病,初期主要是內臟出現「套腸」,當時用抗生素後死亡下降,但沒有根治,之後出現白內障、歪頭、爛頭、打轉等症狀。死亡時四腳伸直,身體僵硬。
  • 腦膜炎的病因及治療
    腦膜炎的病因主要分為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以及隱球菌性腦膜炎四種,而對於腦膜炎的治療,建議應該立即就診,因為腦膜炎是一種威脅生命的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對於患者有極大的益處
  • 白領經常熬夜過度疲勞容易患上急性腦膜炎
    急性腦膜炎及時治療不易死亡  腦膜炎是人體的腦脊膜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發生炎症的疾病,是一種流行性疾病。潘速躍介紹,腦膜炎分化膿性、結核性和病毒性等幾種,病毒性腦膜炎不太容易出現死亡,患者如果治療多數能在幾周內康復。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像潘潔那樣一直拖著不去管,加上個人體質有差異,後果就很難說了。
  • 從症狀到治療,全方位了解「腦膜炎」丨世界腦膜炎日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腦膜炎類型腦脊液檢查結果也有所不同。但並非對於所有患者而言都是如此,老年患者、部分經過治療的細菌性腦膜炎患者、免疫抑制狀態、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的腦膜炎患者中,腦脊液檢查表現可能有所不同。表1 腦膜炎患者典型腦脊液的參數特徵